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环保局2006年工作总结
2006年以来,我局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科学编制了全区环境环保各项规划,指导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 围绕“两个率先”和生态区建设目标,坚持以科学的规划来指导工作。2005年以来,着手编制环境保护的各类规划,其中由环保局委托南京大学和同济大学编制的《武进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中心区环境保护规划》已于9月2日通过了专家评审; 2006年全区22个镇已有7个镇的镇域环境规划已通过评审,3个已编制完成待评审,其余镇正在编制中;24个工业园区(集中区)有8个镇的区域环评已通过评审,3个已编制完成待评审,其余镇正在编制中;镇域环境规划和区域环评要求年底前应全部通过评审并报区政府批准。 (二)以全国生态示范区创建为龙头,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工作 今年3月14日,全区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动员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武进生态示范区创建从组织发动转入全面实施阶段。半年多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围绕创建活动强力开展了宣传、规划、整治、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经过艰苦的努力,在7月21日通过省级调研的基础上,于10月13日一举通过了国家级验收。在通过生态示范区国家验收基础上,迅速启动生态区创建筹备工作,编制了生态区建设的实施方案和一整套生态区建设有关的文件,于2006年11月6日召开了生态区建设动员大会。应该说,我们在生态创建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回顾以往,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统一思想,迅速进入决战状态。为顺利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区委区政府向全区发出了“百万人民齐动员、誓把武进焕新颜”的号召,明确指出生态创建是一项铁板钉钉的硬任务,势在必行、志在必得、务求必胜。各地各部门通过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两干会”等各类会议,层层发动,分解任务,落实措施。健全完善考核机制,区四套班子领导和创建指挥部经常就创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并对乡镇年度综合考核进行了重大调整,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列入综合考核基本分序列,占100分中的10分,同时在加分项目中也列入了环境保护内容,使之与各镇领导的政绩考核、镇机关工作人员的年度奖金挂钩,使全区各级在最短时间内统一了思想、行动,掀起了生态创建的热潮。 二是集中力量,序时推进重点工程。生态示范区创建牵涉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文化、资源保护、美化绿化、环境质量达标等六大工程、20个项目44个支项目基本在年内全面完成或取得实质性进展。污水处理工程进展顺利,牛塘污水处理厂06年4月投入运行,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10月份试运行,漕桥、横山桥、横林正在紧张施工,预计年内投入运行。完成了太滆运河-竺山湖生态湿地二期建设。印染污泥干燥工程和电镀污泥处置工程正在建设,预计年内完成。 三是坚持标准,高质量建设示范点。按照验收要求,我们在全区范围内拟定了东、中、西3条验收线路,每条线路均包含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文化等要素,共有60余个示范点。按照点要亮、线要美、面要洁的要求,安排专人对各示范点及沿线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和指导,对沿线的环境卫生、道路硬化、绿化等开展集中突击整治,力求以小见大,做到亮点更亮、精品更精。 四是突破难点,全力开展污染集中整治。为不折不扣完成任务,全区专门成立了生态示范区创建、中心区环境综合整治、中心城区五河整治、镇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四个领导小组,均由区委、区政府领导担任正副组长。在此基础上,突出抓好工业污染源的全面达标整治,从水、气、声、渣各方面削减污染、提升质量。通过创建,全区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尤其是在水环境质量这一薄弱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地表水水质状况呈好转趋势。 五是分类指导,全面开展各类创建活动。整个生态创建中,我们紧紧抓住创建细胞工程,全区要创环境优美镇9个、生态村37个、环境友好企业38家、绿色学校30个、绿色社区2个,还有72家企业要通过清洁生产审计、ISO14000认证。目前,已有80%的单位基本完成了整改、建设任务和台账资料编制,准备接受验收,两个市级生态村、四个环境优美乡镇和“六清六建”试点已做好验收准备工作,其它各单位也正根据标准、要求,积极组织推进。 六是精益求精,认真细致做好迎检工作。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涉及12项基本条件台账和26项考核指标台账两大类。为确保台账资料的权威性、可信度,我们在建立基础台账的同时,还编制了二级、三级支撑台账(辅助说明资料),并多次邀请专家进行预审,使之更科学、完善、合理,更好地反映全区生态示范区创建的全貌。在营造浓厚的迎检氛围方面,在全区主要道口、路段设置大小广告牌327块、宣传罗马旗536面、展版85块,各级各类新闻媒体报道武进生态创建稿件达350余篇,编写创建简报23期。 (三)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重点,小康环境指数达标难中有进 常州市对武进区目标考核中,要求武进区小康环境指数达到75分以上,而区委、区政府自加压力,要求高标准完成任务,争取达到80分以上。为了顺利完成任务,针对小康环境指数达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科学制定了小康环境质量指数达标方案和《武进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武政办发[2006]62号),全面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解决影响监测断面的突出问题,精心组织、科学合理进行监测,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经测算,1至11月份小康环境质量指数由去年54.3分上升到81.6分,地表水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取得突破性进展,10个监测断面由去年全部超标上升到6个达标,环境空气质量和城市环境噪声二项得分也有不同程度提高,有望全年小康环境指数达到80分。 (四)以排污许可证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巩固全面达标成果 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目标,以排污许可证管理为抓手,进一步巩固、深化全面达标工作。今年以来,狠抓了工业污染源的全面达标整治,召开了500多家重点排污单位负责人会议,将整治标准、时限、要求落实明确。目前各企业整治的认识、力度超过以往任何一年;同时,加强了预警监管、执法监督,全天候对排污企业进行执法检查,督促企业落实环境管理措施,提高治污能力和稳定达标排放水平。目前,列入整治名单的576家企业中,已有459家基本完成整治任务。3月底以来,又结合“五河”整治,对流域范围内的1200多家工业企业进行了全面调查,就发现的问题专门召开会议,提出了整改要求和期限。对逾期未执行到位的,依法做出了停产、罚款的行政处罚。到目前为止,“五河”区域内111家废水污染源中,已有8家关、停,日减少废水排放量约1.26万吨;接管74家,日废水量1.94万吨;委托处置2家,日废水量25吨;因主、支管网未到,尚不具备接管条件的27家,日废水量295吨。对所有按要求完成污染整治、污染物排放达到规定标准的单位逐步开始核发排污许可证 ,目前,全区已有35家企业申领到了排污许可证。 (五)以工业结构调整为着力点,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 一是巩固并拓展产业结构调整专项整治成果。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对去年已基本完成关停淘汰取缔任务的企业实施回头看,防止死灰复燃。并督促企业办理项目注销手续;对完成整治任务的整治类企业加强现场监管,确保稳定达标排放。继续开展第二轮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省发改委等三部门关于太湖流域小化工整治的要求,对全区化工企业开展污染整治,列入整治类的46家企业中,40家通过了验收,关停4家,还有2家下发了停产通知;列入关停类的40个企业的77个项目已全部执行到位。二是按照总量控制、以新带老原则,把好新建项目审批和验收关。新建企业或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产业集群发展要求、符合有关投资密度规定要求、符合总量控制和资源配置要求。今年1至10月共审批各类建设项目4086个,退批不符合环保要求和产业政策的项目72个。同时,为了加强建设项目的后续管理,实行了污染防治设施从方案设计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管理,到目前为止,已对32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三同时”验收。 (六)以严格的监管为保障,促进整个环境管理水平的提升 完善监管机制,提高环境监管效能。建立重点污染源监督机制。对重点污染源实施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对屡教不改者,在依据环保法律法规进行惩处的同时,还要报请监察部门依法、依纪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完善“12369”救援机制,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严格执行突发性环境事件报告制度,确保无迟报、漏报、瞒报现象,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环境危害,保障环境安全。进一步落实环境信息公开制和公众参与制,今年全区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的企业扩大到了300家,同时进一步健全信访举报人网络,便于随时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及时发现和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到目前为止,共组织大规模集中执法、专项检查81次,共出动执法人员5236多人次,检查企业13204厂次,其中夜间、节假日检查3458厂次。对278家企业做出了处理,其中停止排污3家、停产整顿55家、限期治理47家,行政处罚173家。强化流域监管,及时掌握动态环境质量。对中干河、北干河、金湟河、北塘河、武宜运河、采菱港等上游客水和我区境内入鬲、入太河流断面实施在线自动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早采取措施,防范事故发生;对全区乡镇断面河水实行自动监控,为区域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依托科技,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扩大COD在线监测仪、流量计等自动监控仪的安装面,新增排污口自动监控装置28个,拓宽全区工业污染源自动化监控范围,对重点污染源实施全天候不间断监控,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七)以维护环境安全为己任,认真履行环保职责,为群众排忧解难 为保障农业用水安全,确保在小秧落谷、大田栽插期间不发生农业污染事故,专门制定了农业污染事故防范工作方案,在4月中旬发文到各镇政府,要求对水污染事故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根据各镇排查结果及我局掌握的情况,会同乡镇对存在事故隐患的区域、河道进行了水质监测,根据监测情况及时采取了翻水、换水等措施,并有针对性列出了150家企业报区政府实施了季节性停产、限产措施;在季节性停产、限产期间,分片成立督查组,对企业停产、限产执行情况进行督促落实。投入精兵强将认真做好“两考”期间环境噪声控制和区党代会期间环境信访工作,确保稳定。今年1至10月共接收各类信访案件1440件,处理率100%,结案率达98.5%。 (八)以效能建设为抓手,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坚持学习不放松,政策、业务水平有新的提升。在深入学习、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中央人口资源环境保护座谈会精神的同时,把理论学习与廉政教育、业务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特别强化了内部执法人员的法制培训,今年以来,采取集中辅导、竞赛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学习效果和整体执法水平。 加强内部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内部党建及文明创建计划、目标管理责任状、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状以及完善的考核体系,形成了一整套内部约束、考核、激励制度和外部监督机制。环保队伍的勤政、廉政意识得到增强,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廉洁自律水平。 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整体工作效能明显提高。以机关效能建设活动为动力和起点,狠抓作风整改和效率提高,针对提高审批时效、改进监管方法、规范收费行为、加强依法行政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付诸实际行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促进了环保队伍的作风建设和效能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我们工作中的问题还很多,主要是环境管理制度尚未完全执行到位,还存在擅建、盲扩、未执行“三同时”和超标排放等情况;金湟河、滆湖等区域时有渔业污染事故发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内部管理还需进一步完善,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并继续为改善武进地区的环境质量而不断努力。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