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2008年洛阳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计划
索 引 号: 014133736/2008-00060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文件编号: 洛政发〔2008〕63号 发布机构: 洛阳镇  
产生日期: 2008-05-19 发布日期: 2008-06-01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2008年洛阳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计划

相关阅读:

2008年洛阳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计划
洛政发〔2008〕63号
 

百姓健康是大事,食品安全无小事。2008年洛阳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确定的工作目标,在镇党委、镇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及正确领导下,以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为基础,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努力开展我镇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积极争创“食品药品安全示范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紧紧抓住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群众生命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堵源头、端窝点、严准入、强监管,为构筑本镇诚信生产、安全加工、规范流通、放心消费的食品安全防范体系而努力。

  二、工作重点

积极开展企事业单位、学校、建筑工地食堂等集体用餐单位的安全监管工作。以粮油、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为重点品种,以城乡接合部和集贸市场、超市(卖场)为重点区域,以小作坊、无证地下加工窝点为重点对象,切实抓好食品源头治理,坚决取缔无证无照地下食品加工窝点。同时,要加强餐饮业和批发零售市场的检查,严格实行“先证后照”与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

三、具体目标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通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使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得到及时解决;非法食品加工窝点得到全面清除;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食品安全事故的防止得到有力保障;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好转,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明显增强。

具体目标如下:

——蔬菜农药残留指标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畜产品“瘦肉精”检测合格率保持在100%;

——无证照地下食品加工窝点和马路摊点得到基本铲除;

——整治生猪屠宰点,私屠乱宰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全面实施QS认证;

——农村家庭自办宴席、民间厨师监管得到有序开展;

——企事业食堂食品卫生许可证办证率基本达到80%;

——积极推进村级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加强建筑工地食堂、学校、幼托机构高危人群食堂检查频率;

——进一步加大对农贸市场、马路市场的监管、整治力度。

四、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监管网络,夯实基础,充分发挥协调监管的优势

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及时充实调整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完善镇、村、组的三级监管网络,层层落实责任制,

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使我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有序推进。

2、完善业务指导及培训机制。每半年对26名村(居)委食品安全信息员进行统一培训一次,通过培训及考试来提高食品安全信息员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

3、推进村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基础责任。

(二)加强种植、养殖食品的源头的监管

1、进一步明确监管责任,落实监管措施。建立并规范农村种植、养殖户基础档案,以推进种植农户联户制度为抓手,坚决做好“一禁、两抓、三个到位”为目标的源头监管工作。

2、加强对重要农业投入品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兽药、饲料经营单位的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销售、使用违禁农药、兽药、饲料及其违禁添加剂和假冒伪劣农药、兽药的行为,防止发生由于农产品源头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事故。

(三)加强肉食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肉食品安全

1、加强流通市场肉品安全的日常监管,医院防保科完成辖区内摸底调查备案工作。进一步加大畜禽养殖场的整治力度,规范屠宰管理与养殖行为,推进生猪养殖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

 2、加强对肉食品马路摊点的管理,加大对马路肉食品摊位执法取缔的力量,严厉打击地下的私屠滥宰现象。

3、加强对肉制品“瘦肉精”、“水分”等快速检测,杜绝病害肉、注水肉上市,确保我镇食用肉产品的安全。

(四)加强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提高食品生产企业水平

1、健全生产加工企业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和食品生产档案,

严格实施食品生产备案制度。各村(居)委要做好所在辖区内生产企业或作坊的登记、检查、上报工作,特别是生产企业的小作坊,卫生条件差,食品安全隐患比较大。坚决打击生产加工环节中添加非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劣质霉变原料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的违法行为。

2、深化分类分级的监管模式,切实可行地在辖区内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对辖区内生产企业检查覆盖率达100%,力争我镇生产企业不发生食品安全事件。

3、继续加大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推进的速度,全面实施28类525种食品QS市场准入制度,对未获准生产企业及产品的上报查处工作。

4、积极配合开展食品生产企业环保专项整治,依法关、停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食品生产企业。

(五)加强流通领域的监管,促进市场规范经营

1、加强农贸市场监管,控制风险食品源头以建设标准化菜市场为抓手,严格执行肉食品、豆制品、熟食索证制度,继续实行活鸡定点屠宰,取缔非定点交易点。

2、规范食品经营秩序,以农贸市场、超市、餐饮业为重点环节,健全食品安全质控体系、管理制度、管理机构,严格执行进货凭证、台账查验、索证索单、清场销毁制度;加大日常监管的频率。

3、重视对高风险食品专项检查,做好各类活动的保障工作。积极开展查处违禁水产品、畜禽使用“瘦肉精”、农药使用高危时期的专项整治。开展重要时期、重要节日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争节日期间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4、食品流通市场的监管向农村市场转移,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抓好对农村连锁配送小商店、小超市的检查,净化农村食品市场。防保科食品检查人员认真履行监管职责,每年检查不少于2次。

(六)加强集体用餐的监管,固守食品安全底线

1、企事业单位食堂的管理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要对企事业集体供餐食堂加强日常检查,覆盖率达100%。无食品卫生许可证的食堂要实行定点供餐制,确保本镇集体用餐安全,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2008年计划完成单位食堂食品安全责任书签约率达90%以上。

2、完善学校食堂的管理机制,实行以校长负总责、以食品安全为中心的食品安全责任制,提高A级食堂的比例,力保B级,不出现C、D级食堂。防保组加强学校食堂的检查,做到开学期间每月一次,覆盖率100%。同时加强外来民工子弟学校食堂的规范指导,切实做好食堂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保证师生的用餐安全。

3、进一步加强农村家庭自办宴席户指导工作。农村自办宴席户现场的指导,切实做到“六个”落实(信息、登记、培训、指导、经费、制度),上门指导率达100%,防止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年内将辖区内的茶担、民间厨师、相帮人员进行全覆盖摸底调查,并引导督促他们进行健康体检和办理健康上岗证,并记录备案。每年组织二次食品知识培训,力争我镇的家庭办酒户食品安全监管落到实处。

(七)加强长效监管机制,打击取缔无证照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

1、完善举报制度,建立健全发现机制,充分利用红盾维权网络和食品安全信息员的优势,进一步提高覆盖面。

2、继续保持开展对无证照生产、加工的地下窝点等食品安全整治的高压态势,清理整顿无食品卫生许可证、无工商营业执照的食品经营户和窝点,基本遏止“回潮”现象,坚决打击取缔无证照食品生产经营行为。

3、加大对占用边路的无证照设摊经营食品摊点的取缔和跨门营业的整顿,实行轮回巡查、错时监管制度,遏制无证食品乱设摊现象,镇主要区域基本消除无证食品摊点和无证照食品夜排挡。

4、建立快速反应、快速查处机制,实行首接负责制和地下窝点举报、查处、上报、督察制,快速取缔无证照食品生产加工窝点。

5、镇食安办在重大节日期间组织一次大型联合执法活动,主要解决一些工作难点问题和突发事件,日常监管中接到的各类举报有各职能部门协调处理,原则上采取“首接负责制”。

6、其他季节性专项检查按部门布置执行,各部门、各村或居委将活动情况,统计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每月的月报表上报镇食安办汇总,食安办并实施督察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各方责任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也把此项工作提到议事日程。我镇坚持“全区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加强食品安全力量,充分履行“属地首责”的责任。镇有关部门要加强条线指导和组织协调工作,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行以下几项制度。一是首责管理制,各行政执法部门要形成发现问题快速反应、快速处理的机制,做到有案先受理,相互不推诿,主动去协作;二是属地管理制,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由所在镇的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及时上报和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三是责任追究制,对由于失职渎职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按有关规定追究领导及当事人的责任。

  (二)加强协调,形成各方合力

  在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要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原则。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各司其职,并加强沟通与协作,切实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各村(居委)结合实际,积极落实各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好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制订好工作计划、制度,配备好专(兼)职人员。

(三)夯实网络,完善上下联动

进一步完善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网络,重视发挥社区信息员和群众义务监督员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上的作用,强化村级食品安全工作责任,落实村级食品安全专(兼)职干部,细化村级食品安全工作内容,真正实现关口前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管网络,从源头上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隐患。

(四)搞好宣传,加强培训力度

充分重视和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作用,以多种形式、多个视角,广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和食品消费安全放心的宣传活动,普及食品安全卫生科学知识,提高居民的自我防范能力。大力宣传《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设,提高企业的自律水

平。各村(居委)举办宣传培训每年四次,形成一个良好的食品安全

氛围。

  (五)及时沟通,加强信息报送

为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及时对有关问题进行协调和处理,区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信息月报制度。各村(居委)、相关部门要在每月28日前,将本系统或本区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情况报送镇食品药品安全办公室。

2008年我们决心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指导下,在镇相关职能部门的精诚配合下,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务实基础工作,加大监管力度,充实经费投入,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示范镇”的成功创建。

 

 

                             洛阳镇人民政府

                             二OO八年五月十九日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