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文件
武住建发〔2012〕60号
关于印发《武进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达标体系涉建指标达标行动计划》的通知
局各有关科室和单位:
按照我区2014年率先基本实现代化达标工作分工,为切实履行好相关工作职责,进一步落实相关指标的监测统计工作,经研究,特制订《武进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达标体系涉建指标达标行动计划》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三日
主题词:涉建 达标 通知
常州市武进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 2012年6月14日印发
武进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达标体系涉建指标达标行动计划
按照全区率先基本实现代化指标体系达标行动计划分工,由我局扎口负责落实的现代化指标共有四项:“城镇家庭住房成套比例”、“农村家庭住房成套比例”、“城镇保障性住房供给率”和“城镇绿化覆盖率”四项,由我局和区委农工办共同负责的指标有一项:“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为圆满完成各项涉建指标的达标和监测工作,现就有关工作计划如下:
一、达标计划目标
5项指标我区按2014年时间节点全面完成省标,对已达标项目力争做成我区优势指标。
(一)城镇家庭住房成套比例:省标为2015年达96%,我区力争2014年达到99%以上;
(二)农村家庭住房成套比例:省标为2015年达80%,我区力争2014年达到98%以上;
(三)城镇保障性住房供给率:省标为2015年达98%,我区确保2014年达到98%,力争2015年达到市标99%;
(四)城镇绿化覆盖率:省标为2015年达40%,我区确保2014年达到41.4%以上,力争2015年达到市标41.8%;
(五)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省标为2015年达100%,我区确保2013年提前达到100%。
二、达标行动措施
(一)以加快实施城镇绿化项目建设和提升为抓手,进一步提增城镇绿化覆盖率。今后三年中,我局将围绕花园街北延工程和迎花博城乡环境提升工程两大全区重点工作,一是加大中心城区绿地建设和绿化景观提升,结合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地块开发逐年有计划地实施街头绿地、小游园的建设以增加城区绿化面积,同时对城区52个节点和18条道路的绿化环境做整体提升,改善城区景观效果,加强游园绿地的可参与性、文化性和观赏性;二是着力推进小城镇建设,以乡镇绿化“六个一”工程和迎花博乡镇道路绿化提升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增加绿化率、提升绿化品质;三是对西太湖、高新区和经发区等重要建设版块及时做好规划建设指导,保证绿化建设量持续增长。
(二)以提标、扩面、强保障能力为重点,稳步提增城镇保障性住房供给率。因为保障范围、条件、保障对象家庭情况的变化和保障形式的不断丰富和多样化,城镇住房困难家庭住房保障工作一直是一项动态变化的工作。对照指标要求,我区住房保障的现代化目标任务还很艰巨。为确保2014年住房供给率在动态发展中能按照计划圆满完成指标任务,我们将按照“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逐年提升每年的目标计划,争取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多形式、全方位、高标准的“应保尽保”。
1、加强政策宣传,提高住保政策知晓度和覆盖率。深入社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政策宣传,加深社会各界对住保工作的认知和理解,重点针对已调查到的60户“潜在保障家庭”逐一开展政策宣传和上门服务,使符合政策的住房困难家庭切实享受到政府的住房保障。
2、及时调整政策,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和方式。紧跟常州市区步伐,不断调整住保政策,逐步放宽受理条件,提高保障标准,丰富保障方式,让更多的困难家庭能享受到这项政策。今年开始,要在进一步做好廉租住房保障、经济适用住房保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城镇家庭的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的申请受理和保障安排,加强探索,完善管理经验。
3、增强要素保障,确保住房政策的延续性。一是增强资金保障能力。做好各类住房保障资金的归集,确保公积金增值收益、土地出让金增值收益、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异地移建款的筹集和收缴。拓宽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渠道,鼓励民营经济投资建设保障性住房;二是增强土地保障能力。积极与国土部门沟通,争取土地计划优先确保保障房地块供应政策,保障房建设用地不仅要落实到地块,还要舍得拿出区位好、交通出行方便、配套设施好的地段来建设保障性住房;三是拓展工作思路,按照“建储并举、租补并行”方式,快速提升保障覆盖面。
4、推进项目建设,打造人民满意工程。扎实推进年度省、市下达给我区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公租房每年约4000套、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每年30户),快速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量。同时,加强项目管理,对在建项目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制和工程监理制,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使保障对象真正住上放心房、安心房。
5、注重政策研究,加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要针对我区实际及时出台住房保障方面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严格“三级审批、二级公示”的审批程序,完善住房保障退出机制,切实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的申请审核、公示、配租、监督、退出等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让有限的社会资源真正让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受益。
(三)以加快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为推动,巩固和提升城乡百姓居住成套化比例。一是指导各镇建管部门严格民房新建、翻建审批,有效推进非成套民房改造;二是加强农村集中居住试点建设,加快完善生活设施,重点推进自来水管网建设及生活污水、垃圾的集中收集和处理;三是对2011年全区危旧房改造申报项目,根据区人大决议有计划地加以实施,通过货币化、定销商品房和安置房等安置方式,让更多的武进百姓“洗脚上楼”,住上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生活便利的房子。
(四)以“六整治”、“六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全面完成村庄环境整治达标和验收。用三年时间(2011-2013年)对全区村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提升,2012年春节前,已完成省级三星级“康居乡村“样板村及常州市村庄环境整治示范村的打造,完成窗口地带23个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到2012年底前,全区60%行政村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争创15个以上三星级“康居乡村”;到2013年底,其余40%行政村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争创7个以上三星级“康居乡村”,非规划保留点村庄达到《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分类标准》中的“环境整洁村庄”标准。进一步改善村庄设施条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形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乡村面貌。
三、达标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分工配合。达标工作是事关我区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大事,也是区委区政府考核我局工作的重要内容,各有关科室和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相互配合、积极落实。“城镇绿化覆盖率”由城镇建设科负责,市政处、村镇处做好统计配合;“城镇家庭住房成套比例”和“城镇保障性住房供给率”由房管处负责,征收办做好统计配合工作;“农村家庭住房成套比例”由村镇处负责,配合区委农工办做好“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的相关统计工作。局将此项工作纳入对相关科室和单位的年度考核内容。
(二)加强沟通,确定方法。各责任部门在收集、汇总、审核各乡镇的相关数据时,要注重调查研究,听取多方面意见,主动加强与省、市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区统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要结合我区实际,切实明确相关数据监测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资料来源渠道、计量单位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区和上级职能部门反馈。
(三)定期监测,保证质量。按照省住建厅要求,今后每年5月底前各地区住建局必须向上报送上年监测数据,我局将在每年年初统一组织数据监测工作。各职能部门要注重日常数据的收集,在数据审核时要坚持统一口径和办法,严把数据协调衔接关,做到本年数据与上年数据相衔接、区与市相关数据相衔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