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关于印发《武进区体育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索 引 号: 014133146/2011-00004
主题分类: 体育 体裁分类: 通告 组配分类: 其他
文件编号: 武体发〔2011〕41号 发布机构: 体育局  
产生日期: 2011-12-01 发布日期: 2011-12-01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武进体育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有关内容现状、目标、任务、保障措施

相关阅读:

关于印发《武进区体育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武体发〔2011〕41号
 

 

 

武体发〔2011〕41号

关于印发《武进区体育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
通 知

各镇(南夏墅街道)社会事业服务中心、西湖街道社会事业科,局各科室、直属单位:
为指导“十二五”期间全区体育产业工作,我局拟定了《武进区体育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
希结合各地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O一一年十月九日

主题词:体育产业△ 规 划 通 知
常州武进区体育局办公室 2011年10月10日印发
共 印:15份

武进区体育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促进我区体育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抓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规划。
一、我区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区的体育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尤其是在“十一五”期间,随着体育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体育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区的体育市场得到了不断地培育,体育产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主要体现在:
第一,“十一五”期间,武进新体育场、武进全民健身中心、武进体育馆、武进曲棍球基地等大型公共体育设施相继建成,规划迁建武进曲棍球基地、武进新游泳馆。区级体育场馆设施充分发挥功用,场馆优势得到发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第二,体育健身娱乐、体育竞赛表演、体育休闲旅游的市场框架初步形成,并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第三,民间资本投资体育产业的领域不断扩大,通过推进协会实体化进程、成立体育俱乐部、创办体育产品生产企业、体育旅游企业等形式,使体育产业的质量和效益逐步提升。
第四,体育彩票的规范化管理与服务得到不断强化,体育彩票发行量从2006年的5594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2.5亿元,位居全省县级市(区)第三位。“十一五”期间全区体育彩票发行总额6.9亿元。
虽然我区的体育产业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从总体来看,体育产业发展的水平不高、动力不足、活力不够,规模偏小,结构性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不足;体育市场尚未成熟,缺乏独特性和市场竞争力,对于不同人群对体育产品的需求了解程度及供应不够;对体育消费市场的监管有待加强;体育产业的政策体系亟待完善,体育产业各类专业人才缺口较大。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产业升级、城市功能提升、民生改善,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时期,也是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完善社会事业、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和谐发展时期。体育已经成为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生活元素,使体育产业发展获得了广阔的空间;作为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体育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进入了加速行进的通道。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以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同步、协调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开拓创新,坚持统筹发展,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幸福武进”建设进程中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等方面的独特作用,积极探索符合我区实际的体育产业发展道路,为我区率先实现体育基本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二)发展目标
加快建设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多业并举、结构合理、优势突出、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把体育产业发展成我区三产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到“十二五”期末,我区初步形成包括健身娱乐、运动休闲、体育用品制造和销售、体育中介在内的体育产业体系;培育1-2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体育骨干企业,打造3-5个较具影响力的体育产业品牌;体育彩票发行量每年递增20%以上;人民群众体育消费水平明显提高,体育产业从业人员及体育产业增加值明显提高;体育产业发展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规律,结构合理,运作规范,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主要任务
建立健全体育产业发展政策。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针对相关产业政策相对滞后的状况,进一步完善我区体育产业监管、扶持政策,在土地征用、税费减免、财政扶持、资金融资以及其他方面给予优惠,创建体育产业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秩序。
加快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打造“城区500米健身圈”和“农村十分钟健身圈”建设目标,根据我区小城镇发展“十个一”、“十个村村有”城乡一体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加快推进镇、村文体活动设施的规划建设和提档升级。积极推动各类学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制定相应的开放条件、财政补助、保险、收费标准和安全管理等制度。到“十二五”末,有开放条件(教学区和运动区隔离)的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率达到80%以上;各镇(街道)都建成2000㎡以上室内文体活动中心;50%建好室内游泳池、篮球馆、羽毛球馆等。
不断提高场馆综合效益。加强现有体育场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探索建立的体育产业管理公司,逐步实现公共体育设施的专业化、产业化管理,充分发挥体育公共设施的功能,提高综合利用率和运营能力;积极培育体育健身休闲、赛事开发承办、场馆服务等本体产业;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休闲运动项目,培育一批有较高档次的体育健身场所;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创办符合条件的各类体育俱乐部,规范社会办健身场所的运行管理,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大力发展体育健身服务业。加快建立完善国民体质监测服务体系,进一步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体育健身意识和体育消费观念。从广大群众的体育消费需求出发,将传统体育运动方式和现代网络媒体充分结合,不断打造运动健身锻炼的新平台,向人民群众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体育服务。引导社会资金对体育健身服务业的投资,促进体育健身服务业的规范发展。
努力开发体育竞赛和表演市场。加大政策引导,促进体育竞赛社会化,逐步建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式多样的竞赛管理体系,打造体育竞赛品牌。结合场馆建设情况及群众需求,积极申办影响大、市场前景好的国际、全国以上体育赛事,创一批有特色、有新意、有规模、有市场的精品赛事。充分挖掘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潜力,重点打造“中国武进”龙舟公开赛、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武进站)等重大品牌赛事。继续承办好全国曲棍球锦标赛、中国乒超联赛、全国电子竞技大赛等体育赛事,依托积极承办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体育赛事,引导和规范体育竞赛的市场化运作,深入挖掘体育赛事的有形和无形资产,进一步提升武进发展新形象。
积极发展体育培训业。充分利用区内院校的师资、人才资源,设立体育相关专业;积极发挥体育专门协会的优势,培养体育市场需要的体育专业技术人才,开办符合群众需求的各类体育项目培训班;培养、引进体育中介、体育经纪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
鼓励发展体育相关产业。积极推动体育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形成与文化、卫生、建筑、旅游、会展、广告、媒体等相关产业复合经营、良性互动,延伸发展体育建筑、体育旅游、体育康复、体育会展、体育传媒等,探索开展体育技术、信息咨询、体育保险等中介服务;鼓励、引进、发展体育用品制造、销售大型企业,着力拓展体育用品市场。
加强体育彩票发行管理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彩票管理条例》,加强体育彩票科学管理,规范合理布点,大力提升各彩票站点的专业化、组织化、规范化管理程度,促进体育彩票健康安全发展。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依托我区服务业领导小组,进一步形成上下联动、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确保落实各项任务。
2.完善扶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研究出台适应我区体育产业发展的金融、土地、财政、税费、土地等相关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吸引、引导社会资金对体育产业投入的积极性。
3.加强队伍建设。加快培养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的体育产业人才。进一步研究完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大力发展各种体育职业技能培训,推进职业资格鉴定、考评制度,不断提升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