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武办〔2009〕74号文件精神要求,现将建设局2009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 大力推进现代新城建设和城乡共建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再吃两年苦、辉煌十一五”的总要求,以开展“五大行动”为抓手,团结拼搏,克难求进,埋头苦干,高标准、高质量、高效能推进现代新城建设和城乡共建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城建融资、招商引资和城市管理工作。今年建设局在城区承担了市政、景观及民生等多项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规模约23亿元,2009年以前已完成投资4亿元,今年完成投资15.3亿元,其中市政道路、环境绿化等拆迁资金投入约9亿元、工程投入2.5亿元,安置房工程投入3.8亿元。另需投入武宜路改造等重点地块拆迁资金6.5亿元。面对繁重的城建工程量,资金筹集紧抓不放,年内淹投公司新增贷款超过20亿元,另有多个在谈融资项目,确保了建设局组织实施的项目建设资金不断链。年内建设局在城区组织实施了13条市政道路,聚湖中路、人民东路、武南西路、滆湖东路、人民西路改造、金鸡西路、大学城辅道改建、运南路、大坝路等9条市政道路年内竣工通车,延政东路、虹西路年内实现路面贯通,协力配合高架二期武进段全线开工,年内新(改)建道路预计新增通车里程12公里,东西向路网沟通得到有力改善。年内实施并竣工投用4S城、武宜路西侧地块等公共绿地及高架一期湖滨路、淹城路、武宜路等3个道口绿化,完成城区12条已建和新(改)建道路的绿化配套建设,并完成延政中路、常武路中分带、大学城两侧通道等道路绿化改造和景观提升。同时牢固确立“项目为王”理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结合武宜路沿线地块、交通局地块等城区重点地块改造开发,成功引进了润华环球中心、澳新风情街、德禾·豪景等项目,武宜路5#地块(约1070亩)与深圳茂业集团签约。并逐步将工作重心向城市管理转移,新出台施行了城市长效管理办法、市政建设管理流程及规定、市政养护管理流程及规定、行政许可管理规定四个管理制度,并着手研究弱电管线投资平台、城市道路标识系统改进、城市绿地规划布局和新天地管理体制四个管理问题。
二是抓拆迁安置。年内全区预计完成拆迁近300万平方米,竣工交付安置房159万平方米。中心城区完成了武南西路、人民东路、滆湖东路、延政东路、高架桥二期、聚湖西路、人民西路、虹西路等重点道路及交通局地块、武宜路沿线两侧(交警中队地块、何留湾里地块、湾里工业园地块、阳湖地块、人民西路以北地块、武柴厂地块等)重点地块拆迁。竣工交付了金鸡二期、小庙三期、龚家、邱墅、新都雅居等6个安置房项目,涉及面积49.2万平方米、户数3352套。年内城区安置房分配基本完成,安置小区三产用房、汽车库分配全面完成,城区拆迁安置即将实现“零过渡”。
三是抓房地产开发。年内全区房地产预计新开工157万平方米、竣工204万平方米,可完成预售面积228万平方米、预售额1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6%和104%。其中中心城区新开工104万平方米、竣工157万平方米,可完成预售面积187万平方米、预售额96亿元,同比均增长123%。全区涌现了一批档次高、配套全、环境优的住宅小区、商业及写字楼等项目,如城区的御城、莱蒙城、天隽峰、新城公馆等住宅小区,世贸中心、武房大厦、常发大厦等写字楼,特别是城区新天地不夜城、茂业泰富城、新城上街、中防花园商贸城“地壹街”等大型商业项目的开工建设,加快形成了以花园街为核心的地上地下商业片区。城区54个三大类项目开工率达到74%,已经或即将竣工的项目达到26个。城区以外有太湖庄园、湖畔春秋、湖滨嘉园、天安别墅、太湖湾度假村、竺山湖别墅等居住项目。
四是抓镇村规划工作。围绕加快城乡共建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形势,进一步强化规划的龙头作用,加强对镇村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指导、引导和监督,严格规划评审、审批和批后管理。年内8个新建镇的总规报批基本结束,其中横林镇、洛阳镇、横山桥镇、邹区镇、湟里镇等5个示范镇基本完成镇区控规全覆盖,其他镇基本完成近期建设用地和工业集中区控规,全年预计完成控规编制1700公顷。结合万顷良田建设,着手对全区364个村庄居住点规划开展调整优化。在推进规划实施方面,重点引导各镇以“十个一”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现代化小城镇建设,并着重以牟家村为试点,加快探索农村集中居住和新农村建设的新机制、新路径。
五是抓为民办实事工程。在“9·28”前,建成了武宜路西侧小留、金鸡西路南侧2个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73个;淹城14路公交回车场落成,全面完成了城区各路段177个公交站棚建设;建成投用滆湖路段公厕、14路公交回车场带建公厕 2座新建公厕及15座改建公厕;按时完成城区老小区停车设施改造;并对BRT一号线武进段全线10个站点路面进行了全面维修。年内共受理廉租住房保障申请85户(含去年首批45户),发放租金补贴21万元,对351户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家庭发放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资格认定书。
六是抓建设工程和建设行业管理。结合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整合管理资源,切实加强对各类建设工程及建筑业、房地产业、燃气行业、拆迁行业的监管,推进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市场运行秩序总体平稳。
二、 明年工作计划
2010年是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之年,也是我区“决战十一五、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之年和制订“十二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我局对明年工作进行了认真调研,重点排出了城区拆迁、市政、景观及民生等初步实施计划(见附表),并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纵深推进全区拆迁安置及房地产开发工作
围绕中心城区拓展区、重点工程建设、老城改造及开发区、镇村建设开展拆迁安置工作,全年计划完成拆迁300万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区完成拆迁约200万平方米(约需拆迁资金38亿元)。加快城区安置房建设扫尾和镇村在建安置房建设进程,城区全面推行货币化安置,实现拆迁安置“零过渡”。稳步推进小城镇房地产开发,进一步加大城区房地产开发力度,推进片区开发、组团开发及城市综合体建设。明年城区商品房新开工面积确保100万平方米、力争120万平方米, 竣工150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面积150万平方米。
(二)全力加强融资及招商引资工作
把融资工作一刻不松、一着不让地抓在手中。一是继续加强和国内银行之间的金融合作,加大与银行的沟通力度,努力拓宽融资渠道,争取融资额度,并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各家银行信贷审查的要求,积极争取新增项目贷款,吸引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全力完成年度融资目标,确保重点工程建设资金的需求;二是积极挖掘和整合土地资源、项目资源,加快项目包装和土地注资工作,进一步提高淹投公司的融资能力;三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在项目投资上进一步采用BT等模式引进外来资金,进行新项目的合作开发。继续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结合武宜路沿线等重点地块的推出,及时梳理情况、汇总信息,盯着项目不放,盯意向、盯签约、盯开工、盯到帐、盯服务,抓成功率的提升,加快引进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并确保完成利用外资指标任务。
(三)并重推进中心城区项目建设及城市管理
继续按照“南建北联、东拓西进、完善中心”的中心城区建设总体要求,着力推进中心城区项目快建设、路网快完善、景观快提升、功能快配套、老区快改造、管理快加强,全面建成中心城区5.6平方公里重点核心区,基本建成16.6平方公里城市核心区,并全面形成60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框架,彰显现代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的新城品牌和风貌。
1、加大城区四大工程的组织实施力度
建设局明年计划在城区推进路网完善工程、景观提升工程、民生受惠工程、精品亮点工程 “四大工程”,总投资规模约16亿元,其中部分结转工程已完成投资5亿元,明年预计将完成投入11亿元。
一是路网完善工程。继续着力加强东西向路网的沟通和完善,加快永胜西路、运河北路、虹西路等道路的遗留扫尾工作,新建和续建延政东路、金鸡西路(淹城路-湖滨路)、延政西路(淹城路-湖滨路)、聚湖西路、定安西路、广电西路、府北路(广电路-定安路)等7条市政道路,确保年内全部竣工通车,新增通车里程12.2公里,迅速拉开武宜路以西片区的道路框架,为武宜路西侧沿线开发和老区改造及时提供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并配合好高架二期武进段施工。
二是景观提升工程。重点开展道路绿化、节点景观、街头绿地三大类景观提升工程,加快实现景观连续。完成滆湖东路、延政东路(夏城路以东)、虹西路、金鸡西路、聚湖西路、延政西路、人民西路、人民东路、武南西路、高架二期等10条主干道路的绿化配套,建成常武转盘水景节点景观,竣工投用原14路公交停车场、中医院北大门周边、新龙大桥西侧、聚湖中路东方家园门口等4个街头绿地。同时新建一批体现城市特色的亮化设施,着力提升城市夜间景观。
三是民生受惠工程。完成城区仅余的乐购西侧、聚湖三期、永安花苑四期3个结转安置房项目的建设工作,全面结束城区安置房建设的历史使命。新建3-5个停车场,完成2-3个老小区市政基础设施改造。
四是精品亮点工程。通过精确控制、精确考核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来提升工程品位和档次,力求精益求精、做工精致、特色鲜明,打造一批市内一流、省内领先,代表现代化城市建设水平和武进特色的精品项目、亮点工程。
2、加大城区三大类项目的协调推进力度
加大对城区50余个三大类项目的督促开发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督查,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努力实现一批综合性商场、酒店、写字楼的正常运营。对于未开工项目,将充分利用行政服务推动和法律手段强制双重举措,千方百计督促项目建设方在规定期限内加快开工建设。
3、加大城市管理的规范创新力度
随着城区建设的纵深推进和建成区的不断外延拓展,逐步将工作重心从城市建设向城市管理转移,通过精细化、数字化、网格化的城市管理巩固和优化城市建设成果,全面展现“国际花园城、人居新天地”的新城风貌。重点通过促规范、求创新,在城区市政管理及住宅小区、工地管理等方面加快构建长效综合管理机制。认真贯彻执行城市长效管理办法、市政建设管理流程及规定、市政养护管理流程及规定、行政许可管理规定四个管理制度,着力提升路灯管理信息化、市政地理信息系统、市政建设管理养护信息化和办公自动信息化四种管理手段,并加快解决弱电管线投资平台、城市道路标识系统改进、城市绿地规划布局和新天地管理体制四个管理问题。在加快老小区整治的同时,积极推进老小区的属地管理。
(四)强化镇村规划引领作用
坚持规划引领建设,立足推进城乡共建和城乡一体化的现实需要,进一步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做好规划的研究、编制和管理工作,做到高位谋划抓研究、精益求精抓编制、持之以恒抓管理。一是加快规划编制。对各镇总规进一步深化完善,全面完成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各镇完成2个以上重点地段或重要节点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报批工作。结合建设万顷良田实际,对目前规划的364个居住点布点加快进行调整。二是着力推动规划实施。按照“规划立镇、产业强镇、功能兴镇、特色活镇、为民建镇”的理念,跟踪、推进、督促各镇以“十个一”工程为载体,加快推进现代化小城镇建设,关注、监督、引导农村集中居住区试点工作,确保年内初见成效。三是加强规划管理和服务。坚持把严格项目管理作为规划工作的重要抓手抓好抓实,强化“批、管、验”分离制度,进一步严格“一书三证”核发工作,加强批后管理,强化竣工验收,确保每一个项目都按规划实施,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认真落实规划公示工作,大力实施“阳光规划”,努力提高规划工作的公众参与度。并加强学习取经、人才培训开发、信息化建设等基础性工作,深入推进村镇规划联系人制度,提高整体服务效能、业务技能和管理执法水平。
(五)加快构建建工和建设行业管理长效机制
建筑业管理以规范市场秩序为主线,紧扣质量和安全两大主题,创新监管方式,推进长效管理,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水平,着力营造依法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行业运作机制的优化和运行水平的提高。房地产业继续深入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严肃查处房地产开发、交易环节的违规行为,重点加强对商品房预售许可、预售资金、质量标准和交付使用的监管。进一步完善产权产籍管理工作,加大住房保障工作力度,积极创建“和谐物管”。燃气行业管理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防消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行业自律,认真落实天然气、液化气等燃气经营单位及供应站点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燃气定位管理、安全检查和专项整治等工作,确保做到安全供气、稳定运行。拆迁行业管理进一步完善拆迁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招投标、跟踪审计、机械化拆房等制度,加强对拆迁安置工作人员、中介机构的规范化管理。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