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区审计部门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审计局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方针,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切实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的成绩。据统计,我局共完成审计项目79个,其中:江苏省审计厅统一部署安排的审计项目8个,区政府交办项目36个,区委组织部委托项目26个,审计局自定项目9个。通过审计,查出违规问题金额2.59亿元,核减工程造价1.6亿元,向社会公开审计报告4篇,发布审计工作信息83篇。常州市审计局对辖市区审计综合业务考核中,我局获得第二名。通过各项审计业务工作的开展,在维护地方经济秩序、严肃财经法纪、推进依法行政、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开展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审计工作。
1.组织开展了财政预、决算审计。按照“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的审计思路,一是开展了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审计中我们紧紧围绕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财政资金筹集和管理的有效性、财政资金流向和用途的效益性方面开展审计;二是开展了地税部门税收征管情况的审计,并延伸审计了部分企业纳税情况。通过对区财政、区地税部门的审计,在充分肯定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也指出了还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两部门根据审计建议进行了整改,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三是开展了区公安局、统计局、劳动局、区委统战部、人防办等5个单位2007年度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通过审计,指出一些部门在年底调整追加预算金额过大等情况,对此我局建议有关部门加强部门预算编制预见性和科学性,增强年初预算约束力。预算执行审计结束后,我局分别向区政府和区人大常委会作了汇报,得到了区政府和区人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四是开展了礼嘉等镇财政决算情况的审计。通过审计,全面反映了镇政府的财政财务收支、债权债务、征地拆迁、基本建设、镇属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等情况和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引起了有关镇领导的重视和管理的加强。
2.组织开展了政府拆迁项目和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2008年,围绕区政府组织的拆迁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我局认真组织并监督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了及时的跟踪审计,成效较为显著。一是开展了拆迁项目的跟踪审计,先后对武南路、江苏阳湖纺织有限公司、淹城森林公园、湟里建筑公司等15个拆迁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涉及拆迁面积41万平方米,送审金额9.22亿元,核减补偿费用294万元。二是开展了重点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对武南河、武宜南路、花园街改造等25个重点工程项目进行了审计,送审金额13.1亿元,核减1.47亿元,核减率为11.3%。三是开展了竣工项目财务决算审计,出具审计报告30份,送审金额20.65亿元,调减不合理支出l532万元。通过审计,进一步规范了拆迁补偿行为和项目建设程序,节约了拆迁成本和建设资金,提高了投资效益。
3.组织开展了党政一把手的经济责任审计。按照“摸清家底、揭示问题、提出建议、规范行为”的指导方针,根据区委组织部的委托,一是对26名党政领导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其中区级机关部门领导20名,镇领导(开发区、街道)领导5名,企业领导l名。通过审计,共查出违规行为金额l.69亿元,提出建议38条。徐区长对二份审计报告作了专门批示,提出的整改意见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工作的改进。二是配合区委组织部将审计结果报告在被审计单位领导班子范围内进行了公开,扩大了知情面和监督范围,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班子所有成员经济责任意识、管理意识和依法行政意识。
4.组织开展了专项资金的审计。一是根据上级审计机关的工作安排,对全区2008年度抗雪灾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进行了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从审计的结果看,全区收到省市区抗雪灾专项资金649万元,全部用到了灾区及灾民身上,为保障受灾群众迅速恢复生产生活,推进灾后重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审计调查中也发现部分项目单位对雪灾补助资金核算不够规范,资金使用台账和评估资料不够齐全。二是根据上级审计机关安排,分别开展了五次汶川地震捐款捐物的跟踪审计,截止去年9月底,全区接收抗震救灾捐助资金和物资ll230.6万元,并做到了专款专用。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视,也充分体现武进人民对灾区人民的一片爱心和奉献精神。三是根据省厅统一部署,组织各镇审计所力量分别对我区农村教育培训工程、农民健康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农村文化建设工程等专项资金开展了区镇联动审计,通过审计,全面详细反映了我区上述项目在资金筹集、使用、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受到省厅的好评,各镇审计所同志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5.组织开展了内部审计工作。据统计,全区各级内审机构共完成各类审计项目l055个,增加经济效益l.42亿,查出损失浪费0.51亿,提出审计建议被采纳147条。充分发挥了审计在促进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减少损失浪费和严肃财经纪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各镇审计所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履行审计监督职能,通过对镇、村建设项目、环境整治项目、绿化等项目的审计,有力地加强了镇、村两级建设项目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对镇属事业单位负责人和村支书的经济责任审计,增强了镇、村两级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经济责任意识和民主管理意识。二是区机关有关部主管部门的内审机构,围绕本部门以及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部门领导调任离任和工作目标考核等方面积极开展审计工作,促进了系统内财务、资产、费用管理的加强和制度的完善。三是大中型企业内审机构围绕物资采购、成本核算、存货管理、货款结算、内控制度等方面开展了内审工作,较好地堵塞了漏洞,提高了经济效益和企业管理水平。
6.组织开展了队伍素质提升工作。一年以来,我局始终把“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作为机关队伍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组织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党的十七大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讲话,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发展观;通过“5+X”公务员能力培训学习和财税审政策法规知识学习,提高了审计业务水平;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学习培训,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通过选派4名公务员参加审计署组织的计算机培训考试,有3名公务员通过全国计算机中级职称考试。二是开展创建活动。通过“经济卫士”服务品牌创建活动,提高了审计质量和效果;通过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树立了廉洁从审、作风务实的审计形象;通过机关效能巩固年活动,增强了人人讲效能、事事看效能的意识;通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增强了大局意识、公仆意识和文明素质。
回顾2008年的审计工作,成绩喜人,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的审计工作还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审计作用的发挥与社会各界的期望值还有距离,审计队伍的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不够适应等等,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和改进。