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武进经济开发区2011年度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34309/2011-00074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西太湖科技产业园  
产生日期: 2011-12-20 发布日期: 2012-01-09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工作总结

相关阅读:

武进经济开发区2011年度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按照滨湖新城的新定位,狠抓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拆迁安置等重点工作,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向城市新区转型、传统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农民向市民转型,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2011年经发区将完成业务总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25.7%;地区生产总值(GDP)30亿元,同比增长22.4%;工业总产值 120亿元,同比增长37.1%,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96.6亿元;工业销售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31.4%,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93亿元;高新技术产值62.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64.5%;固定资产投资40.5亿元,同比增长30.7%;其中,工业投入35亿元,同比增长35.56%;基础设施投入5.5亿元,同比增长25%;工商注册外资2.5亿美元,同比增长46.2%;实际到帐外资1.5亿美元,同比增长83.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75%。

回顾2011年的工作,主要在以下七个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一)规划定位更加明确,发展思路更为清晰。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经发区的定位更加明确,发展思路更加清晰。那就是按照滨湖新城的定位,积极发展新经济,高点建设新城市,大力倡导新生活,深入推进“三个转型”,坚持走“创新、集聚、绿色”的特色发展之路。为此,我们认真研究制定了《“十二五”规划》,明确了“五个一”指标和2011年具体目标。同时,按照“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抢抓时间聘请有关设计单位编制了经发区空间总体发展规划、战略发展规划等上位规划,目前这些规划都已编制、优化完成,正在加紧实施。功能新材料产业园、智慧园、医疗产业园、北部综合片区城市设计、河头现代物流园等重点板块规划方案也已基本成型,部分已经组织实施。

(二)招商引资扎实推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截至11月底,累计签约项目28个,分别集中在新材料、装备制造、健康产业、物流产业等领域,其中新签约世界500强项目4个,总投资10亿内资项目5个,新增双创团队5家(武进3个A类项目全部落户经发区),新增注册型企业40家。依靠项目增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果。一是新材料产业门类更加丰富。在现有高分子改性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产业的基础上,今年通过引进思必得电工材料、东瑞磁材、立鼎锂电池隔膜材料隔膜池城、地标建筑材料、第六元素、昆兰新能源材料、碳元科技、鹰游碳纤维等项目,初步形成了磁性材料、低碳环保材料、石墨烯材料等新兴子产业,新材料细分领域进一步得到拓展。二是智慧经济全面启动。上海易方科技常州呼叫中心、中盈高科数字圆梦圆、全国最大的屋顶发电站项目——中广核正普太阳能和普尼太阳岛、天华新能源、以色列科技孵化园、后天动漫、锦上天文化发展等2.5产业项目陆续入驻西太湖国际智慧园。特别是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强劲,江苏蓝火翼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一期200多人已经入驻,今年产值预计3亿元,未来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三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迅速。常州市药监局和武进区人民政府共建西太湖国际医疗产业园协议已经签署,市、区两级药监局驻西太湖国际医疗产业园联合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常州国际医疗器械城、亚邦生命科技园均已开工建设,丰田通商、匡亚生物、朗脉科技、滕氏灭菌、JRS医用纤维、兴百氏氧舱、礼乐康复医疗项目签约入驻,另外还有医用照明、康浦CT、华森医疗、亨杰医疗、永华医械等一批项目在谈。四是现代服务业项目集聚加快。爱国者数码南方运营中心、上海数据港、星亚物流、绿地集团、营特地产等生产生活性现代服务业项目积极进驻,城市氛围初步形成。

(三)有效投入力度加大,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一是项目推进速度明显加快。在继续推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领导挂钩制度的基础上,创新项目经理制,实施重点项目分类管理和跟踪,全年服务项目58个,解决问题100余个,取得了良好效果。新开工用地项目8个,分别是:亚邦、通力佳元、胜威、立鼎、锦欣达、南方驱动、富丽康、威世特,医械城、优博、立鼎、天常玻纤二期4个项目也即将开工;竣工项目8个,分别是久泰农机、天常玻纤一期、艾克司低温设备、晶雪冷冻、筑水农机、中钢精材、亚达铜业、逸腾远东。二是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全年完成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1.5亿,新申报企业技术平台1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企业技术中心3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9家(7家已公示);获批高新技术产品29项;组织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67项,其中市级以上46项,为历年来最高;截至9月底,申报专利291项,授权91项,其中申报发明专利71项,授权4项。同时,还与常州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科院、西南交大、成都有机所等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了科技全面合作协议。三是企业上市取得新进展。培育8家上市后备企业,分别是:海鸥冷却塔、天常玻纤、腾龙汽配、晶雪冷冻、天华新能源、南方卫材、蓝火翼通信和昆兰新能源,大部分已进入辅导期,正在准备材料上报证监会;常州中钢精密锻材通过收购的方式,间接成为上市企业。

(四)板块建设快速推进,平台载体日益完善。今年,经发区以西太湖生态休闲区为龙头,狠抓功能新材料产业园、西太湖国际智慧园、西太湖医疗产业园、河头现代物流园等7大板块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西太湖国际智慧园累计已建成创新载体7.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人才公寓7万平方米,另有21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7万平方米的智慧大楼、10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二期正在规划建设当中,智慧园核心区2295亩范围形态已经初步形成。目前,已累计入驻企业103家,创新创业团队12个。“2011年常州市科技创业平台计划项目”、省科技厅“十二五”重大科技平台等6个资金项目及“2011年省中小企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孵化器”等品牌也在加紧申报中。西太湖国际智慧园科技创业龙头地位进一步彰显。

功能新材料产业园今年完成投资11.56亿元,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新引进企业11家,累计已有企业39家。“江苏武进功能新材料产业集群”已获省经信委认定,常州聚合物改性与应用技术研究院等公共技术平台作用进一步发挥,与常州科教城佰腾网合作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快,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及常州市石墨烯科技产业园成立,功能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承载功能进一步提升。

西太湖国际医疗产业园已集聚企业15家,在市、区药监局的协助下,成功引入国家级骨科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国家级康复器材检验检测中心等各类医疗器械产业政策性、功能性平台。常州国际医械城30万平方米医械会展中心和14万平方米的医疗公共孵化平台已经开工建设。随着这些项目和平台的落户建成,产业园将逐步成为集研发孵化、生产制造、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医疗产业园区。

以色列科技园(新兴产业园),被列入常州市两个以色列科技园区之一,已有2家以色列企业在科技园实现了直接投资(乐康瑞德、滕氏医疗器械),7家企业与科技园签订了入驻孵化器的协议(PTL、Heycafe、Afikim、Knollan、Medical、Illumination、Lytron)。

此外,河头现代物流园区的道路及配套工程、星亚物流3万平方米仓储物流中心已经启动建设。半陶园休闲农庄等其他板块也已明确实施主体,正在加紧推进当中。

(五)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发展空间实现拓展。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新开工建设长帆路、锦丰路、锦华路、锦程路、长顺路、长汀路、长塘路和腾龙路8条市政道路及综合管线,总计16.2公里;完成禾香路、稻香路、祥云路等3条道路的“白改黑”工程;建设菱香路、禾香路、长帆路、丰泽河、场北河、孟津河等区域的景观工程,新增绿化面积60万平方米。二是城市综合配套功能更加完善。以做强城市功能,做活城市经济为目标,南部中心区沧海街拆迁及凤苑北路、腾龙路、孟津河航道、禾香东路等道路、河道改造积极推进,“退二进三”步伐加快,常减总厂由江苏新瑞戴维布朗齿轮系统有限公司收购重组后加快搬迁到高新区。以“四方桥”为中心,西太湖大道和延政路为轴线的滨湖新城核心商圈、城市综合体正加紧规划中。0.74万平方米的高球会所、公交自行车租赁系统已经建成投用;湖滨壹号二期2.4万平方米别墅、湖滨御景11万平方米公寓楼、1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3万平方米的津通风情街以及1万平方米的滆湖幼儿园正在加紧建设中;北部拓展区蠡河新苑23万平方米安置房、长汀新农村7.3万平方米幸福楼以及2.56万平方米综合市场进展迅速,部分已经竣工投用。三是生态创建步伐加快。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创建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各项具体工作正在加紧落实,目前规划已经通过省级评审,争取明年上半年通过国家级评审并取得武进区创建批复。四是拆迁安置力度加大。全年分配安置房2200余套,完成拆迁面积44.7万平方米,清理青苗2500余亩,其中完成长汀、礼河、塘门等地块拆迁村民小组31个,拆迁民房1061户,拆迁面积35.1万平方米,立鼎等项目建设、扫尾清障等拆迁9.6万平方米。实施塔下村等地块腾田腾塘1250.43亩。五是中波塔搬迁进度加快。长期制约经发区中心区约2平方公里空间发展的省广电局中波发射塔搬迁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谈判和选址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明年有望迁建成功。

(六)惠民利民力度加大,统筹发展彰显和谐。一是社会管理体制逐步理顺。高度重视社区队伍建设,平稳有序地完成了聚新家园社区、湖滨社区选举工作,成立了西湖家园居委会、蠡河新苑安置区工作领导小组等社区管理机构,社区还分别成立了工会、团委、妇联、老龄协会、关工委、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等群团组织。强化“小社区、大服务”的社区管理模式,制定物业公司考核办法、社区财务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并出台了村、社区工作考核意见,加强对村、社区等基层组织班子考核,使社区管理水平上到新的台阶。二是“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有序推进。成立常州蠡河置业有限公司进行资本运营,投资建造和购置民营工业园、标准化厂房、新市民公寓、商铺、市场、服务业等设施,使资产不断增值。西湖街道综合市场已经开工,民营工业园、滆湖幼儿园、礼河实验学校扩建等重点项目已经完成施工图设计,正加紧启动建设;完成1200平方米文体活动中心;完成拆迁区域6000余亩土地流转工作,西湖农业发展公司班子已搭建。三是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富民合作社第一次股东分红近260万元,新入社房屋125套,折合股金2000万元。向1300余名“事转企”职工发放1604万元住房补贴。净增社保883人,礼河、塘门、长汀、河头等相关村51个村民小组的5000余名失地农民保险已办理,发放被征地农民保障补贴1044.4万元、各项涉农补贴500万元、汽摩和家电下乡补贴53.54万元。组织发放各类救济、补助135.5万元。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平台作用,组织技能培训,帮助400多失地农民找到就业岗位。四是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依托新成立的聚新社区法律咨询服务站,协助社区对民间纠纷进行调解和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西湖街道调委会今年排查纠纷20次,调处矛盾纠纷59件,调处率100%。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0件,已答复、协调解决30件。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培训和检查工作,全年未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开展各类专项执法检查,取缔豆制品等非法作坊5家,黑诊所2家。安全生产长效管理和城市环卫综合管理常抓不懈,成效显著。

   (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队伍素质不断提升。按照“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机关建设要求,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全面推进。一是班子队伍建设得到加强。领导班子新增2名党工委副书记、1名党工委委员和2名管委会副主任,其中1名党工委副书记为省科技挂职干部。在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倡导“真心、齐心、尽心、开心”,共事议事和谐氛围浓厚。二是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及时召开党建工作会议,赴无锡丁山监狱实地开展廉政风险教育,以案明法、以案明纪,营造了浓厚的崇廉尚廉氛围。同时,抓住资金使用、行政审批、政府采购、干部提拔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有效落实预防腐败各项工作。三是中层干部竞聘上岗顺利进行。积极开展机关(直属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竞聘上岗、机关服务创新等活动,最终经发区管委会15名优秀同志通过演讲答辩、组织考察等竞聘程序走上中层副职领导岗位,西湖街办4名同志也通过竞聘走上了新的岗位,进一步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真正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四是干部能力素质得到提升。精心组织新员工入职培训、公文写作培训、“西太湖”讲坛、浙江大学—武进经发区机关干部培训班等各类开放式培训和专题讲座,进一步丰富了机关干部知识,拓展了视野,为培育经发区特色组织文化,打造“三型机关”奠定了基础。五是群团活动广泛开展。充分发挥工青妇团联系群众密切的优势,积极组织开展了单亲贫困母亲救助、为病危学子捐款、“三八”妇女结对帮扶、“六一”春晖爱心计划、拔河比赛、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党在我心中”歌咏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艺汇演等,团队凝聚力得到加强、干群关系更加紧密、和谐氛围更加浓厚。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