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区各办局(公司)行,区各直属单位:
经研究,现将《2014年武进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4月14日
2014年武进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点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新体制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打基础、谋发展的关键一年。2014年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中心任务,改革创新、克难求进,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健全统一权威的监管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以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为抓手,着力破解影响群众食品药品安全的突出问题,促进食品药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提高监管能力为核心,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保持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定,确保不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一、健全完善监管体系,创新创优监管机制
我省关于食品监管机构和职能改革的指导性实施意见出台后,要同步推进市、县两级机构改革工作,确保相关机构职能、人员编制和经费资产及时划转整合到位,确保新机构在力量配备、资源配置、投入保障上实现最大化优化,防止出现名义上加强、实际上削弱的情况。要推进监管工作重心下移,推动镇、街道食药安委办工作人员专职化,加强派出机构建设,落实人员编制和办公设施,充实监管执法力量,配齐技术装备。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机构和职能调整为契机,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信息通报、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等协调联动机制。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力度,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奖惩约束机制。
二、加大督查督办力度,严格落实监管责任
各镇、开发区、街道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机构改革过渡期有关工作,坚决防止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和监管“空档”,确保各项监管工作协调有序、平稳过渡。机构改革到位后,要突出综合协调,完善工作制度,初步形成衔接有序、运转顺畅、严格监管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格局。各镇、开发区、街道要落实对辖区食品药品安全负总责的要求,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列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加强组织协调,强化保障措施。发挥食药安委办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监督指导等作用,积极运用联席会议、联合执法、联合督查等形式,构建监管部门之间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监管秩序。今年,区食药安委办将继续按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对各地各有关部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情况的考核,牵头对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对推进不力、效果不佳的,予以通报批评、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要巩固以往专项整治成果,继续将专项整治列入经常性工作,统筹规划安排,坚持打建结合,注重制度建设,避免走过场、一阵风。食品领域,要以传统节日、重大活动期间及春秋季为重点时段,以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粮、油、肉及肉制品、奶制品、豆制品、儿童食品等为重点品种,以校园食堂及周边、旅游景区周边、批发市场等为重点区域,整合执法力量,大力开展专项整治,深入排查各类食品安全苗头及隐患,下大力气解决食品安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防控各类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主渠道食品安全。药品领域,要重点开展对制售假劣药品、网上非法售药、化妆品非法使用禁限物质、违法广告等生产经营的专项整治。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在案件查办、信息通报、技术支持、法律保障等方面的衔接配合。
四、突出抓好日常监管,切实提升监管效能
在强化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许可管理的同时,合理划定食品药品企业风险等级、推进实施分类管理,对风险程度高和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低的企业,加大监督检查频次。要以实施质量安全管理规范为重点,围绕准入制度、监管制度、设备工艺、操作规程、追溯体系、标签标识等各个方面,全面开展综合治理。食品方面,种植养殖环节要继续抓好“瘦肉精”、“生鲜乳”、“蔬菜、林果、茶农药残留”、“投入品”等日常监管,充分发挥好“农产品监管地理信息平台”的作用,推进可追溯体系建设。生产加工环节要落实“三分监管”制度,实施“三位一体”监管模式,并认真做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日常监管、行政执法工作。市场流通环节要完善食品市场主体准入机制,加强市场巡查和信用分类监管,严格依法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严格食品入市、交易、退市各环节的监管。餐饮服务环节要进一步开展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继续开展春、秋季学校食堂、工地食堂、肉制品、学校周边餐饮单位等专项检查,做好节假日、重大活动的保障工作。生猪屠宰环节要推进实施“放心肉”工程建设,加快机械化屠宰进程,争取完成所有手工屠宰场点压缩,并全面实施冷链配送工作。在中心城区市场建设肉菜追溯体系,开展外来肉品备案管理和超市经营冷鲜肉管理工作。在药品方面,要推进新修订药品GMP、GSP实施,确保认证尺度一致,扶优汰劣。继续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促进仿制药质量提升。发挥好执业药师药学服务作用。全面实施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深入开展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
五、加强风险监测评估,有效防控风险隐患
要以风险监测、统计分析等为基础,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点分析研究。进一步畅通舆情信息采集、报送渠道,为决策部署和日常监管提供风险舆情预警服务。要加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监督抽查力度。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逐步延伸到社区、村,覆盖食品产业链条全过程。区食药安委办统筹协调监管部门科学安排抽检计划,针对重点行业、重点品种,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监测工作,做好风险评估和预警,确保完成全区年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监管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和监测信息交流,提高监测评估实际效能,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执法和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提供技术支撑,依据监测结果,加大隐患排查力度,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六、积极推行社会共治,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要加强与新闻媒体联系,增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工作的系统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深化正面宣传,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用好“食品安全宣传周”、“药品安全宣传月”等活动载体,主动发布权威信息,开展食品安全科普,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载体,以展览演示、实地观摩、咨询讲座、现场服务、发放资料等形式,展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取得的工作进展,树立监管部门正面形象。在强调公开透明的同时,兼顾群众感受,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要加强舆情监测,早发现、早研判、早引导,发布信息既要实事求是,又要讲究策略。要积极开展以食品药品从业人员、公众为对象的培训指导和解疑释惑,积极回应、认真解答热点问题。畅通投诉举报途径,推行有奖举报政策,依规兑现举报奖励,提高公众知晓率和参与积极性,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作用,进一步提高公众自我保护和参与监督的能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首负责任意识,努力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七、深入推进诚信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要加大对市场潜力大、品牌效应强、市场信誉好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食品产业集约发展、做大做强。立足监管职能研究出台政策扶持措施,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结合产业发展特点,推动政策、资源、人才向企业集聚,提高我区食品药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大对企业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情节严重的实行行业退出和禁入。继续推动诚信建设,引导企业开设道德讲堂,自觉接受全社会监督,培育优秀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放心品牌,提高行业诚信自律水平。推动完善能动态反映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信用状况的信息档案和查询系统,实行诚信分类、动态监管,对不良信用生产经营者加强监管,建立失信惩戒制度。
八、强化干部队伍培训,提高履职尽责能力
要适应建立“权威”监管机构新要求,结合“四品一械”监管新形势,加强全系统监管干部队伍能力培训,特别是要加强一线监管人员执法能力的培训,明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执法的重点和依据,充实法律知识,加快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素质优良的监管干部队伍。要根据体制改革后消除食品多头执法、整合执法主体、落实权责统一的总体要求,开展能力培训活动,从专业知识和执法水平两个方面进行能力提升。梳理食品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对不同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的监管人员因材施教,使之逐步形成相对一致的法律法规认知及标准统一的法律法规运用,做到既依法行政又防范渎职。要坚持把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作为监管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继续完善应急预案和相关技术方案,优化应急处置专家队伍,加强应急培训,完善应对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指挥协调和现场处置能力,适时组织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要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的原则,一旦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事件),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并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切,追根溯源,查清真相,最大限度减少危害和影响。
抄送:常州供电公司,区委各部委办,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
公室,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人武部,区各人民团体。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4月1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