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区各办局(公司)行,区各直属单位: 经研究,现将《常州市武进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四日
常州市武进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实施方案
为加快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转变,进一步提高全区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以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现就我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围绕实现富民强区和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为目标,以稳定粮食优质生产为基础,巩固提高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以高效设施农业园区建设为依托,大力推广新型适用农机和特色农机;以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为突破,完善壮大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以提升农机服务管理水平为保障,继续加强农机专业服务队伍建设。通过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为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支撑和服务保障。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全区力争到2012年末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粮油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保持95%,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0.5%,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9.5%。 (二)年度目标 2011年,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5%;2012年,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5%。 (三)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目标 1.粮油生产。到2012年,分批更新大中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新增高速插秧机180台,插秧机数量达到2000余台,实现水稻机插比例达90%以上;新增秸秆还田机械330台,稻麦秸秆全量还田面积占稻麦面积的70%;粮食烘干从现在的2.8%提高到50%以上。 2.畜禽养殖业。重点发展畜禽粪便处理机械、饲料加工机械、挤奶机、通风降温设备等机械,力争到2012年末畜禽养殖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 3.水产养殖业。重点发展增氧机、投饵机、清淤机等机械,示范、推广微孔曝气增氧设备、水体活化技术和养殖环境控制技术,力争到2012年末水产养殖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100%。 4.蔬菜园艺业。重点发展田园管理机械、植保机械、喷滴灌设备、蔬菜播种机械等机械,力争到2012年末蔬菜园艺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 5.林果业。重点发展田园管理机械、植保机械、喷滴灌设备等机械,力争到2012年末林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 6.花卉苗木业。重点发展田园管理机械、植保机械、喷滴灌设备、草坪机等机械,力争到2012年末花卉苗木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 三、工作重点 围绕上述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任务,重点实施“八项工程建设”: (一)农业机械化示范镇创建工程。以创建“农业机械化示范镇”为抓手,推动全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创建工作。到2012年末,除湖塘镇、南夏墅街道、西湖街道外以外,其余13镇创建成“农业机械化示范镇”。各镇根据本镇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需要,依托园区建设,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机,较快提升高效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围绕《武进区创建农业机械化示范镇评价考核表》中的各项指标要求,确保到2012年末,各创建镇粮油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以上,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评价得分)达到90%以上。 (二)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程。加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和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建设标准达到省定“星级合作社”的要求。积极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促使其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方式,从而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规模。到2012年末,成立8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其中特色农机专业合作社20家,全区“星级”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40家。其中创建“五星级”合作社3家,“四星级”合作社7家,“三星级”合作社30家。到2012年,全区农业机械服务组织作业面积占机械化作业总面积的比例达到75%以上,农机户加入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比例达到45%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下降至9.5%,农机合作社的作业领域从单一粮食生产向高效农业拓展,全面覆盖粮油、蔬菜、林果、花卉苗木、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六大产业。 (三)粮食产地烘干建设工程。大力实施粮食产地烘干工程,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基本满足收获季节遭遇不良天气时收获的粮食烘干需求,减少粮食遇长时间阴雨而引发抽芽或霉变,提高了粮食生产的防灾抗灾能力,减少粮食干燥过程中劳动力使用量,极大地缓解农忙时劳动力需求量大与其短缺的矛盾。到2012年末,粮食烘干机保有量达到125台,新增118台。 (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工程。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实施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工程。坚持数量增长与结构优化并举,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重点促进大马力、高性能、智能化、复式作业机械的发展,加快老旧农机的报废更新,促进绿色、低碳农业机械的发展。扩大与科研校所、农机企业的联系,借助区内常发集团、爱科集团、筑水农机等大型农机生产企业的技术优势,加快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农业机械的推广运用,推动区内农机制造业的率先发展。到2012年末全区更新换代各类农业机械1200台套。 (五)特色农机倍增工程。大力推广高效、先进、适用的特色农机装备,着力推动蔬菜、林果、花卉苗木、畜牧养殖、水产养殖五大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高效农业设施化水平。按照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要求,配套喷滴灌、田园管理机、植保机、投饵机、增氧机、清淤机、粪便处理机、挤奶机、蔬菜播种机械等机具设备。到2012年末,畜禽粪便处理机械保有量达253台,新增236台;蔬菜播种机械保有量达209台,新增100台;田园管理机械保有量达790台,新增550台;喷滴灌设备保有量达490套,新增195套;增氧机、投饵机、清淤机、挤奶机、植保机等目前保有量较多的机具设备,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更新升级,带动全区农业产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六)农业园区农业机械化建设工程。以《武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为依据,将农业机械化建设纳入农业园区建设规划,组织实施农业园区农业机械化建设工程,以全区18个特色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充分利用各种资金,抓住关键生产环节,跟进配套成熟可靠的农业机械,大力发展设施技术及装备,较快提升4个万亩园区、14个千亩园区的高效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确保园区的农业机械综合作业水平达90%以上,使农业园区真正成为全区农业机械化先进、高效、生态、安全的示范样板。 (七)农机人才培训工程。扎实开展农机科技、管理、技能人才三支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打造一支技能娴熟的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一支业务精通的农机科技人才队伍,锻造一支素质全面的农机管理人才队伍,以适应农机化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到2012年底将培训农机管理人员300人次,农机科技人员200人次,农机实用人员1000人次。 (八)农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实施农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在农机技术推广、安全监理、教育培训、信息服务、应急救灾等方面提升农机公共服务水平。构建以区农机公共服务中心为龙头,以镇农技农机站为纽带,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农机公共服务保障体系,重点加强区镇两级农机技术推广、质量监督、安全监理、维修保障、政策宣传及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构建农机安全生产的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宣传教育“三大防线”,有效提高农机安全监管能力,实现农机安全生产的全程监督管理。完善农机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建设,为农业机械化人才的教育培训创造条件。建立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加强对镇农机管理人员的考核,通过考核提升基层农机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农工办、宣传、发改、财政、水利、农业、环保、统计等部门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同时,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局,具体负责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组织实施、示范推广、机具的选型、农机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及示范推广等工作。 (二)完善扶持政策。建立和完善以区财政资金为主导,农民和农村集体投资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区政府将把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投入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各镇也要制订相应的项目补贴政策,保证农机推广、技术服务、教育培训、考核、奖励等各项经费的落实。建立和完善农机金融扶持政策,通过财政贴息方式支持农民和农机合作组织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 (三)营造良好氛围。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等形式,利用农村科技赶集、农机示范现场会、农机操作手培训会等机会,加大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发展农机化的认识,形成共识,动员、鼓励更多的力量投入农机化,引导和调动农机服务组织、农民群众投资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要不断培育农业机械化工作的新亮点,总结宣传率先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为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营造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四)加大考核力度。区政府将成立指导督查组,对各镇创建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督查。同时,建立年度考核评价办法,按工作目标,进一步细化和分解各镇评价指标,由区政府组织实施对各镇进行工作考核,落实专项奖惩措施,推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创建目标的顺利实现。
主题词:农机 方案 通知抄送:常州供电公司,区委各部委办,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人武部,区各人民团体。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2月24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