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区农业局2013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33381/2013-00065
主题分类: 文秘工作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农业局  
产生日期: 2013-12-15 发布日期: 2013-12-27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区农业局2013年工作总结

相关阅读:

区农业局2013年工作总结
 

  常州市武进区农业局2013年度工作总结

  2013年,武进农业系统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花博会举办为契机,创新思路、狠抓落实,积极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全力构建农业服务平台,有效促进产业提升和农民增收,继续保持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区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80.7.1亿元,同比增长8.9%;农业增加值50. 4亿元,同比增长9.5%。今年武进区农业局被常州市政府授予集体三等功荣誉称号。

  一、农业产业持续增效。一是粮食作物再获丰收。围绕“亩产吨粮区”建设,不断加强技术指导和病虫防治,全区小麦种植面积15.2万亩,比去年16.43万亩减少1.23万亩,单产312公斤,比去年296公斤增16公斤,总产4.75万吨,比去年4.87万吨减少0.12万吨。秋熟水稻种植面积18.05万亩,比去年19.02万亩减少0.97万亩,种植品种以武运粳23号和武运粳24号为主,良种覆盖率99%以上,机插秧面积保持在85%以上,单产646.7公斤,比去年639.6公斤增7.1公斤,继续引领常州市水稻单产实现了全省“十一连冠”、武进区水稻单产实现全市“八连冠”。 武运粳27号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成为我区育成的第三个超级稻品种;二是特色产业不断增产。全区新发展经济林果面积3000余亩,果品面积达6.7万亩,果品产量近6.8万吨,产值5亿元。新发展花木面积2000余亩,花木面积达19万亩,花木产值达20亿元,实现花木销售额(含园林绿化工程)近200亿元(其中花木市场交易额120亿元)。预计全年生猪年饲养量达53.28万头;家禽年饲养量达2946.94万羽,全年畜牧产值预计将达12亿元。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12.5万亩,预计水产品总产量6.5万吨,养殖产值12.5亿元,特种水产覆盖率85%,特种水产品产量2万吨、产值7.2亿元,新增高效设施渔业1.2万亩,累计完成高效设施渔业面积3.6万亩,全区未发生水产品质量和渔业生产安全事故。三是品牌创建不断深入。今年有序组织110个无公害农产品、12家绿色食品企业开展申报、续展工作;13个产品获得市名优农产品称号,其中有5个农产品获市民最喜爱农产品评选奖项。“阳湖”品牌系列果品在“中山杯”、“神园杯”等省市区果品评比中获2个特等奖、10金7银。筛选拥有完整的全程质量可追溯体系的3家企业,进行“江苏省放心吃网联盟企业”的申报工作,统一签订产品安全承诺书,确保入网企业产品质量过硬。

  二、农业现代化工程扎实推进。围绕争当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先行军的目标,根据区提出的“确保率先、农水先行、多挑重担”的工作思路,对照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六大类21项指标,2013年我区农业基本现代化自测得分93.5分,在省公布的农业现代化进程监测中位于县区级第一方阵。围绕现代化建设,我局在“农业产出效益”、“ 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产业经营”、“ 农业设施装备”、“ 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支持保障”等六方面强化措施,加快建设。目前,21项现代化指标,已有“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等11个指标自评达满分,“粮食亩产”等五项指标在90分以上。

  三、花卉产业不断提升。围绕花博会相关活动总体方案,我局不断聚合产业扶持政策,扩大花木产业种植规模,积极研究后花博时代的产业发展规划,努力为我区花木产业聚集更多资源。一是认真实施花卉景观工程。全区以“打造永不落幕花博盛会”为目标,大力推进绿色通道、花园企业、花园村庄、花园社区建设,建成了一批街头公园、绿色走廊、环城绿带,营造出优美的城乡环境。二是圆满完成第八届中国花卉产业论坛。我局承办了以“创新花卉品种,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花卉产业论坛,由中国花卉协会及分支机构、各省(区、市)花卉协会主要负责人等约250人参加,会议研讨了花卉业发展不同阶段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热点问题,促进了政府、协会和企业间的沟通与对话,推了动国内外花卉业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三是组织实施第六届中国花卉交易会暨首届中国(夏溪)花木节。花木节共设展位3000个,吸引了国内20个省市和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的优秀企业近千家参展商户,汇集中外近千种花木及相关产品种类。据统计,三天展会期间达成交易成果8000万元以上,其中现场交易3000万元以上,在展会规模、展商质量和展出种类等方面都创下历史新高。四是苗木检疫认真规范。在花博会举办时期,为防止植物疫病疫情传入,我局在花博会主场馆、室外展馆和夏溪花木市场周边地区、核心区域设置了17个监测点,在花博会主展区诱集林业害虫15余种,4000多头,为花博会构筑起了一张“科学防控网”,构筑了花博会的生态屏障。五是完成接待约4400人次。花博会开幕以来,我局认真做好“一对一”接待工作,日均接待参观考察人员140多人次,全面展示了我区现代农业日新月异的形象。

  四、高效设施农业加速推进。截止十月底,全区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29万亩,新增设施农业面积0.71万亩,预计全年新增设施面积1万亩。预计全年累计高效农业面积达42.75万亩、设施农业面积11.4万亩。一是加强科学规划。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意见》(苏政发〔2012〕177号)文件要求,为确保本地蔬菜自给率达到70%,邀请南农大专家完成了邹区文昌、横山镇龙潭湖2个永久性蔬菜基地的规划编制,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对基地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建设,初步形成了设施园艺生产装备体系。二是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组织申报创建秦巷葡萄园和邹区文昌蔬菜产业园等省级标准园2个、市级标准园6个。重点通过集成技术、集聚项目、集中力量推进园艺作物高效标准园示范创建,在全区范围内创建了2-3个以上科技含量高、发展规模大、示范影响广、带动作用强的设施农业高效标准园区。三是加快建设特色水产园区。按照“抓苗种、推模式、扩辐射”思路,加快建设诺亚方舟现代渔业园区和黄天荡千亩河蟹园区,建成江苏首家脆肉鲩生产基地一个。四是提升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全年预计新增各类先进适用农业机械1200台,报废更新老旧农机具60台,全区农机总动力达 55万千瓦;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服务公司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70家,农机服务组织作业面积占机械作业总面积的比例达75.6%;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达97.97%,高效设施农业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已达80.43%,水产、畜禽养殖基本实现机械化。

  五、科技创新成果显著。一是科技培训深入农户。我局大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科技入户工程等培训,累计办班100多期,培训农民25086人次;培训持证农民13210人,累计33397人,农民持证率达37.2%。二是积极开展科技对接。5月,我局组织邀请省农委、南京大学、南农大等9个高等科研院校与部门的13位专家,以“请进来”的方式,深入武进的农业园区、种养基地,农业企业以及种养殖大户,进行产学研对接,现场指导农业生产的瓶颈和实际问题。常州市康乐农牧有限公司、常州市立华牧业有限公司和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等单位积极与高等院所开展校企合作,实行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三是加快提升科技产业。常州家绿植物工厂投资8470万元,3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全部建成,已签署引进荷兰植物工厂设备合同;江南花都产业园引进常州世华花卉科技有限公司(台湾企业),达产后将年产蝴蝶兰幼苗600多万株;常州市康乐(畜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投资2330万元,全套引进美国全自动智能化意养猪设施设备,现代种猪分子选育技术水平江苏第一;水稻品种武运29154和武运粳27号在第四届江苏省粳稻优质米食味品尝评比活动中,分获一、二等奖,武运粳27号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四是加强种源基地建设。雪堰水蜜桃基地,按照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园的要求,采用高垄栽培技术,引进新品种30多个,建成了集科研成果转化、技术示范和新品推广于一体的生态型农业产业基地。江苏(武进)水稻所作为主要成员单位,与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中国水稻所、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高等院所组成农业科研“国家队”,成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水稻优良品种的分子设计研究”中的一员。

  六、农业综合开发不断推进。一是全力争取各级各类项目。今年申报农业开发项目约39个,落实项目财政资金3573万元。二是有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今年对全区市级龙头企业进行了动态监测,取消了二家省级龙头企业资格,新增了省级龙头企业4家。到目前,全区国家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14家。今年新增省、市级“五个一”示范企业各2家、4家;江苏好太太食品有限公司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主食行业加工示范企业。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预计实现销售额将达450亿以上,同比增12%以上。同时,组织相关企业参加了7次省内外各类农产品展销活动,通过展销进一步扩大了武进农产品的知名度。三是着力推介观光农业园区。我局在培育、发展、壮大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的基础上,着力做好观光农业园区的推介、示范创建等工作。城西回民村被评为江苏最具魅力乡村;三个村(园区)被常州市农委、旅游局评为常州十佳最美乡村,九个村(园区)分别被评为“春之韵”、“夏之华”、“秋之情”、“冬之养”“十佳特色乡村”称号。与报社、电视台联合组织的自驾游、渔家乐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四是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我局以国家农业开发项目为主抓手,整合其他支农资金,今年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预计实际完成2.5万亩,通过项目建设,有效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七、农业防控措施扎实。一是安全有效开展动物防疫。我局创新防疫监管形式,开展春、夏、秋三大防疫突击行动,全力防控H7N9禽流感,防疫基础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各病种免疫密度达100%,全区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通过开展动物防疫技能竞赛和“寻找身边最美兽医”主题演讲,全面提升了兽医队伍正能量。二是圆满实现护林防火目标。我局把做好护林防火工作作为全区公共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扑救”的工作方针,认真落实护林防火工作责任,实现了森林火灾受灾面积控制在0.3‰以内和无人员伤亡的工作目标。三是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管。按照上级精神,各镇监管站、检测室挂牌到位,均配备2名以上监管及检测人员,制定“武进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考核细则”,加大了对日常监管的考核力度,2013年完成农产品采样检测880个批次,合格率达98%以上;在315台一点通触摸屏上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服务平台;同时,积极开展蔬菜农药残留、生鲜乳、兽用抗菌药、农资打假、水产品等6项整治活动,树立了1-2个现代化农资经营示范店,探索建立农资电子台账记录,为农资监管可追溯管理摸索经验,总结推广。四是开拓创新开展植保综合服务。围绕粮食作物丰产丰收、外来有害生物监测防控、蔬菜病虫害测报防治等,全年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及生物农药80万亩次,病虫总体防治效果90%以上,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率达到65.2%,《植保园地》免费发放10000余份。五是不断规范农机安全生产措施。检验上道路拖拉机2010台,检验率96%,年检自走式联合收割机300台,中拖762台,年检率达95%,农机双优加油卡办卡率达90%以上,新创建5家示范合作社,累计创建24家市级“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夯实了农机安全生产基础。

  八、生态创建不断深入。围绕生态文明区建设,我局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和农村能源建设。一是绿化面积不断增加。根据区“六大绿化工程”要求,全区共完成成片造林22087亩,四旁植树188.15万株,林木覆盖率达23%以上。在京沪高铁武进段沿线,完成12万株落叶乔木近4000亩的防护林建设,并重点打造了郑陆镇施家巷“水上田园型”生态湿地公园和横山桥镇东周“江南水乡型”清新秀美农庄2个高铁沿线景观片区,建成了京沪高铁绿色长廊。二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推进顺利。在郑陆镇、横山桥镇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19处,河浜氮磷拦截工程14处,年内将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三是清洁能源及生态农业工程有序实施。全区完成4处总池容1100立方米规模畜禽场沼气工程,2处农业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和1处秸秆多种形式利用工程;建设4处生态循环农业工程,基地建设面积达2000亩,通过采用先进的物质装备和科学技术,加快转变生产方式,达到生态循环利用的效果。四是畜禽养殖场整治力度不断加强。我局着力建设和完善“养户收集、社会化清运、企业处理、区镇监督”的畜禽粪便收运系统。礼嘉、洛阳片区畜禽粪便综合处理工程已经正常运行,重点对礼嘉“万顷良田”建设规划区周围约3万吨的粪污进行综合利用,达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五是亮点工程获得肯定。由农业部与欧盟农业和农村发展总司主办的“中国—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实践与生态补偿政策研究”第一次专家会议在我区召开,我区对外展示了武进区畜禽粪污治理工作的成效,特别是礼嘉镇分散养殖场粪便收运体系建设工程,得到了欧盟、专家和同仁的肯定。六是认真做好太湖蓝藻打捞工作,截至目前,打捞蓝藻13.1万吨,产出藻泥2492吨;积极做好水葫芦控制性放养等各项准备工作;认真组织落实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各项政策,保障农业生态安全。

  九、为农服务措施更加扎实。一是农业宣传工作全面展开。今年,通过“服务惠三农”栏目,向武进电视台报送新闻200条左右;武进日报“农业专版”出版农业新闻10期;通过“政风热线”、“在线访谈”等节目,扩大宣传了武进农业。二是“三型”机关创建深入推进。为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创建“三型”机关活动的要求,我们认真参与“政风热线”、“问政面对面”等焦点栏目;“服务惠三农”作为区唯一一个品牌入围“常州市第二批窗口行业服务品牌汇报展示会”,并获得“常州市十佳服务品牌”称号,成为我区唯一获得该称号的单位。三是信息服务取得突破。发送“12316”惠农短信累计5万余条,不断完善镇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应用,持续扩大农业信息服务覆盖面;夏溪花木市场推出了“易花木”电子商务平台,在全国首创“网络商城+线下服务”花木采供模式,为常州花木提供了一个面向全国的网络平台。四是服务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区农机公共服务中心已投入运营,今后将在硬件设施上台阶的基础上,逐步完善集农机展示、维修、检测和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打造全省现代农机公共服务的新亮点;农业公共服务中心项目由于概算调整,工程于8月-10月暂停施工,工程进度重新调整,建设方案及概算优化调整后继续施工。

  2013年,我局农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受资源禀赋、农民素质、发展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现代农业面临着土地流转相对困难、资金扶持缺口尚存等难题。2014年,我们将咬住目标不松劲,全力以赴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积极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加快建设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