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3年商务工作思路
区商务局
2013年是我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之年,也是开放型经济的提升之年、商贸业提速之年,武进商务工作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相互交织,稳外需、扩内需,加快结构调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必然选择。我们坚信,通过共同努力、奋力拼搏,一定可以克服困难,完成各项商务工作任务。
2013年商务工作主要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区委、区政府“拼搏两载、超越期待”、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紧扣“稳增长”和“惠民生”两大主题,统筹好两个市场、利用好两种资源,深入实施开放提升战略和商贸业提速升级工程,全力拓市场、保总量、优结构、快转型、强服务、惠民生,全面提升武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3年,我局将着力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1、更高水平地“引进来”。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要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优化外资产业结构为重点,确保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达76%以上,创新利用外资方式,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空间。一是大力提升制造业利用外资水平。围绕引进大项目,紧盯世界500强、央企国企、知名跨国公司和大型民企投资动向,瞄准境内外行业领军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链招商,促进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引进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二是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积极开展生产性服务业招商,重点推进与制造业良性互动的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服务外包、金融保险、科技信息服务等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发展总部经济,鼓励现有外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和区域功能总部;扩大生活性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以中心城区改造、第八届花博会举办为契机,着力引进高端服务业,提升功能性服务业、新型城市业态和创意产业等利用外资规模和档次。三是着力推进“以外引外”。加强以商招商,促进现有外资企业增资,尤其是对有增资潜力的企业加强重点跟踪服务,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促进生根固本,鼓励企业向产业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建议对用地较少的高端项目增资设立扶持政策。四是着力推进“以民引外”。 巩固并扩大“以民引外”成果,进一步发挥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民营企业积极与世界500强、大型国企、上市公司开展合资、合作,积极鼓励风投、创投参与我区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大力引进各类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五是着力推进境外驻点招商。为进一步加强对日本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区政府于今年5月份在日本东京挂牌成立了我区驻日本经贸联络处,将主要承担代表我区在日本开展招商引资的职能。在中日关系趋冷的形势下,我局将迎难而上,依托联络处,重点围绕我区产业发展方向,继续挖掘日本有意来武进发展的企业,引荐其来我区实地考察并推动项目落户武进。
2、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对外贸易在我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013年尤其要加快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是继续促进外贸出口。继续开展外贸“稳增长”工作,加大力度,研究、宣传国家和省、市在扩大外贸出口、开拓国际市场、培育出口品牌、应对贸易摩擦以及参展、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积极落实我区外贸扶持配套政策,认真组织企业对照政策条件,及时申报各类扶持资金,增强企业出口竞争力。二是培育规模外贸企业。切实加大对出口规模型企业和出口成长型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以及新兴产业超亿美元出口企业,着力引进和支持基地型、龙头型加工贸易项目,通过市场开拓、品牌带动等措施,加快培育规模型重点出口企业,力争2013年出口超亿美元企业达8家,尽快形成规模化出口企业集群,进一步提升规模企业出口贡献度;做好龙头企业进出口项目的服务保障工作,千方百计保证重点外贸企业的进出口快增长,全面推进“外贸重点企业联系服务责任制”,重点围绕中天钢铁、玉柴重工、柳工机械、东方特钢、盛州铜业、新科电器、恒生联合等重点进出口项目,切实做好跟踪服务、落实推进工作。三是培育外贸新增长点。充分发挥我区整机生产企业出口增加的特点,结合我区配套能力强、零配件生产企业众多的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努力扩大本地零配件产品出口;充分发挥我区出口基地集聚集约发展优势,利用基地龙头骨干企业境外营销网络及客户订单优势,积极帮助基地内中小企业抱团出击;积极引导外贸流通企业进一步创新经营理念、开拓业务领域,积极收购外地货源出口,鼓励区内中小企业代理出口、开拓国际市场。四是增强市场开拓能力。继续引导我区外贸企业参展境内外专业展会,加强对外宣传,挖掘出口订单;在对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深度开发的同时,有重点地开拓东南亚、东欧、中亚、中东等新兴市场,逐步改善外贸市场结构;以境外投资企业为依托,以外经促外贸,通过境外投资、境外承包工程带动出口,积极引导企业构建海外营销网络,通过新设、合作、并购等方式在境外设立营销网点,增强出口产品定价话语权,提高外贸营销水平。五是高度重视进口。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鼓励进口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抢抓机遇扩大先进生产设备及关键技术、重要资源及原材料、紧俏及高端生活消费品进口,促进贸易平衡。
3、更快步伐地“走出去”。推动“走出去”发展,是规避国际贸易壁垒,提升我区在经济国际化分工地位的重要环节。2103年,要重点加快本土规模企业国际化,引导企业通过股权收购、产权转让等形式开展国际并购重组,培育跨国大企业、大集团;加快打造一批具有武进特色的大型承包工程企业,鼓励企业承揽科技含量高的大型国际承包工程;要加大对产业型、创新型“走出去”项目的跟踪服务力度,积极鼓励境外投资企业从利用资源型向科技型、产业型转变,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4、进一步规范内贸市场秩序。行业管理根本目的就是保护合法经营,打击不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提高市场监管能力。一是全面加强生猪屠宰行业管理。大力提高全区生猪屠宰行业集约化水平,优化企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压缩屠宰网点,为确保完成2015年保留7家屠宰场目标任务打下良好基础;继续加强对屠宰企业、批发市场、超市和品牌肉专营店审批和安全监管,每周至少检查一次,特别是对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瘦肉精肉、病死猪肉、注水肉等情况,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绝不手软。二是扎实做好酒类管理工作。在今年加大酒类流通管理宣传整治力度的基础上,2013年,将围绕贯彻《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对全区酒类流通市场全面梳理分析,进一步强化工作基础,全面推进备案登记制和溯源制度,加强检查督促,努力形成酒类经营企业守法经营、酒管部门依法治酒、全区酒类管理工作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三是加强商贸流通企业的管理和服务。督促商贸流通样本企业销售数据上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定期采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对市场异动提出警示;贯彻扩大内需方针,引导企业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市场消费;规范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行为和商业预付卡的销售。四是探索其他行业管理。围绕诚信社会建设,探索建立餐饮业诚信管理机制;围绕再生资源回收,探索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建设途径。
5、注重商务发展环境的创新优化。一是进一步完善商务政策促进体系。切实把商务工作的着力点放到“投资促进、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三项职能上来,强化法制约束、政策引导、服务规范,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出台的关于商务工作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研究出台一些新的商务鼓励政策,推动全区商务事业转型发展。二是进一步抓好行政作风效能建设。紧密结合商务工作实际,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端正机关为基层、为企业服务的态度。强化商务发展人才支撑,完善干部学习、培训制度,努力提高新时期商务系统干部群众认知形势、把握全局的能力。三是努力创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继续开展服务外商五大行动,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坚决防止“重招商联络,轻项目服务;重优惠许诺,轻服务效能;招商过程热情,项目服务低效”等不良现象。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全局意识,为企业及时提供高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