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统计信息> 数据解读> 内容
2010年,我区以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契机,以打造“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为目标,全面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积极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有效促进产业提升和农民增收,继续保持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595020万元,比上年增长5.6%,实现农业增加值369790万元,比上年增长8.1%;农民收入连续继续第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人均纯收入达13598元,比上年增长13.1%。
一、经济总量增长,增速趋缓
2010年我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95020万元,比上年增长5.6%,增速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为377464万元,比上年增长6.6%;林业产值1269万元,比上年增长5.2%;牧业产值95896万元,比上年增长5.5%;渔业产值86637万元,比上年增长1.8%。养殖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30.7%,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实现农业增加值369790万元,比上年增长8.1%,增速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
在农林牧渔业内部,农业产值所占比重达到63.4%,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牧业所占比重为16.1%,与上年基本持平,渔业产值所占比重为14.6%,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二、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
我区农业生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质高效为目标,推进农业增长方式从数量增长到质量和效益增长的转变,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粮油产品向优质小麦、稻米生产发展,特色果蔬、花卉园艺等经济作物生产获得较快发展。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为76.28万亩,比上年减少2.7%。从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来看,粮油种植面积继续下降,全年粮食作物面积为42.99万亩,比上年下降7.2%;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全年蔬菜播种面积为13.76万亩,比上年略增1.4%。果品、花木、水产等板块优势进一步凸显,2010年,全区园林水果种植面积已达5.9万亩,比上年增长17.3%;花卉苗木产业保持稳中有增的生产态势,花卉苗木播种面积已达15.55万亩,比上年增长12.0%,地产花木产值达12.14亿元,比上年增长8.8%,在种植业产值中,粮油作物与蔬菜园艺、水果等经济作物的比例由上年的1︰4.4扩大到1︰5.4。
三、粮食生产水平稳中有升
抓好粮食生产、保障有效供给始终是农业部门的第一要务。2010年,我区农业部门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积极推行良种良法配套、病虫草防治等的技术指导,强化田间管理措施,努力克服不利天气影响,最终夺取了粮食丰产丰收。2010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42.99万亩,比上年下降7.2%,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7.56万亩,比上年下降3.3%,平均单产278公斤;水稻种植面积22.04万亩,比上年下降11.0%,以武运粳23号为主的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全区水稻单产625公斤,连续五年在常州市名列榜首,前黄镇省级万亩示范区实割实收产量为742.24公斤/亩,在全省名列第五。
四、养殖业生产比重继续下降
2010年,全区养殖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30.7%,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2010年,全区肉类总产量5.34万吨,比上年增长7.0%。全年全区生猪出栏量为31.52万头,比上年增长0.2%;年末生猪存栏量略有下降,为15.87万头,比上年下降0.1%,其中能繁殖母猪1.85万头,与去年同期持平。全区年末奶牛存栏达到3296头,比上年下降9.5%,全年牛奶产量9210吨,比上年增长6.8%;年末家禽存栏432.45万只,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家禽出栏数1841万只,比上年增长0.2%。畜牧业在规模养殖比例不断扩大,规模户生猪出栏量占全区生猪出栏总量的75.2%;规模户家禽出栏量占全区家禽出栏总量的96.5%。2010年,生猪价格波动较大,多数生猪养殖户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
渔业生产趋稳,效益提高。随着滆湖第三期网围整治工作圆满完成,全区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12.5万亩,全年新增高效渔业面积0.5万亩,累计达9.6万亩,占养殖总面积的76.8%,比上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水产品产量4.46万吨,比上年下降1.5%。通过进一步调整养殖模式,积极引进水产新品种,大力推广养殖新技术,使水产品养殖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品质、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据相关调查资料,2010年水产品价格稳中有涨,其中河虾价格较高,比去年同期上涨40.0%左右,渔业生产效益有明显提高。
五、品牌农业有所突破
我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2010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60只、绿色食品43只、有机食品6只,全区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三品”个数累计达300只, “三品”种植面积占农业种植面积的63.4%,成功申报名优农产品15个,年末全区拥有常州市级以上名优农产品46个;焦溪“二花脸”猪在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基础上,正在申报国家级“二花脸”猪种质资源保护区;为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我区大力发展两头在外的“总部农业”,涌现出了包括全国银鱼出口量最大的企业—长江水产及在江、浙、沪、皖等地建立种养殖基地的尊龙食品、立华畜禽、康乐农牧润土合作社等多家农业企业。全区现有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7家,2010年销售收入(成交额)突破250亿元。 “品牌农业”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六、高效设施农业有力推进
根据常州市“双百万工程”建设目标任务,我区现代高效农业按照“做强花木业,放大林果业,提升瓜蔬业,突破畜牧业,调优水产业”的总体思路,全年全区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7万亩,园艺高效农业面积达33万亩;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1万亩,设施总面积7.6万亩,分别占全区耕地面积的55%和12.6%;高效渔业面积新增0.5万亩,达9.6万亩,占全区水产面积的76.8%。
七、园区建设速度加快。
作为2010年全区五十项重点建设工程的农业园区建设,得到有力推进。武进农博园、邹区设施蔬菜产业园、武进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园、武进万亩优质稻米园4个万亩园区和以龙潭湖农业生态园、礼嘉农牧结合生态示范园等为代表的13个千亩园区,成为我区农业园区的重点建设内容,一批组织机构健全、规划起点较高、功能特色鲜明、承载发展较强的大型农业产业园区加快形成,逐步成为引领全区农业发展的排头兵。武进农博园被认定为省级首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