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统计信息> 数据解读> 内容
2009年,是我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之年,更是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困难最多、压力最大的一年。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和发展中诸多矛盾的挑战,按照“再吃两年苦、辉煌十一五”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现代化总目标,全面落实中央“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的各项政策,全区经济在困境中克难奋进,先抑后扬,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保持了总量扩张、结构改善、质量提高、活力增强的良性运行态势,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实力继续提升。2009年,全区经济增长呈现前低后高的格局,1-3季度地区生产总值现价增幅分别为5.8%、8.0%和10.0%。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4%。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9.79万元,接近1.44万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也已超过1万美元。地方财力显著增强,财政收入在前几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口径财政总收入达203.82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回升的运行态势。全年工业经济运行由一季度持平略增,到二、三季度个位数增长,到四季度的两位数增长,年末累计增幅比年初提高15个百分点。2009年,全区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2900.2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383.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和16.2%;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827.9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326.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6.6%。 高新技术产业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注入生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01.98亿元,同比增长20.1%,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量贡献率达63.8%,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8.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6.2%,比2008年提高8.2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五大产业企业完成产值1455.5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1.1%,同比增长14.5%,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幅低1.7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质量逐月好转,工业经济效益止滑回升势头明显。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下降了4.6%和4.9%,上半年分别增长2.9%和4.0%,1-3季度分别增长了10.6%和16.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39.7亿元,其中利润总额89.3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4%和21.5%。机械和冶金工业增势保持领先地位。规模以上机械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4.0%,高于全区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冶金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8.4%,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湖塘、牛塘、洛阳、遥观、礼嘉、高新区6个镇(开发区)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增幅均超过20%,其中湖塘、遥观、礼嘉、高新区4个镇、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增幅均超过25%。
--有效投入持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在国家宏观调控、资金紧张的形势下,我区各级着力抓好有效投入,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全年新开工项目981个,其中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41个。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82.13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工业投资完成336.97亿元,比上年增长20.1%;房地产开发投资 61.29亿元,比上年下降1.3%。在全部投资完成额中,按经济类型分,国有、集体经济分别完成投资52.08亿元和38.0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5%和下降4.8%,其他经济完成投资269.26亿元,增长24.4%%,个私经济全年完成投资122.74亿元,比上年增长22.3%。
--消费品市场进一步趋活,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41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受汽车等大额消费品销售势头强劲等因素的影响,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区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为94.67亿元,比上年增长49.7%。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增幅较为平稳,分别为6.4%和5.5%,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47.2%。重点专业市场发展态势良好, 21 个市场的年成交额超亿元,其中6 个市场的年成交额超过了10亿元,凌家塘和湖塘纺织城的成交额分别达到135.76亿元和126.78亿元。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492.4亿元,比上年增长27.3%。
金融业在经济起伏中平稳、健康发展,经济效益和资产质量进一步提高。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062.1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9.2%;人民币贷款余额731.6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2.5%;贷款与存款之比由年初的近67%上升到年末的69%左右;在贷款余额中,工业贷款(含乡镇企业贷款)326.7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6%;金融机构年净投放货币127.05亿元,比上年下降29.9%;全区银行业共实现结益22.75亿元,同比增长3.8%;年末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仅为1.19%,比年初下降0.35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市场、金融、房地产等行业的良好运行,强劲地推动了我区服务业的发展。全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99.4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增加值78.2亿元,比上年增长30.5 %,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3.6亿元,比上年增长25.7 %,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40亿元,比上年增长25.7%,房地产业实增加值36.9亿元,比上年增长24.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1.02%,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外向型经济在困境中突破。面对受金融危机影响仍然低迷的国际经济形势,全区各级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外资在困境中明显突破。年内新批“三资”企业79个,增资项目28个,其中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41个;全年工商注册外资12.52亿美元,同比增长25.2%,实际到帐外资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1%;年内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2.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8%。世界500强企业已有9家落户武进。出口形势依然严峻,下滑势头仍较为明显。全年完成出口总额32.1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6.0%。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09年以来,国家、地方接连出台了增加职工工资和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措施,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受教师实施绩效工资的带动,城镇单位职工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40980元,同比增长15.0%,其中企业职工平均工资27096元,同比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341元,同比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91元,比上年增长10.3%。按户籍人口计算,年末人均人民币储蓄存款额突破5万元,比上年增加近万元,增长22.6%。
2009年,在经济运行逐步向好的情况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制约我区经济发展进一步走高的因素依然存在。
一是虽然近两年我区服务业得到了高速发展,但水平仍然较低,占GDP比重不仅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市、区,并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是制约我区现代化顺利实现的主要瓶颈之一。
二是工业经济在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结构调整效果不明显。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五大产业企业产值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幅低1.7个百分点,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和生物技术及制药业等三大产业发展低于五大产业的平均发展水平,这三大产业产值占五大产业的比重达到68.0%。
三是在投入总量连年扩张的同时,投入结构调整不很理想。作为我区经济发展短腿的服务业投入低于全部投入的增长速度,2009年我区服务业投资完成额143.08亿元,增长17.9%,低于全部投资完成额增幅1.6个百分点;五大产业投资低于工业投资,2009年全区五大产业投资完成额200.55亿元,同比增长19.0%,低于工业投资 1.1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及环保产业等三大产业投资完成增幅均低于全区工业投资平均增幅。
四是出口下滑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止。2009年全区进出口总额43.58亿美元,同比下降12.1%,其中出口32.12亿美元,同比下降16.0%。
五是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差距拉大。仅从工业经济来看,全区16个镇、开发区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在20%以上的有6个,10%以下的有5个,其中有两个镇处于负增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