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2011年度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33074/2011-00015
主题分类: 文秘工作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经信局  
产生日期: 2012-01-10 发布日期: 2012-01-18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2011年度工作总结

相关阅读:

2011年度工作总结
 

  2011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奋战十二五,再创新辉煌”号召,突出建设“三个武进”主题,进一步加强对全区工业经济的组织协调,加大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正确应对宏观形势的制约,克难求进,全区工业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一、主要工作回顾

  1、强化对工业经济的组织协调,2011年工业经济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良好。我局2011年初及时出台了《2011年武进区工业经济重点工作目标任务》蓝皮书,共9 大类 21项工作,并具体分解落实到各镇、开发区。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加大对工业经济组织推进力度,抓好全区工业经济运行,实施相关调控和服务措施。全力实施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培育计划,培育产业规模。加强对重点企业、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和新增长点企业的跟踪服务,努力帮助协调要素制约,全力以具体赴保增长。对100家超3000万元以上产值增量的企业建立联络员挂钩制度,每月进行营运跟踪监测分析,随时帮助协调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全年100家区级工业经济新增长点企业产值增幅高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4.8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增量443.12亿元。其中:74家市级工业经济新增长点企业产值全年实现增量455.32亿元;培植重点企业再上新台阶。我区2011年产值100亿元以上企业达6家,产值 50—100亿元企业达4家,产值10—50亿元企业达30家。其中,中天、亚邦、常发2011年产值分别可达600亿元、250亿元、130亿元。这3家企业的总量可达980亿元,占全区工业经济目标总量的30%。2011年,全区工业又一次经历国家宏观调控的严峻考验,克难奋进,经济总量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864亿元,增长15%,完成区目标任务的10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产值3221亿元,同比增26.7%,占全区工业的83.4 %,完成区目标任务的105 %,完成市目标的100.01 %。

  2、迎难而上抓投入。全年完成工业投入460亿元,同比增20.3%,,完成市目标的100%。一是全面落实全年投入任务。年初根据项目的投资额和关联度,积极组织推荐各级重点项目。确定了82个区工业重点项目, 推荐了43个项目列为常州市工业重点项目,剔除重复计算,全区共有95个市、区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536亿元,2011年计划投资182.5亿元;二是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按照区委、区政府对重点项目挂钩联系的要求,由局服务企业联络员挂钩联系市区重点项目,建立项目协调服务小组,重点帮助已开工项目完善手续、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保证开工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对未开工项目逐个分析原因,帮助协调解决开工所需的相关手续。通过上下齐心协力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积极协调解决重点项目推进中遇到问题和矛盾,重点项目推进速度明显加快。43个常州市重点项目, 2011年完成投入102.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0 %。其中,晶品光电、恒立高压油缸等18个项目超额完成全年投资指标。玉柴重工、亚邦医药等9个项目年内顺利竣工。91区个重点工业项目2011年完成投资160.2亿元。其中,国茂减速机集团、晶雪冷冻等81个项目完成全年投资指标。常发制冷、铭锦弹簧等34个项目年内顺利竣工;三是加大力度向上争取扶持政策。大力培育争取扶持资金的项目源,做好向上申报的各类重点项目及贴息项目的相关衔接工作,使我区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列入了上级各类扶持资金计划,给企业投资项目以实质性的支持。全年组织旷达、华阳等6家企业成功申报工信部产业振兴项目和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已有旷达 、华阳、玉宇 3家企业得到工信部扶持资金830万元。组织恒立油缸、铭锦弹簧、距苓铸造、中天钢铁等6家公司成功申报省级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项目。组织中晶光电等54家企业成功申报市新兴产业重点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四是用好产业政策,做好项目备案工作。全年经我局备案、核准的项目有356个,计划总投资85.8亿元,其中引进设备项目107个,用汇2.68亿美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额达17.2亿元,占全市比例达37%,同比增长40 %,增幅排位据全市第2名。

  3、狠抓新兴产业(五大产业),转型升级动作快。一是全力组织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全年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等新兴产业可完成投资341.9亿元,占全区总投资比重74.3%,同比增长34.8%。95个市、区重点项目中,新兴产业项目占83个,完成投资比重达到93.8%。新兴产业项目比重的不断增加,反映了我区近年来在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振兴新兴产业方面的成效开始显现。全年全区12个新兴产业可完成产值(规模以上)1944.6亿元。同比增长18%,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0%;二是继续狠抓五大产业发展。制定2011年全区五大产业年度发展目标,督促五大产业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和完成,全年五大产业完成产值(规模以上)2009.1亿元,同比增长21.5%,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2.3%。全年五大产业完成投资342亿元,同比增长25%,占全区工业总投资的74.2%;三是技术创新又出新成果。我局以结构调整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有效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以产学研联合为纽带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效能,集聚社会的技术创新优势。全年全区共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全年59个技术创新项目列入了2011年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8家企业的14个新产品(新技术)通过了省级鉴定。12个产品获江苏省优秀新产品奖,其中3个产品获得江苏省优秀新产品金奖。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5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32.6%,全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45%。

  4、狠抓平台建设,优势产业集聚更强。一是全力以赴推进风电、半导体照明、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功能新材料4个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二是加快轨道交通、太阳能光伏、电子元器件、现代家电、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工程机械、信息产业8个省级以上产业基地(特色园区)发展,促再上新水平;三是继续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出台我区《加快镇工业集中区建设的意见》,研究制定《2011武进区镇重点工业集中区建设奖考核指标》、《2011年武进区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达标考核办法》。至2011年底,已有进区企业1058个,开发连片净地面积2442.87亩,建成标准厂房24万平方米,总投入81.76亿元。全年13个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完成规模以上销售收入636.5亿元;四是实施产业集群上规模培育计划。开展创建“江苏省特色产业集群”工作。强化园区产业聚集的核心作用,以现有产业集聚区为基础,组织以江苏经发区为集聚地的武进功能新材料产业集群、洛阳镇为集聚地的武进电机电器产业集群申报省特色产业集群。推进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在完成4家省级重点产业集群、2家市级重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基础上,及时组织开展了郑陆不锈钢重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开展创建省级品牌工作。强化集中区产业聚集的核心作用,以现有产业集聚区为基础,组织开发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各级争创各类省级区域品牌。今年经发区功能新材料、遥观镇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特色产业集群,雪堰镇工业园区被认定为省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10家市重点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002亿元、增22%;五是加快推进工业设计园建设。工业设计园2011年9月正式开园,武进产业转型升级又添新平台。已有清华美院、六零九零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智丰设计有限公司、南艺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入驻。目前正在组织区内工业企业与武进工业设计园内企业进行对接,为我区企业创新找到了一条合作、双赢之路。

  5、狠抓两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更坚定。组织了武进高新区、遥观镇工业集中区、科教城等三个园区申报创建两化融合示范(试验)区,组织了信息产业园、科教城申报省级两化融合产业服务示范园。瑞声光电等18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两化融合试点企业,今创集团等2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天常玻纤等27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两化融合试点企业。组织申报2011年省、市级两化融合示范项目和公共平台,初审我区通过3个示范项目、3个示范公共平台、社会信息化示范项目,并有7个项目申报省级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引导资金项目。组织申报国家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两化融合促进安全生产项目,中天钢铁的“能源管控中心建设项目” 作为常州市唯一入选项目,成为国家级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重点推进项目。加快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及软件业发展。全年成功申报2011年中央财政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5项, 2011年度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引导资金18项。 全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产值500亿元、销售收入455.8亿元,软件业销售收入完成20亿元。

  6、狠抓节能减排,不松懈。一是全面落实2011年度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并分解到各镇、开发区。2011年,全年单位GDP能耗降幅达3%;二是实施节能技改。建立健全了2011年度全区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库,有60个项目入选备案(节能项目37个、循环经济项目23个),其中18个项目入选常州市节能重点项目库。到12月底,60个项目已有48个完工投产,12个项目主体完工或进入安装调试阶段。全部项目完成后,可产生年节能12万吨标准煤的能力,影响GDP能耗指标2个百分点;三是开展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2011年,我区重新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26个,新申报认定的综合利用企业6家、产品9个,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97%以上;四是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实施“静脉产业建设工程”、“低碳经济示范项目”、“节能降耗工程”和“清洁生产工程”,至12月底,新增力普特、盛洲铜业、博士新能源、清流水和恒源园艺等5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重点实施了 光大环保“屋顶计划”、卡特生物柴油扩能工程和江山新型建村生产线等3个低碳示范工程,总投资近3.7亿。目前三大项目均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全年完成了31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全区开展清洁生产企业已达235家;五是开展第二轮化工专项整治。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强对全区第二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的组织协调和督查推进,全年共关停化工生产企业111家;六是淘汰落后用能设备及落后生产线,全年 淘汰落后用能设备45台套(目标40台套)。

  7、扶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不动摇。一是培育高成长型中小企业。根据《江苏省高成长型中小企业认定办法》和市高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要求,组织申报4家省高成长型中小企业,申报45家市高成长型中小企业;二是培育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根据《江苏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示范企业认定办法》和《江苏省中小企业专利新产品推荐实施办法》,组织申报3家省创新能力建设示范企业和14个省专利新产品;三是做好省、市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的申报工作。推荐东华科创园、西太湖智慧园、施家巷小企业创业基地为市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推荐施家巷小企业创业基地为省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重点培育单位;四是加快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8家融资担保企业注册资本累计达11.85亿,比同期9.7亿增加2.15亿,增加了22.16%。年末新增担保金额 50.92亿,比同期27.36亿增加了86.11%。年末在保责任余额28.02亿,比同期17.98亿增加了56%;五是壮大民营经济规模。全区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可实现销售2552亿元,同比增长80.9%。

  8、抓“三型”机关建设,成效明显。根据区委、区政府“打造三型机关,保障三大建设”的统一部署,制定局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机关的实施意见和2011年工作计划,以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工作创新工程、效能提高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局“三型机关”建设。组织机关人员学习掌握国家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和新变化,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强机关工作目标任务考核督查,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依据,并与个人职务晋升、评功评奖相挂钩。通过分片挂钩、重点项目跟踪、简化审批手续、主动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不断强化对企业的服务,成效明显。全年为企业争取到上级各类扶持资金达1.45亿元,对企业兑现区级各类奖励资金1.5亿元。

  二、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

  1、产业发展水平总体虽位居全市前列,但也存在多而不大、大而不强的问题,与先进地区差距明显,主要不足表现在产业层次低、科技含量低、能源消耗高、本土产业弱、产业关联度小等五个方面。工业产业转型升级任务仍然艰巨。

  2、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少数企业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3、项目融资困难影响投资增幅。企业融资难度增大导致部分新建项目因资金不到位迟迟无法动工,一些在建项目建设进程受阻。

  4、人民币升值预期对出口企业压力较大。

  5、土地资源问题成为我区目前新项目落地的最大障碍,全区每年可用指标与需求指标差距巨大,新落地项目土地指标主要靠点供,今年开始区里承担的点供土地指标比例增加,点供难度加大。

  6、对中小、微型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需加强。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