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统计信息> 数据解读> 内容
今年上半年,国家一揽子刺激经济复苏计划收到良好效果,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投资大规模推进。我区建筑企业抢抓机遇,积极开拓市场,加快发展步伐,主要生产经营指标较快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推动了全区经济建设和经济增长。
一、建筑业运行基本特征
(一)签订合同额较快增长
上半年,纳入统计范围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下同)共183家,签订的合同额达156.9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2%,其中去年同期结转合同额78.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5%;本年新签合同78.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2%。签订合同额的增加,为全年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建筑业总产值稳步增加
上半年,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0.6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4%。其中建筑工程产值64.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0%,占建筑企业总产值的90.8%,居主体地位;安装工程产值6.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4%;其他产值0.21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5%。按资质等级分,一级资质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4%;二级资质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7%;三级及以下资质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9%。
(三)房屋施工规模继续扩大
上半年,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45.11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1.6%,其中新开工面积34.45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3.9%,但新开工面积仅占整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的2.8%,说明上半年新开工工程明显不足。上半年,建筑企业完成竣工产值66.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5%。虽然竣工产值增长,但竣工面积有所下降,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91.06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0.0%,其中住宅建筑竣工面积146.26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8.8%。
(四)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上半年,全区建筑企业各项经济效益指标均保持增长态势,完成工程结算收入79.4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9%;实现利润总额4.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8%;建筑业增加值率达到28.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个百分点。
(五)积极拓展省外市场
在竞争激烈的建筑业市场中,我区建筑施工企业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积极参与全国建筑市场的竞争,努力拓展省外市场,在外省完成的产值增速较快。上半年,全区建筑企业在外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3.7%。
二、建筑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各辖市(区)中竞争优势不明显。上半年,全市共565家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5.13亿元,我区企业数占32.4%,但建筑业总产值仅占26.7%。上半年,溧阳建筑企业为7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9.29亿元,其企业数占全市的13.8%,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市的37.4%;金坛市建筑企业为49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42亿元,其企业数占全市的8.7%,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市的10.7%。上半年,在全市建筑业总产值排位前10的企业中,我区只有江苏武进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入围,而溧阳占了8家,金坛和钟楼各1家。全市共58家一级资质企业,天宁有12家,溧阳11家,分别占其企业数的16.2%和14.1%,我区一级资质企业18家,占企业数的比例为9.8%。上半年全市建筑企业完成在外省的产值55.73万元,占全部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1.0%,而我区这一比重仅为10.4%,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0.6个百分点,溧阳市和金坛市这一比重分别达到36.2%和26.0%,。
(二)省外市场占有份额偏低。上半年全区建筑企业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中,在省内完成建筑业产值63.34亿元,占全部建筑业总产值的89.6%,可见全区建筑企业省内市场占有率较高,而省外施工较少。从先进省份占领建筑业市场方面的情况看,大多都是在巩固原有建筑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拓省外市场,并且逐步进军国际市场,而我区建筑企业在这方面的开拓力度显得不够,尚需进一步提升省外施工能力。
(三)工程拖欠款现象严重。上半年,建筑企业期末应收工程款达到26.5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1%,其中竣工工程应收款为14.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8%。应收工程款的进一步扩大,增加了企业垫资负担。
(四)建筑业行业投资偏少。上半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3.60亿元,而建筑行业投资仅2.46亿元,仅占到全区投资的0.9%。在激烈的建筑市场中,我区建筑企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三、对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深化建筑企业改革,形成有效协作竞争机制。对小企业和大部分中型企业来说,发展专业化生产能力,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型建筑企业应集中于生产技术密集程度高的领域,加大建筑科技创新力度,力争做大做强,形成“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的产业内的协作竞争框架。
(二)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建筑领域清欠工作。完善市场监管体系,针对层层转包和垫资施工问题,要建立健全信用监督和失信惩罚制度,严格落实施工许可审核、施工合同备案审查、在建项目资金监控、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等制度,落实好长效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防止新的拖欠。
(三)发挥企业竞争优势,积极开拓外埠和境外市场。鼓励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人员整体素质、增强信誉度,以优良的工程质量为全区建筑企业赢得良好信誉,发展扩大建筑业市场空间。
(四)加大建筑行业投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要想方设法增加资金、人才、技术装备等重要生产要素的投入,为建筑业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创造条件,提高我区建筑业在省内外建筑行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