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武进教育工作总结
武进区教育局 2008年12月18日
2008年,是武进教育改革发展不平常、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武进教育以办“上级认可、领导放心、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心一意抓质量,聚精会神谋发展,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强区建设,全面提高武进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发展水平,教育的满意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一、2008年是武进教育的投入决战之年。 1.全面完成区社会事业三年行动纲要目标。今年是区社会事业三年行动纲要实施的最后一年,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经济形势及艰巨的工程建设任务,我局、各相关镇政府及学校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度、前所未有的强度全力推进工程建设,科学谋划、有效化解拆迁、资金等矛盾,狠抓工程进度和质量,到2008年底,完成教育建设项目37个,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全口径教育投入20.28亿元;其中完成三年行动纲要项目32个,总投入19.7亿元,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项目18个,总投资12.5亿元,建筑面积38.4万平方米,其中区教育局直接投资并负责建设的项目9个,实际完成投资达9.6亿元,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今年完成14个项目,包括新建武进职教中心校、新建锦绣小学、新建新湖小学、扩建湖塘实验中学、新建武进电大、新建御城实验小学、新建机关幼儿园、新建卜弋初中、新建中天钢铁实验学校等。较好地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建设任务。另外,省前中、省奔中、湖塘实验中学、礼嘉中心小学被省厅评为优美校园,省奔中综合楼、湖塘实验中学综合楼、省前中综合楼被省厅评为“精品工程”。 2.继续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建设。2007年10月接受了省教育现代化的评估验收,省定16条标准15条高标准、高质量通过。2008年,装备建设的重点在于推进均衡发展和提高设施设备效益上。今年有26所中小学接受常州市第三批“常州市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先进单位”检查评估,有7所学校接受市示范图书馆验收,全区目前有45所中小学被评为“省级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和“常州市实验室建设先进单位”,有87所学校通过了市示范图书馆验收,所有初中、小学100%均按要求配备了艺术专用教室和体育器材室。全区配备电脑18000多台,建成270多间计算机网络教室,除个别村小外各校均至少建成一个可以上网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全区学校生机比达10:1,师机比达2:1,拥有多媒体投影设备1600多套。积极开展优质档案创建工作,全区有78所学校通过省标验收。 3.有效化解农村中小学债务。按照省政府要求,对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债务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和化解。我们会同区财政局的同志深入各镇进行了逐一沟通、协调,按照区镇共同分担原则,分别进行确认和分解。目前,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各校债务均已得到有效化解,实际化解债务1.14亿元,其中区配套3740万元,镇负担7655.6万元。同时,省市关于“两免一补”的政策得到全面的落实,包括5.84万名流动儿童在内的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得到了实惠。全年减免课本费达到2095万元。 二、2008年是武进教育的快速发展之年。 1.大力实施“改薄创优”工程。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均衡发展水平,年内我们进一步加大了优质学校的创建及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通过积极引导及政策支持,掀起了争创工作高潮。今年区职教中心校、横山桥高中分别接受了省四星高中、四星级职高的评估验收,洛阳成校、淹城初级中学、卢家巷实验学校、嘉泽中心小学等12所学校接受了省优质社区学校、初中、小学的评估验收,另有4所幼儿园接受了省优质幼儿园的评估验收,全区优质学校的比列已逐步接近70%。今年我们启动了“312”改薄创优工程,拟用3年时间对全区30所薄弱学校进行升级改造,并努力造就100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可惠及20000名学生。今年完成了7所学校的“改薄创优”工作。有33所学校争创为省级、市级、区级绿色学校,7所学校创建为市书法特色学校,5所学校争创为省体育传统学校,5所学校为市体育项目特色学校,10所小学、8所初中、1所幼儿园年内分别接受了区级(13所)、市级(6所)综合督导评估,均达到优秀等第。 2.大力实施三年主动发展工程。今年是各校实施三年主动发展战略的起承转合之年,我们要求各校对上一轮主动发展规划进行全面的对照与梳理,对可以完成还没有完成的显性目标,要求进行全力冲刺,限时优质完成;对于那些难以以数量呈示的隐性目标则要求描述出发展现状。教育局对各校主动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考核,并于今年11月,召开了专门会议,表彰先进,总结经验,部署工作。对于新一轮学校三年主动发展工作,我们在暑期校长培训班及全区主动发展会议上进行了详细的部署,要求各校根据全区形势及学校实际,切实实施好未来三年的学校发展规划,重点要突出事业发展规划、教师发展规划、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等。 3.大力实施教育质量兴教工程。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方向、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狠抓教育教学工作,更加强调德育优先,更加突出教学中心,更加强化质量监控,课程改革小学重点是重建学科常规,初中是提高课堂效益、关注过程,普高是迎接新高考及开发校本课程。目前,我区各项办学数据继续保持高位并在省市名列前茅。学前两年入园率分别为99.9%,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9.2%;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9.65%,巩固率达到99.99%;盲聋哑及智障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社区从业人员年培训率达到55%;今年全区7083名考生有3357名达本科线,本科达线率47.4%,创历史新高;万人进线率34.97,列大市第一;应届普通类本科达线增加人数351人,列全市第一。全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8.46%,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4.5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小学体卫艺工作、青少年科技创新及读书活动等,均在全省、全国名列前茅。其中在省市田径运动会上分获第三、第一名。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读书活动及航海模型比赛中,区教育局分获特别奖、组织奖。 4.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振兴工程。一是全区普职比第一年真正调整到一比一的水平。职教招生规模创武进职教历史之最,超过5000人,现职教中心在校生7272人。二是由五校整合,投资超5亿,占地达500亩,在校生可容纳10000人的职教中心,今年整合到位、实现平稳过渡并于9月1日正常开学。三是职教中心率先接受省四星级职高的评估验收,软硬件建设总体达到“国内一流,全省最好”的要求。其中职教中心实训实施设备总投资达8000万元,是全省名符其实的职业学校最好实训基地。另外育才职中接受了三星级职高的评估验收。四是全区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情况良好,职教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今年全区职业类学生参加对口高考,录取357人,其中本科110人。 三、2008年是武进教育的全面提升之年。 1.进一步提升规范管理水平。近年来,我们以贯彻落实省管理规范为抓手,不断提高全区规范管理水平。一是在全系统进一步倡导“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施教”的意识和氛围。12月15-16日,我们分二期在《武进日报》上就贯彻管理规范工作对全区人民进行了公开承诺。全区90%以上的学校创建为依法治校先进单位。二是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理清头绪,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地贯彻落实规范要求。区教育局加强了学校安全工作的教育培训,对学校食品安全、接送车辆、校园周边环境待进行了专项整治,排查校舍700多幢,部分学校门卫更换为保安,年内全区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各项招考工作规范有序,招生政策执行到位,实现了平安丰收目标;对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施教区进行了调整并进行了公示;对8所新市民小学进行了专项督查。三是进一步强化了贯彻落实省管理规范工作责任制,全程监督执行情况,尤其是对执行课程计划、减负规定等加大了督查力度,并不断反思整改。11月29日-12月1日,我局接受了省督查组的专项督查,并受到了高度评价。 2.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一是加强对校长及教师的培训。聘任了新一轮校级领导,继续实施“优秀校长培养工程”及开展“好班子”创建活动,今年我区启动了校长出国培训计划,第一批33位校长已于2008年11月完成了为期10天的出国培训,我们将用2-3年时间对全区100多位校长进行出国轮训一遍。继续大力实施“个、十、百、千、万”强师工程。尤其是实施了“十一五”百名教育硕士培养计划,今年有149名教师考教育硕士。开展了区内、省内外支教活动,有3名教师到地震灾区开展支教活动。年内省前中的朱晓承、翁玉中、蔡卫东,湖塘中心小学庄惠芬、郑陆初中江建林被评为省特级教师。另有295人、138人分别被评为第四批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今年我区被省教育厅评为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区。二是继续实施人事制度改革。继续实施新教师招录“凡进必考”制,受到各界尊重和好评;省前中等学校率先进行了教师全员聘用制改革,部分教师实现了转岗与待岗;积极指导学校改革教师分配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师非工资收入,构建“以岗定酬、绩效挂钩”的分配机制;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编制管理,控制优秀教师逆向流动;在全区范围内推进学校中层干部竞聘活动,同时在教育局中层也实施了新一轮竞聘上岗。三是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一是从今年开始,对全区教职员工进行每年一次的体检。二是大幅度提高教师年终奖金。2006年教师目标管理奖基数6000元,比上年平均增长71%;2007年教师目标管理奖基数8000元,农村教师为8500元,今年将有进一步的大幅度增加。三是校长实施岗位津贴制度,进一步调动了校长的工作积极性。 3.进一步创新均衡发展的方法。一是进一步深化校际合作交流,扩大校际交流的范围,目前区内有近20所学校进行结对帮扶,有多所学校与区外名校合作。二是开展协作片及“送教下乡”活动,“送教下乡”主要是针对农村薄弱学校,由区内名师定点指导,既有示范课,也有专题讲座及学术沙龙。开展送课下乡15次,参与教师达到3000多人次。三是专门出台教师调配文件,严格控制优秀教师向中心城区逆向流动。四是建立了湖塘桥中心小学、星辰等教育集团,不断探索均衡发展新路。五是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教育。构建了全覆盖、全过程支助体系,首次开展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对职高学生实施每年每生1500元生活补助,全区80%以上的流动儿童在公办学校就读。 4.进一步提升系统效能水平。一是开展服务品牌创建活动。经过层层筛选及集体创作,确立了“厚德修身,大道树人”服务品牌,在全系统拉开了创建服务品牌的序幕。进一步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建立了党员责任区,对教辅用书、乱收费实施专项整治,加强信访立案工作,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对全区各校的内审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教育宣传工作,一报一栏一网成效优良,政府网站信息保障工作成为全区的标杆,在全区率先质量完成《武进志.教育篇》的编写。继续开展教育“五评”工作,二是加强调查研究。今年,我局把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作为重要的工作方式,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不同的工作重点,去了解情况,倾听呼声,解决问题,指明方向等等。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局开展的调查研究活动不少于30次,为基层学校解决了一大批问题。三是积极配合和服务全区各项中心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各项重大活动中,我系统提供了比较优质的服务。组织和选派淹城初中的阳湖拳方队,古方小学的拉丁舞方队以及武进电大的百名志愿者队伍参加了2008“花都水城浪漫武进”旅游节开幕式,组织和选派湖塘桥实验小学等6所学校500多名师生参加了新城推介暨房地产交易会,现场绘画千米长卷“我心中的新城”,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四是积极开展抗震救灾活动。全系统捐款超过700万元,全体共产党员上交特殊党费15万多元;在教育局的积极联系和协调下,在金花镇筹建学校,在泰村实验学校开设“绵竹班”,受到了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