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街道)农技农机站(经济管理科):
为深入贯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决定》,落实《关于做好2011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和推进县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秸秆禁烧力度,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现就全区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意见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宗旨,以实现秸秆禁烧和循环利用为中心,以改善农村村容村貌、促进农业良性循环、保护大气环境质量、建设“生态武进”为目的,把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机结合,采取行政推动、政策扶持、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方法,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逐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二、目标任务
全区新增秸秆还田机械100台,新增中拖60台,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秸秆能源化利用、肥料化利用、饲料化利用、基料化利用、工业原料化利用等多种技术,全面完成全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其中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10万亩,还田率达60%以上;稻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7万亩,还田率达30%以上,无野外焚烧秸秆现象的建设任务。
三、工作重点
1.禁止秸秆焚烧。各镇(开发区、街道,下同)要把秸秆禁烧工作放到重要位置紧抓不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落实责任、队伍、制度。各镇要按照每500亩配备1名禁烧巡查人员的标准及时配备专职禁烧巡查员,做好夏秋两忙的禁烧日常巡查监管工作。巡查员要对其巡查区域负责,确保区域范围内不发生秸秆焚烧现象,全面实现辖区内秸秆的全面禁烧。各镇农技农机站要全力配合镇环保部门做好上述工作。
2.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各镇要根据实际稻麦种植面积和埋草机械的配置情况,增加埋草机械的数量,确保新增秸秆还田机械及时到位。同时要制订激励政策,与农机操作手签订责任书,确保埋草机械的有效使用,实现全区麦、稻秸秆机械化还田率分别达到60%和30%的目标。
3、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全面推广秸秆能源化利用、肥料化利用、基料化利用、饲料化利用、工业原料化利用等综合技术,抓好秸秆固化成型燃料项目、秸秆收贮项目的建设,确保秸秆收贮或固化3万吨以上。大力推广果园苗木地覆草技术,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果品苗木产量和质量。同时,要大力发展秸秆绿化覆草、平铺腐熟还田等综合利用技术,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四、扶持政策
1.区财政对购置大中型秸秆还田机每台补贴2000元,中拖每台补贴1万元,秸秆打捆机每台补贴1万元。
2.在农机作业不增加收费的情况下,对各镇秸秆机械化还田、综合利用工作,按机械化还田实际量实行以奖代补,经费经考核验收后按实拨付。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做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区继续成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各镇也要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的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广泛宣传发动。各镇要通过广播、标语、横幅、培训、现场等多种形式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科普宣传,在群众中大力倡导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循环发展的新意识、新风尚,使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的政策、技术、益处家喻户晓;引导农民树立重视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增收的新观念,调动全民参与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努力营造秸秆禁烧的舆论氛围。
3.落实机具作业。各镇要根据目标任务,迅速抓好作业机具和作业面积落实,做到统筹安排、合理调度,确保机具作业能力满足完成任务需要。同时要积极抓好现有机具维修、作业用地及配件供应等各项准备工作。在大忙期间要组织技术力量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切实提高机具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为扩大示范效果,各镇要选择1-2个村作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典型示范进行培育,召开具有一定规模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现场演示会,引导农户全面搞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4.强化工作考核。区政府将与各镇签订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责任书,同时将组织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各有关部门,对各镇进行督查和考核。对禁烧和综合利用成效显著的镇,区按照扶持政策给予奖励;对禁烧工作不力的地方,进行经济处罚。对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还将追究有关单位和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各镇、村(社区)、农机操作手要签订责任书,明确秸秆综合利用方式、禁烧要求和奖惩措施。同时,要充分发挥基层及专职巡查人员的作用,加大考核力度,严格奖惩,确保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落到实处。
附表:2011年全区秸秆机械化还田目标任务分镇分解表。
二O一一年五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