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城管局的精心指导下,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这一主题,切实以开展“城乡建设提升年”、“生态创建决战年”和“效能建设巩固年”等活动为契机,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扎实开展城市管理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持以打造“洁美武进”为目标,全面提升城区市容环境面貌
今年以来,全局上下严格对照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和“全国生态区”创建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城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努力改善市容环境面貌,全力打造洁美城区。
(一)大力整治,强化管理,城区市容秩序有了新改观。2008年,我局坚持采取日常管理与专项治理相结合、教育引导和行政处罚相结合等方式,扎实开展了中心城区的市容秩序管理工作,努力改善城区面貌。一是大力加强市容秩序日常管理。我局立足自身职能,坚持长效管理,精心组织好城区市容秩序的常态性管理工作。今年以来,累计清除乱张贴53000余张、乱涂写15000余处,清理乱吊挂21000余处、乱堆放6200余处,取缔乱设摊9100余起、占道经营4900余起,规范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99000余辆次。二是积极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治理。针对城区车辆多、停放乱的现状,我局采取首次违章温馨提示,劝导车主自觉维护交通秩序。全年共发出温馨告知书1591份。同时,积极会同公安等部门,深入开展以残摩的为重点的专项治理活动,依法查扣车辆980辆,有效改善了城区的交通秩序。三是扎实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全区“128”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总体部署,我局组织力量对常武路、青洋路、新312国道武进段等道路两侧进行集中整治,并及时会同工商、公安、卫生等部门,组织了对大学新村、中凉新村和延政路、淹城路等区域的市容秩序整治,迅速提升部分管理难点区域的市容秩序。四是不断加强建筑垃圾运输管理。今年以来,我局进一步明确渣土运输的具体要求,加强施工工地规范管理,督促运输车辆进行密闭改装。到今年年底,全区已有8家单位具备建筑垃圾运输资格,138辆运输车符合准运条件。同时,我局集中力量整治乱倒建筑垃圾、野蛮施工、污染道路的违章行为,全年共依法作出处罚决定294起,清理路面抛洒物和道路两侧建筑垃圾1100余吨,有效减少了城区抛洒滴漏和带泥行驶等污染道路的现象。五是依法开展行政处罚工作。在日常的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过程中,我局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依法对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惩治违章行为。全年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369起,未出现行政败诉或经复议被撤销的情况。
(二)精心组织,加大投入,环卫管理水平跨上新台阶。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市场化、无害化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狠抓措施落实,努力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一是进一步提高清扫保洁效率与质量。我局继续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和属地管理的原则,扩大了对城中村、城郊接合部、部分老小区以及城区主要河道等区域的保洁范围。今年纳入市场化清扫保洁的道路面积共计288万平方米。继续坚持对武宜路、人民路、定安中路等11条主要道路实行16小时保洁制度,进一步提高巡回保洁频率和质量,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确保城区环境干净整洁。二是进一步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结合中心城区广大市民对环卫设施的需求,我局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逐步完善中心城区环卫公共设施配套功能。今年共新建转运站4座;新建垃圾收集房14座、改造33座;新增果壳箱610只、维修253只;新建公厕8座、改造提升12座。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转运站、公厕等环卫设施规范管理制度,坚持做到落实专人、落实责任、管理到位,确保城区环卫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三是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的整治工程。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全国生态区”的创建要求,及时开展了对城区卢西生活垃圾填埋场和各镇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的综合整治工作,组织专门力量积极协调,上门指导,督促整治,保证了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目前,全区22个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整治工作已全面完成,防止了因生活垃圾处置不当而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四是进一步加快发电项目的建设步伐和规范运行。我局继续发挥监督协调和服务功能,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设步伐,确保发电项目在7月初全面通过综合验收,正式实行商业运行。目前,焚烧发电厂日处理生活垃圾达800吨,日发电量约15万度。自运行以来,共焚烧处理生活垃圾22.6万吨,发电3820万千瓦,100%实现了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置目标。
(三)规范管理,市场运作,户外广告品位实现新提升。今年以来,我局坚持日常管理和综合整治相结合、实现社会效益和实现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户外广告的管理力度,不断提高户外广告的品位和档次。一是户外广告设置规范有序。严格按照户外广告审批程序和要求,认真开展户外广告的设置审批工作。今年累计审批设置申请2858件,不予设置许可87件。二是户外广告经营效益良好。继续大力挖掘城市广告资源潜力,完善户外广告泊位资源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会同相关部门科学规划,合理设置,积极开发城区重点区域的广告资源,并通过公开拍卖的形式实现了广告泊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三是户外广告整治工作扎实开展。针对城区部分店招店牌、灯箱广告等广告设施破旧的现象,我局组织力量进行集中整治,拆除和更新一批户外广告设施。今年共拆除影响市容的户外广告和破旧牌匾2100余块。四是夜景景观追求更美更亮。在加强原有楼宇照明节点管理的同时,做好扩点纳入系统的协调衔接工作。目前,城区范围已纳入楼宇照明监控系统的节点43个,初步形成了以常武路、延政路、花园街楼宇照明为轴线的夜景照明框架,展现了淹城、新天地等重要夜景照明区域,营造了良好的城市夜景氛围。
(四)精心组织,落实责任,服务保障工作取得新成效。我局始终着眼和着力于全区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城管系统的团队精神和优良传统,高标准、严要求地开展好各项综合保障和服务工作。一是全力保障重大活动期间的市容环境秩序。在区两会、淹城旅游节、科技经贸洽谈会、新城房产推介会、中小城市论坛等重大活动期间,我局围绕目标,精心组织,加大对重点路段特别是活动地点的巡查管理和清扫保洁力度,安排足够人力,定人定岗、强化管理,全力做好各项环境保障和综合服务工作。二是积极配合开展“两违”拆除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组织力量积极配合湖塘、牛塘、洛阳、郑陆等镇开展“两违”拆除工作。全年共组织执法队员400余人次,拆除违章建筑3万余平方米,有效遏制了违建蔓延势头。三是认真开展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服务保障工作。在年初的抗雪救灾过程中,我局组织城管、环卫人员2000余人次,连续奋战在抗雪第一线,积极开展积雪清扫清运工作,全力保障城区主要道路的交通顺畅。为保障BRT项目的开通和正常运行,我局在加强BRT沿线秩序和环境管理工作的同时,及时抽调80名执法管理人员,专门配合公安交通部门做好BRT道口的引导工作,教育市民自觉遵守交通管理规定。
二、坚持以推进数字化城管建设为抓手,努力提高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水平
今年是我区正式启动实施数字化城管新模式的重要之年。我局坚持以强化系统运行与规范内部管理为主线,着力推进平台建设,不断规范平台运行,切实加大考评工作力度,努力提高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水平。
(一)着力抓好平台建设。按照数字化城管建设实施方案,我局积极落实办公场地和建设经费,及时建立了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并分两批向社会公开招录35名监督考评员和平台管理员,重点实施对数字化城管总体构架的硬件工程配套建设,初步搭建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基础框架。经过努力,我区数字城管一期建设于今年6月圆满完成,监督指挥大厅、大屏幕监控系统、话务员座席和电脑网络等硬件配套设施全部投入正常运行,无线数据采集系统和“城管通”设备已经能够实时上报现场考评信息,实现了与市监督指挥中心的系统对接和网上工作流转。
(二)逐步规范平台运行。系统平台自7月1日正式投入运行以来,我局不断建立健全平台管理与维护制度,进一步加强平台工作的规范运作和业务管理。在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根据平台人员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给市平台,作为完善整个信息系统的依据,并配合市平台建立部件数据和十三项长效管理样本数据的更新制度、定期维护升级制度等。“83812319”平台热线自开通至今,已接听市民来电4318个,电话受理率100%,及时回复率100%。除当场需解答的咨询服务类问题外,共处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953件,其中已解决930件,处置率达97.6%。目前,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平台在加强政府与市民沟通方面的桥梁作用已初步显现。
(三)切实加强考评工作。我局通过大范围、多时段、精细化的检查,每月对各责任单位的城市管理工作进行量化评价,督促抓好问题整改,不断提高城管工作水平。一方面突出高频巡查。考评人员坚持节假日不休息,分6个考评小组进行天天巡查,天天考评,并从5月份起,将南夏墅庙桥地区和经发区的所有行政区域一并纳入了巡查范围,逐步形成全天候、多层次、广覆盖的监督考核体系。另一方面突出问题整改。对市、区监督指挥中心查出的问题,认真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将整改通知书发送至各相关责任单位,督促尽快整改。针对整改迟迟不到位的情况,充分借助区效能办、区重点工作督查组和新闻媒体的力量,对一些难点问题进行现场督办。今年以来,共考评样本点6647个,发现问题11981个,发放整改通知书669份,有效解决了一批市容环卫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
三、坚持以加强城管宣传教育为先导,不断增强广大市民的城市管理意识
我局始终坚持宣传教育先行的原则,多形式、全方位地开展城管宣传活动,充分调动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积极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一)借助新闻媒体,增进市民了解。我局积极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城管热线”、城管专版、城管动态电视专栏等特色栏目,对管理难点、工作进展等情况进行深入系统报道,引导市民自觉遵守城市管理各项规定。今年以来,我局共编发《城管动态》24期,在《武进日报》上组织专版12期,《江苏法制报》上组织专版报道1篇,在《武进日报》、《常州日报》、《扬子晚报》等媒体上报导简讯53篇,《武进新闻》中播发工作动态48期共144条,切实增进了市民对城管工作的进一步了解。
(二)组织宣传活动,提高市民意识。为更好地把法制宣传与城市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我局积极开展城管宣传工作进社区、进机关、进单位、进乡镇活动。今年以来,我局先后在城区主要街道、广场、学校等开展城市管理法律咨询和现场宣传活动12次,并在洛阳、寨桥、郑陆等7个乡镇开展了“城管知识进乡镇”系列活动。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展示宣传漫画、解答法律咨询、分发宣传纪念品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提高广大市民的城市管理意识和环卫知识。
(三)创新活动方式,促进市民参与。围绕城管工作重点,我局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组织部分热心市民开展“城管小卫士”、“城管联络员”、“城管志愿者”以及“我来当城管”等体验活动,通过组织义务清扫、现场观摩、座谈讨论和跟随城管队员共同巡查路段、管理违章等形式,充分调动了广大市民参与城管工作的积极性,促使管理部门与广大市民形成良性互动。
四、坚持以加强队伍建设为根本,着力塑造城管队伍良好形象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提升城管队伍综合素质和对外形象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城管队伍建设,规范内部管理,努力提升机关服务效能。
(一)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我局以提升全体人员政治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根本,积极开展对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培训教育。通过组织全体人员举办为期9天的封闭式综合培训班和开展党建知识培训、法律法规培训、公文写作培训、英语口语培训、岗前业务培训等活动,培养全体人员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毅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全年共组织各类培训班6期,举办知识讲座7场,开展演讲比赛2次。二是加强实践锻炼。今年,我局继续以帮困扶贫、参与中心任务等方式,组织机关干部分别到重点一线、拆迁一线、双扶一线实践锻炼,进一步丰富年轻干部基层工作和农村工作的经验,增强一线实战本领。同时,积极开设“中层干部流动讲坛”,组织中层干部进乡镇、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宣讲城管法律法规和市容环卫管理知识,不断提高中层干部解决实际问题和服务基层的能力。三是加强作风建设。我局进一步加强城管队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建设,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以“改进作风、增强效能、服务市民、提升形象”为主题的纪律作风整顿活动,严肃各项纪律制度的执行,主动排查和整改城管队伍以及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管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整体形象。
(二)机关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我局坚持内部管理不放松,始终按照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标准,不断规范行政行为。一是继续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在对原有制度进行完善的基础上,结合城管工作实际,我局研究制定了《机关工作人员着装仪容举止管理规定》,明确工作人员在着装、举止方面的具体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全局干部职工的举止行为。二是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全局人员严格执行“四牌一栏”、“五个严禁”制度以及各项内部管理规定,对执行情况,我局从各科室抽调人员组成督查小组,落实“三色卡”督查制度,通过明查暗访的办法进行有效监督和检查,并将督查结果与奖罚措施相挂钩。三是认真落实效能监督制度。今年以来,我局继续通过发放跟踪监督卡、征求意见卡、走访座谈、设立“城管热线”和开展“千人评议”活动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加强对效能建设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自我监督制约,不断促进我局机关作风的转变和优化。
(三)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我局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和强化廉政建设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积极组织廉政教育宣传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举办“全面加强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等知识讲座,组织观看廉政教育电教片,引导全体人员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治理论素质。继续与区检察院联合开展“共建共进”活动,共同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通过组织廉政漫画展、发放各类警示教育读本等活动,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遏制职务犯罪活动的发生。
(四)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推进。我局牢牢抓住效能建设这一主线,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切实在巩固效能中求发展。一方面积极开展服务品牌创建活动。通过“依靠职工、提升素质、加强管理、真情服务”四项措施创建了城管服务品牌,确立了服务理念,并推出了科室、个人的服务品牌,要求每个科室及个人在平时的工作中以品牌要求作为工作的标准,努力实现工作效能的最优化。另一方面认真开展“五星级机关”创建活动。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坚持以创建“五星级科室”为抓手,重点围绕“学习型、创新型、规范型、文明型、廉洁型”科室五项内容,全员参与,积极行动,认真开展全区“效能建设五星级机关”争创活动,制定创建评比办法,进一步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各科室、单位整体工作的再提升。
(五)群团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我局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开展各种文体娱乐以及“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并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积极向职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增强队伍凝聚力,提高工作积极性。群团组织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大力开展“牵手检察官、共建巾帼功”、青年突击队、城市管理志愿服务等活动,积极争创“巾帼示范岗”、“巾帼示范标兵”、“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大力培养和锻炼先进青年与优秀妇女,积极为城管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群团组织还积极开展了捐资助学、关爱新市民子弟、结对帮扶和慈善一日等社会捐助和慰问活动。今年以来,全局职工捐款金额达13万元,其中在5.12抗震救灾中,我局干部职工积极行动,共捐款4.4万元,党团员交纳特殊党费、特殊团费3.7万元,真正发挥了群团组织的职能作用。
五、坚持以开展思想解放活动为契机,努力推进城管工作机制创新
今年,我局认真开展“深入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活动,积极开拓创新,努力探索我区城市管理的新机制和新方法,全力提升城管工作效能。
(一)深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按照全区开展思想解放活动的要求和部署,我局紧紧围绕“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创新工作、服务发展”的总体目标,积极行动,精心组织,认真开展活动。从6月起至7月底,我局组织全局人员重点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以及省、市、区有关会议精神,组织中层干部赴宿迁考察学习、深入调研,加强学习宣传,营造好活动氛围。从8月至9月底,围绕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这一主题,我局积极发动全局上下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文章54篇、“我为城市管理献一计”征文9篇,并组织局领导、中层干部、职工分三个层次进行成果交流,认真梳理出调研成果49个。从10月至11月底,我局认真总结解放思想活动的成果,开拓思路、创新办法,出台了一批带有突破性的办法、措施和制度,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了我区城市管理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优化内部机构,提升工作效能。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理顺内部体制,执法大队及时调整队伍结构,对职能交叉重复的中队予以撤并调整,对工作性质相近的岗位进行优化组合,从而使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管理水平和效果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时,取消分队建制,设立路段长负责制,将管理责任进一步细化,具体到路段、落实到个人,为实现城管工作精细化、科学化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设立服务岗亭,体现城管为民。我局在中心城区人口和商铺相对密集的区域设置3座执法服务岗亭,岗亭内配备饮水机、常用药品、城管知识手册以及打气筒、地图等一些日常生活服务工具,尽可能为市民提供生活和工作上的便利服务。执法服务岗亭的设置对扩大城管部门的社会影响、体现城管工作服务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水平。今年以来,我局积极探索更新更优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效果。一是坚持领导每日现场检查。从今年3月起,我局实行领导每日现场督查制度。每天早上7:00—8:00,安排一位局领导或处队负责人现场对市容市貌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在案,并迅速将情况反馈至相关责任单位,加快落实整改措施,提高了管理效能。二是实行“红线定位”管理模式。针对中心城区店面占道经营堵塞交通的情况,我局探索实行了“红线定位”管理模式,要求经营户在经营期间不得将物品超出红线摆放,这一举措有效改善了中心城区的市容环境。三是推行“样本对照”管理方法。针对市容管理中违章行为“回潮”和反复的实际情况,我局积极推行“样本对照”管理模式,将违章行为处理前后的情况形成文字和照片,通过前后对比和说服教育,使管理相对人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管与不管的差距,提高他们遵守城管规定的自觉性。
总的来说,今年以来,我局在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城市管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城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城区公厕、停车场等一些城市必需配套设施相对不足;二是城市管理的手段与城管工作的复杂性还不相适应,少数责任单位对存在问题整改的主动性还不够高;三是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与长效综合管理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重心下移”的管理原则还未真正落实到位;四是社会参与程度与“大城管”的格局还不相适应,部分市民尤其是外来人员自觉遵守城管规定的思想意识还不够强等等。我局将在新的一年里加倍努力,进一步扬长避短,提高水平,努力开创我区城管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