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统计信息> 数据解读> 内容
今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09年“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总体要求,积极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千方百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推动全区科学发展新跨越,地区经济呈现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城镇居民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消费水平稳步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2009年,武进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9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289元,增长10.3%。人均消费支出1614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45元,增长11.3%。
一、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1、工资性收入比重居首位。以工资为特征的工薪收入仍是居民收入的主体。2009年,我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工薪收入为13855元,同比增加768元,增长5.9%,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达52.4%。其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一是事业单位实行工资改革,今年教师绩效工资增资效应明显,相应人员收入大幅提高;二是在事业单位增资补薪的带动下,效益较好的单位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垄断行业的薪资和奖金水平也有一定提高,拉动了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
2、经营性收入有所下降。主要是金融危机带给实体经济的冲击,部分中小企业和个体户经营难度加大,尽管政府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但经营收入仍然难抵下滑趋势。2009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3977元,同比下降6.3%,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16.2%。
3、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理财观念不断创新,投资意识逐步增强。2009年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人均达537元,同比增加277元,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1%提高至2.0%。
4、转移性收入较快增长。2009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转移性收入8055元,同比增长27.4%,占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的30.5%。其中人均养老金或离退休金为6402元,增长28.2%,占转移性收入的比重达77.5%。转移性收入较快增长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多次提高离退休金,使得离退休人员的收入基本与在职职工同步增长,从而为广大离退休人员解决了后顾之忧,让他们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从构成家庭总收入的四大收入要素看,工资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对总收入的增收贡献率合计为99.4%,比上年同期大幅提高6.3个百分点,共拉动总收入增长10.4个百分点,为城区居民收入的有效增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果说国家对工资性收入、养老金或离退休金的调控手段的发挥,使居民收入中政策性增资作用明显,对居民增收具有“输血”功能的话,那么必须依靠居民自身的经营、投资实力和能力,才能有效促进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增长。
二、居民生活节节攀高
2009年我区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仍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140元,同比增加1645元,增长11.3%。八大类消费支出呈“七升一降”态势,食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医疗保健类、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交通与通讯以及其他商品和服务类支出都有不同程度上升。
1、膳食结构改善,在外饮食消费明显看涨。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为5468元,同比增长6.3%,衡量居民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由上年的35.5%降至33.9%。从主要食品消费支出看,主食消费支出略有下降,禽类、蛋类、水产品、蔬菜类等食品消费支出增多,膳食结构有所改善。其中,蔬菜类人均消费支出572元,增长15.5%;禽类人均消费支出270元,增长9.8%;蛋类人均消费支出100元,增长9.5%;水产品人均消费支出455元,增长10.4%;干鲜瓜果类支出365元,增长11.2%。2009年,城镇居民外出休闲、旅游观光、婚庆喜事增多,人均在外用餐支出1410元,比上年增加487元,在外饮食消费支出占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达24.0%,仍是消费的热点。伴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观念的更新,居民在外就餐的消费能力明显增强,消费次数也不断上升。
2、衣着消费质量提升。近年来,城镇居民服装消费更加讲究面料与款式,注重品牌与质量,服装消费的单价和数量均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抽样调查显示,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用于衣着类消费的支出为1318元,同比增长5.1%,其中人均服装消费支出977元,同比增长4.7%;鞋类消费人均支出269元,同比增长2.3%。居民人均购买服装7.4件,同比增长1.4%,服装的平均单价比去年同期提高2.6%。
3、居住消费追求舒适。 居住类消费主要包括水电燃料、住房装璜、物业管理等方面支出。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房条件的改善,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舒适度要求不断提高,住房装璜成为居民居住消费支出的重要内容。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为991元,同比下降0.6%,占居民家庭总消费支出的5.7%,其中用于住房装璜维修的支出人均为163元,同比增长15.6%,占居住类消费的比重为16.4%,比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水电燃料及其它支出人均为681元,同比下降6.1%。
4、家庭用品更新加快。随着乔迁新居家庭的增多,我区城镇居民家庭设备和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的步伐明显加快,加上国家实施送家电下乡促进居民消费,以及家电卖场的促销,近年来购置新功能洗衣机、大容量冰箱、淋浴热水器、空调的家庭明显增多。2009年,城镇居民用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支出人均为795元,同比增长22.6%,其中购置家庭设备耐用消费品的支出人均为533元,比上年增加253元。每百户家庭购置洗衣机5台,电冰箱5台,微波炉7台,空调12台,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5、医疗消费增势迅猛。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给居民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和生活压力,健康的身体是高质量生活的保证,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居民更加注重健康投资,及早保养、预防为主的健康新观念深入人心。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为1464元,同比增长14.2元,其中人均滋补保健品消费318元,同比增长21.1%;人均医疗药品费支出1108元,同比增长11.8%。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居民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8.8%提高到9.1%。
6、交通便利、信息化程度持续提高。交通和通讯类支出2999元,增长11.7%。分细项看,人均“交通”支出2452元,增长11.5%;人均“通讯”支出547元,增长12.7%,主要是电信费等“通讯服务”支出增长18.4%所致。2009年,我区每百户家庭拥有摩托车49辆,电动车68辆,私家车31辆,家用电脑67台,其中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62台,手机及固定电话286部。
7、崇尚旅游休闲享受,文娱服务消费增加。老百姓口袋鼓了以后,更重视自身的精神享受。调查数据表明,2009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用于文教娱乐服务方面的支出2370元,同比增长了26.7%,其中人均用于文娱服务方面的支出达750元,同比增加226元,占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总消费的比重达31.6%,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其中人均旅游花费565元,同比增加202元,人均其它文娱活动消费159元,同比增加63元。
8、美容饰品成为时尚。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更加注重美的追求,用于金银珠宝、化妆美容等方面的支出明显增加,而市场商品不断推陈出新,商品及服务价格持续上升,也拉动了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2009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其它商品和服务支出为737元,同比增长19.5%,其中人均用于金银珠宝饰品等其它商品消费支出55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5%;人均用于个人其它服务消费183元,同比增长27.0%。
三、社会保障等非消费性支出持续增长
随着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社保覆盖面越来越广,城市居民风险意识逐渐增强,购买各种非储蓄性保险、支付各种社会保障等非消费性支出的逐步上升。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社会保障支出1568元,同比增长9.7%,其中:交纳的养老金823元,同比增加9.2%,交纳的住房公积金543元,同比增长7.9%,交纳的医疗失业基金181元,同比增长16.1%,其它社会保障支出21元,同比增加4元;人均各种非储蓄性保险支出364元,比去年增长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