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武进区农林局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全区农林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再吃两年苦,辉煌十一五”的总体要求,积极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大力推进项目农业、生态农业和品牌农业建设,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提升和农民增收。据统计局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为45.5亿元,比上年增长5%,农业增加值26.8亿元,比上年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12350元,比上年增长10%。
回顾一年来的农林工作,主要呈现八大亮点:
(一)、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据统计,今年全区三麦总产5170万公斤;水稻种植面积24.7万亩,良种覆盖率在98%以上,轻型栽培率达100%,平均单产622.5公斤,顺利实现常州市四连冠。10月28日,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承担的超高产攻关方经专家组现场实割实收单产达875.9公斤,被誉为“全国常规粳稻第一方”,并且创造了长江中下游单季粳稻在同一田块种植连续5年稳定高产的全国纪录。11月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出了该攻关方现场实收的景象。区政府为了激励水稻所全体人员,于2009年12月2日授予了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集体三等功的荣誉称号。同时,按照市双百万亩工程要求,我局在邹区、奔牛等镇建设标准粮田4万亩,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二)、高效农业发展亮点纷呈。
今年以来,全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一镇一业千亩园区、一村一品百亩样板”为主抓手,迅速启动武进江南花都花卉产业园区、武进设施蔬菜产业园区、龙潭湖现代农业生态园等为代表的一批千亩级以上的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建设,掀起了我区高效设施农业建设的新高潮。今年全区新增高效农业面积5.2万亩,设施农业面积1.5 万亩,全区高效农业面积达31.8 万亩,各类设施农业面积5.5万亩。
(三)、特色产业生产形势稳定。
今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9.1万亩,设施瓜菜种植面积3.3万亩,全年蔬菜生产总产量和总产值分别达到32.5万吨和3.8亿元。全区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12.5万亩,全年新增高效渔业面积1.5万亩,累计达8.62万亩,占养殖总面积的69%。水产品总产量突破4万吨,养殖产值超7亿元。全区15万亩花木产业今年实现花木销售额(含园林绿化工程)22亿元,花木市场交易额28亿元。我区被江苏省林木种苗管理站、江苏省苗木商会确定为“江苏省重点苗木基地”。今年全区果品面积达5.7万亩,年产果品4.8万吨,产值达2.1亿元。全区生猪年饲养量47.35万头,家禽年饲养量2153万羽,畜牧产值达8.8亿元。
(四)、农业防控措施更为得力。
一是护林防火工作更加出色:通过强化护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和野外火源管理,实现了森林火灾连续三年“零火警”的奋斗目标。二是动物防疫措施更加完善:通过严格落实防疫工作责任制,大力开展基础免疫,精心组织动物防疫行动,沉着冷静处置动物突发疫情,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得到农业部和省市有关领导的肯定。三是渔业污染事件大幅减少:通过增强各水质监测点的硬件建设,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太、滆两湖和内塘养殖均未发生严重渔业污染事故,确保了渔业产业的稳定发展。
(五)、项目建设更加突出。
以项目促发展一直是我区农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今年全局共争取市级以上各级各类项目120余个,争取财政扶持资金近1.2亿元。主要涉及高效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水环境整治、农业产业开发和科技培训等项目。2009年9月,我区第七期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顺利通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的检查验收,并获得考核组的高度评价;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全面完成年初目标任务,顺利通过考核;涉及标准粮田建设、三个畜禽养殖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基层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和水生动物疫病监测中心建设等的6个“扩内需保增长”项目顺利实施;高效设施农业建设多次得到了省委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六)、生态农业建设成效明显。
造林绿化工程:积极实施“城乡绿化八大工程”,今年新增绿化面积1.7万亩。我区造林实绩工作以高分通过省林业局核查验收。蓝藻打捞工程:全年打捞蓝藻3万多吨,并投资1500万元建造藻水分离站一座,确保日处理能力达1000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与省农科院合作的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共征地37亩,建设生产厂房5481平方米,现已全面投入运营。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今年共完成64个试点工程的建设任务,使武进区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工程项目总数过百,总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7712吨。围网整治工程:滆湖第三期网围整治圆满完成,拆除总面积38345.1亩,投入资金1.37亿元。生态湿地建设工程:完成太滆运河入湖口湿地建设1400亩,同时建成农业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系统35万平方米。
(七)、农产品品牌展示渠道广泛。
今年全区成功申报有机农产品4个,绿色农产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7个,全区“三品”个数累计达234只。同时根据上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订了7大类农产品的整治行动实施方案,通过明确要求、落实职责、有序开展,农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在继“阳湖”牌水蜜桃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我区果品在省第三届“中山杯”优质葡萄评比中喜摘10金10银,位居全省之冠;在全国鲜食葡萄评比中也荣获4个优质奖。通过淹城农家菜一条街15家企业的开张营业、中国武进首届“阳湖”果品节的顺利举办、武进名特优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的正式成立及组织农业企业参加上海等地的各类展销活动,增加了我区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开拓了沪宁市场。
(八)、为农服务措施更加扎实。
平台建设初步完成。投资3500万元建设的江苏(武进)水稻所全面完工,渔业科技示范园的池塘水循环养殖系统和智能温室大棚等都已全面运行。农业执法力度加大。全年抽查农业投入品136个批次,巡查生产经营单位68家,确保了农畜水产品质量的安全;同时,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单位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科技培训深入农户。大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科技入户工程等培训,今年累计办班300余期,培训农民30000多人次。信息发布多样化。今年创办了农业专题电视栏目;开办了农业专题电台栏目;建立了农业信息专家库,开通了“12316”农业热线电话,与常州农林局、常州移动联合开发了“农务通发布平台”,解决了农业信息传达困难的问题。行业风采展示丰富化。通过组织开展“五谷丰登、绿色武进”的文化周末文艺汇演和“庆国庆”乒乓、棋牌比赛等,多渠道展示了农林形象。
2009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与在座各位和全体农林干群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农林局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农业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受城乡一体化工程的推进,农业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受气候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农民“靠天吃饭”的现状难以快速扭转。因此,为保持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2010年我们要以双百万亩工程和万顷良田建设为抓手,加大现代高效农业的建设力度,加速农业服务体系的完善提高,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力争武进现代农业的更大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