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区级机关各部门,区各直属单位:
现将《武进区2013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促进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水平。
常州市武进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局
二〇一三年三月六日
2013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总体要求:以十八大精神和区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力办好花博会,全面推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主线,以高质量通过“十二五”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中期评估为抓手,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稳中求进,务实开拓,突破难点,确保实效,为武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人口工作基础。
主要目标:全区自然增长率维持在2‰左右;计划生育率(出生政策符合率)达99%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人口文化建设达标率达95%;人口信息化建设达标率达95%以上;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家庭健康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率达95%以上;依法行政工作达标率达95%以上;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为确保上述目标任务如期完成,2013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 围绕“一个始终”
始终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年度工作的一条主线,扎实开展工作,确保整体工作保一流,单项工作创第一。
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开展党的十八大学习实践活动,着力提升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充分发挥各级人口计生领导小组作用,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综合协调,解决重点问题,建立健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工作机制。
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完善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全面部署创建省“十二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中期评估的迎检工作,扎实开展以区为主导、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三级联创活动,确保按时序、按要求完成创建任务,高质量通过省级中期评估。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加强生育秩序整顿,净化生育环境。完善重点管理机制,加强分类指导,重点帮促,综合施治,促进全区平衡发展。
二、明确二大重点
1、扎实做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2013年,全区要完成3700对待孕夫妇健康检查工作。区、镇两级要严把信息采集、临床检查、质量分析、跟踪随访、资料管理等关键环节,做好孕前优生健康教育和风险筛查工作。实验室严格按照质量控制要求,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无误。将高风险人群咨询指导作为重点管理,指导群众积极处理高风险因素,切实将这项“国家工程,政府买单,全程免费”的为民办实事工程做好、做实。
2、全力打造西太湖特色人口文化园和南湖家苑世代康健服务站。在西太湖畔,将新型人口文化融入于诺丁小镇的婚庆主题中,全力将西太湖人口文化园打造成富有浓郁地方特色、鲜明时代特征的人口文化新品牌。继续深化南湖家苑世代康健服务站建设,打造一个流动人口新型服务阵地,为外来企业员工提供生殖健康等服务,倡导康健的生活方式。
三、突出三项任务
1、 加强“金人工程”规划建设。按照常州市人口计生委“信息化建设推进年”的总体部署,加强与省、市“金人工程”项目的衔接,完善全员人口信息变更、质量管理、数据采集、处理应用等环节的质量监控,提高人口信息的入库率、及时率、完整率与准确率,促进人口信息的有效整合,形成具有基础性、共享性的人口综合信息资源平台。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深化《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信息平台》V3.0版系统村级应用,全面加强村级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加强信息共享,协调用好公安、卫生、民政等部门的第三方数据,确保信息来源全面、准确、及时。
2、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以“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新农村新家庭新三年计划”为载体,深入开展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活动。加强与公安、卫生、食药监等部门的协调,加大“两非”案件查处力度。坚持做好孕情跟踪服务,从严查处不明真相孕情消失案件,从源头上遏制“两非”案件的发生。严格实施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及生育服务联系单制度,促使全区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正常范围。
3、加强计生依法行政。努力开展“诚信计生”示范区创建工作,继续开展人口计生依法行政示范镇、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创建活动。简化人口计生相关事项的审批办理程序,推进再生育一孩审批、社会抚养费征收等执法工作的规范化。
四、落实四项服务
1、落实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加强综合治理,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提升集贸市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全面落实“六免两优惠”政策。巩固完善“一盘棋”工作成果,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区域协作制度,创新区域协作模式,加大信息沟通、违法生育情况通报和处理工作的力度。加强流动人口便民服务,推动“12356阳光计生服务热线”的规范运行,进一步落实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政策措施。
2、落实利益导向服务。认真落实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帮扶政策提标工作,全面实施三级以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纳入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逐步兑现2008年1月1日以后其他持证退休人员的一次性奖励政策,建立持证企业退休人员一次性奖励长效发放机制。
3、落实扶贫帮困服务。进一步扩大人口计生公益金受惠面。继续开展“思源工程——生育关怀行动”,做强做精帮扶项目。推进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全覆盖,继续做好计生特殊家庭综合保险工作,为独生子女死亡、伤残的计生困难家庭提供生活救助、精神慰藉和生产扶持。关爱特殊家庭,开展全区特殊家庭情况调研,重点探索失独父母的居家养老帮扶制度,通过开展志愿者结对、心理慰籍等方面工作,改善失独父母现状,促进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4、落实优质高效服务。全区、镇、村(居)各级计生服务网络要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向以家庭为基础的公共服务转化,逐步向人口家庭公共服务中心转型。推进“数字化”服务站建设,强化虚拟网络与实体服务的无缝对接。面向家庭,进一步深化生殖健康教育、咨询、检查服务,不断拓展服务职能,为广大群众提供免费的妇科疾病诊疗服务。通过健康教育、知识普及、部门合作,开展青春健康行动和更年期保健服务。加强人口计生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着力培养技术骨干和优秀服务人才,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早教阵地作用,全面实现科学育儿知识100%进家庭、亲子体验100%进社区,农村婴幼儿及其家长、看护人员接受早期教育指导率达80%以上。
五、实施五大工程
1、实施行政审批提效工程。严格按照《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常州市特殊情形批准再生育一孩子审批规定》,进一步规范我区再生育一孩审批工作,简化办证手续,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切实依法行政、方便群众。
2、实施党风行风建设工程。加强人口计生干部队伍建设,以队伍职业化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打造高素质的工作队伍,组织落实“一证三师”职业资格培训,加快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进程。加强党风政风行风建设,深入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三型”机关建设,扎实开展“三解三促”活动。严格执行上级部门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积极推进全区人口计生系统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努力创建区、镇、村三级廉政文化示范基地。规范和完善阳光计生行动“三公开、四评议、五监督”工作机制,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营造人口计生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3、实施人口家庭文化工程。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规范推进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加强人口文化宣传,规范人口文化园区建设,争创省级人口文化示范基地和市级人口文化示范基地。积极实施新农村新家庭新三年计划,积极参与市“幸福家园示范村(居)”、“幸福家庭示范户”评选表彰活动。
4、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加强基层计生协会组织建设,完善“双向承诺、合同管理、民主监督、互为守信”的工作模式。拓展诚信计生的覆盖范围,把诚信计生和基层群众自治结合起来,加强基层计生协会组织网络建设,全面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示范村(居)创建活动。开展协会规范化建设活动和“示范会员之家”创建活动,确保全区60个以上基层协会创建成“示范会员之家”。继续加强对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企业、市场、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地计生协会组织的建设力度,确保流动人口计生协会覆盖率达85%以上。
5、实施规范抚养费征收工程。严格依法征收,进一步完善“区级委托、镇级征收、村级参与、部门配合、法院保障”和“决定与收缴分离、收支两条线”的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机制,维护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严肃性。认真执行社会抚养费征收、使用、管理的各项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贪污、私分社会抚养费。将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工作情况作为人口计生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的重要内容,严肃查处社会抚养费征收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