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
为全面摸清全镇各类污染源的数量和分布状况,根据国务院、省、市、区的统一部署,经研究、决定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现将实施方案制订如下:
一、普查时点
普查时点为2007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7年度。
二、普查对象
1、工业源,主要普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第二产业中除建筑业外,39个行业中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工业源范围分重点污染源和一般污染源,分别进行详细调查和简要调查。
2、农业源,主要普查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农村生活污染源,对象为分散农户、专业户、养殖场等。
3、生活源,主要普查第三产业中有污染物排放的单位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染。
三、普查内容
(一)工业源
1、企业的基本登记信息及其相关情况,包括企业经济规模、主要产品、登记注册类型、行业代码、所有制、排污口情况排放去向等。
2、原辅材料消耗情况,包括水的使用和消耗量,能源(煤、油、电、气等)结构和耗量,燃料含硫量,主要有毒有害,原辅材料消耗量等。
3、生产产品情况,包括该企业主要产品的种类、产量等。
4、产生污染的设施情况
5、各类污染物产生、治理、排放综合利用情况。
(二)农业源
1、种植业污染源;
2、畜禽养殖业污染源;
3、水产养殖业污染源;
4、农村生活污染源;
(三)生活源
1、排污单位基本情况
2、机动车排气污染情况
3、城镇生活能源结构及消费量,污染物排放情况。
四、普查步骤
1、准备阶段,2008年元月前,成立机构落实经费,开展宣传组织动员。
2、数据填报阶段,2008年4月前,填报各类表格,完成数据审核,建立污染源档案。
五、普查要求:
1、加强领导,镇成立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副书记和五位副镇长任副组长,各行政村、社区、环保、农林、企管、城管、水利、统计、建设、财政、派出所、农机、工商、医院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普查的组织和实施工作,镇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环保办,具体负责普查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2、深入宣传,各单位要把宣传发动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利用各种渠道和载体,深入开展污染源普查的宣传工作,为污染原普查顺利实施创造良好舆论氛围,把宣传动员工作贯穿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始终,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并认真做好污染普查工作。
3、明确职责,财政部门要负责普查经费的落实和审核,农林部门要负责农业源普查,农机部门要负责农机排气污染的普查,工商部门要负责提供污染源企业的基本登记信息,环保、企管部门要负责工业源、生活源的普查,统计部门要负责审定污染源普查表,水利、社区、建设、城管参与生活源普查。
4、人员配备:这次污染源普查工作,面广量大,业务性强,为确保普查工作顺利推进,镇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从各单位抽调的人员要相对固定,不得任意更换。
5、严格普查,所有污染源普查对象都必须按时、如实填报普查数据,确保基础数据真实可靠,虚报、瞒报、拒报、迟报或伪造、篡改普查资料的,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此次普查得到的普查对象资料严格限定用于污染源普查目的,不与其完成“十一五”总量消减计划挂钩,不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和收费的依据。
附:湟里镇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名单
湟里镇人民政府
二00八年一月十日
湟里镇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和普查员名单
组 长:杨国成
副组长:王小炳、蒋新明、李曙凯、沈可南、王志坚、董云峰
成 员:蒋小英、蒋伯平、吴中良、万小明、华国强、蒋志良、
纪才富、周志清、裴兰芳、季文斌、钱一成、戴建伟、
朱富政、王国因、王锡荣、沈志敏、蒋茂清、薛 敏、
周国庆、李留传、吴伟忠、徐田明、储建军、沈才华、
潘阿明、蒋国俊、李良平、周煜文、储留保、骆国庆、
余玉明、刘建平、薛豪如、吴新民、许海东、毛华方、
蒋伟明、刘国强、费华君、王正言、蒋伟法、山 峰、
刘玉春
普查员:汤丽芬、蒋国全、裴维敏、张小荣、佘国军、戴汉明、
丁俊明、万新东、周小文、吴晓燕、路建荣、孙丽明、
蒋杏妹、薛海波、毛田荣、沈志伟、蒋新良、王仁兴、
吴云华、刘 强、储建军、陈建军、路和平、朱红祥、
潘田荣、王国良、丁海青、蒋国娟、吴连英、潘 安、
余卫娟、钱益平、毛程亮、吴艺平、陈 斌、华丽敏、
刘建平、孙俊杰、万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