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农业局文件
武农发[2010]19号
关于加强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各镇(街道)农林站,兽医站,经发区社会事务局,局各科、站、办、农干校: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提高我区农产品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做好2010年农业和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意见》(苏农办〔2010〕8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加强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能力、农业投入品监管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力,全面提升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工作目标
力争到2010年底,全区基本建立起精简、统一、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布局合理、职能明确、运作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初步建立起属地管理、权责一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责任得到落实,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基本健全。全区在市级以上组织的基地蔬菜产品抽检平均合格率在96%以上;畜产品抽检平均合格率在99%以上;水产品抽检平均合格率在97%以上;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增加到50 个以上;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总数达到240个以上;对已获农业“三品”认证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及重点生产基地使用农业投入品监管检查率达100%。
三、主要任务
1、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在现有检测机构的基础上,加快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落实中心编制,多方争取资金,增加投入,增添检测仪器,增加相关检测项目,提高对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能力,保证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一步提升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能力,加大疫病防控力度,加大检测频次,促进我区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和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各镇(街道)产地检测能力建设,试点开展农药残留速测工作,保证农产品安全上市。督促和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自律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点),并配备专业检测人员。
2、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力度。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镇(街道)要结合本行业、本地实际,结合省、市检测机构的安排部署,认真制订本地区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计划和农业投入品监督抽检计划,积极争取区、镇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必要的经费,并随着我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不断增加农产品的抽样检测数量和覆盖面。加强对重点产品、重点区域的监测检测,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及基地的监测力度,加强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畜禽饲养场、屠宰场等的动物疫病和违禁添加物的抽检。积极探索大宗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在做好例行监测工作的同时,不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突击检查,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3、强化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镇(街道)要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禁止在有害、有毒物质超标的区域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及生产、捕捞、采集食用农产品。指导和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经济组织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抽查检测制度,逐步实行主导产品包装标识上市;指导和督促畜禽饲养场建立养殖档案;指导和督促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依法建立健全进出货档案以及产品检测、检查验收和报告制度。开展农药及农药残留、兽药及畜禽产品违禁药物滥用、水产品药物残留等专项整治工作。依法对农业投入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和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以及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禁用、限用的农业投入品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强推广使用安全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要普及化肥、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施药机具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知识,指导农民科学用药、合理施肥,科学饲养,防止对农产品产地造成污染。
4、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要加大优势农产品综合标准体系的制(修)订力度,积极创建各级标准化示范区,确保标准化示范区的种子、种苗、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及生产过程都能符合推广标准的要求,确保标准化示范区的生产都有详细的农产品生产、销售及农资使用情况的档案,实现全区标准化示范区100%按标生产。建立和完善“政府推动 、市场引导、农技部门指导、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户积极参与”的农业标准化推广工作机制和“公司(合作组织)+基地+标准”的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以农业标准推广应用为目标,以标准化示范区为载体,以订单农业、合同农业为形式,引导和带动示范区周边的农户按标准组织生产,加速农业标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5、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机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应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运作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快速预测、预报和预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处置及时有力,有效控制事态扩大和蔓延,高效组织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危害。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原则,由当地政府负总责。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辖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各镇(街道)要落实本辖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划定监管责任区,明确监管部门和责任人。各镇(街道)农林站,兽医站,经发区社会事务局要明确责任,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对具体监管责任人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畴,量化指标,落实责任。
2、强化宣传,抓好培训。通过各种媒介,采用各种方式,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扩大宣传培训面,全面提升社会公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强化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的法治意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要通过“放心农资下乡”、“三品申报监管员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向农业生产者宣传我区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分工协作,强化监管 。各镇(街道)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协调机制,武进区农业局将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管理、执法监管、检验检测和技术服务,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合力,共同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效开展。
二○一○年四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