湟里镇民政科2012年度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镇民政工作在上级民政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为指导,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民政工作“调压减震”的作用,进一步扩大民政工作职能,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加大城乡社会保障力度,强化社会行政管理,着力研究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促进社会稳定,真正使各项为民工作落实到实处,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功能
(一)继续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低保工作是保障困难人民群众生存权益的最后一道安全网,事关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我镇民政工作的一大重点。2012年上半年,共有933户、1400人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上半年发放低保资金135万元,下半年共有921户,1361人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下半年共发放低保资金142万元,全年共发放277万元。农村低保我们严格按照分级负担原则全部配套到位,区、镇、村分别负担50%、30%、20%。同时,为有效解决我镇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今年共为4户符合条件的家庭办理了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标准为每户10万元。
(二)进一步做好贫困大病患者慈善救助工作。
今年1月份我镇共有400户贫困家庭得到了慈善救助,救助标准为1000元/户,共发放40万。7月份我们在全镇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大病患者调查,报区慈善总会审核后,共有166位大病患者得到了救助,救助标准为5000元/人,共发放83万。及时为这部分遭受大病的贫困群众争取到慈善救助,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维护社会的稳定。
(三)及时发放春节临救经费和困难群众自然灾害救助资金。
全年我镇共发放各村(社区)临救经费43万元,由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发放到困难户手中,并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布,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另外我镇部分群众住房因暴风雨等自然灾害,房屋倒塌。经审核共确定倒房户重建对象20户,春节前夕共发放自然灾害救助资金7万元,真正做到了专款专用。
(四)认真组织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
为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建设幸福武进的号召,更好的发展慈善事业,按照上级要求4月份我镇开展了慈善“一日捐”活动。全体镇干部,村干部、事业单位、广电、电信、邮电等人员共捐款5.88万元。通过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营造了全镇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
二、继续做好优抚双拥工作
(一)及时召开全镇退伍军人座谈会。
1月6日,我办和人武部及时组织召开全镇上年度退伍军人座谈会,会上,镇政府马副镇长向他们介绍了两年来湟里镇各项事业取得的喜人成绩。鼓励他们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新的就业形势下,要一如既往的发扬军人“不怕苦”的优良传统,积极投身于湟里镇的建设中,较好的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二)优抚安置,措施有力。
去年,我镇共接收退役士兵29名,我们采取了货币安置与政策疏导相结合安置方针,上半年共发放安置补偿金103.2万元,其中镇配套发放34.8万元,圆满完成了安置任务。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基数提高到每人每年8200元,大专以上的每人每年12300元,优秀士兵奖励410元,三等功奖励1640元。
(三)优抚政策,及时落实到位。
1月8日,为我镇09-10年冬季入伍士兵72人发放义务兵家属优待金80.565万元。为确保我镇困难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 5月份我们对优抚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员进行了调整,共有39户、72人享受优抚低保,保障金额7.92万元。今年2月份,为8位60周岁以上烈士子女办理了生活补助,标准130/月。以上优抚政策的及时落实使优抚对象普遍感到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这些有功之臣,他们正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伟大成果。
(四)双拥工作,常抓不懈。
广泛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是双拥工作的基础。国防教育抓得好不好,影响着双拥工作的开展。为此,镇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对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和中小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增强全镇人民的国防意识和双拥工作意识:一是充分利用镇党校这个阵地,对全镇党员干部进行国防知识教育,为了提高教育效果,我镇采取授课与电化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国防知识,增强国防意识。二是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团员青年、职工群众进行国防教育。三是始终坚持国防教育从学生抓起,以东安实验学校暨常州市武进区第三少年军校重新揭牌为契机,熏染学生爱国拥军的情怀,加强对中小学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四是组织中小学生赴烈士墓祭扫等教育活动。
三、认真做好民政科行风建设,切实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根据常民监(2012)1号文件精神:关于开展第二批全市民政系统市级“行风建设示范单位”评选活动。我们积极响应,踊跃申报、扎实开展创建活动。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并建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把行风建设列入今年的工作重点,成立了由张华锋镇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结合我镇民政工作实际,制订了年度创建工作安排计划,对行风建设做出具体部署和安排,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衔接到位、工作落实。7月12日,常州市民政系统行风建设检查组一行在市民政局副局长杨继洪的带领下,来我镇进行第二批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创建验收,检查组认真听取了创建情况汇报,查看了相关台账。通过检查,检查组对我镇民政科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2012年11月7号被常州市民政局命名为市级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常民监[2012]3号文件)。
四、积极开展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和便民服务站建设
为积极打造农村社区为民服务平台,根据区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精神,在去年7个村验收通过的基础上,今年我镇全面推进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和便民服务站规范化建设,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为民工作,多次在村书记、主任会议上宣传发动。7月以来,分管领导和民政科长深入基层一线,对各村便民服务站规范化建设进行现场督查,发现问题立即指导整改,目前,我镇各村都已建立便民服务站,运作规范,深得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五、加强对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及时完成备案、登记工作
为早日完成江苏省现代化指标任务,进一步发挥新时期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9月13日,我镇召开了全镇社会组织发展培育推进会议,各村(社区)主任、会计参加了会议,会上民政科长高志萍阐述了社会组织的概念、地位、作用和社会组织备案登记的条件及程序,分管领导马副镇长作了动员部署。我们要求每个城镇社区成立7家以上社会组织,每个农村社区成立5家以上社会组织,下发了统一的社会组织电子台账,要求台账记录必须及时、规范、到位。9月以来,我镇通过近二个月的不懈努力,共完成103个社会组织的备案登记工作。其中社会团体86个,民办非企业17个,圆满完成了区下达的目标任务。
以上便是我们一年来的民政工作,汇报如有不当、请领导指正。
湟里镇民政科
2012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