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武政办发〔2010〕22号
关于印发2010年武进区全民健身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区各办局(公司)行,区各直属单位: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2010年武进区全民健身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希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〇年三月三日
2010年武进区全民健身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2010年我区的全民健身工作,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再吃两年苦,辉煌十一五”的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坚持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以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五个一工程”建设为基础,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为根本,以江苏省十七届运动会的召开为契机,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努力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便捷、更加全面的体育公共服务,为实现体育强区向体育基本现代化的跨越作出新的业绩。 二、工作要点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管理模式,认真贯彻落实《条例》,推动政府依法履行职责,构建适合体育基本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1.认真贯彻落实《条例》。《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专门性行政法规,对全民健身管理机制、全民健身计划、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保障以及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广泛深入地开展《条例》的学习和宣传,抓紧制定和完善《条例》配套制度和规定,采取切实措施贯彻和落实《条例》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体育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第一,要实现全民健身“三纳入”,把全民健身事业特别是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等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全民健身工作写入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将全民健身活动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第二,研究制定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分解工作任务,制定工作目标,发挥全民健身工作指导委员会在全民健身工作中协调、组织、监督和检查的责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办法,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责,保证《条例》的贯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第三,要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体育强国的高度,把贯彻落实《条例》作为各单位认真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切实增强贯彻落实《条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解决全民健身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条例》顺利实施。 2.提升体育社团组织建设发展水平。加强区体育总会和体育社团、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群众性体育组织建设,推进体育社团的社会化、实体化,增强协会自我生存与自我发展能力。要加强中国企业体育协会武进活动基地的建设,逐步构建并完善以政府为指导、企业体育协会为辅的企业体育协调高效的组织活动体系。做好区体育总会的换届工作,进一步明确和发挥体育总会职责和作用。加强和整合区级体育社团组织,出台体育社团年度工作考核和奖励办法。年内发展区级体育社团1-2个。继续加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创建工作,明确创建目标,探索发展模式,培育典型,提高俱乐部创建整体水平。根据《条例》依法加强对全区各营业性健身俱乐部的规范管理和业务指导。 3.重视体育骨干队伍建设。不断探索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模式,把镇社会体育指导站建设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活动中心、办会办赛的示范中心、群众健身的培训中心,让更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到日常一线的社会体育指导工作中来。年内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以上,培训体育健身骨干200名以上,积极培训发展大学生村官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重点由数量向质量转化,做好二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晋升推荐工作,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 (二)高标准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健身条件和环境。 1.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按照区委、区政府“民生幸福行动”要求,实施文体设施保障工程。在全区实现镇镇有体育健身广场、村村有三级以上标准体育健身工程(点)基础上,继续推进镇、村体育健身工程的改扩建和新建工作,年内,新(改、扩)建50个村级(社区)健身场所,在城区老小区新建30个体育健身场所。重点推进镇(街道)健身中心的建设,扶持重点向室内健身俱乐部倾斜。加强城区新的休闲体育健身设施建设,鼓励多方投入资金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新(改、扩)建居民小区要按有关规定来规划和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不断改善群众健身活动条件。 2.加强晨(晚)练健身点建设。建立晨(晚)练健身点注册制度,扶持晨(晚)练健身点开展有影响、有规模的体育健身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众加入到全民健身行列中来,开展晨(晚)健身点社会体育指导员委任制试点工作。 3.强化体育场馆公共服务职能。努力提高现有公共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工作的基础条件,规范运作好武进健身广场、武进游泳馆、武进体育场,武进体育馆建成对外开放。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年内新增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学校5所,积极做好学校场地向社会开放的保障工作。 (三)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扩大全民健身工作覆盖面。 1.组织开展2010年武进区全民健身月活动。时间定为4月25日至6月25日,结合亚洲龙舟锦标赛开幕式,举办2010年武进区全民健身月活动启动仪式,时间定为5月1日。健身月期间,全区将举办健身知识图片展,举行健身展示、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象棋比赛、健身球、柔力球比赛,举办舞龙、舞狮、龙舟运动项目裁判员培训班和健康健身知识讲座等系列活动,各地均要举办启动仪式,并准备特色项目参加区全民健身展示表演。认真组织开展8月8日全国第二个全民健身日活动,紧扣全民健身日活动主题,开展特色鲜明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 2.组织“五个亿万人群”(青少年、职工、农民、妇女、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全年举办妇女运动会等区级竞赛15次以上,各地逐步实现每四年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的目标,单项比赛每年6次以上,鼓励和支持社区、行政村举办运动会或各类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把青少年作为群众体育工作的重点,认真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努力使在校学生掌握2项以上基本运动技能。对部分学校开展特色运动项目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扶持。 3.努力创建“一镇一品牌”的体育运动特色或传统强项项目。继续培育雪堰镇的龙舟、遥观镇的风筝、洛阳镇的舞龙、前黄镇的斗牛、横山桥镇的石锁等特色项目。积极参加省门球之乡的创建活动。 4.积极倡导体育生活化理念,鼓励更多居民在享有社区体育健身公共资源的基础上,购置一两件家庭健身器材,开展一两项适合家庭成员健身的运动项目,提高体育锻炼的时效性和实效性,促进更多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 5.积极普及推广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广播操、健身秧歌、健身腰鼓、健身操(球)、太极拳(剑)、柔力球及5种健身气功,在机关中推广办公室保健操。充分发掘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和特色体育项目,大力推广具有地方特色的健身项目。 6.组织参加 “环太湖体育圈”、 “沿江体育带”全民健身展示、表演、大联动活动,积极组织参加江苏省全民健身运动会,江苏省老年人健身节活动,支持和鼓励高水平的健身队参加省和全国高级别的比赛活动。 7.积极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工作。认真组织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高标准完成上级下达的监测任务,同时把体质测试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为群众开具运动处方,指导群众科学健身。 8.广泛开展健身知识普及工作。通过送健身知识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推广科学健身方法,普及科学健身知识,积极倡导科学健身理念,引导广大群众更加自觉地投入全民健身活动,养成终身体育、科学健身习惯,把健身知识、健身培训、健身表演送到群众身边。 9.切实做好体育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全民体育意识,及时报道全区各地开展全民健身的经验、做法和典型事迹,形成有利于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舆论氛围,进一步掀起全民健身新高潮。建立群体工作数据库,加强与各文体站的电子信息交流,进一步提高武进区体育网站的利用率和影响力。 (四)积极开展评优创先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1.积极协助开好省十七届运动会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会议,推荐评选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2.评选2010年武进区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活动优秀组织奖、先进个人,并积极推荐有关单位参加国家、省市级的评选。 3.继续创建并推荐评选区级、市级、省级优秀健身俱乐部。 4.推荐评选省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主题词:体育 全民健身△ 通知 抄送:常州供电公司,区委各部委办,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人武部,区各人民团体。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年3月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