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和日益凸显的各种矛盾,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全镇人民,紧紧围绕镇第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全年目标任务,提振精气神、抢抓新机遇、奋力求突破,全镇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在再创辉煌的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荣获江苏省创新型乡镇称号,招商引资、生态文明、长效管理、财政收入等工作考评稳居全区第一方阵。
一、稳增长与促转型协调并重,经济运行质效同增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年预计(下同)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5亿元,增长12.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7亿元,增长7%;工业总产值310亿元,增长10.3%;85家规模以上企业产值279亿元,工业增加值64亿元,分别增长10.4%、14.3%;重组后的南海铜业、新科电器焕发活力,形成了新的增长点;列入区产业培育战役大企业的南海铜业、亚通杰威、新洛凯、南方通信、永安电机、蓝托金属、新科科技等7家企业销售收入158.5亿元,占全镇总量一半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5亿元,其中工业投入25亿元。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67.5︰30.5。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增高效农业373亩,高效农业保险覆盖率100%;农业机械化作业率98%;规范办理土地流转1010亩;新增市级农民合作示范社1家,成立家庭农场17家;汤墅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湖桑产业园”申报为区农业产业园;申报绿色食品1只,申报、复审省名牌产品、市名优农产品3只。工业项目有力推进。41个投资超千万元的工业项目开工40个,完成投资21亿元,9个区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南海铜业10万吨精密铜管一期、新洛凯中低压智能开关等项目已投产。服务业大力发展。完成增加值32亿元,增长16.4%;限额以上批零销售72.6亿元,增长11.4%;完成企业主辅分离2家。产业培育全面推进。规划启动“3+3”产业培育计划,即电机电器、冷链物流装备、现代农业3个产业园和新科电器、蓝托金属、新洛凯3个企业园。成立常州市冷冻冷藏协会,行业自律逐步形成。高质量完成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
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彰显活力。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119亿元,增长15.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7%;申报专利780件、授权300件、有效发明专利17件;市级以上科技项目立项4项;申报省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3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成立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家;积极与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开展对接,实施产学研项目7项;新增各类人才1550人,其中2人入选“龙城英才项目”,新引进中高层次人才209人、海外人才9人、高技能人才430人。三外质量不断提升。协议注册外资超3250万美元,实际到账外资2790万美元,巴西万高集团成功并购新亚电机、至精精机;进出口总额3.53亿美元,其中出口3.2亿美元。要素制约有效缓解。继红汽配Q板成功挂牌上市;成立全区首个“资托贷”项目,10家企业获金融支持,融资规模超8000万元;立足内部挖潜,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盘活土地350亩,成功引进迈腾机械、协圣金属、利农科技等3家企业。
二、优规划与强功能统筹并行,城乡一体有力推进
规划布局更加优化。对《洛阳镇总体规划(2011年-2030年)》、《洛阳镇中心北区修建性详规》、《洛阳镇中心北区控制性详规》等专项规划及时优化调整。围绕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开展保留村庄、特色村庄的平面布局规划编制。率先在全区开展镇区地下管线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强化地下管线管理。
功能配套更加完善。珠光街北延工程有序推进,完成跨大闸河桥梁的桥台建设,路基及雨、污水管线铺设加快实施。配合武进大道东延工程,征地和企业拆迁工作顺利完成。全年共完成拆除面积2.46万平方米。横洛东路、创盛路创成区文明样板路,完成戴毛路提档升级工程,改造农村桥梁3座。戴溪变电所11条10KV线路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大力实施道路路灯亮化工程,15个村实施路灯提升改造工作,镇村共新增、更换路灯3411盏。新增3311路公交线路,群众出行进一步便捷。继续推进天然气入户工作,新增虞桥、马鞍、戴溪、友谊等4个村天然气用户2543户。
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积极开展国家生态文明示范镇创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通过评审。实施省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新增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1套,东尖引河、宣家坝引河清淤、生态护坡及氮磷拦截工程建成投用,完成西庄浜和聚荣制药专项整治。节能减排和污染源整治有效加强,对5家企业进行强制性清洁生产,11家工业点源整治工程全面完成,秋季秸秆禁烧实现“零火星”。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得到加强,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开展国土管理示范镇创建,加大“两违”整治,拆除“两违”建筑800多平方米。
富民强村更加高效。进一步提高为农服务水平,举办实用技术培训12期1350多人次,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农业生产运行质量有了普遍提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18个村全部完成登记工作,界定股东4.77万人,量化集体资产3.09亿元;在全区率先成立了镇农村产权交易站;东尖村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试点。扎实推进全区第八轮经济一般村扶持项目建设工作。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和防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马鞍大圩内河疏浚清淤工程,疏浚整治河道5条、村庄河塘129个,完成圩堤加固0.9公里,圩堤护坡护岸350米,新建排涝站2座,新、改建电灌站8座。总投资3500万元的今冬明春重点县水利工程启动实施。
三、惠民生与保稳定相辅并举,幸福指数不断攀高
民生保障再上新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200元,增长14%。社会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年社保新增677人,住房公积金新增550余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发放各类救助金180万元,最低生活保障金76万元,尊老金120万元。积极开展慈善救助工作,完善残疾人生活保障制度。以光彩事业为抓手,引领社会各界共担社会责任,新成立圻庄、天井两个村级百万光彩基金,协议捐资达500万元。进一步加强劳动监察管理,成功调处劳资、工伤纠纷284件,工伤认定165件。建立健全联动工作机制,突发群体性企业欠薪案件得到妥善处置。
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教育现代化步伐加快,洛阳高中晋升为省四星级高中,洛阳初中与戴溪初中平稳合并,新洛阳初中竣工投用,王诤电子科技馆布馆工作基本完工,洛阳中心幼儿园扩建工程建成投用,戴溪幼儿园、洛阳卫生院戴溪门诊部异地新建工程启动建设。规范提升村级幼儿园,大力整治无证幼托园点,规范8家、关停3家。镇全民健身中心建成并正式对外运营,十分钟体育健身圈加快建设。群众性文体活动精彩纷呈,精心组织开展“美丽洛阳”系列活动和“社区天天乐·同心大舞台”、“送戏下乡”、农村电影“2131”放映工程等活动,成功举办镇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公共卫生、人口与计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向全镇居民免费提供10大类43项基本公共服务和5大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孕前优生检查150对。夏季征兵工作有序进行,27名有志青年应征入伍。此外,档案管理、民族宗教、侨台、残联、老龄、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进展。
社会治理开创新局面。积极开展和谐(平安、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岑村村、马鞍村已接受区级验收。整合利用各类调解资源,调解各类纠纷319件。加大信访矛盾积案调处力度,畅通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社会治安持续好转,刑事案件下降5.4%。技防建设不断加强,新增高清技防探头50个。弘扬法治精神,积极推进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示范点)建设。大力宣传新《安全法》,强化安全管理基层基础建设,完善安全网络和监管体系,深入开展打非治违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排查治理安全隐患,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加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促进群众安全出行。规范农家宴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完善打击非法行医长效管理机制。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武进港以东农村生态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全镇道路畅通工程等6个项目全面完成;4个跨年度项目按时序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启动编制。
四、转作风与提效能齐头并进,政务环境持续优化
依法行政不断加强。自觉接受镇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工委的民主监督,就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实事工程建设情况等重大事项向人大进行汇报,按时办结人大代表意见建议15件,代表满意率进一步提升。积极开展“六五”普法。注重网络执政能力建设,及时答复政府网络平台受理的网民诉求和反映的问题,有效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累计公开98条。
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区委实施意见,认真查摆问题,强化问题整改,建立长效机制。以“基层发展年、绩效管理年”为抓手,不断提升镇村干部队伍服务群众能力,激发干事创业激情。强化政务督查和效能监察,深入开展人民满意好站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等活动。
勤廉作风不断优化。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绿色机关创建通过市级验收。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一岗双责”。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廉政承诺、发廉政短信、上廉政党课等活动,深化廉政文化和勤政廉政示范点创建,切实提高镇村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加强镇村工程建设管理,严格落实招投标制度,注重源头治理和深化监管。镇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站运作正常,完成交易项目68项。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人大、政协工委有效监督以及社会各界通力合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干部群众以及关心、支持、参与洛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