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局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今后五年我区城市管理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新的形式下,城管工作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我局将围绕区委、区政府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努力为构建“智慧城管”负重奋进,努力为建设“三个武进”再立新功。
2011年城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三个武进”建设为工作目标,以进一步加大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基础,推进城市管理的“智慧化”;以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程度为基础,推进城市管理的“社会化”;以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为基础,推进城市管理的“一体化”;以进一步强化城市长效管理考评工作的落实为基础,推进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以优美的城市环境、和谐的城市氛围、智慧的管理方式不断满足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2011年城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注重坚持并积极推进管理职责属地化、管理标准精细化、管理目标长效化、管理手段新颖化、管理监督社会化,力争实现城市管理的新跨越、大发展。2011年我局的具体任务是:
一、抓六大提升工程,推进城市市容市貌的全面跃升。
1、市容管理提升工程。围绕城市长效管理总体目标和省市级示范路创建要求,加强对沿街店家单位的市容责任指导工作,促进“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的落实。建立健全与相关主管部门的协同管理机制,逐步形成“联动、联系”的城市管理运行体系,实现条与条、条与块之间的无缝衔接,推进管理网络和机制的系统化、高效化。
2、环卫保洁提升工程。延伸环卫作业单位的覆盖范围,将新增道板、绿化带等公共区域纳入专业化清扫保洁范围,对城区主次干道全部实行“墙到墙一体化清扫”的作业模式,实现环卫清扫全覆盖。变突击式管理为制度化、长效化管理,坚持错时值班制,按照“保洁全天候、责任全覆盖、管理无缝隙”的要求,通过增人、延时消除保洁盲点,实现卫生保洁全覆盖。探索和尝试对城市餐厨垃圾收集消纳资源化管理。
3、渣土管理提升工程。加强建筑、拆迁工地源头管理,积极探索建筑垃圾长效管理办法,继续推进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密闭改装工作,硬化工地出入口,强力监督符合条件的工地实行车辆进出工地冲洗,遏制运输中污染道路和扬尘污染现象。探索增加设置建筑垃圾消纳场,参照生活垃圾处置模式,规范和健全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尝试采用先进监控技术手段对城区建筑工地出入口实时监控,推进城区渣土管理实时动态管理。
4、户外广告提升工程。制定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设置的控制性规划,以“数量上做减法、质量上做加法、安全上有保障”为工作目标,进一步规范户外广告、店招店牌设置行政许可行为。力争年内完成4-5条道路的户外广告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深入开发户外广告泊位,做好泊位收储和市场化运作工作,进一步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形成公共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体系,形成既优化资源配置,又能创造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力争全年完成2次泊位公开拍卖。探寻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的新材料、新工艺在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来提升我区户外广告的档次,让户外广告成为武进城市画卷中“画龙点睛”的一笔。
5、环卫设施提升工程。进一步配套升级城区环卫设施,提高处置能力和服务功能。切实加强环卫设施规划布点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市民对公厕、垃圾房、果壳箱等环卫设施的需求,确保城区范围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合理的环卫设施的分布网络。
6、长效考评提升工程。紧紧围绕“标准化、制度化、数字化、人性化”的新要求,切实提高83812319平台服务质量,加大监督考评力度,加强二、三级平台之间信息沟通,逐步探索和尝试采用GIS(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数字管理模式,建立城区范围部件与事件管理数据库来优化考评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考评信息动态实时反馈到相关责任单位,通过信息技术来提高问题的整改率和整改时效性。充分发挥区城管委高位协调作用,着力解决疑难突出问题。加强与全区城市管理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努力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水平。
二、抓城管制度建设,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
1、进一步落实“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和“以块为主、条块联动”模式,特别是要进一步细化、明确和加强镇、街道、开发区的管理职责、管理范畴、管理事项。
2、进一步发挥区城管委的综合协调作用,建立和加强区一级城市管理的工作协调机制,突出解决市容管理中的重点难点、节点问题。
3、不断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在城市管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体系中的基础平台作用,积极推进城镇一体化管理步伐,均衡公共服务配置,健全城镇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城乡容貌管理水平同步提升。
三、抓完善环卫管理措施,推进城区环境面貌的全面改善。
1、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本着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统一规划、分步建设的原则,着手建设环卫后方基地,以便更好地满足城区未来环卫工作的发展需要。加强对部分垃圾转运站的维修、选址及筹建工作。按照2011年公共厕所改造提升的要求,重点推进老集镇区的公厕改造提升工作。
2、作业质量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容环卫管理考核体系,落实数字化考评监督与逐级考评相结合的双重考评体系,不断扩大考核范围,落实奖优罚懒制度,严格考核考评,有效提升清扫保洁质量。
3、三级考评进一步严格。延伸环卫专业管理部门的覆盖范围,向背街里弄延伸,向城乡接合部延伸,依托三级考核平台,加强监管环卫作业队伍,加速推进环卫保洁管理一体化进程。
4、垃圾分类进一步扩面。逐步建设和配套垃圾分类收集系统,积极开发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建立符合实际的餐厨垃圾集中回收处理基地,实现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努力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处置成本降低的工作目标。
四、抓长效管理整改落实,推进市容环境秩序的管理常态化。
1、进一步优化考核体系。进一步突出街道、社区作为基层网络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考核重点以区为单位,逐步过渡到以街道和社区为单位,每月及时通报市、区两级考评情况,并将本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及时加以整改。
2、进一步突出问题整改。进一步明确各管理主体的责任,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依托数字城管平台,通过全覆盖的数字化网格监控,采取巡视、定期或不定期对城区重点部位进行抽查等方式开展督察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和职责不落实等情况,落实问责制度,以发放督察通知书的形式,督促有关责任部门及单位及时进行整改。
3、进一步重视部门考核。建立层级清晰、责任明确的市容环卫管理网络,对于一些职责交叉、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疑难问题建立会商制度,不定期邀请相关的部门和单位,共同分析研究,群策群力,明确职责,快速处置。
五、抓城市管理宣传,推进公众城市管理的参与度提升。
1、建立健全公众引导机制。加强宣传队伍建设,打造立体城管宣教网络,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全方位、多视角宣传城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努力提升城管整体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加强城管网站建设,充分发挥网络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实时互动等特点,使市民了解城管、理解城管、支持城管。善于捕捉新闻亮点,关注舆情,及时、主动地回应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正确引导公众舆论。
2、建立健全公众监督机制。充分利用城管服务岗亭、宣传栏、公共户外媒体等公共设施,加强正面宣传、典型宣传,对损害城市管理的不良陋习和行为给予鞭挞,促进市民素质的不断提高。通过新闻媒体、信息刊物等多种形式,发动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和关注城市管理,增进社会对城管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巩固网络论坛宣传阵地,妥善快速处置和回应网上相关信息。
3、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积极推行现场式、体验式公众教育和公共活动,开展城管开放日、环卫工人节,城管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活动,拓增“城管社区服务点”等便民举措,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宣传教育,使城市管理的相关理念和知识传播到家庭、学校和社会,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主体意识和实际能力,树立良好的法治意识、文明意识、安全意识和公德意识。
六、抓队伍政治思想教育,推进队伍作风素质的明显优化。
1、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管工作,用科学的态度、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的理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着眼于建立以正面教育为主、以预防为主、以事前监督管理为主的监督机制,确保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女等群团组织的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方式和活动内容,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2、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严格执法纪律,强化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刚性约束,以此端正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快节奏、高效率、精细化地干好城管工作。逐步健全“个人自学、集中辅学、活动促学、考核督学”的学习机制,大力营造“学理论、学业务、学正气”的浓郁氛围,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城管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强化日常的监督考核,切实将考核结果与经济利益等直接挂钩,奖勤罚懒,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建树规范严谨、务实高效的行业风气。
3、加强能力建设。全面推开政务办公自动化、数字化,构建基础数据健全、信息资源共享与部门协同的城管政务框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效能。紧紧围绕城管工作遇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按需施教,注重实效。把岗位目标责任制与考核、奖惩、晋升等制度结合起来,将激励机制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做到责任主体具体化、工作标准清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