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率先目标 抢抓花博机遇
努力实现全区现代农业新突破
——于志明同志在全区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3月)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战之年,今年全区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中央一号文件为统领,按照“全力办好花博会、全面推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以背水一战的恒心,决战农业现代化;以只争朝夕的决心,抢抓花博机遇;以勇当一流的信心,加快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园区建设,努力促进武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目标是:农业总产值增长15%,农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稳定水稻种植面积19万亩,平均单产650公斤,确保粮食单产年均递增1%;新增设施农业1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创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园艺作物标准园2家,争创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家以上;新增“三品”10只、名优农产品5只,争创省级以上名牌和著名商标1-2个;新增绿化面积1.8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3%以上;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5万人次,新增持证农民1万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我们将以园区为支撑,以项目为抓手,紧扣“率先”目标,抢抓花博机遇,实现三大突破,构筑三大体系,加强各项工作推进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一)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对照农业基本现代化六大类21项指标,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做好农业现代化各项指标的监测工作,在我区“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勇当先锋。一是率先垂范,巩固发展成果。2013年,我们要强化举措,坚定信心,全面巩固优势指标,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再上台阶。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保持在90%以上,高效设施农业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达80%以上,创建省星级农机合作社和农机维修点各5家以上,推动武进农机由全程化向全面化发展,为江苏农机化发展探索新路径。二是攻坚克难,提升产业层次。围绕“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行动计划”,2013年产业化经营类指标力争100%完成,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增年销售额1亿元的龙头企业1-2家,鼓励一批生产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向年销售超10亿元目标迈进;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交易额)420亿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2︰1以上;农产品现代流通业销售率达85%以上。三是多措并举,超越发展期待。进一步提升粮食增产高产水平,农业科技进步类指标100%完成,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及流通中的应用,确保315台“一点通”调试到位并正常运行,建设电子显示屏示范村3个,继续加大“服务惠三农”、“农业专版”等媒体的宣传力度,扩展“12316”惠农短信用户1000户,信息覆盖率保持在97%以上,实现全区范围内为农信息服务“村村通”。
(二)抢抓花博盛会举办机遇,加快推进花卉产业提升工程。聚合产业扶持政策,扩大花木产业种植规模,增强与国内外花卉知名企业、组织和研发机构的交流合作,提升我区花卉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档次水平。积极研究后花博时代的产业发展规划,努力为我区花木产业聚集更多资源,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花木之城。一是擦亮底色,建设“美丽武进”。以项目为抓手,着力将“一场五园”建设成为相当规模、特色明显、功能兼顾的产业发展基地。同时,在花博会主辅展区、周边区域、重要节点实施花卉景观工程,充分展示环境优美、生态大气的武进城市形象。二是以会聚商,办好两大活动。以夏溪花木市场为依托,全力以赴办好第六届全国花木交易大会,及时编制实施方案,加大宣传和招展力度,力争邀请来宾500人,特邀参展商3000人;积极办好花卉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全面展示武进花木形象。三是评先创优,推动休闲农业发展。以评先创优为手段,新建或提升休闲观光园区5家以上,组织参加“中国美丽田园”推介活动,积极参与市“最美乡村”评选活动,继续开展“市民最喜爱的农家乐”活动,2013年力争农游景点接待游客170万人次以上,实现农业旅游收入6亿元,以休闲农业发展带动一方富裕。四是严防死守,做好植物检疫工作。会同市农委、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组织开展“为花博服务、保生态安全”专项联合执法行动。加强内外检协调沟通,定期通报相关信息,共同研究应对方案,主动配合、共同监管执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传入和传出。
(三)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努力实现高效农业新突破。紧抓换茬耕作有利时机,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切实提高土地产出率。第一、全面实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一是启动“亩产吨粮区”建设,大力建设高产示范方,建成2个亩产超800公斤的水稻超高产百亩攻关方,水稻主推武运粳23、24号,小麦重点推广扬麦16号、扬辐麦4号,力争水稻单产650公斤以上,小麦单产350公斤以上,在高基数上实现水稻单产市“八连冠”。二是设施农业提质增效。2013年,新增设施农业1万亩,累计达13.08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达21.17%;高效设施渔业累计达3.5万亩。三是高标准农田增量扩面。按照“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要求,精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以上,确保高标准农田比重达60%以上。第二、全面启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行动。重点做好创建的总体规划和申报工作,以园区作为示范窗口,优化提升农业园区。一是做好园区提档升级工作。引导在建的农业园区理清发展思路,逐年建设、滚动发展,引进优胜劣汰机制,创建2-3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精心打造具有武进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二是做好蔬菜基地建设工作,规划建设邹区文昌10000亩、横山桥龙潭湖5000亩永久性蔬菜基地,确保本地蔬菜自给率达70%。三是做好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集成技术、集聚项目、集中力量,在全区范围内创建3个市级园艺作物标准园。第三、全面实施养殖业提档升级工程。深入开展畜牧业“六项创建”活动,进一步推广普及畜禽生态健康养殖、动物疫病综合防控等关键技术,完成40个规模养殖场的创建工作,努力打造一批现代畜牧企业;围绕打造滆湖渔业经济区,大力推进标准化池塘改造和设施渔业建设,初步建成1-2个河蟹产业基地,建设3个水产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认真实施国家级黄颡鱼良种场建设项目,不断提升水产品质量。
(四)以科技创新为推手,努力实现智能农业新突破。整合各类资源,以农民科技需求为导向,加快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一是大力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工程。以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农技推广“百千万”工程,聘请200名农民培训讲师,指导水稻、林果、畜禽、水产四大领域科技示范户4400户,开展持证农民培训1万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5万人次,培训重点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确保2013年农民持证率达35%以上。二是不断完善种质资源建设。重点建设好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的水稻种质资源基因库,加快优质高产品种和适用技术的研发,确保1个新品系进入省生产试验,4-5个新品系进入省区域试验,继续为全省粮食生产提供品种保障;加强二花脸猪地方品种保护,挖掘优质资源,构建种质核心群,加强民族特色家畜资源和家畜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加快“雪山鸡”的推广,逐步培育出优质、高产、特色的家禽新品系;加快“江苏省现代种猪分子选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加强良种提纯复壮工作。三是全面启动农业电子商务建设。积极发展物联网技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物联网技术应用建设,建立康乐农牧有限公司、家绿林果园艺有限公司2个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点;鼓励发展电子商务模式,2013年将以夏溪花木市场为示范点,争取通过电子商城交易平台实现销售额1000万元左右;引导创建网上营销点,鼓励企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在淘宝等网站开设优质农产品营销店铺,提升人气,扩大影响,增加销售。
(五)以市场推介为动力,努力实现农产品品牌质量新突破。围绕我区品牌战略推进目标,以稳步扩大“三品”规模、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培育品牌农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一是提升“三品”覆盖率。新增“三品”10只,三品续报率保持在98%以上,三品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新增市级名优农产品5只,成功申报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争创省级以上名牌和著名商标1-2个,对所有有效期内的常州市名优农产品开展画册编制、晚报宣传、市民评选等活动。二是加大农产品推介力度。抓住花博会这个窗口,开发一批、提升一批、推介一批武进特色名优农产品。继续打造“阳湖红”品牌大米,持续扩大阳湖果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完善河蟹产业联盟,组织农产品展销 6次以上,提高武进优质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三是优化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倡导农产品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完善乡镇检测室配置,探索建立农产品追溯数据库与农务“一点通”的连接,拓展可追溯平台,努力促进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提高。
(六)以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为中心,着力构筑绿色防控体系。毫不松懈做好森林防火、动物防疫、植物病虫防治、平安农机建设和农业执法等工作,全方位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一是积极抓好护林防火和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加强森林火灾预警演练,完善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力争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内,火案查处率70%以上。二是严格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制度,加快畜牧兽医管理信息系统、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三是充分应用物理防治和生态控制等无害化防控技术,做好种植业病虫精确测报和防治技术指导,全年化学农药用量较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病虫害损失率严格控制在3%以下,为粮食增产稳产保驾护航。四是继续巩固平安农机建设,切实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创建5-8个“平安农机合作社”。五是严格农业规范执法,深入推进“农资打假春夏季专项行动”、“渔药市场专项整治”、“种子执法年”等七项行动,加快“放心农资示范店”建设步伐,在前黄等4-5个镇探索建立农资购销可追溯体系。
(七)以争创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区)为主线,着力构筑生态循环体系。坚持把循环农业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为原则,提高生态农业发展水平。一是持续做好造林绿化工程。围绕“美丽武进”建设,以花博会周围地区、京沪高铁沿线为重点区域,认真实施城乡绿化“六大工程”,按照“增量提质”要求,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培育森林资源,增加森林碳汇。2013年全区创建省级绿化示范村24个,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8万亩,确保林木覆盖率达23%以上。二是加大畜禽粪便综合利用。不断完善“养户收集、社会化清运、企业处理、区镇监督”的畜禽粪便综合处理模式,加大畜禽粪便治理力度,打造全省农业废弃物综合治理的典型示范,为下一步推进畜禽粪便收运系统建设积累经验,提高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三是有序实施农业生态治理工程。积极实施太湖水环境治理六期项目,建设池塘循环水养殖3500亩,做好蓝藻打捞及3000亩水葫芦控制性种养项目的实施,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启动嘉泽、郑陆、横山桥等三个镇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不断完善沼气工程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长效管护机制,努力做到工程质量“零举报”、安全运行“零事故”;在雪堰、郑陆、横山桥建设4个生态循环农业工程,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长效运行机制,努力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区)。
(八)以加快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着力构筑为农服务体系。大力改进服务方式,整合多方资源,以高效、务实的作风不断健全农业服务体系。一是服务平台要加快建设。全力推进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设,确保2013年占地面积10亩的“三中心”大楼主体竣工验收。区农机公共服务中心已全面建成,今后将在硬件设施上台阶的基础上,逐步完善集农机展示、维修、检测和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打造全省现代农机公共服务的新亮点。继续完善乡镇畜牧兽医站“五有”站建设,落实工作责任,加快建设进度。二是人才培养要后继有人。通过局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加快引进紧缺农技人才,不断创新人才队伍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同时加强对中青年人才的培养,不断增强后备队伍建设,提高农业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和履职能力,打造一支高技能有梯队的农业人才队伍。三是农林场圃要加强管理。在维护场圃稳定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场圃的发展规划,不断挖掘盘活资产、振兴经济的新思维、新方法,积极探索建立场圃管理社会化与资产运作企业化相分离的经营管理模式,突出场圃自身特色,实现错位共同发展。
三、统一思想,立足大局,切实加强农业系统队伍建设
最近中央提出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江苏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十项规定,市、区也制定了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这对农业系统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农业发展对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良好的工作作风、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服务意识,不断发挥正能量,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一要善于学习,提高业务执行能力。继续以区三型机关创建为目标,以提高科学判断形势、解决突出问题、应对突发事件、推动执行落实的“四种能力”为落脚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基础性工作,认真执行各项政策;以“三解三促”活动为切入点,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农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服务惠三农”品牌塑造为出发点,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办事效率。
二要改进作风,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围绕区“六治六树”活动的开展,带着感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执行公务接待、财务管理、公务用车等有关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三要公开公正,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随着政府对农业投入力度的加大,农业项目资金逐年增多,我们要严格做好项目招投标,自下而上逐级申报,建立集中评议及公示制度,严把资金使用关,加强监督考核力度,防止套用项目资金,切实保障资金安全,提高使用效益。
四要加强考核,提高绩效评价水平。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规范管理,进一步完善星级科站、农林场圃、乡镇兽医站和农技农机站考核机制,通过绩效评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按期完成,努力使农业现代化建设质量更优、效果更好、群众更认可。
五要快速反应,提高网络舆情处置水平。随着电脑、手机等的快速普及,各类涉农舆情逐步呈多发、频发态势,为此,我们要主动适应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社会关注度高、影响辐射大的特点,学会积极面对,科学应对,对突发事件做到热回应,快处理,依法依规做好处置工作。要认真对待涉农信访,及时、妥善处置,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塑造农业部门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做好2013年农业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局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目标要求,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长远,狠抓当前,加快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为实现武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