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O一二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二O一三年财政预算安排意见的报告(书面)
——2013年1月16日在武进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周庆中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提交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安排意见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紧紧围绕“拼搏两载,超越期待”的总体要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全年财政收支目标任务。
区十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批准的2012年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任务为121亿元,经2012年12月13日区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批准,我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调整为116亿元。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际完成117.0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9%,同比增长11.18%,比上年增收11.77亿元。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5.43亿元,同比增长4.2%;地税部门组织收入69.64亿元,同比增长15.01%;财政及其他部门组织收入21.98亿元,同比增长8.13%。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38.13亿元,同比增长7.15%。
区十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批准的2012年全区财政支出预算为217.5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95亿元,基金预算支出122.5亿元。经2012年12月13日区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批准,调整后的财政支出预算为255亿元(包括省市专款、上年结转),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16亿元,基金预算支出139亿元。全年预计执行结果:财政支出完成248.27亿元,完成调整支出预算的97.36%,同比增长6.8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11.92亿元,比上年增长5.69%,剔除不可比因素,实际增长12%。基金预算支出136.35亿元,比上年增长7.84%。2012年全年预算收支平衡。
2012年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一)财政收入实现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2012年,我区经济发展增速明显放缓,经济税源增长空间进一步压缩。全区各级征收部门面对困难形成合力,突出重点,依法征管,全区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一是层层分解落实收入任务,强化收入考核,各级、各部门收入征管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进一步加强。二是开展税源调查摸排,加强税收收入分析预测,针对问题,落实有效征管措施。三是对全区重点行业及重点税源企业,实行分类分级监控,督促企业严格按照纳税申报时限进行足额申报,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四是强化协税护税工作,根据个体税收起征点调整的相关政策,重新核定税收定额标准,全年入库个私税收3.2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30%。五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规范往来款管理。落实非税收入考核奖励政策,调动各单位征收积极性;开展区级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清理工作,通过清理,增加了非税收入。六是加强国有资产经营及处置收入管理,规范国有资产处置行为。七是加大土地出让金征缴和清欠力度,全年入库出让金105亿元。
(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区委、区政府“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导向功能,全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全年共争取到中央、省、市各类扶持资金5.7亿元。二是设立区科技企业信贷风险补偿金2000万元,引导建立两家科技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设立科技型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担保资金600万元,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兑现2011年度产业转型专项资金2.75亿元,支持加快发展五大产业,促进全区经济转型升级。四是兑现重点企业、上市及拟上市企业、服务业企业财政奖励资金3510万元,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五是针对2012年进出口贸易严重下降的情况,出台扶持政策,安排资金1930万元支持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外贸进出口企业的发展。六是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安排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武进英才”计划和科技三项费用1.81亿元,支持创新型科技园区发展和领军型高科技人才的引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七是设立2亿元应急专项资金,为18家企业累计转贷10.43亿元,缓解部分企业因短期资金周转困难而造成的银行贷款转贷压力。
(三)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
三农投入稳步增长。支持农村水利建设,预算安排1.1亿元水利专项资金,支持镇村河道疏浚、小型农田水利、雅浦港综合整治及农村自来水改造等工程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支农资金,申报支农扶持项目170个,重点支持了花卉产业和高效农业发展。精心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年发放各种涉农补贴5471万元。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向上争取及预算安排财政资金近3000万元,支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项目50个,改造农桥90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安排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补助资金1300万元,扶持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安排经济薄弱村物业购置补贴1700万元,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力度,安排200万元品牌农业扶持资金,支持地方特色农产品发展。
社会保障机制不断完善。继续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筹资2.92亿元,为8个镇(街道)59个村民小组5687人办理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标准,自2012年1月起,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筹资标准从300元/人提高到400元/人,被征地农民第四年龄段保养金标准从350元/人月提高到420元/人月,新农保基础养老金从80元/人月提高到110元/人月,城镇老年居民补贴从220元/人月提高到250元/人月,自2012年7月起,城乡居民低保标准由390元/人月提高到420元/人月,区镇两级财政共增加投入1.4亿元。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制定《武进区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实施细则》、《武进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引进实施办法》等就业扶持政策。加大基金征收及清欠力度,全年共筹措各项社会保障基金收入47.23亿元,清欠失地农民保险金近1亿元。规范社保政策,根据各类社会保险不能重复参加、社会保障待遇不能重复享受的原则,对被征地农民第四年龄段以及退休乡村医生中重复享受待遇的人员进行了清理,每年节约财政资金2500万元以上。
社会事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把支持发展社会事业放到重要位置,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支持教育事业加快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对教育优先投入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全年财政预算内教育投入18.32亿元,较上年增长16.61%;继续加大教育债务化解力度,2012年共化解学校债务3.18亿元;安排2.83亿元基本建设资金,支持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安排补助资金290万元,推进校车安全运行管理。加大卫生惠民投入。落实医改补偿机制,区镇两级安排基层医疗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资金1.37亿元,比上年增加6400万元;研究制定《关于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实施方案》,落实化解债务目标任务;安排落实区级财政补贴资金,加大对基层卫生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补助力度;积极筹措安排资金,支持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预计投入7900万元。支持文体事业发展。落实“文化产业跃升”三年行动纲要要求,安排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500万元;安排农村电影“2131”工程、送戏送节目下乡等经费410万元,推进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安排1500万元奖补资金,积极引导各个镇(街道)建设2000平方米以上室内全民健身中心;多渠道筹措资金,成功举办了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理念。
城乡一体化建设得到有力保障。安排3000万元奖补资金,重点支持小城镇 “十个一”工程和综合体工程等项目建设;争取中央补助资金2870万元,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新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3个;安排6000万元资金,推进村庄环境及京沪高铁武进段沿线环境整治;安排2000万元化工和涉铅企业整治专项资金,关停并转企业78家;安排生态文明建设以奖代补、工程减排等项目补助资金1245万元,进一步改善全区生态环境;筹措落实11.44亿元资金,支持城市高架、县乡干线公路路灯亮化、老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凤凰谷及莲花馆、公共租赁房及安置房等重点工程建设;安排4.19亿元资金,用于公交优先发展及城市市政设施养护,社会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
此外,安排援疆、援藏、援青资金4480万元,积极支持边疆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四)财政管理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制定出台新一轮镇财政体制。按照收入范围划分更合理、财力向基层倾斜更明显、事权划分更清晰的原则,研究制定了新一轮镇财政体制,对镇实行“财力基数保运转,增收分成促发展,划分收支明职责,财权事权相统一”的管理模式,有效调动各镇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规范预算支出管理。强化预算指标“源头”管理,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开展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检查,维护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开展区级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清理工作,制定出台规范往来款管理文件,有效规范往来款使用行为。研究制定《武进区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强化对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和使用的管理。
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根据上级“营改增”工作要求,我区从2012年10月1日起,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区政府专门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财政和国、地税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广泛开展“营改增”政策宣传,顺利实现新旧税制转换。
重视和加强投融资管理。对全区投融资公司实行财务收支预算管理,下达年度财务收支预算,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考核。建立全区债务信息管理系统,对全区融资情况进行动态监管。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做好相关公司的组建、增资扩股和融资等工作。
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委托中介机构对政府性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全年共委托审计项目25个,总投资6.98亿元。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对跟踪审计项目,按比例进行抽查复审,规范中介机构执业行为,切实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加大概算审查力度,重点对金东方颐养院、花博会等重大工程进行投资概算审查,提出合理化建议,严格控制投资规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会计队伍建设。贯彻《武进区会计人才建设三年行动纲要》,全年选拔培养会计领军人才35名,15人取得高级会计师职称,386人取得初、中级会计职称。采取网络远程教育为主、集中培训为辅的培训方式,探索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新办法,全年共有2.3万会计人员参加了本年度继续教育。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各项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预算执行和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形势下,全区面临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双重任务,实体经济发展中遇到资金、成本、要素保障等制约,导致财政增收基础不稳固,财政支出压力越来越大,部分基层财政运行比较困难,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任务艰巨。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3年财政预算安排意见
根据《预算法》,结合我区经济和财政工作实际,2013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入推进“五大建设”、“六大工程”,依法组织财政收入,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013年预算安排的原则:一是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收入预算安排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支出预算安排既要保障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又要充分考虑财力的可能。二是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重点保障“三农”、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支出,同时兼顾经济转型、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支出需求。三是坚持强化管理,厉行节约。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财政运行机制,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和风险防范,不断增强财政抵御风险的能力。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2013年我区预算安排如下:
(一)收入预算安排
2013年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任务128.75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国税部门收入29.88亿元,增长17.52%;地税部门收入79.57亿元,增长14.26%;财政及其他部门收入19.3亿元。全区全口径财政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8.83%。
(二)支出预算安排
2013年财政支出预算安排238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00亿元,比2012年年初预算数增长5.26%;基金预算支出138亿元。
1、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
2013年预算安排的具体支出项目为:正常人员经费及有关事业费400000万元;农业专项经费24918万元;文化事业专项资金3095万元;计生事业专项资金3981万元;公检法建设项目经费4233万元;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20387万元;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资金15000万元;城建项目经费30956万元;交通建设经费3360万元;社会保障专项经费46834万元;粮食专项资金825万元;援疆、援藏、援青资金4838万元;各项奖励及政策兑现资金39815万元;公交优先运营补贴19000万元;常州市集中新增财力9000万元;重点项目贴息33758万元;镇(开发区)体制结算补助320000万元;预算预备费20000万元。
2、关于法定支出安排情况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2013年继续增加农业、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社保等方面的支出。支出预算安排中,用于农业方面的经费比上年增长5.5%;用于教育、科技等方面的经费比上年增长20%;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经费比上年增长23%。
三、完成2013年预算的主要工作措施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严峻的经济形势,做好今年的各项财政工作意义尤为重大。为确保2013年财政收支预算任务的完成,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安排1.5亿元资金,支持国家创新型园区建设;安排工业及外向型经济专项资金7000万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中小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出资3000万元设立“武进英才计划”拨改贷基金,着力培养、引进海内外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全面提升我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安排服务业引导资金 1000万元,重点支持研发设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现代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占比;安排企业上市奖励资金1500万元,促进企业上市;安排科技三项经费5100万元,支持重大科技创新型项目。
(二)强化征收管理,保持财政收入稳健增长
按照依法治税、应收尽收的原则,狠抓税收征管,严厉打击偷税漏税行为,堵塞征管漏洞,规范税收秩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招租工作,开展土地出让金清欠,进一步强化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异地移建款征收工作。深化协税护税工作,加大对异地开票行为的清理整顿力度,促进企业回流,对实际经营情况与定额标准差异较大的个体工商户及时调整定额。加强税收分析,及时发现收入征管中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三)落实公共财政政策,科学安排财政支出
支持“三农”发展。建立健全支农资金投入自然增长机制,按照“两个高于”要求安排支农资金,推进农业、水利现代化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落实中央、省、市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精神,按全区可用财力的2%安排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加快全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步伐。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安排500万元农机推广经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安排1300万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资金,扶持现代、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安排200万元品牌农业建设资金,扶持农业企业争创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产品。落实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足额发放水稻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机动渔船柴油补贴资金;安排377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资金,稳定和保障农民收入;安排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1700万元,进一步扶持壮大村级经济。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障标准。城乡居民低保标准由420元/人月提高到450元/人月,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筹资标准从400元/人提高到455元/人,被征地农民第四年龄段保养金标准从420元/人月提高到460元/人月,新农保基础养老金从110元/人月提高到140元/人月,财政共增加投入8914万元。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支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区镇两级财政安排基层卫生院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1.4亿元,同时积极筹措和落实基层卫生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补助经费。支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研究完善现有医疗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确保公立医院健康发展。出台扶持政策,着力推进二级医院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保障教育事业投入。根据区政府提出的校车服务实行公司化运作要求,研究制定财政政策扶持办法,支持推进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校车安全运行。制定完善高中教师高考质量奖发放办法,保障高中教师待遇水平,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继续规范教育债务管理,做好区镇两级非义务阶段学校的债务化解工作。探索研究学前教育投入机制,促进学前教育有序发展。
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根据区委、区政府大力推进文化强区建设的意见和文化产业跃升纲要,安排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600万元,安排公共文化示范区运行经费370万元,安排区博物馆提升改造经费500万元、民间博物馆奖补资金280万元,安排凤凰谷运营管理等费用780万元,不断满足武进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安排小城镇建设以奖代补专项资金3000万元、老小区改造经费1200万元、安置房物业补贴2100万元,以及环卫保洁、绿化养护、市政设施维护等经费2.87亿元,支持加快城镇现代化建设步伐。安排生态文明以奖代补等环保专项资金917万元,支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全面提升环境质量。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实施西太湖综合整治、农村河道清淤等工程。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提升太湖一级保护区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深入开展化工行业专项整治,加快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四)强化财政监督职能,提高财政管理效能
强化预算约束力。按照厉行节约和科学精细原则编制预算,大力压缩日常工作经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同时,强化预算执行分析,加大对各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维护预算执行的严肃性。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保障资金支付安全;加快支出预算执行进度,提高财政直接支付比例。开展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加快推行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构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注重绩效评价成果的利用,将其作为预算编制、调整的重要依据,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探索建立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根据中央及上级财政部门相关要求,建立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提升全区保障能力,保障区镇两级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以及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基本财力需要。加强投融资和债务管理。继续编制政府投融资公司财务预算,严格预算管理;完善投融资公司人员任用、薪酬分配及经营业绩考核体系,规范投融资公司内部管理;定期监测政府性债务情况,加强债务预警,防范财政风险。
各位代表,2013年财政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践行“武进精神”,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明确目标,坚定信心,再接再厉,真抓实干,为圆满完成全年预算任务和武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