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全区“十二五”关键之年,也是备战第八届中国花博会的完美收官之年。江苏省武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区委、区政府“十二五”发展总体规划要求和整体布署,坚持以“办好花博会、建好花博镇”为核心,在“一场五园”建设、花博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开展工作。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一场五园”绚丽绽放
花博会辅展区“一场五园”的建设和运营由武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负责推进,经过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全力推进,所有项目均按照花博会节点要求完工,并投入运营。预计2013年全年,园区“一场五园”等区重点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约13.5亿元,完成年初下达目标任务的110%。至此,在嘉泽1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仅座落占地3000亩,集花卉生产交易、商务会展、观光旅游、文化创意为一体的全国一流花卉博览园,还有按照全国一流的花木集散交易中心这一总体目标进行扩建、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的夏溪花木市场;通过应用智能温室,建成集生产与物流、科研与推广、休闲与观光为一体的华东地区最先进的花卉生产设施研发基地江南花都产业园;打造以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世界玫瑰文化交流中心为目标的珍稀玫瑰交流展示平台玫瑰园;以紫薇为主题,集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科研、人防疏散基地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园和休闲观光胜地紫薇园;以国家4A级景区为建设标准的全省一流精品景观树种研发中心艺林园和致力于打造名贵盆栽集聚地,展示地方特有名贵盆景和盆栽技艺的盆景园。2013年9月,“一场”花木市场还与农发基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不仅为花木市场带来资金支持,还将帮助市场破解要素制约,实现跨越式大发展大腾飞。花博会期间,花博主展区和辅展区“一场五园”共计接待游客约350万人次,这些场馆的精彩绽放,将成为嘉泽及园区实施战略转型、打开发展新局面的有力载体。在花博闭幕式上,嘉泽镇光荣地被授予“中国花博镇”称号,这一殊荣将更好地激励园区及嘉泽全民上下齐心协力,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实现花博永不落幕、打造闻名全国的花木之乡和中国花博第一镇的美好愿景。
(二)花博镇建设高效推动
园区坚持乡村旅游开发与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相融合,重点建设大景区周边、特色化城镇周边乡村的旅游集聚区。在镇区规划8个停车场,停车泊位近1200个,花博会前全面建成,为花博期间嘉泽的车辆管理和道路管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建了以状元科举文化为主题,传统建筑为特色的文化旅游商业街区状元坊,项目由状元文化商业区、道教文化旅游区、中央水景区、社区配套商业区四大片区组成,配以移建古祠堂、古戏台等古建筑,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高质量文化商业街区,目前已交付运营,其街区的招商由知名的大宁公司整体负责。通过对嘉兴路两边的建筑进行翻修,对街道两旁的建筑立面提升改造,对道路重新铺装和沿路景观的打造,将嘉泽主要的对外门户道路嘉兴路改建为步行街,配以引入的休闲、文化、创意体验等外向型为主的商业业态,提升和丰富嘉泽的配套能力,打造辐射常州乃至长三角的特色鲜花主题休闲街。新建省4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成塘书院,通过将生态农业、文化交流服务和观光旅游有机融合,建成集精品大树、名贵水产新品培育科研示范基地及农业生态观光项目。在原红月亮山庄基础上改建的泰富山庄,充分考虑都市家庭的旅游度假需求和企业单位的会务、会展以及拓展培训的需求,建设集餐饮、住宿和游览度假为一体的高档接待场所。大水牛市民农园以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运作理念,力争打造成集农业生产、观光采摘、市民休闲、教学互动、农业展示推广、大学生社会实践、行业交流、CSA网络构建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园区。花木综合服务中心汇集了工商税务等行政服务功能、花卉园艺企业总部办公功能、银行结算会计服务等中介服务功能、高端花卉园艺设计研发等创业孵化功能和商务会议住宿餐饮等会务功能于一体,为花木园林企业提供“一站式”体验和服务,并且该项目在花博期间还担负着辅展区运营指挥中心的重任。另外,项目与国家图书馆合作,成立了国家级花卉园艺专业图书资料中心,于10月11日正式开馆。
(三)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
通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功能提升、生态环境整治、群众安居生活等四大工程建设,嘉泽镇已初步实现中心镇区基本成熟,村庄风貌良好,基础设施到位,功能基本齐全的建设目标,形成定位明确、特色鲜明的城镇空间布局,纵横交叉、快捷便利的城镇综合交通网络,内涵丰富、结构优化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体系和清新秀美、休闲安居的生态宜居环境。先后完成大有街西段改造工程、人民路工程、嘉兴路步行街工程、茶泽街新建工程等道路建设,优化镇区路网结构,扩大发展空间。实施全长240公里的污水、电力、电讯、供水、天然气等综合管管线入地工程。对镇区8条主干道实施亮化和景观提升工程,针对集镇区每个地块的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草花植播和景观围墙设计。通过污水截流、拓展水系空间、绿化景观提升进行盘活整治,完成河道整治工程。打破原来小城镇管理方面部门各自为政、分头管理的局面,将职能集中到城管这一个部门。目前镇区长效管理已经涵盖河道管理、路灯管理、农村管理、道路管理、市镇管理、绿化管理等多项内容,每个项目管理都配备了专业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镇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始终名列全区前列。安置区建设方面,完成了嘉泽新苑和大名嘉园的安置区建设并按期交付,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完成。夏溪安置区二期完成房屋主体建设,年内即将交付。大名嘉园二期开工建设。
(四)社会管理加大创新
社区建设是嘉泽未来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2012年,在安置房还在建设的同时,园区就组建了社区建设工作班子,多次到省内外先进地区学习和考察。从2012年9月开始,嘉泽新苑历经四次分房,已经入住602户,入住人口1872人。2013年9月20-21日,大名嘉园33幢共计2200多套住房经过四次分配,已全部到位。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采取“社区——网格长——楼道长”的管理模式,把社区服务做到“家”,做到“人”,倾听居民呼声,解决居民困难。经常举办社区居民参与的文体活动,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虽然嘉泽新苑入住的居民涉及10个村委,但从未发生过群体性事件,保持了社区的和谐稳定。树立品牌意识,造就幸福小区。确定了以“幸福”为主线的社区服务品牌,建立“爱心菜园”,解决了孤寡老人、困难户、低保户等“菜篮子”问题。组建幸福劳务合作社,将社区有劳动意向的劳动力组织起来,由社区牵头与镇内有关企业、沿街商铺等挂钩,解决社区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一项项便民务实举措,真正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五)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1.加强规划引领
现代农业园区立足花木产业特色,按照“提一转二进三”战略,科学定位园区发展方向,在园区总体布局规划、花木产业规划、嘉泽5A级旅游景区规划和一批旅游项目规划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完善,2013年完成了嘉泽镇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北部新镇新区战略发展项目、嘉泽旅游景区发展项目、成章工业区、厚余工业区、夏溪片区等20多个项目的规划设计。完善了花市路、花溪路、钦风大道等道路的施工设计和景观设计。进一步深化大名北苑、夏溪安置区、嘉泽学校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等多个项目的规划设计。梳理了嘉泽老街区和江南花都产业园规划设计,以规划指导建设,指导施工。同时,采用多家竞标,多方论证、反复斟酌的办法,对规划进行锤炼提升,力求每个规划成为精品之作,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2.加强融资保障
园区在新形势下,多措并举,拓宽融资渠道,从专业融资人才配备到加强政策性银行与投资性银行的引荐,各级部门全力支持园区建设。另外,园区积极研究探讨公司实体化运作的方式,重组现有资源充实资本金,为公司注入拥有稳定现金来源的资产,优化现有资产业务结构,增强公司的可持续融资能力。除了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外,园区还与其它一些投融资服务平台开展合作,通过项目包装、企业担保、扩大融资平台等方式寻求融资突破,同时,通过发动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投入,保障资金平衡。在去年融资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与多家金融机构进行衔接,在传统银行贷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模式,采取平台贷款与搭桥贷款相结合的方式,2013年共落实授信18.135亿元(其中今年新增12.98亿元),到帐9.69亿元,圆满完成全年融资目标。
3. 加强招商支撑
作为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辅展馆“一场五园”之一的江南花都产业园,一期启动区600亩已完成招商任务,除世华花卉、家绿园艺等知名公司外,新引进优净美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台资企业),由其租用太阳能温室进行彩叶粗肋草等观赏性盆花及水培植物的生产,并打造花卉、农用资材、化肥等综合型花卉超市。家绿园艺的植物工厂项目,于花博会前投入使用。在此基础上,园区抓紧机会积极与国内外知名花卉企业进行招商对接,以期为江南花都产业园的二期发展绸缪布局。4月底,园区赶赴广东佛山和广州,与花木名镇陈村、芳村的各企业主进行交流座谈。6月底,赶赴台湾,与台湾知名花卉企业进行招商洽谈,截至目前已有多家企业来嘉泽进行实地调研与洽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另外,随着江南花都产业园知名度不断提升,花博期间不少业内知名企业如绿地集团、广东缤纷园艺等同行纷纷前来实地参观调研并洽谈,达成了一定投资意向。除此之外,园区与上海申致联旅游客运公司进行商务洽谈,拟在嘉泽成立旅游公司,现前期相关审批手续都已完成,其他事宜正与企业积极对接中。与中国东方航空江苏有限公司洽谈,拟在嘉泽设立培训疗养基地。另外还与北京林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洽谈,拟在嘉泽设立江南外语生态体验城,目前与这些企业都已达成了初步意向。
4. 加强文化凝聚
优秀的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形成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规范。园区从成立伊始,就十分关注园区文化建设。传阅于嘉泽大街小巷的《嘉泽人》,是园区文化建设的拳头产品。在园区的积极推动与配合下,国内知名刊物《中国周刊》以“嘉泽故事”为主题出版了随刊副刊,进一步扩大了园区和嘉泽的知名度。与国家图书馆合作成立的中国嘉泽花木专业图书馆,将为园区及嘉泽提供智力支持、技术支撑和文化娱乐。2013年10月19日是嘉泽小学百年华诞,为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全镇上下及各界嘉宾共同庆祝了“嘉泽小学百年华诞”这一盛事。为共同分享家乡繁荣发展的美好成果和第八届花博会这一盛事,10月12日,园区及嘉泽镇共同举办了主题为“新嘉泽,新梦想,畅想后花博”的嘉泽名人回家活动,共叙旧情,同谋发展。位于状元坊内的花神宫和文昌阁于10月12日落成开光,成为本届花博会的新景点及又一道家圣地,本镇居民及游客可以拜花神、尝花糕、解花语,祈求美满姻缘和平安幸福。
5. 加强审计监督
园区从制度建设、流程控制等几个方面入手,通过专项审计、强化基建项目流程审批等手段,逐步规范工程基建流程,推进廉政建设。2013年园区共完成预算项目审核36个,送审金额3468.75万元,审定金额2988.03万元,核减480.72万元,核减率13.86%。完成项目标底编制133个,标底合计7450.82万元。完成决算审核45个,送审金额12869.15万元,审定金额11777.6万元,核减1091.55万元,核减率8.48%。同时,园区加强招投标制度建设,强化招投标监管,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全程参与推进招投标工作。今年共参与完成招投标项目52个,招标控制价合计4618万元,中标价格4257万元,节约资金361万元。对镇区范围内所有拆迁项目进行全程的数据收集、评估、签定协议、落实分配和资金支付,2013年共跟踪审计拆迁项目6个。同时,还完成了安置区及姬山古镇专项审计、镇属卫生院财务情况专项审计和19个行政村财务情况专项审计。
6.建设亮点项目
园区加紧与省、市、区各职能部门对接,充分关注农业、科技、发改、财政等方面项目申报动态。2013年江南花都产业园共申报市级农业花卉专项项目2个,省级科技项目1个,共申请项目资金330余万元。其中申报2013年常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项目2项,分别为高档兰花组培温室基地建设项目、薄膜太阳能光伏发电温室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了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分)项目:彩叶粗肋草太阳能温室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基地项目。园区还积极为企业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帮助台湾世华园艺成功申报了农业三新工程——高档蝴蝶兰新品种温室组培技术研究项目。同时,2013年共完成了2012年常州市级高效农业花卉专项项目验收3项,分别为:薄膜太阳能光伏发电温室示范基地项目、江南花都产业园提升改造项目和高档兰花组培温室基地建设项目。另外,2013年常州市市级花卉苗木产业发展项目和2012年江苏省级高效农业花卉专项项目均已按照合同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各项任务,正在验收评审中,不久将进行验收工作。
7. 探索“智慧”特色
园区立足传统的花木产业,围绕打造“智慧嘉泽”这一发展理念,与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就花木产业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和金融结算中心等主题进行战略合作。一期开发的网络办公系统已在镇日常办公中高效使用,在不断完善改良的同时正向学校、医院、村委等单位进行全面推广。园区结合本镇花木园艺合作社联社建设,共同开发一套覆盖全镇、辐射全国,集花木标准制订、农户信息和生产管理、精品苗圃网上展示销售和结算,花木公司、经纪人、花农信用管理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花木信息服务平台,把嘉泽打造成全国花木交易的结算中心,目前该项目系统的整体方案与详细设计书均已定稿,一期也已开始试运行,二期正在筹备中。与此同时,作为智慧嘉泽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在不断地摸索中也取得了一定突破,思路变得愈发清晰,如开发居民信息管理、市民智能一卡通等信息化工具的设想初步形成。园区还与常州市产权交易所达成战略协议,就花木产权交易项目明确了具体的方向和操作方案,并已注册成立常州市嘉泽花木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用于花木的在线交易与拍卖,其网站“易花木”已正式上线,成为全国首创“网络商城+线下服务”的花木采供新模式。同时花木产业涉及发票代开额截止至今已突破了7500万,年内有望破亿。
二、面临的困难与不足
在回顾过去、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部分工程推进速度仍较缓慢;产业优化升级步伐还不快,花木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科技、人才、资金、土地等瓶颈仍然严重制约着园区发展等等。
三、2014年的工作思路
2014年是全区十二五规划、建设“三个武进”、再展新辉煌的关键时期,也是“后花博”时代的开启之年。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将围绕嘉泽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园区建设三年(2013-2015)行动纲要,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克服资金压力巨大、土地指标紧张、融资瓶颈收缩、技术力量短缺等多重困难,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1. 大力发展高效农业
以第八届花博会举办为契机,以夏溪花木市场、江南花都产业园、盆景园、艺林园、紫薇园、玫瑰园等“一场五园”为重点,引导农民加快调整种植结构,抓好鲜切花基地、花卉苗木科研基地、草盆花种植基地以及大树、名贵树种精品苗木基地、花卉苗木科研基地等重点基地建设,培育一批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以夏溪花木市场为核心的花木交易体系、以江南花都产业园为基础的花木提升体系、以花卉园艺服务中心为重点的花木服务体系、以花木公司、经纪人和花农为主体的花木经营体系和以重点苗圃为特色的花木格局。
按照“绿色、低碳”的理念,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快转型升级,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带动能力强的新兴产业,培育一批高成长企业。盘活企业土地资源,完成集镇区内化工、铸造等污染企业的拆迁退出,优化工业企业布局,促进集聚集约发展。
充分发挥“后花博”效应,主动融入沪宁休闲旅游圈,承接武进旅游功能的辐射,促进一、三产的融合发展,全力打造花博“第一镇”。着力培育第三方物流、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花木交易、现代物流、园林设计、农资农技等服务业。加快推进状元坊、步行街、鲜花街、中国科学养老示范基地建设,引进知名商贸品牌及大型超市、商店,实现传统商贸向现代服务业转变。依托花博会品牌效应,加快挖掘状元文化、姬山文化,提升文化品牌内涵,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形成“花都水城、田园小镇”特色魅力,融合“慢、静、乐”于一体。
(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1. 加快推进拆迁安置
加快推进城际铁路项目、集镇区工业企业的“退二进三”和土地挂钩整理等拆迁,盘活一批土地资源。有计划地推进万顷良田、玫瑰园二期、花木市场项目周边区域的土地整理。加快大名嘉园、大名北苑、花溪嘉苑等安置区建设,确保安置小区及时交付。加快自来水管网、强电入地和天然气工程,完善安置小区配套功能。
通过花博会的举行,推进停车场、花卉项目等配套功能建设,注重道路环境、旅游服务配套功能建设,全面初步形成布局科学、业态先进、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复合型现代旅游商业集聚区。重点抓好状元坊、花木综合服务中心、经典老宅等重点项目建设和后续完善利用;做好市民健身广场的修缮和功能环境提升,新建文体中心、教堂、学校、医院等一批文化设施,加快农贸市场综合体、经典老宅等一批以商贸流通、专业市场、旅游功能配套等为代表的服务业项目建设,完成嘉兴路商业业态提升、嘉泽集镇区商铺外立面改造,着力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城镇空间业态。
根据园区建设总体规划,结合国家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要求,进一步完成建设规划,加快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嘉泽核心镇区形态,加快夏溪花木产业发展中心和花博会辅展馆等特色板块建设,逐步建立以嘉泽为核心、特色板块为亮点、重点村庄为网络,布局合理、功能配套、设施完善的城镇体系。按照“城乡一体、全面对接”的要求,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路网框架,重点建设环湖北路西延、环湖西路北延、花海大道、茶泽街、钦风大道、大有街、大名路等交通枢纽,形成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水利水务配套工程,重点建设扁担河西岸景观防洪大堤、夏溪河集镇区景观防洪工程,集镇区横埝河、蒲沟河、庙桥河清淤整治工程,主辅展区供水及污水工程。推进镇区供电、燃气、通讯、自来水、污水等地下管网综合配套设施改造。进一步完善镇区的功能性基础设施,建好现代标准农贸市场、学校和商贸综合体,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重点道路、重点街区、重点节点、重点河流、重点村庄的集中改造,改变环境形象,提高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加快花海大道绿化工程等主要道路综合改造,茶泽中街、嘉兴路、人民路、大名路、大有街等主要街区道路改造和景观绿化提升,加强城镇夜间灯光管理,推进嘉泽镇与区级道路节点等重点地段进行绿化提升改造,增加景观设施;全面整治提升主要社区及主要道路沿线的广告牌系统;推进街区改造、立面出新和夜间景观照明工程,整体提升夏溪、厚余、成章等其他街区的环境面貌。大力推进农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推进观庄、成章、跃进等村庄整村环境提升,做亮一批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
(三)开启“后花博”时代
1. 全面深入规划与策划
在嘉泽镇总体布局规划、花木产业规划、嘉泽5A景区规划和一批旅游项目规划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深入挖掘嘉泽状元文化和姬山文化,借助现有的具有花木特色的4A/5A级标准景区,一定集聚性的星级酒店和丰富的会展资源,打造精品花木、休闲旅游的农家乐轴线,融合“慢、静、乐”于一体,形成“花都水城、田园小镇”的特色魅力,推动花木产业与旅游的交相辉映。同时注重镇区生态网络建设,形成以湖西岸湿地、湟里河湿地和三星林场公园为重要生态板块,以镇区北部大型苗木生产基地及玫瑰园、紫薇园、艺林园、江南花都产业园等人工景观板块为特色板块,以孟津河等两纵三横河流生态廊道、以沿江高速、常溧路等五条道路生态廊道相互链接的生态网络系统。利用三星林场自然板块和玫瑰园、紫薇园、艺林园、江南花都产业园等人工板块,发展特色旅游业;湖西岸湿地和湟里河湿地板块,发展特色林地、自然保护区与科普教育产业基地等;利用道路及河流生态廊道,建设都市农业观光带。
2.全面发展旅游特色板块
充分利用已有的花海玫香资源和浪漫的意境氛围,大力推进包含玫瑰种植园、接待服务区和科研交流区等三大功能区块的玫瑰主题观光园的建设。深层挖掘嘉泽地方文化,展示地方历史人文风貌,打造集古镇古街、遗址体验和休闲创意于一体的古镇项目。利用现有河塘体系,使水系成为“水清、岸固、路通、畔绿、景美”的城镇景观绿廊,打造玫瑰主题园区段、夏溪河区段、龙江河区段、滆湖区段和古镇区段的炫丽水系,成为生态城镇的有力支撑。在跃进、杜家、观后、满墩等村落,规划形成花卉产业园、苗圃公园示范园、体闲观光接待中心和园艺博览园等四个功能板块。强化花木市场作为花木展示观赏和旅游购能的功能,建设花木市场商贸旅游区。依托本地丰富的湿地资源,建成集湿地浏览、时尚休闲、养生度假于一体的滆湖湿地体验旅游区。湿地北侧,规划打造以会议度假中心和养生保健中心于一体的养生度假区。捕捞村湖滨沿岸,搭建月亮型水街和大型水上综合游乐区,享受亲水的乐趣。另外,在镇区的南、西、北侧分别建设镇南农渔业旅游发展翼、镇西花木加工旅游发展翼和镇北森林公园发展翼,届时,一个定位明确、特色鲜明的嘉泽5A花博小镇将在“一轴”(花海大道展示轴)、“一带”(西太湖休闲风光带)和“五区”(花卉旅游度假区、古镇风貌区、乡村体验区、高端商务庄园区、养生养老区)的引领和带动下徐徐拉开。
3. 全面推进配套服务项目
园区把发展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重点培育成塘书院、泰富山庄、大树园等乡村旅游集聚区,发展包括观光采摘农业、大棚生态餐厅、林家乐、农家大院、民俗村、垂钓鲜食等,带动观赏经济作物种植、餐饮住宿接待、民俗文化消费的全面发展。积极推进特色旅游村镇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组织,更好地带动农民致富。
面对崇高的使命,全新的目标,艰巨的任务,江苏武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深感责任重大。园区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和“三个武进”精神为指导,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为完成各项任务目标而努力奋斗!
以上汇报,如有不当,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中共江苏武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工作委员会
江苏武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二○一三年十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