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财政审计> 内容

关于二○一三年预算执行情况和二○一四年预算安排意见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14-04-21    来源:中国武进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区财政局局长   周庆中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提交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安排意见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面对全国经济形势下行、税源基础不稳固、结构性减税等诸多压力,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紧紧围绕 “全力办好花博会,全面推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拼搏两载,超越期待”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各项措施,狠抓增收节支,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动武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区十五届人大第二次会议批准的2013年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任务为128.75亿元,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际完成125.84亿元,比上年增收8.8亿元,同比增长7.51%,完成预算收入任务的97.74%。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9.26亿元,同比增长15.09%;地税部门组织收入75.21亿元,同比增长8%;财政及其他部门组织收入21.37亿元,同比下降2.77%。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55.18亿元,同比增长5.04%。

  区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2013年全区财政支出预算为238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00亿元,基金预算支出138亿元。全年财政支出实际为260.11亿元,同比增长4.7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119.76亿元,比上年增长7.01%;基金预算支出140.35亿元,比上年增长2.94%。2013年全年预算收支平衡。

  2013年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一)积极应对严峻形势,全力以赴组织收入

  2013年,全区各级征收部门面对困难形成合力,突出重点,依法征管,全区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一是层层分解收入任务。科学测算并合理下达各镇(开发区)财政收入目标任务,将收入目标任务分解到各月,采取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征管考核,对未完成任务的部门及镇(开发区),分析查找原因,寻求解决措施。同时,做好全年收入预测、分析工作,按季召开财税库行联网会议,及时解决收入组织中的具体问题。二是加强重点税源征管。开展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各类投资项目专项税收征收等工作,增加税收入库;排查耕、契两税税源,开展已交付商品房契税催缴及已挂牌土地欠税催收工作,加大征收力度,确保应收尽收;通过推进信息共享、定额管理、发票监开代开服务等,加强个私税收征管,全年入库个私税收39246万元。三是进一步完善出让金征收及入库办法。调整土地报批费用和指标费的征收及工业用地出让金的结算办法,全年累计征收入库各类土地出让金103.5亿元。四是依法收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加大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及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款的征收力度,全年累计收缴40921万元。五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对非税收入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奖惩,调动征收积极性,对征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征收任务。

  (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支持经济平稳增长

  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全年共争取到中央、省、市各类扶持资金9.62亿元;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安排6000万元工业经济稳增长专项资金,帮助工业企业有效化解市场疲软、成本上升、价格下行、要素制约等困难;安排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2000万元,支持我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安排国家创新型园区项目经费1.5亿元、科技三项费用5100万元,重点支持创新型园区和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安排外向型经济专项资金1000万元,鼓励扩大对外开放;安排“武进英才”专项资金3200万元,加大对领军型人才创业的扶持力度;设立2亿元应急专项资金,为59家企业累计转贷26.93亿元,帮助资金周转困难企业渡过转贷难关。

  (三)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民生保障

  推进“三农”建设。支持农村水利建设,预算安排1.1亿元水利专项资金,支持圩堤加固、重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镇村河道疏浚,以及雅浦港、战斗河、半夜浜综合整治等工程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支农资金,申报支农扶持项目188个,重点支持了花卉产业和高效农业发展。精心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年发放各种涉农补贴7229万元。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向上争取及预算安排财政资金近3000万元,支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项目78个,改造农桥58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安排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补助资金1300万元,扶持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安排经济薄弱村物业购置补贴1700万元,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力度。安排200万元品牌农业扶持资金,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名优农产品等特色品牌农产品发展。安排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补贴资金5226万元,确保基层村组织的正常运行。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累计筹资84.87亿元,为26.68万人办理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标准,自2013年1月起,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筹资标准从400元/人提高到455元/人,被征地农民第四年龄段保养金标准从420元/人月提高到460元/人月,新农保基础养老金从110元/人月提高到140元/人月,城市“三无”老人保障从450元/人月提高到1110元/人月,孤儿养育标准从750元/人月提高到840元/人月;自2013年7月起,城乡居民低保标准从420元/人月提高到450元/人月,区镇两级财政共增加投入1亿元。落实支持创业、就业补贴政策,进一步加大妇女、大学生创业贷款贴息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来我区就业,支持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再就业、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等。加大基金征收及清欠力度,全年共筹措各项社会保障基金收入53.03亿元。研究制定人事代理人员及民办学校教师参加事业保险的有关问题实施意见,确保参加事业单位保险的人事代理人员待遇得到保障,妥善解决了相关历史遗留问题。

  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支持教育事业加快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对教育优先投入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全年财政预算内教育投入19.6亿元,较上年增长7%;继续加大教育债务化解力度,2013年共偿还贷款16755万元;安排1.86亿元基本建设资金,支持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安排补助资金326万元,为校车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加大卫生惠民投入。安排基层卫生院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资金7800万元,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积极清理基层卫生院一年以上药品采购欠款,2013年共计偿付基本药物历史欠款1.23亿元;积极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审核确认的1.64亿元债务按上级规定时间及时化解完毕;完善武进区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用结算管理办法,保障参保人员利益,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益。支持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安排6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促进文化产业跃升;投入1345万元用于凤凰谷开办运行,不断满足武进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安排农村电影“2131”工程、送戏送节目下乡、图书共享工程等经费370万元,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重视文物保护,安排500万元用于武进博物馆文物藏品保管环境、安防系统等改造;安排280万元用于民间博物馆奖励及运行补贴,鼓励非国有博物馆发展。

  保障城乡一体化建设。根据 “环保再行动,生态再提升”要求,积极筹措资金6682万元,对京沪高铁沿线涉及的15个行政村、111个自然村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提升;争取中央补助资金2870万元,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新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1个;安排专项补助资金2560万元,关闭10家化工企业,60家油品经营单位完成油气污染治理;安排生态文明建设以奖代补、工程减排等项目补助资金616万元,进一步改善全区生态环境;筹措资金1.45亿元,用于县乡干线公路路灯亮化、老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及安置房等重点工程建设;筹措2.3亿元资金,用于公交优先发展及城市市政设施养护,城市基本功能进一步完善。

  此外,安排援疆、援藏、援青资金4838万元,积极支持边疆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四)加强监督管理,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改革。按照厉行节约和科学精细原则编制预算,大力压缩日常工作经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强化预算执行分析,加大对各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维护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重视投融资管理。下达年度财务收支预算和融资任务,对全区投融资公司实行财务收支预算管理,同时,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完善全区债务信息管理系统,对全区融资情况进行动态监管。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做好相关公司的组建、增资扩股和融资等工作。清查核实全区债务,从严管理和控制债务风险。

  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进一步完善跟踪审计制度,建立跟踪审计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掌握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加快已完工工程结算及竣工决算工作,集中力量做好金鸡、小庙等安置区及交通、水利、市政等重点项目结算审计和财务决算审计工作。加强投资概(预)算审核,控制建设规模和标准,防止“三超”现象,按照项目概(预)算进行各类政府采购、招投标审批,重点服务好花博会、青洋路、新沟河、永安河整治等重大项目基本建设管理工作。制定镇(开发区)政府性工程财政财务管理办法,加强镇(开发区)基建工程管理。

  加强会计队伍建设。精心组织会计职称考试,全年有21人取得高级会计师职称,29人通过高级会计师笔试。科学安排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采取网络远程教育为主、集中培训为辅的培训方式,全年共有2.65万会计人员参加了本年度继续教育。贯彻《武进区会计人才建设三年行动纲要》,全年选拔培养会计领军人才35名。通过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我区广大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为服务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各项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也是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和支持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实体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的困难;财政增收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财政收入增幅放缓与财政刚性支出加大的矛盾十分突出;政府性债务控制和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些问题将通过今后的发展和工作的改进逐步解决,也恳请各位代表、委员一如既往地给予指导和支持。

  二、2014年财政预算安排意见

  根据《预算法》规定,结合我区经济和财政工作实际,2014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十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继续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围绕“加力城乡一体,加速生态文明”的发展主题,全力服务“四大战役”,依法组织财政收入,科学安排财政支出,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2014年预算安排的原则:合理安排财政预算收入计划,坚持财政预算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科学安排财政预算支出,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坚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和防控,不断增强财政抵御风险的能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财政运行机制。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2014年我区预算安排如下:

  (一)收入预算安排

  2014年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135.91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国税部门收入32.35亿元,增长10.55%;地税部门收入83.17亿元,增长10.58%;财政及其他部门收入20.39亿元。全区全口径财政收入356亿元,与上年实绩基本持平。

  (二)支出预算安排

  2014年财政支出预算安排226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08亿元,比2013年年初预算数增长8%;基金预算支出118亿元。

  1、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

  2014年预算安排的具体支出项目为:正常人员经费及有关事业费382300万元;农业专项经费25259万元;文化事业专项资金1986万元;计生事业专项资金6269万元;公检法建设项目经费5062万元;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22307万元;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资金10000万元;城建项目经费31224万元;交通建设经费4195万元;社会保障专项经费48859万元;粮食专项资金905万元;援疆、援藏、援青资金5225万元;各项政策兑现资金45570万元;常州市集中新增财力8000万元;重点项目贴息12839万元;镇(开发区)体制结算补助390000万元;国有资源有偿使用30000万元;津补贴(绩效工资)调整30000万元;预算预备费20000万元。

  2、关于法定支出安排情况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2014年继续增加农业、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社保等方面的支出。支出预算安排中,用于农业方面的经费比上年增长10.4%;用于教育、科技等方面的经费比上年增长13%。

  三、完成2014年预算的主要工作措施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严峻的经济形势,做好今年的各项财政工作意义重大。为确保2014年财政收支预算任务的完成,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力产业发展,提升经济质量

  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努力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安排1亿元资金,支持国家创新型园区建设;安排工业经济稳增长专项资金6000万元,促进全区经济稳中求进;安排加快培育大企业(集团)资金2000万元,支持大企业集团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投入3000万元用于“武进英才计划”,着力培养、引进海内外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提升我区企业发展水平;安排服务业专项资金2000万元,支持现代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安排企业上市奖励资金1500万元,促进企业上市;安排科技三项经费5100万元,重点支持科技攻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及产学研合作。

  (二)着力依法征收,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依法开展税收征管。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税源的监控,加大稽查力度,查漏补缺,努力实现应收尽收。加大综合治税力度,强化治税信息的共享,形成合力,巩固老税基,争取新税源。继续推进协税护税。推进税源精细化管理,将个体工业户按行业进行细分,对重点行业实行精细化管理;规范发票管理,确保代开监开发票提供的资料正确完整。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加强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的征收,依法收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进一步强化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异地移建款征收工作,对非税收入进行逐月排查,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同时,切实做好镇级非税收入征管改革工作。

  (三)着力惠民实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大支农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三农”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一是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支持高效设施农业建设工程,完善农业经营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巩固农业生产基础。二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富民进程。推进农村土地规模流转,支持农民合作社提档升级,引导家庭农场发展,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障标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筹资标准从455元/人提高到535元/人,被征地农民第四年龄段保养金标准从460元/人月提高到500元/人月,新农保基础养老金从140元/人月提高到170元/人月,自2014年7月1日起,城乡居民低保标准由450元/人月提高到500元/人月(其中农村居民低保标准为347元/人月),区、镇财政共增加投入1.1亿元。贯彻省政府93号令精神,结合我区实际,调整完善被征地农民保障办法。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加大老百姓大病补偿力度。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围绕推进区级公立医院改革要求,研究制订出台医院改革政府投入政策,加强公立医院收支预算管理,确保区级公立医院平稳、健康发展。调整完善基层卫生院绩效考核办法,强化监督考核,进一步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加大对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投入,人均投入标准从30元提高到40元。进一步整合全区医疗资源,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进一步保障社会事业发展。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推进教育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继续开展非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全力保障校车安全运行,持续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大力扶持学前教育发展。支持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安排补助资金推进镇村(社区)全民健身场馆设施建设;设立200万元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促进武进体育产业发展。安排文化产业发展资金800万元,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凤凰谷运行保障、图书馆内部功能提升、馆藏纸质文物修复等,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安排小城镇建设以奖代补专项资金3000万元、老小区改造经费1200万元、安置房物业补贴2200万元,以及环卫保洁、绿化养护、市政设施维护等经费3.09亿元,支持加快城镇现代化建设步伐。安排生态文明环保专项资金3590万元,支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全面提升环境质量。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实施湖塘河、大通河清淤及采菱港、北塘河整治等工程。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提升太湖一级保护区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深入开展化工行业专项整治,加快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四)着力财政效能,深化监督管理改革

  改进预算管理。建立完整、规范、透明、高效的现代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进年度预算编制及预算控制方式,强化年度预算的刚性约束力,研究实施规范的预算公开制度;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长期重大事项科学论证机制,增强财政政策的前瞻性和财政的可持续性。

  坚持厉行节约。从严控制支出,从紧安排预算。重点加强“三公经费”管理,控制因公出国,规范公务用车配备及运行维护,严格落实公务接待有关规定,2014年“三公经费”压减30%以上。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大力压缩会议、宣传、大宗印刷等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和规范政府举办的各种节庆、赛事、会展等活动,严禁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禁止超标准使用办公用房和装修办公场所,控制行政成本。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增加预算绩效跟踪监控试点项目,推进绩效评价增点扩面工程。提高绩效评价质量,加强评价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到预算编制中,实现绩效评价与预算安排的有机结合;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到日常预算管理中,研究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机制,逐步建立“谁干事谁花钱,谁花钱谁担责”的绩效问责机制。

  深化财政监督。强化部门预算执行及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开展重大财税优惠政策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建立健全政府性资金财政监督机制。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信息检查,提高会计行业执业水平,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加强投融资和债务管理。按照中央、省、市统一要求,严格政府举债程序,加强源头控制;确保融资存量,保证资金供给正常,保障全区财政经济安全运行;从严控制新增债务,对已开工的政府性投资项目进行全面梳理,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对新开工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实行限额设计,严禁未落实资金来源的新开工项目;积极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提高财政对全区投融资公司监管水平;建立债务预警和化解机制,把控制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列为年度的重要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2014年财政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区十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的决议和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凝心聚力、迎难而上,为创造“十二五”更大辉煌作出积极贡献!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