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2010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33306/2010-00024
主题分类: 医药卫生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卫计局  
产生日期: 2010-12-30 发布日期: 2010-12-31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2010年工作总结

相关阅读:

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全区卫生系统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和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提升群众健康水平,服务全区发展大局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优化医疗卫生服务,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事业保持快速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一)基础建设进展顺利。以群众就医方便、快捷、温馨为目标,加快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武进人民医院南院内外装修基本完成。康复医院、精神卫生康复中心、湟里卫生院建成投用。南夏墅卫生院迁建项目开工。礼河卫生院规划方案确定。寨桥卫生院病房楼主体封顶。马杭、横山桥、夏溪、东安、牛塘等卫生院完成整体改造装修。推进中医街的建设,设立门诊部15家,引进国家级名中医10名、省级名中医20名、知名药店5家,全年接待门诊11万人次,业务收入1200万元。

(二)基药制度正式实施。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国家、省、市医改方案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做好人员编制、岗位设置、医改资金测算等工作。区政府成立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和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先后出台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意见、基本药物遴选办法、经费补助办法、基本药物采购配送与使用管理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同时,认真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按照基本药物遴选办法,完成我区基本药物遴选工作,共计1347个品规,增补住院必须和专科用药208个品规,确定了统一配送企业。区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动员大会,于2010年12月30日起在239家基层医疗单位正式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

(三)基层卫生得到加强。改扩建村卫生室7家,为业务较好的村卫生室配备了辅助检查设备。横林人民医院创成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寨桥、卜弋、焦溪卫生院创成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创成市级示范站。各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初步建立起社区责任医师服务团队制度,开展“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

(四)合作医疗不断完善。全区66.11万人参保,参保率100%。人均筹资标准达272元,总筹资额1.88亿元。进一步强化合作医疗业务管理,核定各单位人均住院费用,加强检查考核,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对血液透析病人调整补偿政策,补偿比例达70%,大大减轻透析病人经济负担。认真做好门诊和住院费用即时结报,全年门诊补偿154.39万人次,补偿金额2215万元;住院补偿52033人次,补偿金额1.62亿元。区镇两级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达63.3%,实际补偿比达45.5%。

(五)疾病控制力度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常住人口人均15元标准落实到位,扎实开展9大类2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区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48.74万份,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4.43万人、糖尿病患者8805人。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32.23万人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儿童7.37万名。孕产妇系统管理人数12436人,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人数13326人,免费婚检1.2万人,婚检率达86.6%。排查重性精神病患者3041人。全面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4411名农村孕产妇获住院分娩补助176.44万元;6515名孕前孕早期妇女免费服用叶酸,服用率98%,依从率90.2%;农村妇女“两癌”检查44858人;孕妇艾滋病筛查10153人;青少年补种乙肝疫苗13598人次。启动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完成流动人口宣传1.3万人、外展干预3911人。免费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160例。扎实做好血吸虫病、手足口病、结核病、狂犬病防治工作。

(六)爱国卫生成绩突出。深入开展镇村环境长效综合管理,开展4个轮次的季度大检查,加强暗访督查,促进镇村环境水平不断提升。雪堰、遥观通过国家卫生镇暗访检查。礼嘉、邹区、嘉泽积极开展国家卫生镇创建。13个省级卫生镇通过复评验收。新创建省级卫生村44个。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与区文明办联合举办武进区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竞赛,我区创成“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江苏省示范区。在卫生系统、公共场所、全区中小学校积极开展控烟工作,局机关和35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全区率先实现禁烟目标。

(七)卫生执法严格高效。加强餐饮业卫生监管,开展奶制品、毒韭菜、地沟油等食品专项整治15次。对205家单位开展春秋季学校卫生监督检查。对403家公共场所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检查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412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1.5万份。严厉查处非法行医,取缔黑诊所367户次,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6人。开展“万人培训工程”,提升管理相对人卫生法律法规知晓率,培训人员2.8万名。进一步提高“五小”行业卫生管理水平,创建“五小”行业示范街3条、示范店160家。认真做好征兵体检工作。圆满完成省运会和经贸洽谈会、旅游节、周周演等56项全区重大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任务。

(八)医院管理更加规范。组建武进医疗集团,开展集团化办医试点。成立12个专业学组,开展学术交流29场次。区级医院向乡镇医院赠送医疗设备价值300余万元。湟里卫生院成为武进人民医院分院。开展区镇两级双向转诊,区级医院共下转住院病人984人次,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的双向转诊病人增加补偿55.9万元,有效缓解区级医院床位紧张、乡镇医院资源闲置的矛盾,让患者得到更多实惠。开展远程会诊1080人次,使农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区级专家的诊疗服务。规范紧急医疗救援工作,共派出救护车1.13万次,转运病伤员1.05万人次,参与3人以上伤亡事件救援53起。积极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平安医院创建等活动,着力抓好核心制度督查,组织安全应急演练,开展安全大检查,确保了医疗与行政安全。武进人民医院引进世界最先进DSA,建成电子病历系统,成为江苏省人民医院技术支持医院。武进中医院引进64排128层螺旋CT,完成数字化二期工程建设,顺利通过等级医院复评。

(九)科研教学成果丰硕。全年科研立项17项,获市区科技进步奖12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9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2篇,其中SCI收录3篇。抓好卫生人才的引进。年内,引进硕士研究生34名、大中专毕业生74名。认真实施大学生村医工程,招聘大学生村医33名。加快骨干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5名优秀人才入选“常州市卫生局创新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1名优秀中医人才入选“江苏省农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晋升中高级职称273人。武进人民医院启动实施青年人才培养工程,6名优秀人才成为首批培养对象。武进中医院成为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医院。加强卫技人员培训。49名乡镇医师到二级医院轮训,35名乡镇主治医师参加务实进修,39名全科医师参加规范化培训,13名乡镇公卫人员参加岗位培训,1279名卫技人员参加公共必修课考试,2000名卫技人员参加15个市级继续教育项目的学习,我区农村卫技人员在岗培训工作通过卫生部专家评估。

(十)行风建设成效明显。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举办先进集体模范人物事迹报告会,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促进了服务改善和质量提高。广泛开展廉政文化进医院、“双政三零”竞赛等活动,强化廉政警示教育,自查自纠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积极参与武进政风热线节目,承办水上舞台“周周演”活动,加强与群众的互动沟通。大力开展和谐医院创建,组织百名专家送医到镇村,着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大力推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591项卫生行政执法职权全部进入“三合一”网络平台运行。顺利完成对绵竹金花镇结对支援工作,选派6名医务人员支援新疆。武进人民医院、武进中医院分别建成档案五星级和三星级单位,进一步提升了医院文化内涵。局对31家医疗单位开展出院病人满意度问卷函调,群众综合满意度为90.7%,保持在较高水平。

“十一五”,是我区卫生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全系统干部职工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不畏挑战,负重奋进,全区卫生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经过五年的努力,卫生综合实力大幅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持续改善,卫生保障作用更加彰显,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一、过去的五年,全系统坚持科学发展,卫生体系不断完善,群众就医更加便捷。“十一五”是我区卫生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各单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解放思想,积极转变观念,努力开拓思路,千方百计破解土地、资金等难题,一大批高起点、高标准的卫生基础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卫生康复中心、残疾人康复医院、武进中医院急诊楼和易地新建的潘家卫生院、雪堰卫生院、湟里卫生院建成投入。武进人民医院南院主体竣工。改扩建武进人民医院内科病房楼,原地翻建礼嘉卫生院门诊楼。实施薄弱卫生院和分院改造提升工程,12家镇卫生院和7家分院完成整体改造。全系统新置万元以上设备876台(件)。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共投入资金5.91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3倍。全区医疗床位总数达到4800张、卫生技术人员4753名,比“十五”期末分别增长69.1%和17.6%。

二、过去的五年,全系统坚持以人为本,公益性质不断凸显,健康保障更加有力。我们把提升群众健康水平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积极争取政府投入,扎实开展9大类2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开展重大公共卫生服务,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区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居民健康指标处于全省先进水平。认真做好卫生应急工作,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专业队伍,制订完善各类预案,有效应对冰雪灾害、人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汶川大地震、三聚氰胺奶粉、甲型H1N1流感防控等突发卫生应急事件,圆满完成省运会等重大活动卫生保障任务,有效维护了全区的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过去的五年,全系统坚持改革创新,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卫生服务更加高效。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我们破除各种束缚,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不断将卫生事业发展推上新的境界。积极抓好人才的引进培养,大力发展特色专科,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全系统建成重点特色专科18个,拥有各类高级人才197名,科研获奖47项。我们利用原有急救力量在全国首创覆盖农村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得到卫生部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越来越成为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开展集团化办医试点,有效发挥了区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了全区医疗资源的整合和科学利用。我们实施双向转诊、远程会诊、乡镇医生轮训、大学生村医、中医街等一系列创新工作,有效激发了卫生系统生机与活力,全面提升了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群众看病就医享受到更多的优惠和便利。2010年,全系统共完成门急诊412.65万人次、住院11.2万人,比2005年分别增长33.6%和64.7%。

四、过去的五年,全系统坚持团结实干,卫生形象不断提升,行业作风更加优良。面对日益繁重的日常诊疗服务和不断涌现的急难险重任务,全系统干部职工发扬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优良传统,团结一心,不畏艰险,从容应对,真抓实干。局机关和基层单位的同志紧密配合、爱岗敬业、加班加点、热忱奉献,立足平凡的岗位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五年来,我区先后创成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全省农村改厕先进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江苏省示范区。我局先后获得全区生态创建突出贡献奖、十佳为民办实事工程配合奖、武进区参加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集体三等功等荣誉。2007-200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勤政廉洁三服务”和“五好”机关竞赛优胜单位。在全区“埋头苦干、三年再看”和“十一五”先进评选工作中,我局获特别贡献奖,2家基层单位获最佳行业发展成就奖,5名同志获功臣人物奖。以上这些,都为我们加快“十二五”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和精神财富。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