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2013年度经信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33074/2014-00003
主题分类: 文秘工作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经信局  
产生日期: 2014-03-03 发布日期: 2014-03-19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2013年度经信工作总结

相关阅读:

2013年度经信工作总结
 

  

2013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尤其在工业经济增速下行趋势压力增大的环境下,经信系统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 “五大建设”和“六大工程”的决策部署,以“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为工作重点,努力创新服务体系,化解企业风险矛盾;全力营造新兴产业倍增环境,培育企业做强做大;着力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开展有效投入、节能降耗等八大行动。全区工业增长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微升的走势。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全区规上工业完成产值3946.6亿元,同比增长10%。

2、规上工业增加值870.6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1.8%。

3、工业投入完成563亿元,同比增长19.7%。

4、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040亿元,同比增长21%。

5、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688万吨标煤,预计全区单位GDP能耗下降5.5%。

6、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预计达到87。

7、标准厂房竣工面积127.07万平方米。

(二)主要工作成效

1、抓增量保增长。一是努力培育新增长点。对2013年初确定的全区100家新增长点企业由局领导分片挂钩,强化运行保障跟踪服务制度,编制并下发《2013年武进区工业经济重点工业目标任务》蓝皮书。全年100家区级新增长点企业净增量达323.5亿元,累计完成产值2352亿元,同比增长15.9%左右,高于全区规上工业平均增幅5.9个百分点;完成增加值347亿元,同比增长18.8 %,增幅高于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平均增幅8.2个百分点,拉动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6.4个百分点。二是加大小微企业上规模培育工作力度。强化分管领导和主管科室的工作责任性,认真做好扶持政策宣传工作。同时,按照小微企业实际运行情况,对入库培育企业进行及时调整,建立了277家“小升规”企业的新培育库。主动协调各板块配合统计部门做好企业申报工作,做到应统尽统。预计全年小微企业上规模可达192家(占全市430家的44.7%),形成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可达1894家,为全区工业增长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2、抓重点保总量。一是集中精力,扎实推进“大企业培育工作”。及时出台了《关于培育大企业(集团)三年(2013-2015)行动计划》,梳理出97家工业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充分发挥责任单位和牵头部门的作用,及时处理突出问题,认真落实保障措施,基本完成了年度培育目标,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起了支撑作用。97家培育企业完成营业收入2848.95亿元,增长24.4%;完成产值2462.6亿元,利润120.12亿元,利税总额194.0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1%、10.5%、12.7%,分别占全区规上工业比重为62.4%、66.3%、63.3%;新增10亿元企业2家,新增50亿元企业2家。中天钢铁成为全市第一家营销收入超1000亿元企业。二是凝聚合力,营造新兴产业倍增环境。对照《江苏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调整确定全区新能源、新材料等9个产业规上企业331家(除物联网以外)。2013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1040亿元,同比增长21%,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6%,比2012年提高2.5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质量和企业效益明显好于全区工业发展平均水平,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夯实稳中向好的基础,促进了提质增效,增强内生动力和长远后劲。永明机械的“新型超高速单主机双面同步涂膜覆膜机组”等企业的4种产品装备,认定为2013年度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裕成富通电机的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项目,入选为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3年)》重点跟踪服务项目(全省6个)。龙腾太阳能的“槽式太阳能热发电采光系统”等企业的8种产品,收录进2013年《常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新产品推广目录》。广宇花辊等8家企业,认定为2013年常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三是紧盯项目,力争有效投入持续增长。通过积极发挥良好的宣传引导作用,广泛营造政策支持氛围,深入开展央企对接和重点产业招商活动,严格执行重点项目督查制度和考核制度。全年工业投资完成563亿元,同比增长19.7%。固定资产设备抵扣达11.2亿元,占全市比重为41.72%。38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4.3亿元,完成当年计划的116.2%。118个区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89.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7.8%,71个新建项目66个已开工,开工率93%。市、区重点项目推进进度均超过100%。其中恒立立新液压泵阀和瑞声光学组件两个总投资超30亿元的本土企业投资项目均已正式开工。

3、抓服务保目标。一是全力以赴,做好防范和化解企业风险的协调工作。认真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职责,严格执行武办发[2012]132号和市政办发[2013]131号文件精神,积极为困难企业协调资金矛盾,及时防范企业担保链风险,切实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金融生态环境。二是积极帮助企业争取政策支持。2013年度争取国家级扶持项目10个,扶持资金达4580万元;争取省级项目54个,扶持资金3526万元;争取市级项目332个,争取资金5701万元。同时认真执行武政发[2013]20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三是加强担保体系建设。一方面,加强融资担保公司业务监管,通过许可年检、资本金托管等方式规范其业务经营,降低担保风险。全区现有融资性担保机构8家,注册资本13.03亿元, 2013年度全区新增注册资本3亿元,累计新增担保金额42亿元。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武进区中小微工业企业担保互助基金”的理念。2013年度,围绕如何将“互助基金”从理论转变成实践,先后制定了运行方案、入驻协议、补偿协议、运行办法等操作细则,同时选定了洛阳镇作为我区率先试点地区。四是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积极开展多层次的国际国内合作交流活动,组织23家企业300多个产品分别在合肥、香港、上海设立90个摊位,参加江苏产品万里行展览展示活动,组织30多家企业48位营销经理参加商务部主办的“国际先进产品博览会”,为武进产品拓展市场知名度和开展国际经贸合作奠定了基础。鼓励引导企业创新营销模式,开辟电子商务等新的营销渠道。同时,2013年武进汽车城电力二期扩容工程全面建成,汽车城营业收入118.77亿元,同比增0.54%,实现税收9271万元,同比增4.88%。五是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组织7家常州市星级企业总经理赴清华大学参加总裁高级研修班、18家企业的19名企业管理者参加常州市举办的研修班,开展各类培训4000人次。

4、抓创新促转型。一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2013年度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取得较大突破,常发农业装备公司技术中心成功获批国家级技术中心。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为历年最好成绩。有15项新技术新产品通过了省级重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认定,并列入了省重点创新项目计划,3个产品获得江苏省优秀新产品奖。二是推动产学研成果转化。进一步推动以产学研联合为纽带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认真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产学研对接活动。共收集企业技术需求120项送与各大高校院所对接,组织300多家企业参加2013年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三是培育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围绕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要求,积极培育示范企业。2013年组织企业申报认定了省级高成长企业3家、创新能力建设示范企业3家、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示范企业2家、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优秀企业1家。2家企业的产品被认定为省“专精特新”产品。江苏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等3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时认定4家企业为省五星级数字企业、24家为市四星级数字企业、13家为市三星级数字企业。1名企业家参加首届中国江苏创新创业大赛,荣获省优秀创新创业者三等奖。2013年认定省级小企业示范基地1家,重点培育小企业创业基地2家。另外,认定省星级公共服务平台1家。四是淘汰落后产能调结构。把化工专项整治作为调优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节能减排、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两轮整治,全区化工生产企业减少了726家,基本完成太湖一级保护区化工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开展全区重点区域化工生产企业的排查和整治工作。2013年关停并转化工生产企业17家。根据省政办发〔2012〕121号文件精神,全力组织推进重点化工企业监测点认定申报工作,目前20家企业被市“化治办”审核确认为常州市化工重点监测点企业。2013年,对照新的国家产业政策,省淘汰落后产能验收组对我区速派奇电源等5家企业进行了现场验收,认定我区完成了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即铜冶炼3万吨、铅蓄电池20万千瓦时、印染8500万米。五是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2013年,工业设计园新引进16家知名工业设计企业,园区入驻企业累计达27家,全年完成工业设计订单服务3500万元。同时积极组织我区企业参加江苏省首届工业设计大奖赛,取得一金二银一铜四枚奖牌。今创集团、旷达股份、灵通展览被认定为2013年度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企业;钱璟康复、中进医疗等6家公司被认定为2013年度江苏省工业设计示范企业。我区工业设计工作位列全省县、市(区)前位,获得充分肯定。常州信息产业园二期正式开园,入驻企业累计达30家,“物联网嵌入式实验实训平台”和“智慧园区系统平台”的研发和推广进展顺利,同时2013年全区新增通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资质企业12家,累计达47家。

5、抓“智慧武进”促“两化融合”。以省、市两化融合“百千万”工程和“智慧企业”创建为重点,一是深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智慧企业。大力营造两化融合氛围,不断树立两化融合典型,积极组织创建示范标杆。11家企业被认定为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全市共16家),其中:顶呱呱彩棉服饰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江苏省两化融合电子商务示范(试点)企业,五洋纺织机械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江苏省两化融合产品或装备智能化示范企业,恒立高压油缸等2家企业被认定为江苏省两化融合生产过程智能化示范企业;钱璟康复器材等24家企业被认定为江苏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全市共38家);遥观工业园、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分别被认定为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区和试验区;今创集团等8家企业被认定为常州市智慧企业和初级智慧企业;获评3个省级两化融合示范项目。二是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根据省、市部署,建立现代化指标监测体系,引导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向,深入推动社会各方面信息化建设应用。2013年通过信息化项目审批合理压缩政府投资项目经费297.896万元;津通集团“智慧园区服务平台”等3个项目被评为江苏省信息化应用示范(试点)项目,武进广电“智慧社区”等2个项目被列入江苏省信息基础设施试点项目;新增湟里镇湟里村等4家江苏省农村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全市共5家);康乐农牧等5家单位被评为全市首批农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典型(全市共10家)。全区“信息化发展水平”预计达到87。三是注重预防积极处置,保障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全区网络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库,提高我区党政机关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全面落实重点领域信息安全检查,加强信息安全员培训,顺利通过省市信息安全检查,积极处置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全年成功处置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6起;对首批19个单位网站系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并督促各责任单位对信息安全风险漏洞及时整改。

6、抓集聚集约提高综合竞争力。一是紧抓重点工业集中区的推进工作。2013年,全区镇级重点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投入8.5亿元,其中标准厂房投入6.32亿元,道路投入6555万元,雨污管网投入3761万元,拆迁征地投入13180万元。新上千万元以上项目140个,完成投入52.9亿元。根据2012年区政府出台《关于加快镇重点工业集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标准厂房建设规范化,2013年全区标准厂房竣工面积累计为127.07万平方米。二是引导特色园区打造品牌效应,向集聚集约发展。围绕产业集聚发展,组织乡镇及开发区申报国家、省级区域性品牌。2013年以来,以遥观工业园为中心的“常州轨道交通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这是全市第一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经发区“功能新材料产业园”认定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则全区已有高新区新型电子元器件、遥观轨道交通装备、湖塘新型色织面料等4个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013年遥观钢管产业集聚区被认定为省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则全区共有横林强化木地板、雪堰精密机械加工、郑陆不锈钢管等4个省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

7、抓节能降耗促绿色发展。2013年,预计完成了单位GDP能耗下降5.5%的节能降耗目标任务,下降幅度位列全市第一。一是狠抓节能技术创新,推进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大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的挖掘与培育工作,建立了2013年度全区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库,全年组织实施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26个,可产生年节能12.5万吨标准煤的能力。先后申报国家级节能项目1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2个,省级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3个,市级项目12个,已经拨付到帐的扶持资金计332万元。组织武进高新技术开发区申报国家低碳工业园区。二是推广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积极组织清洁生产管理和清洁生产技术培训,开展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分析现状,制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挖掘节能潜力。全年完成29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翔宇资源再生公司和友邦净水材料公司等2家企业为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技改投资预计达45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可节水8000吨,减少废水排放2.5万吨,减排COD7125吨,SO25.03吨,回收贵重金属10000吨。目前,主体设备已进场,循环经济技改方案正在加紧编制。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工作进展顺利,重新认定14家,新申报企业4家,年检企业15家。三是开展节能专项执法行动。根据省、市经信委《关于开展2013年节能监察工作的通知》精神,对重点用能设备和工艺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开展重点行业产品工艺对标达标活动。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程序。对监察中发现的问题,依法出具整改通知书,按相关规定程序实行处理。同时强化落实能源管理制度,联合统计局先后开展了重点耗能企业能源管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预警一级企业调研活动。全年对77家企业进行了节能监察,其中实施省节能专项执法35家,市级节能监察26家,区级节能监察16家。共发出节能监察整改通知书23份,已督促相关企业淘汰国家明令淘汰落后设备35台套。四是加强预警预测,严格源头控制。建立健全乡镇(开发区)能管员例会制度,先后3次召开能管员工作会议,通报能源形势,分析查找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按月发布全区工业企业能源消耗形势通报,预警预测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探索建立固定资产投资新、改、扩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逐步开展高耗能技改项目能源评估审查工作,全年已开展技改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企业6家,逐步从源头对高耗能项目实行审核把关。五是推广新型墙材、发展散装水泥,实施建筑节能。坚持不懈地抓好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和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征收、返退、使用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两项基金对散装水泥发展、新型墙材应用、建筑节能推广的经济调节作用。两项基金的征收实现了100%全覆盖,全年征收新墙材专项基金6226万元,返退2341万元;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1200万元,返退373万元;下拨新墙材扶持资金100万元、散装水泥扶持资金72万元,用于支持企业新产品研发及技术改造。非粘土新型墙体材料产量达10.99亿块标砖,占墙材总量比例达97%;散装水泥供应量达156万吨,生产水泥散装率达96.5 %;干混砂产量达85万吨,均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目标。我区成功创建省级“禁粘”示范区,嘉泽镇、礼嘉镇、郑陆镇、经发区4个镇(开发区)成功创建市级“禁粘”示范镇;遥观、洛阳、前黄、嘉泽4个镇成功创建“省散装水泥示范镇”。

8、抓内部管理促机关效能。一是坚持党要管党,加强机关党建。进一步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编制学习计划,按照区委要求组织专题学习和《理论网苑》学习。定期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谈心交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规范组织生活,做好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重视组织发展工作,今年共有5名同志参加了机关工委组织的党的知识培训,明确1位同志为入党积极分子,按期转正2名预备党员。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和组织联建工作,局现有党员示范岗3人。同时做好系统内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认真落实区委的党建工作会议要求,指导各企业做好本单位的党建工作。二是建设“三型”机关,提升队伍素质。按照区建设“三型”机关要求和《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下发了《关于严格执行机关内部管理制度的通知》,严肃工作纪律、转变作风。通过宣讲十八大精神,廉政建设警示教育、科室业务交流、老少结对跟学等活动,不断提高全局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继续执行局领导包片挂钩制度、中层干部蹲点联系乡镇制度、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联络员跟踪服务制度,切实提高服务效能,及时反映企业呼声,全力维护企业利益。认真组织参加《政风热线》和《问政面对面》等活动,接受社会评议。坚持信息公开,在武进日报、政府门户网站等载体及时发布部门动态、开展在线访谈、解读政策文件等,使行政权力公开透明。2013年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中名列第三名,继续获得区级机关综合考评优胜单位、“三型”机关称号。三是推进人事改革,激发工作活力。根据区编办要求,严肃认真完成了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同时开展了新一轮机关中层干部和事业单位负责人竞岗续聘工作。通过制定方案、自主报名、公开演讲、民主测评等流程,33名机关中层干部和事业单位负责人竞聘走上了新的岗位。其次为完善人才队伍梯队结构,2013年新招公务员5名。四是发扬优良传统,关爱离退休老同志。按政策全面落实离退休老同志的政治、生活待遇,订阅各类报刊杂志,进行走访慰问,组织参观活动。全年共走访慰问69人次,组织参观今创集团、宋剑湖湿地公园、花博会,开展扑克、象棋、麻将、乒乓球等文体活动,切实关心老同志身心健康,老有所乐。

总的看,2013年全区经信工作成效来之不易,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工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工业发展的质量效益仍需进一步提高;企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仍需进一步加快;机关效能建设和服务水平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