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区卫生系统紧紧围绕全区“三个武进”建设的总体目标,以提升群众健康水平,服务全区发展大局为导向,积极实施医药卫生改革,努力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全面优化医疗卫生服务,卫生事业保持快速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1.卫生服务体系更加优化。武进中医院全力开展三级中医院创建,通过省中医药管理局的考核评审,成为全区首家三级医院。武进人民医院按照三级综合性医院标准加快建设与发展,全面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武进人民医院南院完成室内外装饰、市政绿化施工和设备安装调试,即将投入运营。在前一轮乡镇卫生院环境改造提升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乡镇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南夏墅卫生院迁建项目门诊楼和住院楼主体封顶,累计完成投资2500万元;寨桥卫生院病房楼主体竣工后加紧室内装修;漕桥卫生院实施整体改造装修;郑陆卫生院门诊楼开工建设;卜弋泰村分院完成土建工程;焦溪三河口分院加紧基础施工。横山桥卫生院创成江苏省示范乡镇卫生院,40个村卫生室创成常州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
2. 医疗服务能力有效增强。组织开展乡镇卫生院等级医院复评工作,横林等24家医院(卫生院)通过一级医院复评,横山桥、南夏墅、礼河等3家卫生院通过一级医院评审。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提升服务的效果。组织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工作,武进人民医院、武进中医医院和坂上卫生院先后接受了心内介入、神经内科、泌尿、骨科、眼科、口腔等相关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进一步强化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全面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认真梳理并合理调整抗菌药物品种,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全员培训,建立医嘱处方点评制度,实施抗菌药物使用动态监测和超范围预警制度,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大力实施青年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武进人民医院代表队获常州市年轻护士大赛团体一等奖。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武进人民医院肝胆十病区被评为常州市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区。认真做好中医中药工作,武进中医院积极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通过省级考核评估。淹城中医街新增仁德堂、英平、朱普生伤骨科等3家门诊部,中医特色门诊部增至18家,全年接待门诊10万人次,业务收入1100万元。推进医疗集团建设,年内,区级医院向乡镇卫生院转诊病人700余人次,开展远程会诊1650例,各专业学组举办学术活动40次,累计听课4103人次,有效发挥了区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的带动作用,提升了乡镇卫生院整体诊疗水平。
3. 基本药物制度稳步实施。在全区234家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基本药物网上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全年共采购基本药物1.8亿元。通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彻底改变了基层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运行机制,有效降低了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年内,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均次费用82元,同比下降28%;住院均次费用2480元,同比下降23.7%;门急诊总人次同比上升5.26%,住院总人次同比下降3.85%,呈现出“三降一升”的局面。全面实施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按“一人一院(中心)”的要求确定乡(科)级以上干部包干负责。完成镇卫生院人员核编,26家镇卫生院完成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人员实行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和《武进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实行双考核、双挂钩。
4. 城乡合作医疗不断完善。全区64.52万人参保,参保率继续保持100%。人均筹资标准328元,比上年提高56元,最高补偿限额由6万元提高到10万元。强化合作医疗业务管理,对各定点医疗机构核定人均住院费用指标,加强检查考核,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认真做好门诊和住院补偿即时结报,全年全区门诊共计补偿156.8万人次,补偿金额2138.4万元;住院补偿54528人次,补偿金额1.78亿元;区镇两级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达70.82%,实际补偿比达 53.38%,基金结余率0.5%,群众受益程度进一步提高。启动实施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救治工作,对全区14周岁以下先心病、白血病患儿实行省级定点救治,由合作医疗基金给予费用补偿。年内4名儿童享受这一惠民政策,共计补助10.5万元。
5. 公共卫生均等化向前推进。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组织领导,出台项目管理文件,召开项目推进会议,全面开展项目业务培训,强化项目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资金补助挂钩,切实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年内,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25元, 10大类41个服务项目全面开展。共完成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15.66万人,为重点人群建立统一规范的健康档案19.03万份,老年人体检建档率超过90%。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举办公众健康咨询活动275次,组织健康知识讲座622场。认真实施儿童扩大免疫规划,为30736名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全年接种一类疫苗12.67万针次,一类疫苗接种率在99.5%以上。加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儿童保健覆盖7814人,孕产妇保健覆盖1.3万人。加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规范化管理高血压患者83976人、糖尿病患者17874人、重性精神病患者6686人。抓好手足口病、麻疹、霍乱、病毒性肝炎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开展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实地巡查8813次。
认真做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3635名农村孕产妇获住院分娩补助145.4万元,住院分娩补助实现即时结报;3957名农村妇女免费服用叶酸,服用率100%;农村妇女“两癌”检查48630人,查出宫颈癌前病变145例,确诊宫颈癌13例、乳腺癌17例;孕产妇、婚检对象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30076人,免费婚检15997人。
6. 爱国卫生工作成绩突出。每季度对13个镇开展镇村环境长效综合管理大检查与实地暗访,定期召开点评会,督促整改提升,促进农村环境不断优化。推进卫生镇村创建,礼嘉镇通过国家卫生镇评估考核,横林镇通过国家卫生镇暗访复查,新创建省级卫生村23个。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月、健康教育宣传月、健康武进社区行等活动,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大力弘扬健康文化,倡导健康行为。认真做好控烟工作,全系统35家基层单位全部创成常州市无烟医疗卫生机构,3家区级机关创成常州市无烟单位。
7. 卫生监督执法严格高效。深入开展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组织奶制品、肉制品、葡萄酒白酒、火锅底料、水产品、食品添加剂和餐饮具集中消毒等专项整洁12项,确保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组织春季、秋季学校卫生专项检查,对205家学校的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和健康教育等进行指导与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取缔非法行医场所395户次,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4人。开展“万人培训工程”,举办行政管理相对人及从业人员卫生法律法规培训198期,培训人员3.6万名。全年共计实施卫生监督29542户次,行政处罚152起,完成区党代会、旅游节等全区重大活动医疗卫生保障任务30项。我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评估通过省级达标示范验收。
8. 科教人才工作成果丰硕。全年科研立项16项。获市区科技进步奖12项。获省、市新技术引进奖3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9篇,其中SCI收录2篇。武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被确认为常州市临床重点专科。抓好卫生人才的引进。共引进硕士研究生25名,目前全系统共有硕士153名、博士4名。招聘大中专毕业生83名,招聘大学生村医30名。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卫技人员的培训力度。安排外出进修73人次,外出学术活动209次,出国交流学习12人次。组织12名基层医疗机构负责人参加全省院长培训班。组织乡镇卫生院的102名护士长和护理骨干进行短期轮训。组织19名乡镇医生参加务实进修。新招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10名。92名医生通过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159名乡村医生完成为期三年的中专学历补偿教育。109名乡村医生取得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对935名医师进行定期考核。举办青年医师急救技能竞赛。武进人民医院成功承办江苏省医院管理协会县级年会,牵手法国汉斯大学附属医院成立中法医学合作中心。武进中医院创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9. 文明城市创建成效显著。大力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围绕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医疗服务3大类25项职责,切实抓好宣传动员和组织落实。局根据创建文明城市指标要求对全区各医疗机构服务环境、服务行为、仪容仪表、礼貌用语、投诉管理和医疗废弃物管理等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督查,有效促进了医疗单位窗口服务水平的提升。区卫生监督所采取现场巡回监督检查、发放宣传手册、组织法律法规培训等措施,对城区2083家“五小”行业进行全方位督查,确保整改达标,创建“五小”行业示范街3条、示范店85家。配合全区认真组织卫生服务进社区工作,积极参与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和“你我携手,文明同行”社区入户宣传等活动。我局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被评为常州市建设文明城市优秀服务窗口。
10. 卫生行业形象得到提升。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了一系列有影响有特色的为民办实事活动,受到群众和患者的广泛好评。大力开展和谐医院创建,继续开展百名专家送医到镇村和百名青年志愿者服务进社区活动,着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广泛开展廉政文化进医院、“双政三零”竞赛等活动,举办廉政书画比赛,强化廉政警示教育,自觉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认真参与武进政风热线节目,加强与群众的互动沟通。召开纪念第100个护士节庆祝大会,开展护理“双十佳”评选活动。组织“无偿献血周”活动,系统内 499名职工无偿献血11.21万毫升。疾控中心等10家医疗卫生单位创成星级档案室,进一步提升了单位文化内涵。常武太湖医院丁陈丽、武进人民医院杨明珠先后被评为常州市和武进区道德模范。局对31家医疗机构开展出院病人满意度问卷函调,群众综合满意度达94%,保持在较高水平。
2011年,全系统共完成门急诊446.2万人次、住院11.45万人,比上年分别增长8.13%和2.2%。全区传染病总发病率124.7/10万,比上年下降17.1%;无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率2.85‰、居民人均预期寿命76岁,衡量居民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持续改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卫生改革发展面临着相当繁重的任务和严峻的挑战,许多新的矛盾、新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和补偿水平虽较上年有一定提高,但相比宜兴、昆山等周边地区还有差距;基本药物制度虽已全面实施,但科学合理的补偿、运行机制仍未完全建立,药物品种太少难以满足病人的需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虽已全面开展,但服务的内涵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乡镇医院基础设施、基本装备虽已得到改善,但基层卫技人员整体服务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卫生政风行风虽有明显好转,但违法违纪和服务不规范、不文明、责任心不强的行为仍有发生。所有这些问题我们都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