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镇各食品药品安全成员单位:
经研究,现将《2013年前黄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武进区前黄镇人民政府
2013年5月20日
2013年前黄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点
为深入推进全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保障全镇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结合实际,制定2013年全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构建科学高效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为抓手,充分认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把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把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既立足当前,强化整顿措施,严格环节监管,着力解决影响食品药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监管机制,显著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科学化现代化水平和人民群众饮食消费的安全感满意度。
二、工作目标
围绕镇党委、政府工作重心,以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为中心任务,树立依法监管和科学监管理念,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强化责任落实,完善监管机制,健全保障体系,通过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基本形成责任明晰、协同高效、保障有力,与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食品药品安全和健康需求,使我镇食品药品安全整体保障能力处于省市区领先水平,成为食品药品消费最安全、最放心的地区之一。
三、重点工作
(一)食品安全
1、加强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把风险隐患排查作为长期任务常抓不懈,坚持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将隐患排查与日常监管、治理整顿和风险监测等工作相结合,及时发现各种隐患苗头,主动防范、及早介入,力争将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要对使用非食品原料或非法使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经营食品、在畜禽水产品养殖环节滥用抗生素及禁用药物等违法行为全面排查。对乳制品、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加大风险监测力度。深化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协调各部门严厉打击销售过期变质和“三无”食品的行为,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进货查验制度、索证索票制度、购销台账等制度;抓好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制定并实施餐饮消费环节重点监督检查及抽检工作计划,以企事业单位食堂、工地、学校及周边重点场所为重点,开展餐饮消费环节专项整治和专项检查。从源头进行监管,确保不发生等级食品安全事故。
2、认真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广泛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展开工作,以粮、油、肉类、蔬菜、豆制品为重点品种,以学校食堂、农家乐、饭店、企事业单位食堂为重点场所,以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为重点时段,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坚持“政府推动、部门指导、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处非法经营的涉食单位。通过经常性的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为公众营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
3、规范肉品、酒类等经营行为。严格肉品检疫检验、酒类备案登记和溯源制度,不断加强管理,对货源不清、渠道不明、手续不全的酒类经营企业及时整改,指导其规范经营管理。在酒类商品交易过程中保证质量安全,保证酒类商品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建立健全酒类商品安全信用档案;严把市场准入关,强化活禽和生猪屠宰检疫,查处出售和屠宰病死畜禽的行为,进一步加强、规范病死猪、家禽无害化处理,积极推进“放心肉”、“放心酒”工程;整顿不符合规定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一步督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履行自检义务,提高企业食品安全风险控制能力。。
4、加强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馆规范引导。坚持政府领导、堵疏结合、综合治理、逐步规范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小摊贩,尤其是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小摊贩的日常监管工作。要采取“淘汰一批、整改一批、规范一批”的分类措施,加强指导和服务,帮助作坊业主改进生产经营条件,鼓励和引导其进入固定场所从事生产经营。通过扶优汰劣、严格把关,使一批无证无照的生产经营户依法合规。
5、推进企事业单位食堂专项整治。通过对企事业单位食堂的全面整治,改善食堂卫生条件,完善卫生设施,提高企事业单位对食堂的自身管理水平,提升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 50人以上企事业单位食堂持双证率(食堂从业人员有效健康证、餐饮服务许可证)达95%以上。
6、进一步规范农村自办家宴监管。进一步落实《武进区农村自办家宴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要求,在做好登记备案的同时,组织民间厨师进行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体检,自办家宴三桌以上举办户,到村委申报登记,村信息员(村主任等)到现场监督指导。并在村宣传栏对辖区内民间厨师的健康状况、从业资质等情况进行公示,引导农村自办宴席规范化。
7、定期召开会议和举行培训。定期召开村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群众义务监督员会议,听取各方意见,了解工作贯彻落实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定期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专业知识培训。督促做好台账、宣传等基础工作。
(二)药品安全
1、强化药品生产环节监管。开展药品生产企业专项检查,加大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现场检查力度,确保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和管理。
2、完善药品监管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村、组二级药品监管网络建设,聘请群众义务监督员,加强对药品经营和使用的监管,有效打击农村非法经营药品行为,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3、巩固和扩大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围绕药品生产、流通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扎实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的行为,规范药品经营企业进货渠道,巩固和扩大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健全完善药品安全长效机制。
4、加大基本药物安全监管力度,促进安全合理用药。全面掌握辖区内所有零售药店基本情况,在日常监管检查过程中,大力宣传药品分类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加强驻店药师配备和在岗管理,严格要求药品零售企业遵循药品分类管理规定,实现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加大滥用抗菌药物危害的宣传力度,有效促进安全用药、合理用药。
四、保障措施
(一)广泛宣传教育,提升民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
以镇村宣传栏、标语、宣传资料为载体,围绕食品药品安全、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等主题,深入宣传《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食品药品安全氛围,不断增强群众自我保护、依法维权的意识,为我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升食药安全保障水平。
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队伍的建设,强化教育培训,切实提高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及法律法规运用、科学监管、调查研究等能力;大力弘扬以“监管为民”为核心价值的食品药品监管文化,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队伍。
(三)落实食药安全责任体系,强化食药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进一步明确政府的领导责任,强化部门的监管责任。制定监管工作计划,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岗位责任,细化监管职责,形成层层落实责任的食药安全监管格局。制订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管理建设,不断提高快速反应、指挥协调和现场处置能力,有效应对突发事故。
(四)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组织网络。
镇食药安办主要负责食品药品安全的协调监管工作,定期向镇政府汇报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做到工作有计划、会议有记录、检查考核有记载、台账工作要规范。定期对行政村(社区)、村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建立健全相关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组织议事、工作考核、信息收集报送、日常监管等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组织网络建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