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工作总结和2012年度工作计划
常州市武进区水利局
今年以来,区水利局紧紧围绕常州市水利局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坚持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水问题为重点,积极实践可持续发展水利(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水利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水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供水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水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加强,水利工作呈现出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良好态势,有力地保障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全区水利(务)建设计划投资7.69亿元(不含经发区防洪大包围工程)。全年累计完成投资8.6亿元,约占全年计划的112%。其中,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46亿元;供水工程4.6亿元;污水处理工程1.54亿元。区级重点水利(务)工程和2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圆满完成。
一、今年以来全区水利(务)工作回顾
(一)防汛抗旱工作科学调度。今年,全区经历了旱涝急转局面,局部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灾情和险情,防汛抗旱形势一度十分严峻。今年汛情较往年呈现出以下不同特点:一是出现旱涝急转。1-3月份全区平均降雨量为76.9mm,较常年同期偏少近六成,创出历史新低,嘉泽、湟里、邹区、横林等镇发生干旱现象。但随着6月9日第一次强降雨的来临,全区出现旱涝急转局面。二是梅雨期长、雨量大。今年梅雨期共37天,较常武地区平均梅期21天多15天,梅雨量达457.7mm,是常武地区历年平均梅雨量的2倍。三是强降雨频繁、雨势集中。今年汛期共经历了6次过程性强降雨,平均雨量达70mm以上,降雨总天数为57天,比去年多27天,汛期总降雨量为1107.6 mm,是常武地区汛期历年平均降雨量的1.68倍,超过常武地区年平均降雨量50 mm左右。四是防汛形势严峻、险情较多。今年汛期全区主要河道超警戒水位天数平均为37天,比去年多11天,为有效缓解上游洪水下泄压力,我们根据上级指令5次开启雅浦港和武进港两闸泄洪。强降雨期间,共接到各类报险电话125起,中心城区道路出现22处严重积水,洛阳、嘉泽、郑陆等镇出现内涝,遥观、礼嘉局部地区出现险情。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区防指的统一指挥下,我们科学安排,合理调度,首先对中心城区水位进行预降,遇强降雨时,指令城区防洪工程管理处开足机泵对战斗河、半夜浜等主要河道全力排涝,确保中心城区安全;同时,组织抢修队伍对道路积水进行疏通排水,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在遥观、礼嘉出现险情时,各级领导亲临一线,靠前指挥,有效组织抢险,及时消除险情,确保全区未发生大的险情和灾情。
(二)重点水利工程扎实推进。
传统水利工程:一是2010年度重点县项目工程。项目分布在雪堰、前黄、礼嘉、洛阳、邹区和横林6个镇,共完成投资6300万元。新建、改建排涝站11座、圩堤加固10km、电灌站54座,新、拆建节制闸5座,砌筑各类节水渠道196km、石驳岸4.68km。所有项目均在汛前投入运行,发挥了重要工程效应。二是农村河道清淤工程。该工程是区政府2011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累计完成投资2853.8万元。共疏浚乡级河道31条、长度110公里、清淤土方160.4万立方米;疏浚整治106个行政村96条村级河道及423处村庄河塘,清淤土方210.4万方。三是雅浦港综合整治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860万元,完成干河护岸6.49km,干河清淤3.69公里,支浜清淤9.07公里。水下部分工程在6月份即竣工投运,在今年汛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圩堤达标试点工程。今年是该项目首批试点,共在郑陆、遥观、前黄、洛阳、礼嘉、横林6个乡镇,建设圩堤长度17.1km,土方47.8万方,完成投资1400万元。五是城区防洪完善工程。主要是指半夜浜、战斗河疏通整治工程,总投资2600万元,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0%,已清淤土方1.5万方,土方开挖10万方,驳岸砌筑600米、花园街桥梁主干道已完成通车、两侧铺道正在施工,整个工程预计年内完工。
供水工程:一是武进水厂建设。项目总投资4.8亿元,2011年5月正式并网投入运行,出厂水质达到国家最新出台的生活饮水106项指标,为百万武进人民安全饮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是农村自来水一体化工程。该工程被列入区政府2011年度为民办实事工程,同时也是依托民生基础建设“幸福武进”的内容之一。全年计划投资2.28亿元,完成6万户目标改造任务。截至目前,共改水用户70680户,累计投资2.69亿元,已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三是供水管网工程。已铺设管道80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四是滆湖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由于受规划红线、退耕还湖区域调整等客观因素制约,项目选址需重新审批,因此,耽误了取水头部建设时间。目前规划选址、土地预审、环评、节能等前期工作已完成。配套管线工程已铺设DN1800mm原水输水管道9公里、DN1400mm管道1公里,累计完成投资8100万元。
污水处理工程:一是雪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工程总投资2530万元,建设南宅2000吨/日、周桥500吨/日2座污水处理设施;太滆2500吨/日污水泵站1座,新建南宅、周桥、漕桥、潘家、太滆污水主管网10公里。5月份,辅房、地坪、围墙、绿化等配套工程相继完工,设备安装全部结束,并正式投入运行。二是污水管网建设。全年铺设污水管网71.5公里,累计完成投资9500万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三是清水工程。该工程是2011年常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武进共有15条河道列入整治规划,工程总投资1.132亿元。我局具体负责中心城区6条河道综合整治任务。共完成投资约3000万元,共铺设污水管网3.3公里、清淤河道8.1公里、驳岸1.1公里;建设污水提升泵站3座、STCC净化池2座,5条河道主体工程(半夜浜除外)全部结束,正进行扫尾和设备安装调试,整个工程年内可全面竣工。
(三)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完善。一是乡镇水利规划编制工作。13个镇(除湖塘外)的水利规划已全部通过评审,待进一步修改完善后,统一报区政府审批。经批准后,各镇水利规划将作为涉水事务管理的的重要依据。二是乡镇污水规划编制工作。横山桥、礼嘉、遥观、嘉泽、郑陆、经发区片(含西太湖)、邹区污水规划修编工作已分别通过评审,并组织所在镇政府报批,洛阳、横林、奔牛3镇污水规划修编将根据镇区总体规划情况组织编制、评审及报批,太湖旅游度假区污水规划修编由管委会自行委托,有望在年内完成评审。三是污水处理厂委托运行招标情况。在委托运行合同终止后,继续采取市场竞争机制择优选择运营商,6月份,完成了城区、武南、邹区、漕桥污水厂委托运行二次招标工作,深圳大通水务有限公司成为第一中标人,在报请区政府同意后,现已完成后续谈判和签约工作,新的委托运营合同已正式履行。
(四)水资源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一是水行政执法工作。截至目前,共立案查处水事违法案件11起,结案11起,结案率100%。罚款11.5万元,补缴水资源费49.5万元。累计封填深井19眼,浅井8眼,对7家非法取用地下水企业进行了严肃查处。二是涉水行政审批。共受理涉水行政许可33件,办结33件,审批办结时间由原来的15天缩短为平均10天。三是节水型社会创建工作。在9月23日,我区“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创建工作高票通过省级验收,武进获得了“江苏省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同时,已完成武进不锈钢管、常州佳尔科药业、中天钢铁第六轧钢厂3家企业水平测试工作,并正在申报湖塘金鸡社区、南夏墅南河社区2家节水型社区和横山桥前巷、雪堰莘村2家节水型灌区的创建工作。四是水利工程及河湖管理工作。汛前做好699座灌溉站、43座结合站的维护养护工作,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无事故。继续完善河道长效管护考核机制,每季度开展河道长效管护检查考核工作,已编制长效管护简报3期,共安装305块河道管护牌、8块湖泊宣传牌,与沿湖7个乡镇签订协议,落实54个界桩,49.1公里岸线管理工作,全区河道环境面貌进一步提升。11月17日,太湖堤闸高标准通过省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考核验收。我局与区财政局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镇(街道)机电排灌设施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了机电排灌设施长效管理考核办法,为促进全区机电排灌设施规范管理提供了坚实基础 。
(五)水普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至6月底,清查登记工作圆满完成,共登记各类清查对象197654个(规模以下井190444个,其它7210个),确定普查对象192468个(规模以下井190444个,其它2024个),建立用水台账 420 份。8月份,全面转入普查数据获取工作阶段,已完成空间数据采集1175个、普查对象底图标载546个、完成水土保持野外调查单元4个,共下发普查表3280份,圆满完成了各项阶段性任务。同时,武进水普办在工作方法和台账档案管理方面的创新举措,获得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六)、文明城市创建倾注全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局按照区指挥部统一部署,认真履行分配任务,在进社区宣传活动中,共对2420户居民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及礼品2440份;先后组织4次“文明交通劝导活动,切实履行交通劝导职责;为配合迎检活动,城区防洪管理处对大通河、湖塘河、长沟河、里底河等主要河道进行生态调水,合理控制水位,各泵站累计开机422台时,引调水530.1万方,有效确保了中心城区河道水质稳定;创建期间,我们还安排了4个工作小组,对中心城区雨污水井盖、上水窨井盖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共更换各类雨污水井盖95套,更换上水窨井盖245只,同时,对中心城区1932只消防栓上漆,新设消防栓250只,修理破损消防栓1463只,为保证城市环境整洁美观出了一份力量。在文明城市创建国家测评和省级测评中,我局全面认真履行好自身职责,为常州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作出了应尽努力。
在水利事业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全区经济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水利(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同时水利相对滞后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水利投入上,资金缺口依然很大,特别与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及水利现代化建设要求相差甚远。同时,个别乡镇重视不够,逐年减少对水利的投入,造成镇与镇之间投入不平衡。水利建设上,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于新农村建设步伐,农田引排灌溉能力基本能满足农业生产要求,但与节水型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景观农业发展要求存在差距,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存在差距;水利管理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长期缺乏合理规范的管理措施,保养不到位、运行不正常现象时有发生,工程效应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多年的建设成果将毁于一旦。因此,建立和健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2012年水利(务)工作打算
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全区“十二五”发展总体规划和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坚持科学治水、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更加注重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统筹,更加注重大中小工程配套,更加注重城乡水利(务)协调,更加注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加强水利建设、强化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不断提高全区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保护和服务民生能力,切实增强水利(务)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主要目标:根据“十二五”水利(务)发展规划和江苏省水利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总体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现代水利发展这个中心,经过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编制了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全区水利(务)建设规划。2012年,全区水利(务)计划投资8.19亿元,其中,传统农水工程2.87亿元(重点县7385万元、非重点县2.13亿元),供水工程2.9亿万,污水工程2.42亿元。重点实施好“526”工程。
“5”——“五大农水工程”:
一是2011年度重点县工程。工程概算投资7385万元,主要涉及奔牛、嘉泽、湟里、湖塘、遥观、洛阳6镇。共需新(翻)建电灌站32座、排涝站14座、节制闸3座、溢流坝1座;新建节水渠道130公里、田间配套建筑物9513座。二是圩堤达标加固工程。针对全区大部分圩堤年久失修,堤身下降,防洪标准偏低的现状。在今年试点建设的基础上,2012年将全面展开圩堤达标加固工程,项目分布在洛阳、遥观、横林、郑陆等镇,共需加高加固圩堤30公里,投资2500万元。三是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按照《常州市武进区2011-2012年农村河道疏浚整治规划》目标任务,2012年将疏浚河道45条,土方122万方;疏浚整治村庄河塘272处,土方83万方,总投资2900万元。四是电灌站标准化改造工程。集中3-4年时间,实施全区电灌站标准化改造及骨干渠系配套工程,2012年,计划投资700万元,完成35座电灌站标准化改造任务。五是其它小农水工程。计划新(翻)建52座排涝站、衬砌防渗渠136.6公里、圩堤护坡护岸21处、建设防洪闸13个。概算投资1.97亿元(含电灌站标准化改造工程)。
“2”——“二大供水工程”:
一是农村自来水一体化改造工程。2012年是农改水工程三年计划的最后一年,计划投资1.14亿元,完成3万户改造任务,全力实现城乡自来水终端化管理,为农村自来水一体化工程画上圆满句号。二是滆湖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一期规模为50万吨/日,工程总投资2.56亿元。今年年末,该项目管网配套工程可基本结束。2012年,将重点实施取水头部建设,计划投资1亿元,年内完成总工程量的50%,即土建工程可基本完工。
“6”——六大污水工程:
一是武南污水厂二期工程。武南污水处理厂现状4万吨/日,实际进水已达3.2万吨/日,随着城区调度工程的开展,武南污水处理厂未来面临的进水压力更大。2012年,启动武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扩建规模6万吨/日,工程估算总投资2亿元,力争年内完成部分构筑物底板浇筑和相关设备订购工作,全年预计投资6000万元。整个工程到2013年完工。二是经发区污水处理一期工程。根据《武进污水规划修编》,计划在经发区长虹西路南侧、武宜运河西侧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总规模9万吨/日,一期规模4.5万吨/日,估算投资1.2亿元。其中,2012年将投资1000万元,完成项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三是污水主管网建设。计划投资9000万元,铺设污水主管网60公里。四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二期工程。计划铺设DN400-DN800污水管6公里,5000吨泵站1座,工程投资约120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2011年春节前基本完工,2012年完成设备安装。五是2012年度黑臭河道整治工程。根据常州“找差团”反应以及其它途径反应强烈的河道进行集中整治。计划在全区范围内对5-10条黑臭河道进行综合整治,预计投资5000万元。六是老小区雨污分流工程。针对部分老小区、重点学校雨污水分流的现状,计划对阳湖世纪苑、永安花园、湾里小区、邱墅小区进行雨污分流或截流改造,预计投资2000万元。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局成立重点工程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由局长任领导小组组长,相关分管副局长和职能科室负责人为组员。抽调人员相应成立工程工作小组,专职负责工程实施,并建立严格的目标管理和考核制度。
二是广开渠道,多方筹资。为保证资金及时到位,我们一方面将多方联系,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多支持;另一方面加大融资力度,利用三大融资平台,适度银行贷款,做到建设资金及时到位,保证工程实施。
三是规范施工,确保质量。严格执行基建程序,工程全面实施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财务审计制及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引进和创新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确保工程全面建成优质工程和廉政工程,建成领导放心和人民满意工程。
四是探索机制,突破难点。在加大水利(务)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长效管护机制,突出解决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供排水行业安全运营和污水收集系统网格式管理等问题,不断探索新的运作和管理机制,确保全区涉水事务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