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公安局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公安机关110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武公局(2010)49号
各派出所,局机关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全区公安机关110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110接处警工作规范化水平,根据省厅、市局有关部署要求,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公安机关110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0一0年五月十九日
主题词:110执法规范 意见 印发 通知
报:区委政法委,常州市局。
送:本局党委成员。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公安机关
110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试行)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公安机关110执法规范化建设现场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全区公安机关110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110接处警工作规范化水平,根据省厅、市局有关部署要求,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110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110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公安执法水平的重要基础。110接处警工作是公安执法的重要源头和基础,是公安执法的首要环节,直接影响公安执法工作的全过程。只有从加强110执法规范化这个源头性、基础性工作抓起,从规范接处警行为,健全运行机制,完善保障措施等做起,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进整个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
(二)加强110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提升执法公信力、增强群众满意度的重要途径。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最形象的体现是执法公信力高,群众满意度高。110接处警工作涉及各警种、各部门,面广量大、公开透明且群众关注高,是公安机关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通过加强110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规范110接处警行为,让群众在简洁文明的接警、快速高效的出警、规范有序的处警中,直接感受公安执法质量的提高,不仅提升了执法公信力,也进一步增强了群众满意度。
(三)加强110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增强接处警队伍素质,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110接处警工作的性质决定了110民警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形象主要体现在110执法水平和能力上,要想提高110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也必须以110执法规范化建设为载体,全面强化对广大110民警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考评。
二、正视现状,全力解决110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在区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大力指导下,全区110队伍,通过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在打击犯罪、服务群众、决策参谋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也涌现了一批先进集体、个人,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接警不及时。总体上,城区好于农村。一些所队接到处警指令后,作风拖拉,处警延时,引起群众强烈的不满。尤其是对于一些处于相邻地段和跨区域、警种的警情,单位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现象依然存在,没有很好地承担起第一接处警人的责任和义务。
(二)准备不充分。部分处警民警到现场后,无所适从,没有按照接处警规范和要求进行处置,往往因取证不及时,现场制作笔录过于简单等问题,造成之后执法办案环节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三)处置不规范。少数处警民警语言粗鲁、方式简单,甚至与报案群众发生冲突,遭到群众投诉,严重影响公安形象,使工作陷入被动。警容风纪不严整,不携带单警装备和现场勘查设备等不规范行为依然存在。部分民警执法随意性大,甚至不作为或乱作为。
三、进一步加强110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加强110执法规范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上下互动的原则,按照统一标准、优化流程,网络管理、过程监控,培训先行、落实保障的思路,以“大平台”为有效支撑,综合运用信息化等多种手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推进110执法规范化建设。力争经过两年左右时间,全区110接处警工作规范化、信息化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实现以下五个目标:一是110执法制度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110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是110接处警用语及现场取证行为进一步规范;三是接处警信息全部实现网上管理,接处警行为全部实现动态监控;四是群众对110工作满意度明显增强,110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五是因接处警不当引发的群众投诉明显下降,接处警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基本杜绝。
四、进一步加强110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全面推行首接处结制。明确一般警情求助发生后,接警员、处警民警力求做到一次性处置成功,即接警员先接警,下达指令处警民警首次受警,开展处置后即处理结束,无需再次下达指令。出警处置也未引起群众重复报警或投诉,最大限度地节约警务资源,对报警人误报地点的警情,首接责任民警应先受理,并向指挥中心报告,再向有管辖权限的单位移交,避免引起群众的不满。
(二)全面推进先期取证制。按照《江苏省公安机关110先期处警现场取证工作规范》(试行)【苏公厅(2006)349号】,综合实际工作,进一步细化110先期处警现场取证的范围,内容,流程和标准,落实先期取证责任,强化接处警民警技能培训,将110先期处警现场取证工作纳入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的范围。
(三)全面推行过程监控制。对所有接警处警现场处置情况实行全程录音,对醉酒闹事、精神病人滋事、袭警、非正常上访闹事、聚众斗殴、寻衅滋事、重大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其他重大复杂警情、以及其他可能引起投诉的警情、求助和纠纷,要充分利用移动视频图像传输系统,或者录音录像设备实行全程录像,录音录像资料按照有关规定传至“大平台”,通过“大平台”再现接处警全过程,达到对110接处警全过程进行监控的目的,从程序上规避不良执法习惯,也可以为一线执法民警规避执法风险。
(四)全面推行倒查追究制。严格落实110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倒查追究,确保接处警过程任何一个环节不出差错。对接处警过程中部分民警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行为进行问责、追究其责任。大力推行接处警抽查点评制度,并将抽查点评情况录入“大平台”,作为年终民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全面推行携装上岗制。规范民警的接处警行为,处警人员不得少于两人,辅警人员不得单独处警,遇到案件类警情,需要两名以上民警出警,按规定着装携带装备处警,处警装备内应配备照相机、摄像机、数码录音笔、警戒带、照明工具、物证袋、手套、鞋套、卷尺、询(讯)问笔录头、材料袋等收集证据所需物品,按照目前接处警工作,每个派出所至少配备两套以上录音录像设备,并配足通信工具。
(六)全面推行同步指挥制。要全面建立重大紧急警情工作同步指挥制,充分利用电台、警用地理信息系统、GPS系统以及移动视频传输系统等高科技设备,按照规定的预案开展先期处置。根据警情的发展,视情增派警力,在处置过程中要及时向指挥中心反馈处置警情的过程,最大限度地提高处警率。
五、进一步加强110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指导。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110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提升全区执法质量的大事抓紧抓好,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安排,全面推进落实,要认真研究发现接处警工作中薄弱环节,探索110接处警工作的规律特点,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要充分依据“大平台”,运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提升110执法工作的水平。
(二)加强培训,落实保障。要组织开展以“五知七会”为主要内容基本功培训活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邀请上级业务部门专家来授课,同时组织接处警民警到先进单位参观学习,要通过开展案例教育,模拟演练,专题讲座、技能比武、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着力提高接处警民警运用法律政策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信息化实战运用能力、突发事件及舆情导控能力。要严格省厅、市局单车、单警装备的配备要求,强化化单车单警装备,要整合资源,保证基层所队接处警“九小件”、一线民警个人防护“九小件”。
(三)落实责任,加强督查。各级公安机关要加强对110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的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按时保质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建立健全奖惩通报制度,对工作扎实、进展较快、成效明显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措施不力、成效不明显,落实保障不到位的单位及时予以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