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统计信息> 数据解读> 内容
据全区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反映,2012年上半年我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311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 %,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180元,增长17.1%。
一、现金收入特点
上半年,武进农民四项收入全面增长,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4%、11.6%、9.7%和10.3%,占现金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3.5%、21.7%、3.9%和10.9%。
(一)工资性收入增长13.4%。上半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8325元,增长13.4%,对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67.3%,在工资性收入中,从本地域所得工资性收入达到6813元,增长15.5%,占工资性收入的81.8%。
工资性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农民本地非农务工人数保持相对稳定。农民工监测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末本地非农务工人数占劳动力比重为 63.5%。农民在本地务工后,打工顾家两不误,不仅能赚到务工收入,还能以较强的优势创业和兼营农业,形成综合创收;另一方面,农民工的工资水平逐步提高,据农民工监测数据,今年上半年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034元,增长2.6%。
(二)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11.6%。上半年我区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为2847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比重达到21.7%。
第一产业收入833元,同比下降6.2%,其中种植业收入人均406元,同比下降19.7%;牧业收入人均170元,同比下降7.1%;渔业收入人均257元,同比增长89.8%。第一产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因素:一是虽然主要农产品价格稳中有升,但农户种植业面积、生产量下降明显;二是生猪价格一路下滑,从1月份的每担800元左右下滑至目前的600元左右,且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导致农民畜牧业收入有较大幅度下降。
农民来自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人均2014元,同比增长21.2%,许多有资金、有技术优势的农民,因地制宜地从事工业、建筑业第二产业经营,投资交通运输、批零贸易、餐饮、旅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越来越多,不仅给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带动农民家庭非农产业增收步伐加快。
(三)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上半年农民人均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1943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利息和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收入人均为279元,增长29.2%,随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及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对老年人口的进一步关注,人均养老金收入和领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收入791元,增幅达到16.3%,为非经营性收入的持续增加做出了较大贡献。另一方面,由于支农扶农的政策性因素,农民得到的来自于国家各项政策补贴同比增幅在50%以上。
二、生活消费支出特点
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促进了农民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继续改善,上半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180元,增长17.1%。
1、食品消费科学营养,搭配合理。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各类食品种类的日益丰富,同时各类食品价格较大幅度的上涨,导致了食品消费支出的快速增长。上半年农民食品消费支出人均2188元,同比增加238元,增长12.2%。其中蔬菜、肉禽蛋奶及制品和水产品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170元、536元和139元,同比分别增长14.5%、14.5%、和7.6%。
2、衣着消费时尚化、高档化。上半年农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466元,同比增长15.4%。其中,购买衣着消费支出人均465元,同比增长15.7%,占全部衣着消费支出比重达99.8%。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衣着消费观念的改变,衣着消费逐步时尚化与高档化。
3、居住条件日益改善,质量不断提升。随着农村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居住条件日益改善,上半年,农民居住消费人均支出286元,同比增长22.6%,装修装饰费用和居住消费服务性支出大幅提高,居住消费支出的增长重点改善了农户的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品位。
4、家庭设备更新换代步伐加快。随着农村水电、公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农民消费品升级步伐加快。上半年农民家庭设备和用品及服务消费人均支出520元,同比增长83.9%。在家庭设备、用品支出中,购买日用品人均支出121元,机电设备商品消费人均支出202元。
5、交通通讯快捷、方便。交通通讯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使越来越多的现代化交通通讯工具进入寻常农民家庭。而交通和通讯产品不断的更新和升级换代,以及燃料价格的上涨,使相应的消费支出也不断增加。上半年农民人均交通通讯消费支出为512元,同比增长25.3%,其中购买交通和通讯用品支出人均305元,增长45.5%;交通工具用燃料支出人均124元,增长2.2%。
6、精神生活丰富多彩。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加快,农民娱乐生活也日益丰富,旅游、上网等消费逐渐成时尚。上半年农民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463元,增长50.3%,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9%,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旅游、互联网费用支出均比去年有两位数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