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奋力拼搏
努力开创绿色建筑产业新局面
2011年10月2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在武进设立全国首个“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住建部仇保兴副部长和江苏省何权副省长亲临武进授牌,从此华夏大地吹响了“绿色建筑看武进”的嘹亮号角,阳湖大地上点燃了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产业的星星之火。
在区委区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关心下,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自6月15日正式揭牌以来,紧紧围绕“拼搏两载,超越期待”总要求,按照区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创新创优打造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的目标,科学制定招商政策,全力加快建设步伐,大胆创新机制体制,各项工作开局良好,为明年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2012年主要工作
(一)、组建机构 建章立制
2012年3月,常州市政府批复同意成立常州市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今年4月28日,区委又从区相关部门抽调人员配强了领导班子。管委会下属事业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绿色建筑产业科技服务中心和国有公司江苏武进绿色建筑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相继成立,人员基本到位。管委会从狠抓内部管理着手,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成立了党支部、工会等党团组织,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搭建平台 夯实基础
示范区成立后,积极争取部省支持,在住建部和省住建厅的支持下,专门在示范区设立了部省共建绿色建筑产业推进办公室,抽调四名工作人员常驻办公,从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方面全力扶持示范区建设,并明确了对进区企业在产品检测、论证推广等方面的支持。今年,管委会还分别于六月十五日和十二月八日配合常州市人民政府和武进区人民政府承办了全国建筑节能大会和第九届中外绿色人居论坛的会务工作,为宣传武进、扩大示范区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科学规划 引导建设
示范区位于西太湖东岸,总用地15.6平方公里,常泰高速、沿江高速和高架路南延伸段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为了科学引导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示范区成立后编制完成了三项规划。一是委托住建部科技促进发展中心编制了示范区产业规划。明确了绿色建筑产业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大类。上游为绿色建筑科技与服务业;中游为绿色建筑制造业和建造业,涵盖绿色建材、节能环保设备和建筑工业化三类产业;下游为建筑运行管理、建筑环境管理、智能建筑、建筑信息化以及与绿色建筑相关的商贸服务业和会展金融业等配套服务业。二是委托省规划设计院编制了示范区空间规划,明确了打造二区二中心的发展定位。二区即国际绿色建筑产业集聚区、国家生态城区先行示范区,二中心即国际绿色建筑展示交流中心、国家绿色建筑技术集成中心。按照总体定位,示范区内将建设二区四园。二区是绿色建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绿色居住示范区;四园是绿色建材产业园、绿色节能环保设备产业园、绿色建筑工业化产业园和绿色建筑国际交流产业园。三是完成了示范区产业园区的规划。示范区产业园区约4300亩,按照绿色建材、节能环保设备和建筑工业化三类产业,全力打造体现生态、示范、共享、和谐的生态产业园。
(四)、招商引智 项目强区
1、抓科研 促集成
按照产业规划,示范区的建设首先要抓科技研发机构的引进和集成。通过二至三年的努力,要建成国内在绿色建筑科技研发、检测认证、设计培训等方面机构最全、人才最多、集成度最高的区域。今年将引进10家以上科技研发机构,并建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华东基地、冬冷夏热地区绿色建筑研究院、东南大学—常州绿色住宅研发中心、中国建筑设计咨询公司华东分公司等机构。今年,示范区将开工建设10万平方的科创园项目,为各类科研机构入驻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抓招商 促开工
按照“三产带二产、二产促三产”的工作思路,今年,快速启动绿色建筑会展交易中心建设,招商地产将在示范区投资80亿元建设1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全景展示体验馆和绿色低碳智慧社区,该项目于11月份开工建设。
同时,示范区还与北京太空板业签署协议,在示范区建设住宅产业化基地,一期1.6万平方米厂房11月份开工,明年6月投产。
今年示范区还将投资5亿元开工建设产业园区道路绿化和基础设施,确保入园企业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
3、抓合作 促交流
示范区成立以来,始终把加强国际合作作为提升示范区技术水平和招商引资的重要抓手。今年分别与德国能源署签署了中德绿色建筑产业园合作框架协议,与世界最大的建材企业巴斯夫签署了合作意向书,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为下一步把示范区打造成绿色建筑国际交流新平台奠定了基础。
回顾半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感受到示范区取得的每一点成绩离不开区委区政府的关心,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今年是示范区的起步之年,虽然开展了一些工作,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招商引智方面还缺乏系统性,体制创新上还有待加强,内部管理上还需进一步优化,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以改进。
二、明年工作打算
2013年是示范区建设的关键之年,也是各项工作全面铺开之年。示范区将按照“特色发展、先行先试、双轮驱动、引领辐射”的发展思路,坚持“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形成集聚示范、八年打造千亿产业”的目标,努力做到五个“更”。
(一)、在发展思路上站得更高
示范区的发展需要牢牢把握住建部授予的全国首家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的契机,和我国加快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部省两级全力支持示范区建设的各项政策,紧盯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目标,认真做好产业集聚、示范引领二篇文章,加快制定示范区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二)、在构建平台上看得更远
当前,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住建部等部门相继出台了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相关意见。为了更好地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明年,示范区将充分利用好把绿色建筑产业列入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有利条件,争取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同时积极构建三大平台。一是争取科技部的特色产业集群区;二是争创国家发改委的新能源利用产业示范园区;三是争创国家财政局、国家住建部的国家生态城区,为入区的各类科研机构和各类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三)、招商引智上力度更大
明年,示范区将围绕集聚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带动产业发展的科研机构,引进一批大型央企、民企、外企,开工一批低碳绿色智慧社区的目标,排出全年计划,全年力争引进科研机构二十家,建成投运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绿色建筑检测中心,引进制造业央企3-5家、民企5-10家,项目总投资超20亿。
(四)、在项目建设上速度更快
2013年,示范区将狠抓项目的开工建设。一是引进园区的各类制造业企业项目全面开工,开工企业不少于10家;二是园区基础设施全面开工建设,园区三条主要道路建成投用,总投资不少于10亿元,建设安置房不少于20万平方米;三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迈出新步伐,完成既有建筑改造不少于5万平方米;四是开工建设低碳绿色智慧社区不少于20万平方米。
(五)、在体制创新上办法更多。
体制创新是示范区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明年管委会将探索三方面的体制创新。一是引进有雄厚经济实力、有专业招商团队的大型开发区运行商,加快产业园区的启动建设;二是创新投融资体制,对一些前景好、投入产业比高的制造业企业,管委会国有公司入股,为示范区快速发展增加造血功能;三是配合区委区政府制定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让绿色建筑深入人心,使绿色建筑产业在武进大地生根发芽。
示范区承载着住建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重托,蕴含着常州经济转型升级的希望,肩负着推进低碳武进建设的使命,党工委、管委会将团结单位广大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奋力拼搏,以敢于超越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坚持不懈的决心,全力打造智慧绿谷,努力开创武进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