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公安局
武公局[2009]35号
关于建立健全“大走访445”工程
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
走访联系群众是公安工作的永恒主题,为坚持不懈地抓好“大走访”活动,全面实施“445”工程,组织民警开展好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四进”活动,落实好送温暖、送平安、送法律、送服务“四送”措施,解决好影响群众生活的“小案件”、执法办案的“小漏洞”、服务管理的“小环节”、矛盾纠纷的“小信访”、民警之间的“小怨气”等“五小”问题,推动“大走访”活动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根据上级公安机关部署要求,现就建立健全“大走访445”工程长效机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建立各级走访工作机制。
1、基层所队和民警定期上门入户走访群众和企业单位。社区民警每周至少上门走访辖区15名对象;所领导每月至少上门走访2个企业单位、2户群众家庭、2个村(居)委、2名辖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派出所其他民警每周至少上门走访辖区5名对象。对扬言上访闹事、重信重访、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未破案件当事人等重点人员,以及房屋拆迁、邻里纠纷较大、出现重大变故等重点家庭,要作为必访对象。
2、规范局机关日常走访工作。局机关各单位每月上门走访群众至少10个,治安、交巡警、刑侦、经侦、禁毒、出入境、消防等警种部门,要把不稳定因素较多、治安情况复杂、劳资纠纷突出、安全隐患较大、发生重大案件事故等企业、场所和单位作为必访对象,定期上门走访。
3、积极开展网上走访活动。针对互联网发展迅速、网民越来越多的新趋势,探索建立网上走访的新机制,不断拓宽走访工作的渠道。依托公安门户网站办好“平安民声服务台”,24小时受理处置群众的咨询、投诉、举报、建议,并通过设立局长信箱、开展在线交流等形式,了解网民需求、征求网民意见,回答解决网民提出的问题。基层所队要发动民警通过QQ、博客等网络工具,加强与网民的沟通,询问、收集网友对公安工作的建议意见,及时发现涉访涉诉、重要案件等线索,广泛听取民意、汇聚民智。
二、完善爱民为民服务机制。
1、深入开展“平安企业”创建活动。把支持、服务和保障企业发展作为走访工作重点,全面摸清本地企业生产经营状态,认真分析企业的突出困难和诉求,及时排查、发现和化解企业不安全不稳定因素,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主动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2、规范对星级企业的日常走访工作。对全区星级企业实行“点对点”走访和“精细化”服务。其中,对24家三星级以上企业,主要由区局领导负责挂钩走访联系,所在地派出所领导配合,每季度至少走访1次;对其他一星、二星级企业,主要由所在地派出所领导挂钩联系,每月走访1次。
3、推行在星级企业和大型市场设立警务室。在五星、四星级企业和大型市场,有条件的地方逐步设立警务室,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和防范指导。
4、密切关注、全力排查化解社会矛盾。密切关注企业破产倒闭和裁员减薪、职工下岗失业、群众生活困难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发现各种不稳定的苗头隐患,加强对各种影响社会稳定情报信息的收集和研判,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重要情况报告制度,深入细致地开展排查化解工作,健全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严格落实公安信访工作长效机制的各项措施,区局领导班子成员每月接待群众来访不少于2次,及时解决群众涉法信访问题。
5、组织开展新一轮“春风行动”。要把走访服务与“春风行动”结合起来,发动广大民警与“问题”少年、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案件(事故)受害人未成年子女、孤儿或单亲家庭等缺少温暖的少年儿童、进城农民工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以及鳏寡孤独老人、农村特困户、城镇低保户等弱势群体结成帮扶对子,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每年元旦春节期间,要组织民警上门走访慰问、开展亲情互动活动,给予帮扶对象关爱和温暖。全局参加“春风行动”的民警人数应不低于80%。
6、深入开展“祝福平安千万家”宣传活动。要通过媒体、网络、社区活动等多种渠道,深入开展安全法制宣传教育。区局在电视台和报纸开辟专题节目和专栏,结合各项专项行动、破获重大案件、处置重大灾害事故等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防范宣传。在元旦春节期间,要通过集中发放平安贺年画、贺年卡等形式,为群众传授防侵害、防事故等知识。把安全法制宣传融入日常执法执勤活动,做到每一次入户调查、每一次处理违章、每检查一个场所,都向群众和当事人进行宣传教育,不断增强群众法制观念和自防能力。
7、健全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工作机制。对涉及企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侵财犯罪,严格落实首接责任制,无论是否达到立案标准,都应先行受理、先期处置,并在一周内告知受害人;加大追赃力度,追回赃物必须依法及时返还受害人。
三、深化警民联系互动机制。
1、健全完善“三个报告评议”制度。全局各级每季度要向社会各界、人民群众报告一次工作,同时每年向基层民警报告一次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主动接受评议。完善定期向人大、政府报告和接受质询制度,区局每年要向区人大报送保护人民、服务人民的专题报告。
2、加强与社会各界联系互动。认真落实公安机关与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制度,区局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至少联系一名代表或委员,经常交流沟通。各地要利用“警察开放日”、“警营一日”和开展比武竞赛活动等时机,每年至少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公安机关视察观摩1次。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切实加强舆情导控工作,营造有利于公安工作、有利于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
3、采取多种形式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要通过聘请群众担任执法、廉政监督员,设立举报电话、开通群众信箱等多种方式,不断疏通和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每年至少组织警风警纪监督员到公安机关、基层所队巡访视察1次。出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措施前,要充分吸纳民智、尊重民意。
四、强化整改问题责任机制。
1、切实抓好经常性整改落实。坚持边走访、边整改,建立走访情况分析研判和任务分解制度,对走访中群众反映的公安执法和队伍管理中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建议,基层所队每周、区局每月要集中进行一次梳理分析,研究整改措施,分解落实任务,能立即改的问题要立即改,一时难以整改落实的,要有措施方案,限期予以整改,并及时答复群众,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增强整改落实的实效,切实做到真心改、及时改、彻底改,防止和克服屡改屡提、走过场的现象。
2、强化对整改问题的跟踪督办。要依托警务综合平台,建立走访情况网上登记制度,对群众诉求、意见建议和处理结果逐一建档,形成内容完整的电子台账。建立整改问题交办反馈制度,对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反映的问题,要及时交给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整改落实,尤其对重点问题要跟踪督办、反馈结果。要采取专项督查、回访当事人等多种手段,检查了解整改落实进展情况,并适时进行通报。
五、健全组织领导协调机制。
1、切实加强走访活动的组织领导。各级公安机关要把走访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加强组织指导,推动工作落实。每年年初,要对走访工作专门进行研究部署,提出工作意见,明确任务和要求。各有关警种部门要加强对条线民警走访工作的指导,督促抓好落实,增强走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开展走访活动,带头为群众和基层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以模范表率作用推动全警走访活动深入开展。
2、完善走访活动考评机制。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科学评估民警的工作绩效,将扶危济困、救助群众所取得的成绩作为考核基层公安民警的重要指标,把增加社会和谐因素的情况作为考察一个地方公安工作的关键要素。把走访情况作为年度考核民警的一项指标,研究细化具体的考核办法,使走访绩效与民警的晋职晋级、立功受奖紧密挂钩。
3、大力宣传表彰先进典型。要认真总结走访工作的新鲜经验,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规律特点,大力宣传和推广走访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
4、不断创新走访工作路子。要研究探索深化“六个抓手”的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拓宽走访对象,丰富走访内容,创新服务举措,形成特色亮点。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走访工作,建立网上走访和管理工作平台,并把走访活动与“一网一台”建设应用有效对接起来,形成现实社会走访与虚拟社会走访相结合、走访服务与各项公安工作相促进的机制。
二00九年四月十日
报:区委政法委,市局政治部。
送:本局领导。
发:各派出所,局机关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