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卫生系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卫生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全区“拼搏两载,超越期待”的奋斗目标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团结拼搏,扎实工作,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卫生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
(一)卫生服务体系更加优化。武进二院撤销并入武进人民医院,武进人民医院南院正式启用,并设立国际医疗中心。武进人民医院通过省卫生厅的考核评审,成功升格为三级综合性医院。武进中医医院通过卫生部三级中医院复核评审,正式挂牌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和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夏墅卫生院迁建工程全面竣工,并成为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病医院。寨桥卫生院病房楼投入使用,郑陆镇卫生院门诊楼进入装饰阶段。雪堰、湟里卫生院创成江苏省示范乡镇卫生院。编制《2013-2015年武进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规划》,新改扩建村卫生室8家。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完成前期调研、规划方案制订、专家论证评审、资金预算、立项、招投标等工作程序后正式启动,进入试点引路阶段。
(二)基层卫生改革更加深入。全面实施第二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调整基本药物目录,抓好基本药物采购,规范基本药物日常管理,进一步降低群众基层就医药品负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行一般诊疗费制度,一般诊疗费全额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全年减少参保群众费用支出1400余万元。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实施区镇分级管理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建立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政府投入为主、区镇分级负担、多渠道筹措医疗卫生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建立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将基层医疗机构任务完成情况与经费补助挂钩,全面落实医务人员绩效工资管理。
(三)公共卫生保障更加有力。规范开展10大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启动60岁以下人群体检建档工作,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85万份。开展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武进中医医院和马杭、湟里、横林等4家单位建成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新发放预防接种证2.68万张,儿童一类疫苗接种率在95%以上。老年人保健覆盖13.24万人,儿童保健覆盖4.36万人,孕产妇保健覆盖1.39万人。组建216个健康管理团队,实行辖区分片责任包干,对慢性病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免费随访管理服务。管理高血压患者11.37万人、糖尿病患者2.5万人、重性精神病患者5635人。抓好手足口病、霍乱、狂犬病、麻疹、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控,有效处置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感等疫情82起。启动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开展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实地巡查1.34万人次。全面做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5400名农村孕产妇享受住院分娩直接减免补助,9390名孕前孕早期妇女免费服用叶酸,农村妇女“两癌”检查3.03万人。开展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阻断项目,共检查孕产妇1.18万人。免费婚检1.65万人,婚检率达95.5%。启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创成江苏省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区,美沙酮门诊被评为全国优秀门诊。
(四)卫生监督执法更加高效。加强餐饮业卫生监管,进一步推进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132家学校食堂和7家餐饮单位被授牌为食品卫生A级信誉度单位;开展工地食堂、鲜肉和肉制品等食品卫生专项整治6项;监督检查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8家。开展学校卫生专项检查,监督检查学校食堂198家。加强医疗市场监管,查处取缔非法行医场所360户次,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4人。开展蓝盾系列专项检查,确保美容、游泳、公共场所卫生安全。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复检,抓好“五小”行业长效管理,对2081家“五小”单位进行地毯式检查。开展“万人培训工程”,培训管理相对人2.4万人。圆满完成区两会、中高考、旅游节、经贸洽谈会等全区重大活动医疗卫生保障任务43项。
(五)城乡合作医疗更加完善。全区60.83万人参保,参保率继续保持100%。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均408元,最高补偿标准从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强化合作医疗业务管理,对各定点医疗机构核定人均门诊、住院费用指标,加强检查考核,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认真做好门诊和住院补偿即时结报,全年门诊共计补偿188.71万人次,补偿金额3173.34万元;住院补偿 5.6万人次,补偿金额2.07亿元;区镇两级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达76.06%,实际补偿比达52.6%,群众受益程度进一步提高。推进城乡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救治病种扩大到7类,年内,救助先心病患者2人次、耐多药肺结核患者2人次、宫颈癌乳腺癌患者352人次、终末期肾病患者3845人次、重性精神病患者289人次。
(六)医疗机构管理更加规范。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强化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每月定期进行环节质量、终末质量检查,防范医疗风险,确保质量安全。加强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在全区所有医疗机构开展铬超标药用胶囊和胶囊剂药品专项清理整治,全区医疗机构药品管理规范化达标率100%。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开展院感工作专项检查,成立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6家乡镇卫生院试点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区级医院创成常州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17个。强化护理人员业务培训,举办全区年轻护士素质培训班,与区总工会、区妇联、团区委联合举办全区青年护士操作技能竞赛。
(七)中医工作基础更加巩固。以接受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核评审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医专科建设,在乡镇卫生院全面打造中医集中诊疗区,为村卫生室添置中医诊疗设备,广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开展首批武进名中医评选活动,评选产生名中医6名。推进中医药文化惠民工程,举办“中医中药健康行”大型义诊活动7场。武进中医医院骨伤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十二五”中医重点临床专科培育单位,该院儿科被省中医药管理局列入“十二五”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横林人民医院中医科创成全区首家省级示范中医科。我区以高分顺利通过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核评审。
(八)人才科教成果更加丰硕。加大卫生人才的引进力度,共引进硕士研究生24名、紧缺专业毕业生16名,公开招录大中专毕业生162名,安置基层定向培养毕业生13名,招聘大学生村医47名。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卫技人员的培训力度。首批21名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完成为期三年的培训通过结业考试,新招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47名。组织34名乡镇医生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务实进修。组织6名基层医疗机构负责人参加全省院长培训班。安排外出进修45人次。全年科研立项28项,其中省级以上2项。获市、区科技进步奖15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30篇,其中SCI收录2篇。1人被评为武进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5人被评为区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
(九)爱卫工作成绩更加突出。坚持“督查细化、考评量化、措施强化”的原则,牵头抓好13个镇的环境长效管理综合考评,重新修订考核细则,加大检查与暗访频度,每季度召开点评会,有效促进农村环境面貌的进一步提升。推进卫生镇村创建,湟里镇创成国家卫生镇,洛阳镇通过国家卫生镇暗访复查,新创建省级卫生村11个,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月、健康教育宣传月、健康武进社区行等活动,全面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创建。认真做好控烟工作,30家学校通过区级无烟单位考核,2家机关单位创成常州市无烟单位。
(十)行风建设成效更加明显。组织各基层单位领导及重点岗位人员赴苏州监狱开展廉政警示教育,举办廉政大讲堂活动,不断增强行风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继续推进廉政文化进医院活动,努力营造浓郁的廉政文化氛围。武进三院创成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武进人民医院南院通过廉洁示范工程验收。积极参与三型机关创建、双政三零竞赛、问政面对面等活动,参加常州政风热线节目2期、武进政风热线节目7期。“三合一”平台公开高效运行,网上办件1.29万件。《武进卫生志》出版发行。礼嘉、奔牛、湟里等10家卫生院(医院)通过星级档案室测评。武进人民医院恽菊香被评为江苏省百名医德之星。在全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中,卫生系统位列第二名。局对30家医疗机构开展出院病人满意度问卷函调,群众综合满意度达95%,保持在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