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国际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迅猛,全区各级民政干部思想上一刻都不能麻痹、精神上一刻都不能松懈、精力上一刻都不能分散,切实把“十二五”作为崭新的起点,大力建设全面完善的保障体系,积极发展普惠于民的社会事业,着力打造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真正使人民的生活年年都有新改善、群众的满意度年年都有新提高、百姓的幸福感年年都有新增强,开创一番让自己欣慰、让社会赞叹、让人民满意、让历史无悔的崭新业绩。
2011年,是武进建设基本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武进民政向现代民政转型的突破时期。发展的目标更高,内容更丰富,要求更全面。全区民政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根本目的,始终秉承“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紧扣“百姓为上、民生为先、服务为本”的工作职责,以加快民政事业转型升级、率先发展为主线,更加注重深化“民生之政”的工作理念,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为主线,以建设智慧武进、低碳武进、幸福武进为航标,扬帆起航,乘风破浪,继续在“创新、发展、提高”中抢抓机遇,在“攻坚、克难、攀登”中迎接挑战,为武进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保驾护航。
(一)增强保障功能,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民生保障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为此,要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着力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一是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力度。完善低保政策和操作标准,提标扩面,分类施保,逐步建立低收入家庭收入状况信息共享机制,确保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家庭“应保尽保”。二是要深入落实,不断提高医疗救助效率。完善医疗救助、慈善救助、大重病临时救助多措并举的有梯次、多元化、全覆盖的医疗救助保障体系。三是要加大力度,全面实施重残及临时生活救助。全面开展临时生活救助工作,做到“应助尽助”。及时与残联、财政密切沟通,加强重残人员生活救助的规范管理,严格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做好困难家庭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申请及收入调查工作。四是要多措并举,不断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及时修订各级各类救灾应急预案及启动机制,完善灾情快速报告和灾情会商评估机制,提高应急救助能力;积极开展创建减灾示范社区活动,推广“江苏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古方社区的成功经验。全面落实区、镇(开发区、街道)、村(社区)三级救灾信息网络,实现救灾应急预案全覆盖。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开展信息员培训、鉴定试点。强化灾害应急救助机制,建设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五是要以点带面,继续开展“星级敬老院”创建活动。以全面提升敬老院的软硬件服务水平为出发点和工作目标,全面做好“星级敬老院”的申报和评审核查工作,做好敬老院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爱心服务理念教育,争取到“十二五”期末,全区15家敬老院均创成“星级敬老院”。
(二)提升服务水平,加快老龄事业发展
当前,我区老年人口已达19.78万人,并正以平均每年增长8000人的速度不断递增,老龄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挑战。我们要继续创新思路,抢抓机遇,立足高起点规划,多元化投入,项目化推进,强力促使养老服务事业快速发展,争取早日形成“大老龄”格局。一是要超前谋划,推动全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加快养老服务规划编制,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大造舆论,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力量,不断推动全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加大对高龄老人的援助服务工作,2011年预计将投入专项经费950万元,并逐年递增。二是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九洲老年公寓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助餐、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上门服务。到“十二五”期末,要形成镇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所有社区均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的总体格局。努力探索并建设电子保姆服务平台,“十二五”期间,要逐步将全区空巢老人纳入服务平台,为他们提供救急、送餐、就医、开锁等一条龙服务。三是要进一步开展老年关爱工程。每年组织2000人次以上老年人参加“民乐”老年观光活动,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到“十二五”期末,要确保参加“民安”意外伤害保险的人数达全区老年人总人口的70%以上。四是要继续调整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加强与财政等部门协调,调整现有养老机构扶持资助政策,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建立养老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支持力度,促进养老服务加快发展。五是要大力倡导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积极开展尊老爱老助老活动,大力开展第二个“敬老月”活动,弘扬尊老爱老老传统美德。继续为老年人做好事,办实事,认真落实老年人免费和优待乘坐市区公交车规定,为全区老年人免费办理“江苏省老年人优待证”。
(三)争创星级社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要以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和谐武进”建设为契机,抓好社区的各类创建工作,通过创建,使基层民主得到推进,基层政权得到巩固,社会治安更加良好,在全区上下形成“共建幸福家园,共享发展成果”的生动局面。一是要继续争创星级社区。继续做好常州市星级社区创建和武进区“阳湖之星”和谐社区创建活动。认真对照《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创建标准》,列出创建工作目标和重点,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有一批街道、社区创成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二是要继续开展和谐社区和社区道德讲堂建设。继续按照先行试点、全面推进、巩固提升的工作思路开展和谐社区建设工作。2011年,全区要有60%以上的社区达到和谐社区建设标准,全区所有的社区均要建立“道德讲堂”;“十二五”期末,全区所有社区均要达到和谐社区建设标准。三是要开展社区品牌工程建设。坚持“一居一品”、“一居多品”的工作思路,把“个性化”社区建设作为努力方向,鼓励和引导各社区立足区域特色,致力打造品牌社区,不断提高社区建设品位。“十二五”期末,全区要有60%以上的社区基本建成“一居一品”或“一居多品”社区品牌。四是要大力开展社区服务。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转变公共服务方式,积极倡导“一站式”便民快捷高效服务,使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全社区。同时,需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把传统社区服务业这条“短腿”拉长。五是要继续完善村民自治。继续对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行动态管理,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党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入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薄弱村”治理工作,整合力量,协同推进,开展定期不定期的专题督查,促使各地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夯实创建基础,提高优抚安置水平
要进一步深化省双拥模范区“六连冠”创建成果,积极发挥民政部门职能,整合各方资源,营造我区军民大团结的良好氛围。一是要扎实开展为军队办实事活动。组织开展科技拥军、法律拥军、文化拥军等各类拥军活动,帮助部队解决实际困难,促进部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二是要不断提高双拥优抚工作水平。执行自然增长机制,及时提高和调整各项抚恤优待补助标准。落实各类优抚对象的生活和医疗补助措施,解决优抚对象的后顾之忧。三是要继续推进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和技能培训工作。发挥民政部门牵头作用,巩固成果,深入推进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应参训率要达到90%以上。四是要全面落实军休干部各类待遇。加强军休服务队伍建设,构建高水平的服务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军休干部政治和生活待遇,协调地方房改部门推进军休干部房改工作进程。
(五)强化项目管理,推进公共设施建设
当前,我区社会公共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为此,我们要强化调研论证,努力打造一批重点项目。一是要抓好殡仪馆建设。2011年,要重点做好横林殡仪馆改扩建工程以及武南殡仪馆骨灰寄存堂建设工程,满足全区的殡葬服务需求,并向周边市(区)形成有力辐射。二是要推进中心骨灰堂建设。继续推行中心骨灰堂建设工作,争取再确定1-2个镇开工建设。要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形成每1-2个镇(开发区、街道)就有1家中心骨灰寄存堂的格局,改变过去“村”、“组”骨灰堂散、小、杂,卫生状况脏、乱、差和随意占用耕地等弊端。三是要完成“慰烈工程”建设。今年清明前夕要全面完成“慰烈工程”的建设和搬迁工作,确保烈属和广大群众在清明期间能正常祭扫。四是要推行殡葬新风建设。各陵园、公墓要继续做好清明等重大节日的祭扫接待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倡海葬、草坪葬等殡葬新风,加强各类公墓管理,坚决遏制豪华墓穴、超大墓穴的建造。
(六)切实履行职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新的发展阶段对民政专项事务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各级民政部门要深化业务学习,提高综合素质,抓好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一是要不断加强区划地名管理。“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对中心城区的道路标志牌进行改造提升,指导各镇(开发区、街道)对现有地名路牌情况进行重新梳理,并按国标要求对地名标志重新整合、设置。做好金武线第二轮边界线联检工作,确保边界地区的社会稳定。二是要继续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充分发挥民政的行政推力和社区优势,一手抓增机扩点,一手抓末尾淘汰,让福彩销售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力争全年完成福利彩票销售2.45亿元。继续抓好福利企业生产销售和年检工作,妥善安置残疾人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三是要大力开展各类慈善救助。制定民政社会公益项目定向募捐办法,深化慈善救助活动。充分挖掘慈善资源,做强慈善救助品牌项目,提升公益金使用的社会效能。全年投入各类慈善救助经费2800万元,救助对象超1万户。四是要严格规范婚姻登记和救助管理。加强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和孤儿登记收养管理工作,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竞赛、读书演讲等活动,力争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五是要做好社会组织规范化评估工作。适时组建评估小组,聘请相关专家进行等级评估评定,奖励先进,促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进程。
我区虽然已实现了全面小康,但离实现基本现代化还有不小的差距。作为民政部门,要在社区建设、村民自治建设、居家养老建设、老龄事业建设、福利事业建设、殡葬事业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把实现基本现代化作为我们的努力方向,紧紧抓住关键环节,创新思维,真抓实干,争取在全国县区的激烈竞争中树立新标杆,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再创新辉煌,为我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添砖加瓦。最近,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要全面建设智慧武进、低碳武进、幸福武进等“三个武进”的发展新目标。其中“智慧武进”建设包括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城市管理等内容;“低碳武进”建设包括福利企业的转型升级;而“幸福武进”更是包含着多项民政工作内容,如果民政工作做得不到位,就不可能全面建成“三个武进”。“三个武进”建设同时也是区委区政府对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深刻领会,反映了广大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将把“三个武进”建设作为今后一段时间民政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准确把握内涵实质,积极研究推进方法,为“三个武进”建设铺路搭桥。
常州市武进区民政局
2011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