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区农业局2013年上半年度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33381/2013-00061
主题分类: 文秘工作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农业局  
产生日期: 2013-07-27 发布日期: 2013-08-10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区农业局2013年上半年度工作总结

相关阅读:

区农业局2013年上半年度工作总结
 

  区农业局201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农业系统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花博会举办为契机,创新思路、狠抓落实,积极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全力构建农业服务平台,有效促进产业提升和农民增收,继续保持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9.5亿元,同比增长9.21%;农林牧副渔业增加值18.3亿元,同比增长10%。

  一、农业产业持续增效。一是夏熟作物喜获丰收。围绕“亩产吨粮区”建设,不断加强技术指导和病虫防治,据统计分析,今年我区小麦种植面积14.6万亩,比去年15.2万亩减0.6万亩;实收单产325公斤/亩左右,比去年310公斤/亩增15公斤/亩左右;小麦总产为48180吨,比去年47424吨增756吨。全区预计种植水稻19万亩,种植品种以武运粳23号和武运粳24号为主,占全区水稻种植面积的80%以上,全区良种覆盖率99%以上。种植方式以机插秧为主,机插秧面积保持在85%以上。通过对水稻育秧硬盘实施单独补贴,积极鼓励全区农机合作社使用播种流水线硬盘育秧,达到提高播种精度,节约人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等目的,今年共计推广硬盘18万张,推进了全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二是特色产业不断增产。今年,全区新发展经济林果面积3000多亩,果品面积达6.7万亩;新发展花木面积5000多亩,花木面积超16万亩(不含复种面积)。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全区实现花木销售额(含园林绿化工程)30亿元,花木市场交易额55.87亿元。预计6月底,全区生猪饲养量36.39万头;家禽饲养量1515.78万羽;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12.5万亩,今年上半年生产各种淡水鱼苗15亿尾,特种水产覆盖率85%,新增高效设施渔业5000亩,累计完成高效设施渔业面积2.9万亩,全区未发生水产品质量和渔业生产安全事故。三是“三品”创建不断深入。上半年,共有序组织80个无公害农产品、5个绿色食品企业开展续展工作,7个绿色食品企业进行新申报工作,筛选拥有完整的全程质量可追溯体系的3家企业,进行“江苏省放心吃网联盟企业”的申报工作,统一签订产品安全承诺书,确保入网企业产品质量过硬。

  二、农业现代化工程扎实推进。围绕争当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先行军的目标,根据区提出的“确保率先、农水先行、多挑重担”的工作思路,对照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六大类21项指标,2012年,我区农业基本现代化自测得分94.48分(2011年得分为76.47分),常州市在基本现代化工作中核定武进农业现代化工作得分为85.6分,省级考核得分目前仍未正式确定。围绕现代化建设,我局在“农业产出效益”、“ 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产业经营”、“ 农业设施装备”、“ 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支持保障”等六方面强化措施,加快建设。目前,21项现代化指标,已有“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等10个指标自评达满分,“粮食亩产”等七项指标在90分以上。

  三、花卉产业不断提升。围绕花博会相关活动总体方案,聚合产业扶持政策,扩大花木产业种植规模,积极研究后花博时代的产业发展规划,努力为我区花木产业聚集更多资源,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花木之城。一是认真实施花博会景观工程。根据花博会推进会议分工,我局积极做好花卉景观工程方案评审、总体设计、对接协调等工作,及时调查统计花卉需求,加快景观工程各项工作的推进。二是积极筹备第六届花卉交易大会。根据相关要求,及时分解落实各项筹备任务。今年上半年,会同夏溪花木市场编制完成了《第六届中国花卉交易大会暨首届中国(夏溪)花木交易节总体方案》,同时申报了《常州市农业重点项目—第六届中国花卉交易大会筹备项目》,以项目带动工程建设,以项目促进筹备工作有序实施。目前,项目筹备工作正加紧实施中。

  四、高效设施农业加速推进。据统计,上半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0.8万亩、设施农业面积0.5万亩,累计高效农业面积达42.26万亩、设施农业面积12.58万亩。一是加强科学规划。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意见》(苏政发〔2012〕177号)文件要求,为确保本地蔬菜自给率达到70%,及时邀请南农大专家做好蔬菜基地的规划编制,到2017年,我区将建成邹区镇文昌10000亩、横山镇龙潭湖5000亩2个标准较高的永久性蔬菜基地;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对2个永久性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建设,加快建设标准化新棚、连栋大棚、防虫网、遮阳网等高档生产设施形成设施园艺生产装备体系。二是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上半年,组织申报创建秦巷葡萄园和邹区文昌蔬菜产业园等省级标准园2个、市级标准园6个。重点通过集成技术、集聚项目、集中力量推进园艺作物高效标准园示范创建,在全区范围内创建2-3个以上科技含量高、发展规模大、示范影响广、带动作用强的设施农业高效标准园区。三是加快建设特色水产园区。按照“抓苗种、推模式、扩辐射”思路,加快建设现代渔业精品园、优质河蟹基地,建成江苏首家脆肉鲩生产基地一个、水芹与水产养殖轮作种养基地。四是积极应对农机政策新变化。由于今年江苏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规定地方不得累加机具补贴,我局积极应对,与区财政局协商出台了农机化发展扶持办法,对农机化装备水平提升、农机化发展相关作业补贴和农机服务奖励等三大方面明确了扶持政策确保财政投入不减量,农机化发展不减速。同时,加大力度,推广新机具、新技术在高效设施农业领域的应用。积极召开高效设施农业机械现场会,对蔬菜、林果、花卉苗木等产业的先进、适用的农机具进行集中展示。

  五、科技创新成果显著。一是科技培训深入农户。我局大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科技入户工程等培训,上半年累计办班70期,培训农民6200人次;职业农民培训65期,培训持证农民9740人,累计培训持证农民29740人农民持证率达33.11%。二是积极开展科技对接。5月,我局组织邀请省农委、南京大学、南农大等9个高等科研院校与部门的13位专家,以“请进来”的方式,深入武进的农业园区、种养基地,农业企业以及种养殖大户,进行产学研对接,现场指导农业生产的瓶颈和实际问题。常州市康乐农牧有限公司、常州市立华牧业有限公司和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等单位积极与高等院所开展校企合作,实行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三是加快提升科技产业。常州家绿植物工厂计划投资8000万元,现已投资6140万元建成3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签署引进荷兰植物工厂设备合同;常州市康乐(畜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已经投资1105万元,全套引进美国全自动智能化意养猪设施设备,现代种猪分子选育技术水平达到江苏第一;水稻品种武运29154和武运粳27号在第四届江苏省粳稻优质米食味品尝评比活动中,分获一、二等奖,其中武运29154成为唯一的非软米类一等奖品种;“优质高产多抗粳稻新品种武运粳23号的育成与推广”项目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四是加强种源基地建设。雪堰水蜜桃基地,按照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园的要求,采用高垄栽培技术,引进新品种30多个,建成了集科研成果转化、技术示范和新品推广于一体的生态型农业产业基地。江苏(武进)水稻所作为主要成员单位,与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中国水稻所、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高等院所组成农业科研“国家队”,成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水稻优良品种的分子设计研究”中的一员。

  六、农业综合开发不断推进。一是全力争取各级各类项目。今年申报农业开发项目约50个,已落实项目财政资金2340万元,预计今年全年可以争取财政扶持资金3500万元以上。二是有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上半年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认真开展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动态监测,实行优胜劣汰,通过监测计划新申报省级龙头企业2家,淘汰原省级龙头企业2家;上半年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预计实现销售额205亿元,比同期增7.5%,企业利税、出口创汇、技改投入、辐射带动持续稳定增长。三是着力推介观光农业园区。上半年,我们在培育、发展、壮大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的基础上,着力做好观光农业园区的推介、示范创建等工作。与报社、电视台联合组织的“迎花博盛会 看美丽武进”系列活动第一幕——“踏青 赏花 品茗”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四是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区已落实国家项目1.8万亩,市级项目0.4万亩,落实财政扶持资金2200万元。按照“田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通畅、便利机械操作”的目标要求,继续抓好2012年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建设,并积极落实2013年项目的招投标工作,确保今年建设任务的完成。

  七、农业防控措施扎实。一是安全有效开展动物防疫。上半年按照《关于2013年全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意见》(武政办发[2013]39号)文件要求,创新防疫监管形式,精心组织春防行动,全力防控H7N9禽流感,防疫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抗体保护率进一步提高,全区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H7N9禽流感阻击战取得阶段性胜利。二是圆满实现护林防火目标。我局把做好护林防火工作作为全区公共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扑救”的工作方针,认真落实护林防火工作责任,实现了森林火灾受灾面积控制在0.3‰以内和无人员伤亡的工作目标。三是扎实有效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管。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各镇监管站、检测室挂牌到位,均配备2名以上监管及检测人员,制定“武进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考核细则”,加大了对日常监管的考核力度,1-5月完成农产品采样检测328个批次,合格率达100%。同时,积极开展蔬菜农药残留、生鲜乳、兽用抗菌药、农资打假、水产品等6项整治活动。四是开拓创新开展植保综合服务。围绕粮食作物丰产丰收、外来有害生物监测防控、蔬菜病虫害测报防治等工作,有效开展传统农业与高效农业的重大病虫害防治指导,加强嘉泽、郑陆等6个重大植物疫情监测点监测,认真做好植物检疫防控,确保农业生态安全。五是不断规范农机安全生产措施。上半年办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牌证187台,检验上道路拖拉机1470台,检验率96%,交强险投保率100%;年检自走式联合收割机120台,中拖200台,年检率达76%,农机政策性保险投保率100%,农机双优加油卡办卡率达90%以上,田间、场头作业无事故,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八、生态创建不断深入。围绕生态文明区建设,我局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和农村能源建设。一是绿化面积不断增加。根据“迎接花博盛会,提升城乡环境”两年行动计划和区“六大绿化工程”要求,截止5月底,全区已完成造林绿化15600多亩(其中成片造林9500多亩),四旁植树162万株,完成目标任务的86.7%。二是重点区域整治工程推进顺利。农村环境三期连片整治24个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工程已全面正常运行并纳入管护,5月份通过市级的复核验收。三是畜禽养殖场整治力度不断加强。我局着力建设和完善“养户收集、社会化清运、企业处理、区镇监督”的畜禽粪便收运系统。礼嘉、洛阳片区畜禽粪便综合处理工程已经正常运行,重点对礼嘉“万顷良田”建设规划区周围约3万吨的粪污进行综合利用,达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四是工程管护不断提升要求。对全区纳入管护的385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90余个沼气工程和礼嘉畜禽粪便综合处理工程实施严格的管护措施,确保发挥工程长久治污功效。五是亮点工程获得肯定。由农业部与欧盟农业和农村发展总司主办的“中国—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实践与生态补偿政策研究”第一次专家会议在我区召开,通过前期的扎实工作和精心准备,我区对外展示了武进区畜禽粪污治理工作的成效,特别是礼嘉镇分散养殖场粪便收运体系建设工程,得到了欧盟、专家和同仁的肯定。六是认真做好太湖蓝藻打捞工作,截止5月31日,累计打捞并处理蓝藻13586吨,产出藻泥285吨;积极做好水葫芦控制性放养等各项准备工作;认真组织落实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预计今年夏忙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60%以上。

  九、为农服务措施更加扎实。一是农业宣传工作全面展开。今年,通过“服务惠三农”栏目,向武进电视台报送新闻99条;武进日报“农业专版”出版农业新闻6期;通过“政风热线”、“在线访谈”等节目,扩大宣传了武进农业。二是“三型”机关创建深入推进。为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创建“三型”机关活动的要求,我们认真参与“政风热线”、“问政面对面”等焦点栏目;“服务惠三农”服务品牌作为区唯一一个品牌入围“常州市第二批窗口行业服务品牌汇报展示会”,并获得较高评价;大力推进3D惩防系统的完善和运用,发挥好“三合一”网络的平台作用,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系统性和实效性。三是服务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区农机公共服务中心已投入运营,今后将在硬件设施上台阶的基础上,逐步完善集农机展示、维修、检测和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打造全省现代农机公共服务的新亮点;农业公共服务中心项目于4月2日正式奠基以来,已完成桩基工程,即将开始基坑支护和土方工程。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