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统计信息> 数据解读> 内容
今年以来,我区消费品市场商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居民消费需求较为理性,市场波动很小,总体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1、消费品市场稳中有升。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8.82亿元,同比增长12.9%,增幅较去年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119.38亿元,同比增长13.5%,增幅较去年同期上升3.6个百分点,限额以下99.44亿元,同比增长12.2%。
2、批发零售业主导地位突出。1-6月零售业零售额207.54亿元,同比增长14.1%,占全部零售总额的94.8%。其中批发业零售额32.09亿元,同比增长0.4%,零售业零售额175.45亿元,同比增长17.0%。住宿业零售额2.01亿元,同比增长55.3%,餐饮业零售额10.87亿元,同比增长2.0%。
3、住宿和餐饮业明显回暖。1-6月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18.40亿元,同比增长17.8%,增幅较去年同期上升2.7个百分点。实现零售额12.87亿元,增长7.8%。其中,限额以上营业额6.43亿元,同比增长7.8%;限额以下营业额11.97亿元,同比增长24.1%。中小型住餐企业已经逐步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4、居民消费预期稳定。由于消费品市场价格相对比较稳定,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带来了居民消费预期的相对稳定,对整个消费品市场的持续良性发展将发挥积极影响。据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调查数据显示,1-6月,常州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0,均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1%,非食品价格上涨2.0%;消费品价格上涨1.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各月CPI同比涨幅基本稳定在2%左右。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及存在问题
1、限额以上企业规模扩大
目前,我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有353家,比去年同期增加96家。1-6月销售额亿元以上63家,其中10亿元以上6家,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4家和2家;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有25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家,1-6月达到千万的有12家,较去年增加2 家。
2、主要商品销售升降明显
全区涉及的25个商品类别中,有14个类别保持增长,11个类别下降。其中中西药品、金属材料、汽车类增长幅度居前,金银珠宝、通讯器材、家具类下降幅度最为明显。从限上批发情况看:服装及纺织品类、家用电器、中西药品类的销售额增长稳中有升,增幅分别为15.9%、37.0%、20.1%,较同期分别上升了41.4、17.0、15.9个百分点。从限上零售额来看:汽车、石油及制品和中西药品的稳定增长,成为主要拉动因素,主导作用明显。汽车类零售额67.88亿元,增长21.5%,较同期上升11.5个百分点,对全区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达到31.0%,成为稳定增长的主导因素;石油及制品和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幅分别为18.9%和25.3%,较同期分别上升了11.4和64.6个百分点。同期,作为生活奢侈品的金银珠宝零售下降了108.6%,受商品房销售影响,家俱类零售下降25.6%。
3、亿元市场稳中有升
1-6月亿元以上市场(含汽车城)实现成交额518.44亿元,较同期增长13.7%。其中湖塘纺织城实现成交额108.22亿元,同比增长2.1%,凌家塘市场实现成交额129.92亿元,同比增9.0%,夏溪花木市场实现成交额78.05亿元,同比增39.7%;武进汽车城实现成交额67.88亿元,同比增21.5%。
4、零售行业结构有待优化
近年来,随着零售行业的迅速发展,限上列统的零售门类显著增加,但我区限额以上零售额的构成主要依靠汽车类的状况并未改善,比重仍占据六成左右。2010年以后,随着汽车优惠政策的退出,汽车零售增幅就开始回落,至2013年为最低谷,今年以来由于高档汽车销售增长、汽车4S店的扩张和汽车更新换代期的到来,汽车零售增长速度开始回升,零售额增长对汽车行业的过度依赖,造成全区社零数据特别是限额以上社零数据波动明显。因此,零售行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在大力发展汽车行业的同时,其他零售行业的投入必须加大,逐步降低汽车的占比,促进零售结构均衡化,减少汽车市场波动大带来的影响。
5、电子商务对传统零售业态冲击加大
网店作为无店铺销售业态,在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凸显其优势,对传统零售业的冲击越来越加剧。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易购、淘宝、天猫等电子商务巨头,销售额占了我国网络零售额的八成以上,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2%(参考经济参考报)。作为全国经济最为发达之一的江浙沪地区,电商对我区传统零售业尤其是百货行业冲击更大。1-6月,我区5家传统百货公司,共实现零售额4.4亿元,下降14.8%,5家均为负增长;8家超市实现零售额7.05亿元,下降1.1%,其中,有6家超市均为负增长,仅有2家超市同比略增。
随着宏观经济的逐步好转,居民收入稳步提升,民生福利继续改善,为消费品市场持续增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有利因素。一是从出生人口的时间段来看,1986-1990年间出生的人口较多,目前正处于这拨人结婚生育的高峰期,相应带动各方面如家具类、电器类、汽车类、食品烟酒类等实物消费,同时也能促进餐饮业的发展。二是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一些措施,如促进信息消费、加快电子商务业的发展、实施“宽带中国”战略等,以及城镇化带来的相关消费,将带动消费品市场的稳步增长。三是从目前看,车市尚未有减速的迹象。一方面上一轮车辆销售高峰期已经过去多年年,目前正处于旧车换新以及家庭增购第二部车的初期;另一方面随着地区整体发展水平以及个人消费能力的提升,人们对汽车品牌与档次的要求逐渐提高,对车辆大空间、大排量、豪华舒适的追求将拉动汽车零售稳步上涨。
不利因素。一是制度规定等政策因素对零售及住餐企业的影响短时间内还无法消退。商贸企业面向大众消费的转型需要一定时间,特别是高档消费目前仍处于转变的阵痛期。二是目前我市消费品市场缺乏新的增长点,除了几个老商品类别外,尚未出现更多拉动整体市场快速增长的消费热点。为此:
一要积极促进传统百货业的转型升级,应对市场冲击。一是去中低端化倾向,调整品牌,走高端品牌路线。二是采取购物中心模式,集购物、餐饮、娱乐、美容等为一体,打造一站式消费休闲综合体。
二要加快传统零售行业与电子商务的有效融合。零售业可采用线下线上同步发展的策略,加强线下体验与线上订购的有机结合,打造有别于传统网店的竞争优势。餐饮业可通过加入电商平台等措施,采用电子优惠券、联网订餐、团购等形式,应对政策、市场等带来的冲击。
三要应积极引进和强化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引导企业与电商平台的对接,促进传统工业、贸易与服务向电子商务的转换,积极利用现有电商平台拓展企业业务。同时,做好电商企业相关统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撰稿人:孙 金
核稿人:沈 勇
签发人:石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