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2010年度审计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3320X/2011-00010
主题分类: 审计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审计局  
产生日期: 2011-03-11 发布日期: 2011-03-11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对本部门2010全年工作进行总结

相关阅读:

2010年度审计工作总结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2010年审计工作取得成效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区审计局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依法审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审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区审计局共完成审计项目64个,出具审计报告238份,查出各类违规问题或管理不规范金额2.8亿元,核减政府项目投资和拆迁补偿金额0.96亿元,审计查处并上缴财政550万元。提交的各类审计报告和信息被批示和采用78篇次,当年区审计局被评为“五好”区级机关综合考评优胜单位。审计工作在严肃财经法纪、推进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利益、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突出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落实情况审计。近年来,中央陆续出台多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为促进宏观政策措施的执行,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果。一是配合署省市审计机关开展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调查,在充分肯定取得成效的基础上,针对审计中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二是配合署省市审计机关开展环境保护政策执行情况审计调查,重点跟踪审计了太湖水污染治理项目,审计在充分肯定太湖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取得明显成效的情况下,指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三是围绕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政策执行落实情况,配合南京特派办就污水处理、热电、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情况开展审计调查,审计发现的一些情况和问题受到领导的重视,并得到及时改进。四是根据署省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全区义教育阶段2009年度教师绩效工资政策落实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审计充分肯定了我区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落实后取得的成效。同时也指出要进一步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的审计建议。

2.突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根据《审计法》规定,及时组织并开展了2009年度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和区地税局税收征收管理情况审计,以及8个区级机关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区财政援建四川绵竹市金花镇恢复重建资金审计、区收储中心土地出让资金收缴管理等专项审计,全面客观地评价了有关部门的工作成效,同时也着重指出了资金管理、税收征管以及土地出让金收缴管理等方面需要加强或提高的审计建议,受到有关部门充分重视,并及时改进了工作或完善了管理制度。

3. 突出民生专项资金审计。重点关注涉农资金、校舍安全、社会保障等专项资金的审计或审计调查,促进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维护群众利益。一是开展区域内水环境整治、滆湖三期围网拆除、中央小农水资金使用情况审计,揭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二是根据省厅统一安排,启动了将持续多年的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跟踪审计,促进专项资金安全、合规和有效使用,确保“校安工程”目标的实现。三是组织开展了社会保障资金、新农保、新农合资金的审计,促进了保障资金的筹集、分配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四是配合村域合并,与区纪委、农工办组织指导各镇审计部门开展村级财务收支情况审计,查出了某村会计贪污百万公款的犯罪事实,促进了全区村级财务的规范化管理。

4.突出政府投资项目和拆迁项目审计。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投资建设项目、征地拆迁项目认真组织跟踪审计,保证公共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和节约使用。一是及时组织竣工项目财务决算审计,完成了武宜南路、武进大道、湖滨路、淹城路等13个重点项目的财务决算审计,送审金额394520万元,调减2138万元。二是精心组织拆迁项目审计,出具拆迁项目审计报告40份,总审计拆迁面积75万平方米,送审金额113356.81万元,核减金额1675.35万元。三是开展政府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出具花园街、疾控中心、春秋淹城等重点工程审计报告46份,送审金额94962.60万元,核减5835.26万元,有效促进了公共资金的投资效益和使用效果。四是完成四川省绵竹市金花镇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跟踪审计,组织并委托中介审计机构对援建的金花镇学校、卫生院、安置房等7个项目开展了工程结算审计,送审金额10209.04万元,审定金额8622.28万元,审计核减1586.75万元。五是进一步完善区审计局关于政府建设(拆迁)项目跟踪审计管理办法。先后出台了《关于区重点建设(拆迁)项目跟踪审计选聘中介审计机构的操作办法》、《常州市武进区审计局关于跟踪审计政府性投资(拆迁)项目的若干工作要求》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加强了对中介机构的管理,促进了跟踪审计目标的实现。

5.突出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根据江苏省“三责联审”的要求,配合区委组织部起草了《武进区党政领导干部“三责联审”办法(试行)》,并按照《办法》规定,完成郑陆镇、邹区镇、民政局、卫生局4个试点单位的“三责联审”工作。根据区委组织部委托,配合区镇两级机构改革,我局调配审计力量,以“摸清家底、揭示问题、促进规范”为目标,及时组织完成了外经局等32个单位、36名党政领导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重点反映和指出了带有普遍性、苗头性问题,同时提出了整改建议和处理意见,较好地促进了依法行政和规范化管理。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更加注重融入发展大局,致力于促进又好又快发展;更加注重审计业务管理,致力于提高依法审计水平;更加注重督促审计整改,致力于提升审计监督效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2010年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审计创新的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审计工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需进一步增强,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努力做好2011年审计工作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规划了“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区委十届十次全会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区发展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提出“奋战‘十二五’,再展新宏图”的响亮口号,全体审计人员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宏观性、建设性,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根据署省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审计在“十二五”时期要努力实现五大目标:一是审计工作的宏观性、建设性、开放性显著增强,审计服务科学发展的职能进一步发挥;二是审计规范化、科学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层次进一步提升;三是绩效审计全面深入开展,审计工作转型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四是审计队伍建设、法治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全面加强,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进一步巩固;五是审计理论、审计文化建设更加深入,审计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增强。

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做好2011年的审计工作,对顺利实现“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体审计人员要进一步振奋精神,积极围绕党委和政府工作中心,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按照署省市2011年审计项目计划,结合我区实际,今年全区审计工作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要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区开启“十二五”目标新征程中重要的战略任务。为此,审计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策部署,关注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和资源环境保护情况,关注财税、金融政策落实情况,关注财政资金、投融资平台借贷资金使用绩效,从而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2011年,区审计局将配合省厅开展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绩效审计调查、开展太湖水污染治理跟踪审计等工作。

2、要着眼于促进加强预算管理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预算执行审计。按照“评价总体、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维护安全”的思路,着力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逐步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全口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一要关注预算管理和预算执行情况,推动政府所有收支纳入预算管理,促进完善预算编制,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预算执行效果,逐步推进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开,努力提升审计监督的成效。二要根据中央的部署,对地方政府性债务按照“摸清规模,分清类型,分析结构,揭示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建议”的工作思路,进行全面的摸底审计,为此,我局将根据审计署和省审计厅的统一工作方案,组织8位同志赴溧阳市政府开展政府性债务的审计,同时积极配合金坛市审计局来我区开展的该项工作,为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供真实准确的决策参考。

3、要着眼于促进惠民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切实抓好民生专项资金审计。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不断完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等公共服务建设。为此,我局将把这些方面作为审计监督的重点,通过审计,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同时提出审计建议,促进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和政策,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2011年,区审计局将根据署省市统一部署继续组织开展社保、新农合、新农保专项审计调查。

  4、要着眼于改善民生和投资环境优化,不断加强政府项目投资和拆迁补偿资金的审计。一要结合区、镇两级对基础设施、经济产业和民生项目建设的实际,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拆迁管理、资金管理的审计监督,促进节约投资,提高质量,规范管理。二要根据省厅部署,扎实做好对口支援新疆建设项目审计,确保各项援助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确保资金安全、项目安全和干部安全。三要继续组织开展全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审计,促进教育系统进一步加强校舍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四要继续组织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审计,促进严格执行基建程序、招投标制度和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推动及时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为切实提高审计质量,我局将继续会同纪检、财政部门对委托中介机构审计的项目组织第三方进行复审、复核工作。

5、要着眼于促进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守责,积极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去年底,中办、国办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为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深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我们要深入贯彻《规定》精神,按照“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深化发展”的工作要求,重点关注领导干部任期内决策机制、重大建设管理机制、惠民政策保障机制、权力监控机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促进健全和执行各项工作机制。将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审计相结合,把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继续推行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同步审计,积极配合区委交办的“三责联审”,准确界定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责任,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可信、可靠、可用。2011年,根据区委组织部当前委托,首先完成8名党政部门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

  三、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不断推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审计事业处在新的起点和全面推进的关键阶段。审计工作面临新机遇新挑战,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素质,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奋勇争先,加快审计工作转型,不断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

  1、切实提升审计工作水平。科学发展是“十二五”时期的主题,审计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我们要抓住这个根本,不断提高审计监督水平。一要在更新审计理念上下功夫。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全体审计人员要进一步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确立服务发展观念,把审计工作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二要在推进绩效审计上下功夫。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同样,审计工作自身也必须加快实现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的转型,使审计工作始终与时代要求同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要坚持把绩效审计作为推进审计工作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大力开展“绩效审计提高年活动”,进一步提高绩效审计质量和水平。要通过绩效审计,引导审计干部开阔胸襟视野、改进思维方式、优化知识结构,培养新型专业化审计人才。三要在统筹审计发展上下功夫。审计部门要树立“全区一盘棋”意识,推进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要经常组织区级机关内审部门、镇纪检监察审计科、企业内审机构开展工作交流和业务培训,适时组织开展有关项目的交叉审计,锻炼队伍,提升能力,促进提升全区审计工作整体水平。

  2、努力创新审计业务管理。管理创新是审计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把科学管理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推动审计业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一要改进审计计划管理。计划安排要围绕大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用编制年度审计项目滚动实施计划办法,增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科学性。二要严格审计质量管理。要按照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和风险意识,明确各环节质量管理的分工和责任,严格落实审计组长和审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加强对审计业务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切实防范审计风险。三要抓好审计成果管理。审计成果是审计工作的最终产品,在稳步推进审计结果公开的同时,要加强审计工作宣传,关注和重视网络民意,加强舆情研判和舆论引导,逐步提高审计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

  3、不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随着形势的发展,审计工作的综合性、系统性越来越强,更加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基础建设,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证。一要加强法规学习。积极开展审计人员的普法教育和法律知识培训,促进依法审计、文明审计,不断提高审计的执行力和审计的规范化水平。二要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要稳步推进以在线审计、实时审计为特征的联网跟踪审计,并进一步创造条件,培养更多的信息化工作骨干,让审计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三要加强廉政建设。要以建设“三型机关”为抓手,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清正廉洁的审计队伍,树立良好的审计形象;要始终把廉政建设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和“高压线”,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切实维护审计机关的良好形象。

   “十二五”发展的新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不懈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武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