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统计信息> 数据解读> 内容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区上下立足科学发展、持续发展,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以政策为导向,以投入作保障,全区服务业保持了稳步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有效地拉动了全区经济的增长。
一、总量增大,增势明显。2011年,全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69.20亿元,比上年增长22.8%,高于GDP增幅4.5个百分点,增幅在全常州各辖市、区中位列第2,占GDP比重达34.1%,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0.9%。
二、投入加大,结构优化。2011年,全区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53.69亿元,同比增长37.6%,高于全社会投资增幅12.1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投资增幅17.2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35.4%。服务业投入结构优化,2011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6.46亿元,比同期增长488.7%;低碳示范区科技创新基地完成投资1.6亿元,低碳会所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文化产业积极兴建,具代表性的环球动漫嬉戏谷、淹城春秋乐园、南田文化村公建配套及历史文化区等三个项目全年共完成投资5.7亿元。全区服务业重点项目的建设,大力培育了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了传统服务业,创新发展了公共服务业,给我区服务业的再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三、税收增加,贡献加大。2011年,全区服务业实现税收收入(国税、地税)48.95亿元,同比增长18.3%,高于全部税收增长幅度0.6个百分点,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29.5%,其中服务业地税收入达31.41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18.9%,比去年同期增长1.2个百分点。
四、传统行业提升,支撑作用明显。以交通、批零业和住宿餐饮为主体的传统行业不断提升,极大地支撑着全区服务业的发展。2011年,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8.89亿元,同比增长68.2%,比2010年提高15.7个百分点,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了12.6%;全区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46.53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增幅高于全部服务业增加值增幅4.7个百分点,占全部服务业比重31.2%,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五、金融运行平稳,小额信贷公司茁壮成长。2011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355.8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9%,其中储蓄存款余额618.84亿元,同比增长8.9%;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1004.19亿元,同比增长20.0%,其中短期贷款636.15亿元,同比增长27.8%。面对从紧的金融形势,积极扶持社会经济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公司,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2011年末,全区已有小额信贷公司10家,比去年增加4家,全年发放各类贷款146亿元,同比增长226.9%,有效地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六、房市受调控影响,骤然趋冷,投资增幅迅速下滑。房地产业是近期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行业。受“新国八条”影响,2011年,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86.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4.0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54.29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20.67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36.11%和32.7%。201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从一季度的150.2%下滑至二季度的95.2%,再跌至三季度的68.4%,全年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1.38亿元,同比增长48.4%。
七、旅游市场兴旺,收入快速增长。真实的网游世界--环球动漫嬉戏谷的开放、集深厚文化底蕴与冒险刺激为一体的春秋淹城的后期再开发,带动了我区旅游市场的持续兴旺。全年接待入境旅客3.4万人次,旅游创汇3500万美元,同比均增长22.3%;接待国内游客627.7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1.12亿元;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631.1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3.40亿元,实现旅游增加值29.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4%、33.6%、33.7%。
虽然近几年来我区服务业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增幅持续超过GDP的增幅,总量也在加快增加,但占GDP的比重却仍然不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在苏南经济发达的市、区中处于较低水平,对照江苏省基本现代化标准,服务业发展既是核心指标,也是我区实现基本现代化困难最大的指标,为此,进一步加快和推进服务业的发展,将是我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