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统计信息> 数据解读> 内容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全力构建农业服务平台,有效促进产业提升和农民增收,农业生产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24.01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价)14.56亿元,同比增长4.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10520元,同比增长10.3%,农业经济主要呈现以下运行特点:
1、农业经济平稳增长
今年以来,在粮食价格大幅提升、大部分农产品价格趋于上升阶段、生猪价格则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种植业产值和林业产值较快增长,上半年实现种植业产值15.60亿元,同比增长6.9%,由于国家大幅度提高小麦收购价格,今年红小麦收购价格为86元/每担,同比增长3.6%,实际收购价为95元/每担,同比增长11.8%,在我区今年夏粮总产下降的基础上,夏粮产值0.93亿元,同比增长4.3%。林业产值同比增长7.9%;畜牧业产值略有增长,上半年畜牧业产值为3.96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生猪产值回落,上半年生猪产值1.49亿元,同比下降2.3%;渔业产值下降,上半年渔业产值为3.13亿元,同比下降2.3%。
2、夏季粮油生产稳定
去年秋播时小麦播种期拉得较长,今年返青期又遇到了连续阴雨寡照的不利天气,对秋播粮油作物生长和产量带来较大的影响。但我区积极推广粮油优质良种,努力提升粮油产业丰产潜能。在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有力保障下,夏粮种植面积为18.23万亩,比上年下降0.6万亩,下降3.2%,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7.56万亩,比上年下降0.59万亩,下降3.3%,油菜籽种植面积1.6万亩,比上年减少0.32万亩,下降16.9%;小麦平均单产为278公斤,同比下降1.4%,油菜平均单产则达到135公斤,同比增长1.1%;夏粮总产量下降49976吨,同比下降4.5%,其中小麦总产48869吨,比上年同期下降4.6%。油菜籽总产为2151吨,总产比上年下降16%。
3、高效农业发展良好
高效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和方向,更是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落脚点。上半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5万亩,设施农业面积0.93万亩,全区高效种植业面积累计已达31.8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50.8%,各类设施农业面积达到了7.43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11.9%。花木生产形势喜人,上半年花木市场交易额20亿元,同比增长33.3%;以水蜜桃、葡萄、梨子三大水果当家的林果生产,种植面积占全区果树面积的近90%,产值稳步上升,上半年林果产值0.75亿元,同比增长10.3%,“阳湖”水果正走出武进、走出江苏。水产养殖形成了以特种水产、无公害水产品、淡水鱼深加工和高效外向渔业的特色,高效渔业面积达到9.4万亩。
4、农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项目农业稳步推进
今年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园区建设的目标,确定了4个万亩园区和13个千亩园区。依托产业特色,积极推进项目农业建设,上半年,全区共申报各级各类项目76个,其中包括龙潭湖农业生态园、农博园、礼嘉万亩优质稻米园等在内的国家级农业开发项目4个;农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争取市级高效设施农业项目37个,有力推进了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进一步凸显了高效农业产业集群优势。
5、养殖业生产比重下降
上半年,全区养殖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29.5%,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
畜牧业生产总体有所增长。上半年肉类总产量25135吨,同比增长5.3%,牛奶产量4490吨,同比下降0.2%,禽蛋产量5500吨,同比增长22.2%。生猪生产稳定,上半年全区生猪存栏15.85万头,同比增长0.2%,其中能繁殖的母猪为1.85万头,同比增长2.2%,但今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低迷,生猪养殖形势较为严峻,目前三元肉猪价格在每担500元左右,土杂肉猪在每担430-460元左右,比上年同期的价格差在每担50元左右。全区出栏生猪15.72万头,同比下降1.4%。家禽生产形势较好,蛋禽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上半年家禽存栏432.45万羽,同比下降1.8%,其中蛋禽存栏28.5万羽,同比增长29.5%,出栏家禽939.36万羽,同比增长11.1%,家禽及禽产品价格同比稳中有升,效益有所提高。
随着滆湖第三期网围整治工作圆满完成,全区水产养殖面积有较大幅度下降,年末水产养殖面积12.5万亩,比上年下降24.2%,高效渔业面积累计达9.4万亩,占养殖总面积的75.2%。上半年水产品产量2.6万吨,同比下降11.9%。水产品养殖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品质、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水产品养殖效益有所提高,水产品价格稳定,与上年同期相比,水产品价格有较大幅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