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武进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
索 引 号: 014133058/2013-00148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政府办公室文件
文件编号: 武政办发〔2013〕130号 发布机构: 政府办  
产生日期: 2013-12-17 发布日期: 2013-12-17 废止日期: 2019-07-31
内容概述: 方案就普查的目的和意义、普查的范围和内容、普查的时间和步骤、普查宣传、工作职责和管理保护等方面作出要求

相关阅读:

武进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
武政办发〔2013〕130号
 

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区各办局(公司)行,区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省政府关于做好我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苏政发〔2012〕159号)以及国家和我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参照《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文物普查发〔2013〕6号)、《江苏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常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普查的目的和意义

开展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可以全面掌握我国现存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保存状况、保管权属和使用管理等情况,建立完善的可移动文物认定体系、可移动文物档案和可移动文物名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可移动文物信息管理平台,以及可移动文物信息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利于科学评价我国文物资源情况和价值,健全文物登录备案机制和文物保护体系,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扩大保护范围,保障文物安全,并将进一步促进文物资源整合利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有效发挥文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的积极作用。

二、普查的范围和内容

普查的范围是我区境内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等各类国有单位法人所收藏和保管的可移动文物,包括普查前已经认定和在普查中新认定的国有可移动文物。

普查的文物包括:

1.1949年(含)以前,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和工艺美术品。

2.1949年(含)以前,历史上各时代重要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3.1949年(含)以前,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有关的代表性实物。

4.由博物馆、纪念馆收藏登记的1949年后的藏品。

5.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的鉴定标准范围的作品。

6.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

普查登录的主要内容是:文物名称、类别、级别、年代、质地、外形尺寸、质量、完残程度、保存状态、包含数量、来源方式、入藏时间、藏品编号、收藏单位名称等14项基本指标项,11类附录信息、照片影像资料以及收藏单位主要情况。

三、普查的时间和步骤

根据江苏省、常州市普查工作的安排,武进区的普查工作从2013年7月开始,2016年12月结束。普查标准时点是2013年12月31日24时。

普查分为工作准备、普查实施、验收汇总三个阶段。

(一)工作准备阶段: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

1.成立普查机构。区人民政府成立普查领导小组及工作办公室(简称普查办),并设立普查组织、文物认定、信息登录等专门职能机构和相应专家库。重点文物收藏单位和收藏相对集中的行业和国有单位成立专门工作机构。

2.编制普查实施方案。根据市普查领导小组要求,制定区普查实施方案,并报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3.组建普查队伍,举办普查培训。

4.编制并落实经费预算。

5.开展我区国有单位收藏文物情况摸底排查及文物认定。

(二)普查实施阶段: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

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全面开展文物普查认定和信息数据登录。普查数据资料采取采集、建档、整理、报送、审核、登录同时进行的方式。

1.开展文物清库、完善相关档案记录,按要求登记申报。

2.区普查办对各单位文物申报信息进行核查认定,经认定收藏有文物的单位列入登记范围。

3.列入普查范围的各文物收藏单位根据国家统一规范和技术标准,开展文物测量、拍摄、信息数据资料采集和登记,将文物信息通过可移动文物信息管理平台联网上报。也可用纸质或者离线电子数据方式将文物信息报送区普查办,由区普查办统一录入上报。

4.区普查专家指导小组依权限组织对各单位上报的文物信息进行网上审核和现场复核。

5.区普查办向省、市普查机构按季度报送普查进展情况报告。

2015年7月至12月,编制我区可移动文物名录和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名录;建立可移动文物编码系统及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编码系统;建立可移动文物信息管理系统。

(三)验收汇总阶段:2016年1月至6月。

1.编制全区可移动文物普查档案。

2.撰写普查工作报告。

3.完成项目结项评估和审计工作。

4.进行普查工作表彰总结。2016年6月底前,区人民政府对普查组织、前期调研、业务培训、单位排查、文物调查与认定、数据登录、成果整合等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根据规范要求,编写《普查工作报告》报送市普查办。

区人民政府在全市普查工作结束后适时召开全区普查工作总结大会,并选拔推荐普查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在省、市总结大会上进行表彰。

四、普查宣传

我区普查宣传工作,根据市普查办制定的宣传方案组织实施,并根据普查的不同阶段分别确定相应的重点内容。

第一阶段,重点宣传普查的目的意义、对象范围、内容方法、程序步骤,与普查有关的法律法规、普查标准规范等。

第二阶段,集中宣传普查工作进展、普查先进事迹等。

第三阶段,追踪宣传普查数据处理进展情况,发布普查成果,报道文物事业在增强文化软实力、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普查宣传建立区级新闻发布制度。

普查宣传覆盖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移动传媒等各类媒体。

五、工作职责和管理保护

(一)普查部门工作职责

1.根据省政府及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动员、组织本部门本系统各有关单位做好普查工作。

2.提出本部门本系统参加普查的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

3.落实本部门本系统普查工作经费。

4.协助文物行政部门研究解决普查中涉及本系统的重要问题。

5.积极提供本系统管辖范围内的文物线索,配合普查机构进行普查登记和登录工作。

6.财政部门负责普查预算审核和经费安排,及时拨付使用;制定普查经费管理办法,做好监督、审计工作。

(二)普查资料管理

1.普查数据和资料由各普查单位调查、采集,在文物普查信息登录系统平台上登录;各普查机构按照权限对已登录信息数据进行审核。

2.凡在我区境内收藏保管有可移动文物的国有单位,都必须按照有关规范和标准,如实、准确地填报普查信息,确保基础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3.各普查机构对普查数据、资料、电子档案实行备份管理,确保安全。公布普查数据,需报经区普查办同意。区普查办对各单位报送的文物数据严格管理,确保收藏单位的合法权益。

4.参与普查的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有虚报、瞒报、拒报、迟报等行为的,或伪造、篡改普查资料和数据的,由区普查办责令改正,予以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区政府将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三)普查文物保护

1.普查中登记的可移动文物受《文物保护法》的保护,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做出有损文物安全的行为。

2.各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文物信息的提取,并做好各项安全预防措施,防止在普查登记中造成文物损坏。普查中涉及国家秘密的,必须履行保密义务。

3.本次普查工作将不涉及文物权属问题,不会改变文物收藏保管单位的所有权,不会影响文物的合法流动。

4.对文物收藏相对集中的国有单位,区普查办将在文物保护修复、文物安全保障等方面给予技术和政策支持。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11月26日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