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区各办局(公司)行,区各直属单位: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2013武进区全民健身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希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1月27日
2013年武进区全民健身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2013年是我区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区承办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及举办区第三届运动会的一年。今年的全民健身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按照“全市挑大梁,全省当先行,全国争先进”的要求,大力弘扬“实干领先、大气和谐”的武进精神,坚持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以争创全省“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示范区为基础,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为目标,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为载体,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努力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便捷、更加全面的体育公共服务,为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奠定扎实基础。
二、工作要点
(一)以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为主线,加强组织领导,创新管理模式,构建符合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
1.认真贯彻落实《条例》。把深入贯彻落实《条例》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和宣传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开展好全民健身工作摆到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体育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以武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契机,结合我区现代化指标体系中“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目标值和区政府办《关于印发武进区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推动武进从体育强区向体育基本现代化跨越。在实践中,区全民健身工作指导委员会要认真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全民健身各项工作,全区各部门要认真履职,制定工作目标,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分解工作任务,汇聚全民健身合力,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2.提升体育社团组织建设发展水平。进一步强化体育总会对单项体育协会工作的指导,扶持体育社团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新成立1-2个区级单项体育协会,在全省率先试行成立镇(街道)体育总会。充分发动社会各方积极因素推动基层体育组织的建设和完善,鼓励体育社团与社区联动,建设更为适合群众健身需求的体育健身俱乐部。争创1所省级社区体育俱乐部,创建3支(太极拳、阳湖拳、健身秧歌)500人以上全民健身特色团队。依法加强对全区各营业性健身俱乐部的规范管理和业务指导。
3.重视体育骨干队伍建设。继续积极探索“武进模式”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工作新途径,大力推动镇级社会体育指导站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切实做好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发展、管理工作,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的能力、水平。培训健身骨干四期500人次,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重点由数量向质量转化,年内新任大学生村官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率100%,确保二级和一级以上的比例不少于55%和30%。做好优秀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先进事迹宣传和表彰工作,与《武进日报》联办“我心目中的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评选活动。
(二)以争创省“10钟体育健身圈”建设示范区为抓手,夯实基础,重点突破,高标准规划,实现健身工程全面提档升级。
全力推进省级“10分钟体育健身圈” 示范区建设。以湖塘镇、高新区北区达标率100%、建成区级全民健身示范健身工程20个为先行,其他各镇(街道)达标率不低于50%,同时创建1-2个区级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全区争创3-5个市级、1个省级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加强软件建设,确保创建成全省首批“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示范区。
1.区级场馆以实用、适用为原则,武进(西太湖)曲棍球基地、武进网球馆、区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武进体育中心、西太湖水上运动基地和太湖湾自行车漫骑漫步道、全国竞技钓鱼基地筹建工作进入议事日程。
2.因地制宜提升镇级全民健身中心(文体活动中心、体育馆)规模档次、服务内容和活动功能,雪堰、洛阳、邹区、横山桥、礼嘉、郑陆等镇的全民健身中心(文体活动中心、体育馆)要竣工投用,郑陆、前黄、湟里镇文体活动中心要争取主体开工。镇级在新建广场、公园、绿地时,要推进健身步道和户外体育健身设施的一体化规划、建设。
3.以村(社区)晨晚练健身点为重点,对户外体育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新建村(社区)晨晚练健身场所30个。建立晨(晚)练健身点注册制度,扶持晨(晚)练健身点开展有影响、有规模的体育健身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众加入到全民健身行列中来,继续推行晨(晚)健身点社会体育指导员定员定岗定职制度。依托数字化城市长效综合管理体系,明确专人负责,做好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器材)的日常保洁、巡查、维修等工作。为登记在册的晨晚练点统一购买社会公众责任保险。
4.进一步推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体育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加大奖励和扶持力度,完成10所以上学校运动区和教学区的围网隔断工程,年内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率达90%以上。
(三)以开展迎花博活动为抓手,依托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发展格局,整合各方资源,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
1.精心组织好区第三届运动会。本届运动会践行求实、简约、有序、高效的原则,结合全民健身运动会、全民健身月、8月8日全国“全民健身日”等活动,制订竞赛规程、成立组织机构、设置更多的非奥项目、做好宣传动员和保障工作,掀起全区全民健身新的热潮,集中检阅体育事业发展成果。
2.开展 “一镇一品”健身特色项目创建活动。打造全民健身品牌是弘扬武进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举措,是挖掘和保护武进民间特色健身项目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全民健身活动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的有效手段。镇(街道)在每年的4-6月,要举办“全民健身月”活动启动仪式,每两年组织开展镇(街道)全民健身运动会(单项比赛6项以上),鼓励和支持社区、行政村举办运动会或各类健身活动。
3.全民健身品牌活动引领工程。争取举办、承办在国家、省、市有影响力的健身活动和群众体育赛事。年内承办中华龙舟大赛、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以及苏浙沪全民健身大联动和常州市秧歌比赛,其中龙舟大赛和自行车赛要努力提高央视媒体的影响力。支持和鼓励高水平的健身队参加省和全国高级别的全民健身活动。
4.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把青少年作为群众体育工作的重点,认真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对部分学校开展特色运动项目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扶持。
5.完善全民健身服务平台工程。以建立和完善“科学宣教、健身指导、信息服务、体育社团、品牌活动、体质测试”六大健身服务平台为依托,建好、管好、用好全民健身设施,同时依托“10分钟体育健身圈”的纵深发展,通过举办各种社区间、家庭间健身、竞技一体的体育联谊、联赛活动,积极推进特色健身活动,不断提升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水平。
6.积极普及推广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广播操、健身秧歌、健身腰鼓、健身操(球)、太极拳(剑)、柔力球及5种健身气功,在机关中全面推广办公室保健操、第九套广播体操。
7.积极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工作。建立健全国民体质服务工作常态机制,组织开展区级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全年免费测试人数不少于6000人。
8.广泛开展健身知识普及工作。通过送健身知识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推广科学健身方法,普及科学健身知识,积极倡导科学健身理念,引导广大群众更加自觉地投入全民健身活动,养成终身体育、科学健身习惯,把健身知识、健身培训、健身表演送到群众身边。
9.切实做好体育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全民体育意识,及时报道全区各地开展全民健身的经验、做法和典型事迹,积极向江苏省全民健身信息网等各级媒体上报全民健身活动信息,形成有利于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舆论氛围,进一步掀起全民健身新高潮。建立群体工作数据库,加强与各镇(街道)有关全民健身的电子信息交流,进一步提高武进区体育信息网站的利用率和影响力。
(四)以评优创先工作为引领,培育典型,弘扬先进,促进群众体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1.评选2010-2013年度武进区全民活动优秀组织奖、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全民健身活动先进个人,并积极推荐有关单位、个人参加国家、省市级的评选。
2.创建并推荐评选区级、市级、省级优秀健身俱乐部。
3.做好各镇(街道)全民健身的年度考核评先工作。
4.对各镇(街道)的社会体育指导站进行星级评比,评选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
5.评选区“星级体育社团”、开展体育社团“三化五优”建设评比工作。
抄送:常州供电公司,区委各部委办,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人武部,区各人民团体。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1月2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