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统计信息> 数据解读> 内容
“十一五”以来,武进抓住地处长三角中心的优势,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和生态建设齐头并进。全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从全面小康,到国际花园城市,再到最佳人居环境特别荣誉奖,几年来的大开发、大建设、大创建,让一座现代化的美丽新城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十一五”以来,全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465.1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965.03亿元,年均增长20.0 %,今年有望达到1100亿元左右;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60 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203.82亿元,年均增长35.8%,今年有望达到220亿元左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产的比重由2005年的4.4%、68.4%和27.2%调整到2009年的3.5%、65.5%和31.0% 。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7.04万元,已经超过1万美元。在“十一五”以来的历次全国各项评比中始终名列前茅,先后荣获过“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区)”第一名、“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一名、“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第二名、“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第五名等众多全国性荣誉。2006年,在江苏省率先实现了全面小康,2007年获得联合国环境署“国际花园城市”称号,2009年建成全国生态区,2010年获得联合国人居署“最佳人居环境特别荣誉奖”,并成为联合国人居署“全球100个可持续城市”行动的中国首个“人居实验城市”。
二、农业生产稳中有升。“十一五”以来,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浪潮中,农用地面积由109万亩减少到9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由71万亩下降到63万亩,但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增加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比例,农业产出仍较快增长。2009年,全区农业总产值56.34亿元,和2005年相比,增长61.4%。粮食产量虽然比2005年有所下降,但仍然稳定在21万吨以上,粮食单产由2005年的431公斤/亩增加到2009年462公斤/亩。附加值高的园艺类产值由2005年的7.79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0.88亿元,年均增长27.9%,水果产值也由2005年的1.9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4.58亿元,年均增长24.1%。农田灌溉条件进一步改善,粮食生产农机化综合作业率达到95%以上。2009年,全区粮食总产量21.38万吨,肉类产量4.99万吨,水产品产量4.53万吨,年末全区拥有常州市名优农产品43只。生产经营方式进一步向集约化、产业化的方向转变,2009年全区16家农业重点龙头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达230.14亿元。
三、工业升级步伐加快。“十一五”以来,武进工业既有量的快速增长,更有质的迅猛提高。“天女散花式”的企业布局近年来有显著改变,工业加速向开发区、工业园区集中。除原有的钢铁、机械、电子,纺织、化工等传统产业外,轨道交通、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LED、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企业上市融资有所突破,“十一五”以来,先后有华威电子、常发制冷、创生控股分别在香港和内地A股市场登陆,目前全区已经有6家上市公司,拟上市企业10多家,年内还有1-2家企业有望上市。除本地企业茁壮成长外,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大型企业纷纷进驻武进。如台湾光宝集团的光宝华东营运中心(总投资6亿美元,一期投资3亿美元)、全球蓝光LED前三强企业台湾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晶品光电(常州)有限公司、中国最大的内燃机制造企业广西玉柴集团投资设立的玉柴重工(常州)有限公司等等。“十一五”以来,全区共完成工业投资1250亿元,工业整体的装备、管理和技术水平都大为提高,生产和研发能力大为增强。2009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900.23亿元,比2005年增长1.23倍,年均增长22.1%;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827.96亿元,比2005年增长1.24倍,年均增长22.3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2383.28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326.77亿元,实现利税139.70亿元,其中利润89.31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1.55倍、1.54倍、1.56倍和1.64倍,年均分别增长26.4%、26.3%、26.5%和27.4%;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原值570.41亿元,比2005年增长1.3倍。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时,全区有90家工业企业进入国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列,到2009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已经有201家,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23.54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46.8%,比2005年提高6.2个百分点。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持续提高。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01.98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6.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增长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份额达55.5%。 四、服务业方兴未艾。“十一五”以来,批发零售贸易和住宿餐饮业为主体的传统行业长足发展,各类服务业新兴行业不断涌现,推动着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升。2009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07个,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21个。全部市场实现成交额492.4亿元,比2005年增长1.74倍。大润发、富克斯、茂业百货、红星美凯龙等一批著名的联锁超市和大型商业企业纷纷进驻武进,极大地繁荣了武进市场。武进假日酒店、太湖湾金陵大酒店等准五星级和金鼎明都国际大酒店等四星级的的高档酒店建成投入使用。2009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4.41亿元,比2005年的72.45亿元增加了2.1倍,年均增长32.7%。房地产业异军突起。2009年末全区有资质以上房地产企业76家,从2006年开始到今年7月,全区商品房开发竣工面积累计达847.19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49.4亿元。房地产业的增加值由2005年的13.9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6.95亿元,年均增长27.6%。金融业发展良好,武进农村商业银行和市内其他农村金融机构合并重组为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江苏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纷至沓来,均在武进设立了分支机构。到今年7月末,全区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185.17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552.23亿元,各类贷款余额829.03亿元,分别比2005年底增长1.58倍、1.37倍和1.48倍。 “十一五”以来,全区共完成服务业投资545亿元,服务业发展的后劲十足。除依托科教城大力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外,围绕生态和休闲两大主题,一大批服务业项目正在投资开发之中。从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取材,集静态观赏、互动演艺和体验游乐等项目于一体的淹城春秋乐园,今年“五一”期间开园,创建4A级景区已经成功。西太湖以揽月湾星形建筑、大型雕塑、湖心观光塔、滨湖公司综合楼、婚庆基地和里斯卡尔顿酒店等功能性项目为重点,加大推进力度。太湖之畔,总投资16亿元的环球数字狂欢谷和投资2.5亿元的中华孝道园正在加紧建设。环球数字狂欢谷结合现代最新数字娱乐及互动科技,采用对经典动漫游戏虚拟场景局部实景化演绎的手段,独创虚实互动娱乐消费模式,打造线上线下两大平台,今年10月1日将开园试营业。中华孝道园以1600多年历史古迹蓼莪禅寺为依托,以弘扬孝道精神为主旨,将打造集寻根祭祖,朝山礼佛、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景区,年内完成一期工程并对外试营业。江南花都产业园、姬山古镇、夏溪花木市场改造提升工程等项目在建设之中。 五、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十一五”以来的5年,是武进历史上城市面貌变化最快的5年。5年前,广电路以南到科教城以北,除新城南都小区开始建设外,还是大片大片的空地,5年来,中心区面貌日新月异,“八纵八横”城市道路框架基本完善,16.6平方公里核心区主次干道环通,武进汽车站、常州科教城二期工程全面建成,科教城三期推进顺利。连接常州市中心的BRT工程通车,淹城旅游区、武进新天地两大城市中央主题生态乐园建成开放。花园街、广电路、定安街等成为“路畅、街美、景优、现代、时尚”的新商业街区,城市功能迅速提升。湖塘桥实验小学新校区、机关幼儿园新校区、湖塘中心小学南校区、新城阳光幼儿园等均建成投入使用,茂业泰富城基本建成,茂业百货、苏宁电器等开张,新城南都、南甸苑、阳湖名城、御城、新城公馆、天隽峰、莱蒙城、金都名苑等一大批中高档次的楼盘相续建成或基本建成,世贸中心、常发大厦、财税大厦、金融大厦等一批现代商务楼投入运营,新城上街、新天地不夜城等一批配套齐全的商贸设施相继竣工,以花园街为主轴的商业片区和延政路商务大街轮廓初步形成。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主体基建工程大部分已经完工、常州环城高架基本完工。新项目不断跟进,高度达308米的润华环球中心、风格独特的万泽国际大厦、体现澳洲特色的澳新风情街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纷纷开工。围绕着西太湖的滨湖新城建设也已启动。城区公交四通八达,全区实现了村村通公交。公路里程由2005年的2521公里增至2009年的2899公里,公路等级明显提高,路况大为改善。高速公路由51公里增加到92公里,一、二级公里由355公里增加到972公里。内河航道经过疏浚和改道,通航条件大大改善。奔牛机场扩建工程正在进行,目前开通了10多条国内航线,构成了四通八达的蓝天运输网,直达北京、广州、深圳、厦门、哈尔滨、沈阳、昆明、大连等全国各主要城市。 六、对外经贸取得突破。“十一五”以来,武进的外向型经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引进外资一改过去小打小闹的局面,2008年7月,我市最大工业外资项目——总投资6亿美元的台湾光宝集团华东营运中心落户武进高新区,1年后,第一期工程竣工正式启用,成为光宝集团在全球第一个绿能产业基地。2009年12月3日,总投资6亿美元、注册资本2亿美元的晶元光电LED外延片和芯片制造项目,正式签约入驻武进高新区。2009年,新批“三资”项目77个、增资扩股项目35个,其中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38 个,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4个。全区实际利用外资7.5亿美元,是2005年的3.75倍,从2006年初到今年7月止,全区实际到帐外资24.16亿美元,已经远远超过超过以前19年实际到帐外资的总和(18.11亿美元)。2009年,全区进出口总额43.58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32.12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69.2%,年均增长14.1%。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3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0.69亿美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28倍和1倍。到2009年底,已有9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武进。 七、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一五”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城乡居民生活也上了新的台阶,幸福程度明显提高。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92元,比2005年增加9411元,年均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12341元,比2005年增加4458元,年均增长11.9%,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2009年为34.1%,比2005年下降1.2个百分点。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环境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农民的实际消费水平由2005年的每人每年5986元,提高到2009年的每人每年8378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由2005年末的2.37万元增加到2010年7月末的5.5万元。居民家庭对现代化耐用消费品的拥有不断增加,居民生活的舒适程度持续提高。到2009年底,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彩色电视机 185台、电冰箱99台、空调机136台、洗衣机102台、计算机30台,均比2005年时有显著提高。全区私人汽车有拥有量迅速增加,从2005年底的每百户不到15辆发展到目前已经超过25辆。社会保障更趋完善,全区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现即征即保,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9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100%。新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210元,补偿水平同步提高,群众就医问诊负担进一步减轻。在全市率先推行城乡低保一体化。进一步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有效解决了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2009年,住房公积金归集余余额12.72亿元,贷款余额11.72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12倍和1.71倍。区慈善基金支出2868万元,受益群众超过1万人次。 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尊师重教更加蔚然成风。“十一五”以来,教学环境、教师素质都进一步提高。5年来,全区投入教育事业资金累计超过70亿元。2009年末,中小学教师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95.9%,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占72.7%,高中、职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分别达98.4%和84.4%。2009年,高考录取率96.7%,比2005年提高5.9个百分点。其中高考本科录取率达75.6%,比2005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9.7%,比2005年提高3.6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突飞猛进。“十一五”以来,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科技队伍稳步壮大。2009年年末,全区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已达9.56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3.8万人。科技创新环境得到优化,武进科创中心正式运行。2009年末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团队)累计达到128个,拥有各类服务机构73家,从业人员5494人,其中省级以上科技机构54家,从业人员4845人。2009年列入国家、省、市三级科技项目320项,资助金额15391万元,资助金额是2005年的6.74倍。区级财政科技拨款11600万元,是2005年的4.3倍。2009年末,按新标准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17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累计达753只,当年申请专利4651项,专利授权1562件,其中发明专利109件。据有关部门初步测算,2009年全区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2%。 文化事业成果丰硕。十一五以来,全区文化生活日益多姿多彩,艺术精品层出不穷。全区每年都有数十件艺术精品在省级以上的评选中获奖。每年引进艺术表演团体数十个,演出数百场次,观众达数十万人次。加强了淹城核心区的保护、利用和开发的力度,原淹城博物馆和武进博物馆两馆合并,强化了文物资源的利用效果。2009年末,区级图书馆藏书31万册,是2005年的1.24倍。有线电视用户超过了29万户并全部实现了数字化。《武进日报》年总发行量稳定在1000万份左右。进入网络时代,全区各种图书的年发行量仍稳中有升,2009年图书发行量1346万册,比2005年增长29.8%。 体育事业亮点频出。2008年区体育局获得全国全民健身月活动先进单位和省县级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北京奥运会上,武进运动员唐春玲、黄俊霞获得女曲比赛银牌。2009年成功举办武进区第二届运动会,“省队区办”的女子曲棍球队在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上摘取银牌,在江苏省县级田径比赛中,我区荣获团体总分第一。 卫生事业迅速发展。2009年末,卫生机构床位总数达4820张,比2005年增加1751张;卫生技术人员由2005年的4116人增加到5348人;每千人口床位由2005年的3张增加到5张;每千人口医生由1.4人增加到1.5人。医疗和预防保健机构进一步健全,居民看病难、住院难的现象大大缓解。
“十一五”以来,全区先后投入近150亿元用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源治理,武进的天更蓝、水更清,昔日的臭水沟成为碧波荡漾的小溪,迎来了垂钓的人群。武进就是这样始终坚持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出台了更多事关长远、关注民生的政策措施,兴办更多为民解忧、百姓受益的实事工程,推进更多群众叫好、共享和谐的幸福行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实惠,实现全区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闲有所乐、老有所养、弱有所助、居有所安,不断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5年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也为“十二五”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在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资金、土地、环境、人才的压力都比较大,我们必须正视现实,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发展信心,积极推进科学发展,采取扎实的措施,化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